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9 04:09:24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羡煞尘嚣

出自唐代岑參的《熱海行送崔侍禦還京》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衆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勢吞月窟侵太白,氣連赤坂通單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爲之薄。譯文及注釋

譯文我聽陰山人們說過多回,西方熱海之水好似煮沸。海上各種鳥兒不敢飛翔,水中鯉魚卻是大而肥美!岸邊青草常年不見哀歇,空中雪花遠遠融化消滅,沙石熾熱燃燒邊地層雲,波浪沸騰煎煮古時明月。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燒,爲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氣浪彌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廣大邊塞地帶籠罩。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熱海之畔夕陽正要西落。君居柏台威嚴好似寒霜,熱海炎氣因而頓覺淡薄!

注釋熱海: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鹹海,今屬吉爾吉斯斯坦,唐時屬安西節度使領轄。崔侍禦:未詳。侍禦,指監察禦史。側聞:表示有所聞的謙詞,等于說“從旁聽說”。陰山:指西北邊地的群山。胡兒:指西北邊地少數民族子弟。西頭:西方的盡頭。水如煮:湖水像燒開了一樣。遙旋滅:遠遠地很快消失。爍(shuò):熔化金屬。虜(lǔ)雲:指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上空的雲。漢月:

:漢時明月,說明月的永恒。陰火:指地下的火。潛燒:暗中燃燒。天地爐:喻天地宇宙。語出西漢賈誼《鵩鳥賦》:“天地爲爐兮,造化爲之;陰陽爲炭兮,萬物爲銅。”隅(yú):角落。吞:彌漫,籠罩。月窟(kū):月生之地,指極西之地。太白:即金星。古時認爲太白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赤坂:山名,在新疆吐魯番境内。單于:指單于都護府所在地區,今内蒙古大沙漠一帶。天山郭:天山腳下的城郭。柏台:禦史台的别稱。漢時禦史府列柏樹,後世因稱禦史台爲柏台、柏府或柏署。因禦史糾察非法,威嚴如肅殺秋霜所以禦史台又有霜台之稱。

鑒賞

  這首借歌頌熱海的奇特無比以壯朋友行色的送别詩,是詩人在北庭,爲京官崔侍禦還京送行時所作。此詩或寫于交河郡,或寫于輪台縣。熱海即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鹹海,今屬吉爾吉斯斯坦,唐時屬安西節度使領轄。岑參雖未到過那裏,但根據傳聞和自己長期在荒遠之地的體驗,把它寫得有聲有色、神奇無比。  

  岑參的邊塞詩獨具特色,将西北荒漠的奇異風光與風物人情,用慷慨豪邁的語調和奇特的藝術手法,生動地表現出來,别具一種奇偉壯麗之美。他的詩突破了以往寫邊地苦寒和士卒勞苦的傳統格局,極大地豐富拓寬了邊塞詩描寫題材和内

容範圍。而《熱海行送崔侍禦還京》則是其中一篇很有特色的邊塞詩,它巧妙地把寫景與送别結合起來,卻又沒有絲毫的矯柔傷感之請,代之以熱情澎湃,在邊塞送别詩中閃出耀眼的光彩。

  全詩十六句,以誇張的手法寫熱海無與倫比的奇熱。讀罷全詩,令人如臨其境,仿佛感受到蒸騰的熱氣。

  開頭兩句,概括出熱海的特點。“西頭熱海水如煮”雖是誇張,但比喻貼切,用滾燙開水作比,使人很容易想象熱海的水熱的程度。

  熱海其熱無比,所以第三句說“海上衆鳥不敢飛”,但這并不足爲奇,奇的是“中有鯉魚長且肥 ”,在滾燙的熱海水中,居然有鯉魚存活,而且長得又長又肥,這就很使人詫異了。

  以上是“側聞陰山胡兒語”,所用語言通俗形象,如同口語。接下去寫當日親眼所見。由所聞轉入所見,過渡自然,銜接緊湊。所見情景,詩人抓住與海水密切關聯的幾種具體物象;岸旁青草、空中白雪、沙石虜雲和浪波漢月。岸邊的草木非但沒有被熱水灼傷而萎枯,反而青青常綠;但空中的白雪,卻在很遠的地方遇到熱氣旋就化爲烏有。上有雲天白雪,下有綠葉青枝,中間夾着熱氣騰騰的熱海,風光奇異。“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兩句十四字中,用了蒸、爍、燃、沸、炎、煎六個動詞,誇張

