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6 08:50:08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烟雨醉巷

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塞下曲四首》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從來幽并客,皆共沙塵老。不學遊俠兒,矜誇紫骝好。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奉诏甘泉宮,總征天下兵。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臣願節宮廄,分以賜邊城。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将軍。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功勳多被黜,兵馬亦尋分。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雲。

譯文及注釋

譯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鳴叫,八月的蕭關道氣爽秋高。出塞後再入塞氣候變冷,關内關外盡是黃黃蘆草。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豪傑,都與塵土黃沙伴随到老。莫學那自恃勇武遊俠兒,自鳴不凡地把駿馬誇耀。

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都說戍邊戰士的意氣高。自古以來這裏黃塵迷漫,遍地白骨零亂夾着野草。

一位大将從宮中奉旨出征,全權征調天下的兵馬。朝廷用很重的禮儀拜将出征,沿途州縣皆出城迎送。參戰數萬将士多而雜亂,經過戰鬥後卻無一生還。我希望宮中享樂用的馬,能把賜給守邊将士以禦外敵。

邊關是一片悲戚的氣氛,因爲剛剛埋葬了因

因戰殉國的霍将軍。他的部分都來吊唁他,他的死震動了北方地區。将軍離世,部下功勳被廢,他們不久也将被分調。将軍的部下仍被派去守邊,而他們悲憤,也隻能仰天痛哭。

注釋空桑林:桑林因秋來落葉而變得空曠、稀疏。蕭關:甯夏古關塞名。入塞寒:一作複入塞。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陝西一部分。共塵沙:一作向沙場。遊俠兒:都市遊俠少年。矜:自誇。紫骝:紫紅色的駿馬。此首一本題作《望臨洮》。飲(yìn)馬:給馬喝水。平沙:廣漠的沙原。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樣子。臨洮:古縣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肅岷縣,以臨近洮水得名。秦築長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長城戰”之語。昔:一作“當”。長:一作“龍”。足:一作“漏”,一作“是”。蓬蒿:蓬草蒿草之類雜草。詩末全詩校:“一本無以下二首。同《塞上曲》題作三首。”奉诏:敬受天子诏書。甘泉宮:明《讀史方輿紀要》引《括地志》雲:“甘泉山有宮,秦始皇所作林光宮, 周匝十餘裏。漢武帝元封二年于林光宮旁更作甘泉宮。”這裏借指唐宮。總征:普遍征召。備禮:安排好命将出征的禮節儀式。郡國:指州郡。豫:通“預”。郊迎: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尊敬。宮廄(jiù):宮中馬舍。這裏指專供宮中享樂用的馬匹。

霍将軍:即漢代名将霍去病。這裏借指當時戰功卓著、以身殉國的将軍。部曲(qū):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後漢書·百官志》謂将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将軍營五部,部下有曲。此指“部下”。燕南代北:泛指當時的北部邊塞。黜(chù):貶斥,廢免。尋:不久。黃龍:古城名,即龍城。故址在今遼甯朝陽。

鑒賞

  其一

  唐代邊事頻仍,其中有抵禦外族入侵的戰争,也有許多拓地開邊的非正義戰争。這些戰事給國家造成了沉重的負擔,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無休止的窮兵黩武。主要由于統治者的好大喜功。同時也有統治者煽動起來的某些人的戰争狂熱作祟。這首小詩,顯然是對後者的功誡。

  這首詩可分前後兩層意思。前四句爲第一層,描繪邊塞的秋景。作品所寫是“八月蕭關道”的景象,但詩人首先描繪的則是一幅内地的秋色圖:“蟬鳴空桑林”,綠色的桑林葉落杈疏,顯得冷落而蕭條,又加之寒蟬的鳴叫,更寒意大起,詩詩中的主人公就在這樣的季節踏上奔赴蕭關的道路,走出一個關塞又進入另外一個關塞,邊塞的景色就更爲凄涼不堪了:他看到的隻是“處處黃蘆草”。詩人先以内地的秋景爲襯墊,進而将邊塞的從景描寫得蒼涼之極,其用意在于暗示戰争的殘酷和表達詩人對此的厭惡之情。

  “從來幽

并客,皆共沙塵老”,與王翰的“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可謂英雄所見,異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邊塞之地,也是許多讀書人“功名隻向馬上取”、“甯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詩人從這些滿懷宏圖大志的年輕人身上看到的卻是“皆共沙塵老”的無奈結局。末兩句,以對比作結,通過對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馳騁,耀武揚威地遊蕩,甚至惹是生非而擾民的所謂遊俠的諷刺,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于戰争的厭惡,對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講的幽并客的時候,作者還沒有什麽貶意,字裏行間裏還隐約可見對于獻身沙場壯士的惋惜之情。用“遊俠兒”來形容那些隻知道誇耀自己養有良馬的市井無賴,作者的反戰情緒有了更深層次的表達。

  此詩寫邊塞秋景,有慷慨悲涼的建安遺韻;寫戍邊征人,又有漢樂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諷喻市井遊俠,又表現了唐代錦衣少年的浮誇風氣。

