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2 16:56:35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芒心

出自唐代李煜的《菩薩蠻·銅簧韻脆锵寒竹》

銅簧韻脆锵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鈎,秋波橫欲流。雨雲深繡戶,來便諧衷素。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譯文及注釋

譯文管簧樂器吹奏出清脆響亮的樂曲,因久吹樂器而使夜晚變得寒冷。纖細如玉的手指來回撥弄,絲竹便演奏出新制的樂曲。目光暗暗注視,眼睛裏充滿着情意。在深精美的居室成就男歡女愛,馬上就使兩人的情感諧和一緻。但是歡宴結束後,剛才的柔情蜜意馬上又成爲空虛,魂思已經如癡如醉,就如沉迷在春夢中。

注釋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此詞《續選草堂詩餘》、《古今詞選》中有題作“宮詞”。銅簧:樂器中的薄葉,用銅片制成,吹樂器時能夠發出聲響。韻脆:指吹奏出來的聲音清越響亮。锵寒竹:竹制管樂器發出的锵然的聲音。竹,指笛、箫、笙一類的樂器。锵,指樂器發出锵然的聲響。寒竹,指箫笛樂器因久吹而含潤變涼。新聲:指新制的樂曲或新穎美妙的聲音。晉代陶潛《諸人共遊周家墓柏下》中有句:“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顔。”移纖玉;指白嫩纖細的手指在管弦樂器上移動彈奏。纖玉,比喻美女纖細潔白如

如玉的手指。眼色:眼神,傳情的目光。鈎:同“勾”,招引。秋波:《詞林紀事》中作“嬌波”。比喻美女的目光猶如秋水一樣的清澈明亮。宋代蘇轼《百步洪》中有詩句雲:“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雨雲:降雨的雲,這裏比喻男女之間的歡情作愛。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賦》中。繡戶:雕繪華美的庭戶,這裏指精美的居室。來便:一作“未便”。此從《花間集補》、《全唐詩》、《詞林萬選》等本。便,立即。諧:諧和。衷素:内心的真情。素,通“愫”,本心、真情。宴(yàn)罷:歡樂之後。宴,指歡樂、快樂。魂迷:呂本二主詞、吳主二王詞、侯本二主詞、《花間集補》、《詞林萬選》、《曆代詩餘》、《全唐詩》、《詞林紀事》本中均爲“夢迷”。此從晨本二主詞、蕭本二主詞、《花草粹編》本。春夢:呂本二主詞中作“春雨”,注中爲:“‘雨’一作‘睡’。《全唐詩》、《詞林萬選》、《曆代詩餘》、《詞林紀事》、《花間集補》中均作“春睡”。此從吳本二主詞、侯本二主詞、晨本二主詞、蕭本二主詞、《花草粹編

賞析

  這首詞描寫一位男子在宴席上對一位奏樂女子的鍾情和迷戀,也可說是李煜前期帝王生活的又一實錄。

  詞的上片首先寫樂聲動聽,“脆”“锵”等,都是比喻形

容音樂的美妙,生動形象,顯示出作者有極高的藝術修養,對音樂有較強的鑒賞力。樂由人奏,作者先寫樂聲有賞樂的一層意思,但其視點主要的還是要落在奏樂的人身上。“纖玉”用手指的形容就明确寫出了奏樂的人一定是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樂美人更美,作者的心思已昭然若揭。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此句中的“新聲”二字,指其用在這裏是别有意寓。據馬令《南唐書》中載,李煜曾得唐玄宗時大樂《霓裳羽衣》曲譜,由大周後“變易訛謬,頗去窪淫,繁手新聲,清越可聽”,這裏的“新聲”即是有特指的。另據《徐遊傳》中載:“昭惠後好音律,時出新聲。”而陸遊《南唐書·昭惠後傳》中載,大周後“嘗雪夜酣燕,舉杯請後主起舞。後主曰:‘汝能創爲新聲則可矣。’後即命箋綴譜,喉無滞音,筆無停思,俄頃譜成,所謂《邀醉舞破》也。”分析起來,“新聲慢奏”句中之“新聲”雖與大周後之“新聲”有關,但也并不一定即爲同一“新聲”,況且自全詞看,兩人“暗相鈎”、“諧衷素”,卻又“成空”至“魂迷”,如果是大周後,李煜當未必如此感傷。而且李煜向來“性驕侈,好聲色”,故詞中“慢奏移纖玉”者當是一個貌美而又通曉音樂的宮女。“眼色”二句,實寫奏樂女子對作者的色誘神情,語言直白,