地描繪出熱海的威力:蒸熱了沙子,熔化了岩石,點燃了天邊雲朵,煮沸了細浪,烤熱了波濤,煎燙了高空明月,充分顯示出詩人煉字之工和大膽而奇異的想象。

  “陰火潛燒天地爐”四句,詩人突發奇想,發出喟然之歎:蘊藏在地下的火,以天地爲爐,陰陽爲炭,萬物爲銅,常燃不息,爲什麽偏偏把這西邊一角燒得這麽熱?高處,它吞食月窟,侵及星辰;遠處,它的氣焰越過西方的赤坂,一直威逼更遠的單于。詩的十三、十四句,交代吟詩的環境和原由。吟詩是爲了爲友送行;地點在天山腳下的城郭;時間是夕陽西下将于海邊沉沒之際,觸景生情,引起一番對熱海的贊歎。

  詩的最後兩句,詩人用風趣的語言,作了臨别贈言:“柏台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爲之薄。”意思是說:侍禦大人自京師禦史台來邊陲視察,盡管您威嚴如霜,但爲這熱海般的将士赤心所感化,您那冷若寒霜的威嚴也會淡薄的。

  岑參的這首詩 ,在寫作手法上以“側寫”标新,全詩寫熱海 ,由水中到地面到空中,處處炎氣逼人,除了“側聞”的“水如煮 ”外再沒有出現一個“熱”字,而是通過魚、鳥、草、雪、沙、石、雲、浪、波和月等景物的描寫,表現出熱海之熱,使全詩真實可感。

  此詩寄情出人意表,構思新奇。詩人巧設回環,在

極力描述了熱海之奇景,讓讀者陶醉于熱海風光之時才宛然一轉,表明自己吟詩的環境和緣由,“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在天山腳下的城郭,在夕陽西下将于海邊沉沒之時,與朋友送行,無盡的離别之情用一“醉”字消融于無形,豪放不羁。“柏台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爲之薄”這最後兩句,用熱情洋溢的語言盛贊崔侍禦的高風亮節,連熱海的炎威也爲之消減。

創作背景

  這首送别詩,是詩人在北庭,爲京官崔侍禦還京送行時所作,約作于天寶十三載(754)。此詩或寫于交河郡,或寫于輪台縣。岑參雖未到過熱海,但根據傳聞和自己長期在荒遠之地的體驗,把它寫得有聲有色、神奇無比。

作者簡介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爲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爲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爲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出自唐代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译文注释

译文我听阴山人们说过多回,西方热海之水好似煮沸。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岸边青草常年不见哀歇,空中雪花远远融化消灭,沙石炽热燃烧边地层云,波浪沸腾煎煮古时明月。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烧,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气浪弥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广大边塞地带笼罩。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热海之畔夕阳正要西落。君居柏台威严好似寒霜,热海炎气因而顿觉淡薄!

注释热海: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咸海,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崔侍御:未详。侍御,指监察御史。侧闻:表示有所闻的谦词,等于说“从旁听说”。阴山:指西北边地的群山。胡儿:指西北边地少数民族子弟。西头:西方的尽头。水如煮:湖水像烧开了一样。遥旋灭:远远地很快消失。烁(shuò):熔化金属。虏(lǔ)云: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上空的云。汉月:

:汉时明月,说明月的永恒。阴火:指地下的火。潜烧:暗中燃烧。天地炉:喻天地宇宙。语出西汉贾谊《鵩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之;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隅(yú):角落。吞:弥漫,笼罩。月窟(kū):月生之地,指极西之地。太白:即金星。古时认为太白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赤坂:山名,在新疆吐鲁番境内。单于:指单于都护府所在地区,今内蒙古大沙漠一带。天山郭:天山脚下的城郭。柏台:御史台的别称。汉时御史府列柏树,后世因称御史台为柏台、柏府或柏署。因御史纠察非法,威严如肃杀秋霜所以御史台又有霜台之称。