  其二

  此詩在構思上的特點,是用側面描寫來表現主題。詩中并沒具體描寫戰争,而是通過對塞外景物和昔日戰争遺迹的描繪,來表達詩人對戰争的看法。開頭四句是從軍士飲馬渡河的所見所感,描繪了塞外枯曠苦寒景象。詩人把描寫的時間選在深秋的黃昏,這樣更有利于表現所

寫的内容。寫苦寒,隻選擇了水和風這兩種最能表現環境特征的景物,筆墨簡潔,又能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首句的“飲馬”者就是軍士。詩中的“水”指洮水,臨洮城就在洮水畔。“飲馬”須牽馬入水,所以感覺“水寒”,看似不經意,實則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區,秋風隻使人感到涼爽,但塞外的秋風,卻已然“似刀”。足見其風不但猛烈,而且寒冷,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點形象地描繪了出來。三四兩句寫遠望臨洮的景象。臨洮,古縣名,因縣城臨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肅東部的岷縣,是長城的起點,唐代爲隴右道岷州的治所,這裏常常發生戰争。暮色蒼茫,廣袤的沙漠望不到邊,天邊挂着一輪金黃的落日,臨洮城遠遠地隐現在暮色中。境界闊大,氣勢恢宏。

  臨洮一帶是曆代經常征戰的戰場。據新舊《唐書·王晙列傳》和《吐蕃傳》等書載:公元714年(開元二年)舊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萬寇臨洮,朔方軍總管王晙與攝右羽林将軍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後在大來谷口、武階、長子等處大敗吐蕃,前後殺獲數萬,獲馬羊二十萬,吐蕃死者枕藉,洮水爲之不流。詩中所說的“長城戰”,指的就是這次戰争。“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這是衆人的說法。對此,詩人不是直接從正面進行辯駁或加以評論,而是

以這裏的景物和戰争遺迹來作回答:“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足”是充滿的意思。“白骨”是戰死者的屍骨。“今古”貫通兩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僅指從古到今,還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說,臨洮這一帶沙漠地區,一年四季,黃塵彌漫,戰死者的白骨,雜亂地棄在蓬蒿間,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這裏的“白骨”,包含開元二年這次“長城戰”戰死的戰士,及這以前戰死的戰士。這裏沒有一個議論字眼,卻将戰争的殘酷極其深刻地揭示出來。這裏是議論,是說理,但這種議論、說理,卻完全是以生動的形象來表現,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極其高妙。

  這首詩着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争的殘酷,其中蘊含了詩人對黩武戰争的反對情緒。

  其三

  第三首詩記述了一次征戰的全過程,從征兵到戰鬥結束,充分揭示了戰争的殘酷性,表達了對戍邊普通士卒的深深同情。

  前兩句記述将軍領旨征兵,暗示了這是一次規模浩大的會戰,統兵者權傾一時,名聳天下。第三、四句寫朝廷用很重的禮儀拜将出征,而大軍沿途經過的州郡也預先按制迎送。這四句描寫聲勢浩大,爲下文傷亡之重做了鋪墊。接着寫出征的結果:參戰的幾萬将士無一生還。雖然言語淺白,卻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紛紛”,将慷慨赴死的悲壯場面刻畫得淋漓盡緻,但這些戍卒的生命又不同草芥。作者隐憤難平,發出了“臣願節宮廄,分以賜邊城”的呼聲,這是作者那顆忠直愛國殷殷之心的自然流,雖然這次慘敗,但亡羊補牢爲時不晚。最後兩句含蓄地揭示了這次慘敗的重要原因,即戰略物資奇缺,以步兵之帥與強大的遊牧騎兵部落在廣漠裏作戰,必然失敗。所謂兵者,國之大事,不得已而用之,戰前不作充分的準務,就倉促應戰,其失敗也就可想而知了。這兩句也含蓄地諷刺了唐王朝視戰争如兒戲的草菅人命行爲。

  其四

  第四首前兩句以漢朝霍去病代指唐朝立下赫赫戰功的邊疆将領。一片悲戚的氣氛,因爲剛剛埋葬了因戰殉國的将軍。然後寫将軍的部下都前來祭奠他,他的死訊使廣大的北方邊境爲之震動。這四句從側面烘托了将軍生前深孚衆望,深受士卒愛戴,威震邊疆的名将風采,他的死是天下百姓的一大損失。

  第五、六句寫了忠實的部曲在将軍生前随他轉戰北方廣大而漫長的邊境地帶,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今将軍去世,他們的功勳人多被取消了,而且他們所率領的部隊不久也會被調離開去。接着寫将軍的舊部們雖被剝奪了功勳,但還将被派往别處的的邊地駐防,他們悲憤不已,卻也隻能是對天痛哭。

  全

待叙事嚴整有序,筆力雄健奔放,格調悲壯沉雄,詩人以高度凝練的語言記錄了一位将領的喪葬場面,并由此而折射出軍隊之中由于有功難賞,緻使英雄流涕的不公平現像,從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封建社會中深刻的内部矛盾,對有功将士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更遣”二字值得玩味,愈顯朝廷對有功将士的不公,扼腕歎息。