表現大膽,使一個有着熱烈情性的女子的動作情态明白地呈于讀者眼前。有人從李煜的身份入手分析這是一位宮女獻媚邀寵之舉,從而體現出了作者本人的陰暗心理,有道理,但并不準确。李煜作爲一個封建帝王,有其空虛淫佚的一面,但也有真情率性的一面,因此宮中有女如此眉目傳情,也不能就說李煜的心理邪惡淫蕩。還是将其虛解爲男女主人公感情相通,心許目成較妥。

  下片首句承上片情意相通後即繡戶之中歡會,前面所鋪墊而出的柔情蜜意至這裏盡興歡會,接着筆鋒陡轉,寫宴會後情意轉眼“成空”,從側面說明了兩人之間的相見恨晚、春光苦短的依戀心境。所以也才引出“魂迷”“春夢”之辭。“成空”實際上是指歡會後的内心空虛,但更多地應是不忍離别偏離别的怅惘。所以在作者的無限追想中,美人才能再入春夢。由此可見,與作者相戀的應是一個宮女,而不是大周後,所以作者才感到處處有限,不能盡歡,然後又相思不得,輾轉成夢。

  全詞寫男女戀情,大膽直露,不拘禮制,形象生動,有輕有重。既有明白直叙的描寫,又有委曲含蘊的深沉。雖然有些語句似乎不脫色情之嫌,但卻仍有一種清麗明豔的風緻,不失清雅,尤其在女子形象的描繪和男女情思的藝術表現上,都有着十分可貴的傳神之

筆。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李煜前期的作品,應是對宮中生活一個片段的實錄。有人認爲此詞爲描寫後主與小周後的本事,也有人認爲它描寫的應是宮女向後主表達愛慕之情的場景。

作者簡介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隐、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将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

出自唐代李煜的《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管簧乐器吹奏出清脆响亮的乐曲,因久吹乐器而使夜晚变得寒冷。纤细如玉的手指来回拨弄,丝竹便演奏出新制的乐曲。目光暗暗注视,眼睛里充满着情意。在深精美的居室成就男欢女爱,马上就使两人的情感谐和一致。但是欢宴结束后,刚才的柔情蜜意马上又成为空虚,魂思已经如痴如醉,就如沉迷在春梦中。

注释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此词《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选》中有题作“宫词”。铜簧:乐器中的薄叶,用铜片制成,吹乐器时能够发出声响。韵脆:指吹奏出来的声音清越响亮。锵寒竹:竹制管乐器发出的锵然的声音。竹,指笛、箫、笙一类的乐器。锵,指乐器发出锵然的声响。寒竹,指箫笛乐器因久吹而含润变凉。新声:指新制的乐曲或新颖美妙的声音。晋代陶潜《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中有句:“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移纤玉;指白嫩纤细的手指在管弦乐器上移动弹奏。纤玉,比喻美女纤细洁白如