鉴赏

  这首借歌颂热海的奇特无比以壮朋友行色的送别诗,是诗人在北庭,为京官崔侍御还京送行时所作。此诗或写于交河郡,或写于轮台县。热海即伊塞克湖,又名大清池、咸海,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唐时属安西节度使领辖。岑参虽未到过那里,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岑参的边塞诗独具特色,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他的诗突破了以往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描写题材和内

容范围。而《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则是其中一篇很有特色的边塞诗,它巧妙地把写景与送别结合起来,却又没有丝毫的矫柔伤感之请,代之以热情澎湃,在边塞送别诗中闪出耀眼的光彩。

  全诗十六句,以夸张的手法写热海无与伦比的奇热。读罢全诗,令人如临其境,仿佛感受到蒸腾的热气。

  开头两句,概括出热海的特点。“西头热海水如煮”虽是夸张,但比喻贴切,用滚烫开水作比,使人很容易想象热海的水热的程度。

  热海其热无比,所以第三句说“海上众鸟不敢飞”,但这并不足为奇,奇的是“中有鲤鱼长且肥 ”,在滚烫的热海水中,居然有鲤鱼存活,而且长得又长又肥,这就很使人诧异了。

  以上是“侧闻阴山胡儿语”,所用语言通俗形象,如同口语。接下去写当日亲眼所见。由所闻转入所见,过渡自然,衔接紧凑。所见情景,诗人抓住与海水密切关联的几种具体物象;岸旁青草、空中白雪、沙石虏云和浪波汉月。岸边的草木非但没有被热水灼伤而萎枯,反而青青常绿;但空中的白雪,却在很远的地方遇到热气旋就化为乌有。上有云天白雪,下有绿叶青枝,中间夹着热气腾腾的热海,风光奇异。“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两句十四字中,用了蒸、烁、燃、沸、炎、煎六个动词,夸张

地描绘出热海的威力:蒸热了沙子,熔化了岩石,点燃了天边云朵,煮沸了细浪,烤热了波涛,煎烫了高空明月,充分显示诗人炼字之工和大胆而奇异的想象。

  “阴火潜烧天地炉”四句,诗人突发奇想,发出喟然之叹:蕴藏在地下的火,以天地为炉,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常燃不息,为什么偏偏把这西边一角烧得这么热?高处,它吞食月窟,侵及星辰;远处,它的气焰越过西方的赤坂,一直威逼更远的单于。诗的十三、十四句,交代吟诗的环境和原由。吟诗是为了为友送行;地点在天山脚下的城郭;时间是夕阳西下将于海边沉没之际,触景生情,引起一番对热海的赞叹。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用风趣的语言,作了临别赠言:“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意思是说:侍御大人自京师御史台来边陲视察,尽管您威严如霜,但为这热海般的将士赤心所感化,您那冷若寒霜的威严也会淡薄的。

  岑参的这首诗 ,在写作手法上以“侧写”标新,全诗写热海 ,由水中到地面到空中,处处炎气逼人,除了“侧闻”的“水如煮 ”外再没有出现一个“热”字,而是通过鱼、鸟、草、雪、沙、石、云、浪、波和月等景物的描写,表现出热海之热,使全诗真实可感。

  此诗寄情出人意表,构思新奇。诗人巧设回环,在

极力描述了热海之奇景,让读者陶醉于热海风光之时才宛然一转,表明自己吟诗的环境和缘由,“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在天山脚下的城郭,在夕阳西下将于海边沉没之时,与朋友送行,无尽的离别之情用一“醉”字消融于无形,豪放不羁。“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这最后两句,用热情洋溢的语言盛赞崔侍御的高风亮节,连热海的炎威也为之消减。

创作背景

  这首送别诗,是诗人在北庭,为京官崔侍御还京送行时所作,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此诗或写于交河郡,或写于轮台县。岑参虽未到过热海,但根据传闻和自己长期在荒远之地的体验,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奇无比。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2264.html

上一篇: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