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那点事儿_心情日志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日志>心情日志

中日之间那点事儿

发布时间:2010-03-24 07:04:21

分类:心情日志发布者:残城碎梦

中國,日本,一衣帶水的兩個國家,永遠說不完的事兒!

不過細細歸結起來,大緻三點:一是日本起源于中國,即徐福帶童男童女出海訪長生之事,一是以甲午戰争,二戰抗日爲主的戰争之事,還有就是當今中日之間的種種現象

其實,前兩個問題沒有多少讨論的價值。

曆史起源,我們知道,世界上原始人也就那麽多,以後通過遷移、擴散,發展到世界各地,形成各個文化,進而形成民族,國家。硬要認祖歸宗,确實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兒。英國人在曆史短暫、多爲自己後裔、使用自己語言的美國人面前沒有任何的優越感,更何況我們在日本面前…中國與日本,漢族與和族,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與民族。所以,不論徐福事件是真是假,都沒有多少讨論價值。

戰争,是曆史上一個永恒的話題。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運用到國家之間一樣成立——落後就要亡國。中國的曆史如此,世界的曆史亦如此。強大的古巴比倫王國,橫掃歐洲大陸的拿破侖帝國,在這一法則中一樣灰飛煙滅。

如果說對外用兵是錯,我們首先應該譴責自己。曆史上,中國強大,又有幾次不對外用兵。諸如秦始皇爲功績平南蠻,漢武帝因馬匹滅大宛等等。更有元朝,橫掃亞歐大陸,多次屠城。當然,現在我們可以說那是中國華族内部的事,但是當時,那一樣是主權國家之間的戰争。

所以,繼續糾纏曆史的對錯,是毫無意義的,至少,我們不應該糾着這一代日本人不放,父債子還,在曆史中不成立。

記住曆史,隻是爲了借鑒。

所以,我們今天隻談當今。

除開包括或者涉及到前兩點大問題的内容,當今中日的主題又可以拆分:一:政府與日本合作發展經濟。二:政府抗議譴責日本政府某些行爲。三:民間哈日一族的崛起。四:民間抵抗日貨等等抗日行動的出現。

其中,一、四相關緊密,所以,首先把這兩個問題加以闡述。經濟合作,必然是雙赢的事情。全盤抵抗日貨,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現實中,都難以實現。我們不排除經濟合作中會出現諸如日方利用經濟規則侵害我國經濟利益、日本産品的流行壓制或者擠垮國産企業的事件發生,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已經不可避免。吃虧,隻能怪我們自己。怪我們對國際規則運用不熟練,怪我們的産品不夠優質。盲目抵制日貨,對中日雙方,都沒有好處,尤其是對我們國家。至于其他行爲的抵抗行爲,尤以前幾年上海大學生搶砸出售日貨商店爲代表,則更是沒有任何作用。

當今,發展自己經濟,提高自己競争力,才是正題。

日本政府作出的參拜靖國神she、修改教科書、對台問題幹涉等等,我國政府作出強烈譴責。其實,也是沒有多大作用的。在國家實力面前,輿論的力量微乎其微。當然,譴責還是必須的,但是,譴責不是主題,我們要做的是,壯大自己。

“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前提是“自出洞來無敵手”,愛好和平,必須有維護和平的能力。即使我們不會像美國一樣推行霸權主義,但是,我們必須做到世界第一大國,強國的位置,才可以真正解決當今中日之間的問題。那個時候,我們無須譴責,日本就會收斂起自己的一套行爲。

最後,談哈日一族的問題。

文化侵略,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提到的問題,其實質,也遠沒有一些想的那麽輕松,覺得那麽無所謂。

誠然,曆史上,多少意圖統治漢人文化的民族文化,最終被我們的文化所吸收,融入了我們。但是,日本不同。

中國是一個不斷出現發明、創新卻經常自大的國家,而日本是世界上最沒創新能力但學習能力最強的國家。

中國人愛好和平,隻有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才會“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然而日本島國的地位決定了他注定是一個對外擴張的國家。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是截然相反的,我們無法像以前一樣,把日本文化包容,吸收。

所以,文化侵略,絕非危言聳聽。

事實上,日本人已經成功得做到了許多。

比如日本動漫在當今一代孩子中大受歡迎,比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被許多孩子所喜歡。當然,我們可以說,喜歡并不代表認同,不代表被侵蝕。然而,留心一下即可發現,無論是日本的什麽宣傳,都在灌輸日本一個一直信奉的主題:以小欺大,甚至以小滅大。