如玉的手指。眼色:眼神,传情的目光。钩:同“勾”,招引。秋波:《词林纪事》中作“娇波”。比喻美女的目光犹如秋水一样的清澈明亮。宋代苏轼《百步洪》中有诗句云:“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雨云:降雨的云,这里比喻男女之间的欢情作爱。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赋》中。绣户:雕绘华美的庭户,这里指精美的居室。来便:一作“未便”。此从《花间集补》、《全唐诗》、《词林万选》等本。便,立即。谐:谐和。衷素:内心的真情。素,通“愫”,本心、真情。宴(yàn)罢:欢乐之后。宴,指欢乐、快乐。魂迷:吕本二主词、吴主二王词、侯本二主词、《花间集补》、《词林万选》、《历代诗余》、《全唐诗》、《词林纪事》本中均为“梦迷”。此从晨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花草粹编》本。春梦:吕本二主词中作“春雨”,注中为:“‘雨’一作‘睡’。《全唐诗》、《词林万选》、《历代诗余》、《词林纪事》、《花间集补》中均作“春睡”。此从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晨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花草粹编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位男子在宴席上对一位奏乐女子的钟情和迷恋,也可说是李煜前期帝王生活的又一实录。

  词的上片首先写乐声动听,“脆”“锵”等,都是比喻形

音乐的美妙,生动形象,显示出作者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对音乐有较强的鉴赏力。乐由人奏,作者先写乐声有赏乐的一层意思,但其视点主要的还是要落在奏乐的人身上。“纤玉”用手指的形容就明确写出了奏乐的人一定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乐美人更美,作者的心思已昭然若揭。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此句中的“新声”二字,指其用在这里是别有意寓。据马令《南唐书》中载,李煜曾得唐玄宗时大乐《霓裳羽衣》曲谱,由大周后“变易讹谬,颇去洼淫,繁手新声,清越可听”,这里的“新声”即是有特指的。另据《徐游传》中载:“昭惠后好音律,时出新声。”而陆游《南唐书·昭惠后传》中载,大周后“尝雪夜酣燕,举杯请后主起舞。后主曰:‘汝能创为新声则可矣。’后即命笺缀谱,喉无滞音,笔无停思,俄顷谱成,所谓《邀醉舞破》也。”分析起来,“新声慢奏”句中之“新声”虽与大周后之“新声”有关,但也并不一定即为同一“新声”,况且自全词看,两人“暗相钩”、“谐衷素”,却又“成空”至“魂迷”,如果是大周后,李煜当未必如此感伤。而且李煜向来“性骄侈,好声色”,故词中“慢奏移纤玉”者当是一个貌美而又通晓音乐的宫女。“眼色”二句,实写奏乐女子对作者的色诱神情,语言直白,

表现大胆,使一个有着热烈情性的女子的动作情态明白地呈于读者眼前。有人从李煜的身份入手分析这是一位宫女献媚邀宠之举,从而体现出了作者本人的阴暗心理,有道理,但并不准确。李煜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有其空虚淫佚的一面,但也有真情率性的一面,因此宫中有女如此眉目传情,也不能就说李煜的心理邪恶淫荡。还是将其虚解为男女主人公感情相通,心许目成较妥。

  下片首句承上片情意相通后即绣户之中欢会,前面所铺垫而出的柔情蜜意至这里尽兴欢会,接着笔锋陡转,写宴会后情意转眼“成空”,从侧面说明了两人之间的相见恨晚、春光苦短的依恋心境。所以也才引出“魂迷”“春梦”之辞。“成空”实际上是指欢会后的内心空虚,但更多地应是不忍离别偏离别的怅惘。所以在作者的无限追想中,美人才能再入春梦。由此可见,与作者相恋的应是一个宫女,而不是大周后,所以作者才感到处处有限,不能尽欢,然后又相思不得,辗转成梦。

  全词写男女恋情,大胆直露,不拘礼制,形象生动,有轻有重。既有明白直叙的描写,又有委曲含蕴的深沉。虽然有些语句似乎不脱色情之嫌,但却仍有一种清丽明艳的风致,不失清雅,尤其在女子形象的描绘和男女情思的艺术表现上,都有着十分可贵的传神之

笔。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应是对宫中生活一个片段的实录。有人认为此词为描写后主与小周后的本事,也有人认为它描写的应是宫女向后主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

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03282.html

上一篇: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隐德家声累世闻,考盘幽涧作闲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