作者簡介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爲“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适、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甯丞。被謗谪龍标尉。安史亂起,爲刺史闾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甯”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甯”的說法)。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塞下曲四首》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经过战斗后却无一生还。我希望宫中享乐用的马,能把赐给守边将士以御外敌。

边关是一片悲戚的气氛,因为刚刚埋葬了因

因战殉国的霍将军。他的部分都来吊唁他,他的死震动了北方地区。将军离世,部下功勋被废,他们不久也将被分调。将军的部下仍被派去守边,而他们悲愤,也只能仰天痛哭。

注释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萧关:宁夏古关塞名。入塞寒:一作复入塞。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共尘沙:一作向沙场。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此首一本题作《望临洮》。饮(yìn)马:给马喝水。平沙:广漠的沙原。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昔:一作“当”。长:一作“龙”。足:一作“漏”,一作“是”。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诗末全诗校:“一本无以下二首。同《塞上曲》题作三首。”奉诏:敬受天子诏书。甘泉宫:明《读史方舆纪要》引《括地志》云:“甘泉山有宫,秦始皇所作林光宫, 周匝十余里。汉武帝元封二年于林光宫旁更作甘泉宫。”这里借指唐宫。总征:普遍征召。备礼:安排好命将出征的礼节仪式。郡国:指州郡。豫:通“预”。郊迎: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尊敬。宫厩(jiù):宫中马舍。这里指专供宫中享乐用的马匹。

霍将军:即汉代名将霍去病。这里借指当时战功卓著、以身殉国的将军。部曲(qū):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后汉书·百官志》谓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下有曲。此指“部下”。燕南代北:泛指当时的北部边塞。黜(chù):贬斥,废免。寻:不久。黄龙:古城名,即龙城。故址在今辽宁朝阳。

鉴赏

  其一

  唐代边事频仍,其中有抵御外族入侵的战争,也有许多拓地开边的非正义战争。这些战事给国家成了沉重的负担,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无休止的穷兵黩武。主要由于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同时也有统治者煽动起来的某些人的战争狂热作祟。这首小诗,显然是对后者的功诫。

  这首诗可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为第一层,描绘边塞的秋景。作品所写是“八月萧关道”的景象,但诗人首先描绘的则是一幅内地的秋色图:“蝉鸣空桑林”,绿色的桑林叶落杈疏,显得冷落而萧条,又加之寒蝉的鸣叫,更寒意大起,诗诗中的主人公就在这样的季节踏上奔赴萧关的道路,走出一个关塞又进入另外一个关塞,边塞的景色就更为凄凉不堪了:他看到的只是“处处黄芦草”。诗人先以内地的秋景为衬垫,进而将边塞的从景描写得苍凉之极,其用意在于暗示战争的残酷和表达诗人对此的厌恶之情。

  “从来幽

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表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其二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

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

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足”是充满的意思。“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其三

  第三首诗记述了一次征战的全过程,从征兵到战斗结束,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表达了对戍边普通士卒的深深同情。

  前两句记述将军领旨征兵,暗示了这是一次规模浩大的会战,统兵者权倾一时,名耸天下。第三、四句写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而大军沿途经过的州郡也预先按制迎送。这四句描写声势浩大,为下文伤亡之重做了铺垫。接着写出征的结果:参战的几万将士无一生还。虽然言语浅白,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纷纷”,将慷慨赴死的悲壮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但这些戍卒的生命又不同草芥。作者隐愤难平,发出了“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的呼声,这是作者那颗忠直爱国殷殷之心的自然流,虽然这次惨败,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最后两句含蓄地揭示了这次惨败的重要原因,即战略物资奇缺,以步兵之帅与强大的游牧骑兵部落在广漠里作战,必然失败。所谓兵者,国之大事,不得已而用之,战前不作充分的准务,就仓促应战,其失败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两句也含蓄地讽刺了唐王朝视战争如儿戏的草菅人命行为

  其四

  第四首前两句以汉朝霍去病代指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的边疆将领。一片悲戚的气氛,因为刚刚埋葬了因战殉国的将军。然后写将军的部下都前来祭奠他,他的死讯使广大的北方边境为之震动。这四句从侧面烘托了将军生前深孚众望,深受士卒爱戴,威震边疆的名将风采,他的死是天下百姓的一大损失。

  第五、六句写了忠实的部曲在将军生前随他转战北方广大而漫长的边境地带,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今将军去世,他们的功勋人多取消了,而且他们所率领的部队不久也会被调离开去。接着写将军的旧部们虽被剥夺了功勋,但还将被派往别处的的边地驻防,他们悲愤不已,却也只能是对天痛哭。

  全

待叙事严整有序,笔力雄健奔放,格调悲壮沉雄,诗人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记录了一位将领的丧葬场面,并由此而折射出军队之中由于有功难赏,致使英雄流涕的不公平现像,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深刻的内部矛盾,对有功将士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更遣”二字值得玩味,愈显朝廷对有功将士的不公,扼腕叹息。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01042.html

上一篇: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济济多士,克广德心。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