因爲日本無論是從地域上,還是人口上,對于中國而言,都是一個小國,所以,日本人的文化裏,一直都在貫穿一個主線:以小欺大,以小滅大。

比如以桃太郎爲代表的很多動畫片中都是一個小人物最終戰勝了比自己強大數倍的敵人。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麽相撲在日本會如此盛行,在日本甚至首相都沒有相撲明星名氣高。因爲相撲有一個規則,即體重有下限無上限,比賽選手不會像其他體育運動一樣以體重劃分級别。看日本人最願意看到的,就是一個小個子,輕體重的選手通過智慧戰勝比自己強大的對手。

接受了日本的動漫,我們會被潛移默化地灌輸進日本的思想,尤其是對更年輕一代的孩子。

這點不可否認。

與日本文化流行相對,則是我們的文化正在流失,或者消亡。

比如日本搶注四大名着商标,搶注狗不理等老牌,搶注中國傳統節日,茶文化等在日本的盛行,這些,已經爲我們敲向了警鍾。

國内,則是傳統文化在年輕一代中的消亡。當然,我們不否認其中有糟粕,比如三從四德等等。然而,更多的是精華。我們一直主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很遺憾,我們沒有做到。

我們見到的是傳統節日的消亡。當今的孩子們,熱衷于情人節,平安夜,聖誕節等等,大緻傳統節日除了中秋,春節已經不會再過其他的節日,甚至在相當一部分人群中,都不知道端午,重陽是農曆幾月幾日,農曆,已經淡出了他們的概念。

他們不再喜歡古文,不再喜歡漢字,隻以講一口流利的外文爲榮。

他們不再吟詩作對,不再舞文弄墨,隻是沉浸在外國文化中。

我們不反對學習外國文化,然而前提是學好了本國文化。

但是我們遺憾地看到,包括政府在内,都把英語放到了一個最重要的位置,英語有過級,有四、六、八級之分,然而漢字,認識就行,會寫應試作文就可以…相反倒是外國人興起了學漢語的高潮。

從這些上,我們隻看到了我國文化的吸引力,卻沒有想到,要消滅一種文化,首先,你要徹底地理解它。他們學習中國文化,絕對不是單純的崇拜。當然,其中一小部分的确是出于崇拜,卻非主流。

是的,我們的政府在努力。比如廣電總局要求限播日本動漫而改播國産動畫片,比如提議讓京劇走入課本,但是,這些強制性的措施能否起到預期的效果呢?

答案是否定的。

文化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強壓,隻能适得其反。

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培養自己對中國文化的興趣,這,才是根本。

文化的複興,永遠是自下而上的。

後記]:今天,網上一篇轟動北大的談論中日話題的帖子再次引起我對日本問題的想法。和大家再群裏聊了很多,也出口不遜了。然而,冷靜下來想想,口誅筆伐,其實沒有多少力量的。面對問題,實在不能僅憑一腔熱血。實事求是,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但是,對于人們口中所謂的“憤青”的行爲,我不支持,但也不會反對。這是一個好現象,至少,證明我們還沒有被同化。再說,沖動,本是年輕人的權利。不氣盛,還叫什麽年輕人…

再記]:絮絮叨叨談了許多,限于個人知識面以及認知能力,存在諸多不足,敬請各位指教。

中国,日本,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永远说不完的事儿

不过细细归结起来,大致三点:一是日本起源于中国,即徐福带童男童女出海访长生之事,一是以甲午战争,二战抗日为主的战争之事,还有就是当今中日之间的种种现象

其实,前两个问题没有多少讨论的价值。

历史起源,我们知道,世界上原始人也就那么多,以后通过迁移、扩散,发展到世界各地,形成各个文化,进而形成民族,国家。硬要认祖归宗,确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儿。英国人在历史短暂、多为自己后裔、使用自己语言的美国人面前没有任何的优越感,更何况我们在日本面前…中国与日本,汉族与和族,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国家与民族。所以,不论徐福事件是真是假,都没有多少讨论价值。

战争,是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运用到国家之间一样成立——落后就要亡国。中国的历史如此,世界的历史亦如此。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横扫欧洲大陆的拿破仑帝国,在这一法则中一样灰飞烟灭。

