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5 20:41:25
出自唐代戎昱的《詠史 / 和蕃》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将玉貌,便拟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爲輔佐臣。譯文及注釋譯文漢朝的史書上,記載着和親的拙劣計策。國家的安定要靠賢明的君主,怎能夠依靠婦人。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顔,去止息胡人的幹戈。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誰真正堪稱輔佐之臣呢。
注釋詠史:一作《和蕃》,最早見于晚唐範摅的筆記《雲溪友議》漢家:漢朝。青史:即史冊。古人在青竹簡上紀事,後世就稱史冊爲青史。計拙:計謀拙劣。和親:指中國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與其他民族統治者結親的辦法來謀求兩族和好親善,避免遭受侵擾的政策。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廟宇,後來用做國家政權的象征。安危:偏義複詞,指安全穩定。玉貌:美好的容貌,這裏代指和親的女子。拟:意欲;打算。靜胡塵:指消除邊境少數民族的侵擾。胡:漢唐時期,漢族稱西、北方的少數民族即爲“胡人”。塵:指煙塵,代戰争。千年骨:指漢朝臣子的枯骨。西漢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時代約千年,故稱。輔佐:輔助。
鑒賞中唐詩人戎昱這首《詠史》,題又作《和蕃》,最早見于晚唐範摅的筆記小說《雲溪友議》“和戎諷”條。據說,唐憲宗召集大
大臣廷議邊塞政策,大臣們多持和親之論。于是唐憲宗背誦了戎昱這首《詠史》,并說:“此人若在,便與朗州刺史。”還笑着說:“魏绛(春秋時晉國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們領會聖意,就不再提和親了。這則轶聞美談,足以說明這首詩的流傳,主要由于它的議論尖銳,諷刺辛辣。
這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政治諷刺詩。唐代從安史亂後。朝政紊亂,國力削弱,藩鎮割據,邊患十分嚴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邊境各族人民備罹禍害。所以詩人對朝廷執行屈辱的和親政策,視爲國恥,痛心疾首。這首諷喻詩,寫得激憤痛切,直截了當,一針見血。
在中唐,詠漢諷唐這類以古諷今手法已屬習見,點明“漢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聯是開門見山,直截說和親乃是有唐曆史上最爲拙劣的政策。實際上是把國家的安危托付給婦女。三聯更鞭辟入裏,透徹揭露和親的實質就是妄圖将女色乞取國家的安全。詩人憤激地用一個“豈”字,把和親的荒謬和可恥,暴露無遺。末聯以斬釘截鐵的嚴峻态度責問:是誰制訂執行這種政策?這種人難道算得輔佐皇帝的忠臣嗎?詩人以曆史的名義提出責問,使詩意更爲嚴峻深廣,更加發人思索。此詩無情揭露和親政策,憤激指責朝廷執政,而主旨卻在諷谕皇帝作出英明決
策和任用賢臣。從這個角度看,這首詩雖然尖銳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筆,爲皇帝留點面子。
對于曆史上和親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體分析,詩人極力反對的是以屈辱的和親條件以圖苟安于一時。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一聯,擊中了時政的要害,遂成爲時人傳誦的名句。
創作背景唐代從安史之亂後,朝政紊亂,國力消弱,藩鎮割據,邊患十分嚴重,而朝廷一味求和(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都曾經采用“和親”的政策),但結果卻是侵擾愈多,使邊境各族人民飽受痛苦。所以詩人對朝廷執行屈辱的和親政策,視爲國恥,痛心疾首,便創作了此詩諷刺朝廷。
作者簡介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陝西)。少年舉進士落第,遊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爲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禦史。翌年貶爲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争給人民帶來災難。羁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出自唐代戎昱的《咏史 / 和蕃》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译文及注释译文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注释咏史:一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汉家:汉朝。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计拙:计谋拙劣。和亲:指中国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国家政权的象征。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拟:意欲;打算。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千年骨:指汉朝臣子的枯骨。西汉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时代约千年,故称。辅佐:辅助。
鉴赏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
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习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
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创作背景唐代从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消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都曾经采用“和亲”的政策),但结果却是侵扰愈多,使边境各族人民饱受痛苦。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便创作了此诗讽刺朝廷。
作者简介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