如果说对外用兵是错,我们首先应该谴责自己。历史上,中国强大,又有几次不对外用兵。诸如秦始皇为功绩平南蛮,汉武帝因马匹灭大宛等等。更有元朝,横扫亚欧大陆,多次屠城。当然,现在我们可以说那是中国华族内部的事,但是当时,那一样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战争。

所以,继续纠缠历史的对错,是毫无意义的,至少,我们不应该纠着这一代本人不放,父债子还,在历史中不成立。

记住历史,只是为了借鉴。

所以,我们今天只谈当今。

除开包括或者涉及到前两点大问题的内容,当今中日的主题又可以拆分:一:政府与日本合作发展经济。二:政府抗议谴责日本政府某些行为。三:民间哈日一族的崛起。四:民间抵抗日货等等抗日行动的出现。

其中,一、四相关紧密,所以,首先把这两个问题加以阐述。经济合作,必然是双赢的事情。全盘抵抗日货,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难以实现。我们不排除经济合作中会出现诸如日方利用经济规则侵害我国经济利益、日本产品的流行压制或者挤垮国产企业的事件发生,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已经不可避免。吃亏,只能怪我们自己。怪我们对国际规则运用不熟练,怪我们的产品不够优质。盲目抵制日货,对中日双方,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对我们国家。至于其他行为的抵抗行为,尤以前几年上海大学生抢砸出售日货商店为代表,则更是没有任何作用。

当今,发展自己经济,提高自己竞争力,才是正题。

日本政府作出的参拜靖国神she、修改教科书、对台问题干涉等等,我国政府作出强烈谴责。其实,也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在国家实力面前,舆论的力量微乎其微。当然,谴责还是必须的,但是,谴责不是主题,我们要做的是,壮大自己。

“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前提是“自出洞来无敌手”,爱好和平,必须有维护和平的能力。即使我们不会像美国一样推行霸权主义,但是,我们必须做到世界第一大国,强国的位置,才可以真正解决当今中日之间的问题。那个时候,我们无须谴责,日本就会收敛起自己的一套行为。

最后,谈哈日一族的问题。

文化侵略,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提到的问题,其实质,也远没有一些想的那么轻松,觉得那么无所谓

诚然,历史上,多少意图统治汉人文化的民族文化,最终被我们的文化所吸收,融入了我们。但是,日本不同。

中国是一个不断出现发明、创新却经常自大的国家,而日本是世界上最没创新能力但学习能力最强的国家。

中国人爱好和平,只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会“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然而日本岛国的地位决定了他注定是一个对外扩张的国家。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是截然相反的,我们无法像以前一样,把日本文化包容,吸收。

所以,文化侵略,绝非危言耸听。

事实上,日本人已经成功得做到了许多。

比如日本动漫在当今一代孩子中大受欢迎,比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被许多孩子所喜欢。当然,我们可以说,喜欢并不代表认同,不代表被侵蚀。然而,留心一下即可发现,无论是日本的什么宣传,都在灌输日本一个一直信奉的主题:以小欺大,甚至以小灭大。

因为日本无论是从地域上,还是人口上,对于中国而言,都是一个小国,所以,日本人的文化里,一直都在贯穿一个主线:以小欺大,以小灭大。

比如以桃太郎为代表的很多动画片中都是一个小人物最终战胜了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相扑在日本会如此盛行,在日本甚至首相都没有相扑明星名气高。因为相扑有一个规则,即体重下限上限,比赛选手不会像其他体育运动一样以体重划分级别。看日本人最愿意看到的,就是一个小个子,轻体重的选手通过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接受了日本的动漫,我们会被潜移默化地灌输进日本的思想,尤其是对更年轻一代的孩子。

这点不可否认。

与日本文化流行相对,则是我们的文化正在流失,或者消亡。

比如日本抢注四大名着商标,抢注狗不理等老牌,抢注中国传统节日,茶文化等在日本的盛行,这些,已经为我们敲向了警钟。

国内,则是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消亡。当然,我们不否认其中有糟粕,比如三从四德等等。然而,更多的是精华。我们一直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遗憾,我们没有做到。

我们见到的是传统节日的消亡。当今的孩子们,热衷于情人节,平安夜,圣诞节等等,大致传统节日除了中秋,春节已经不会再过其他的节日,甚至在相当一部分人群中,都不知道端午,重阳是农历几月几日,农历,已经淡出了他们的概念

他们不再喜欢古文,不再喜欢汉字,只以讲一口流利的外文为荣。

他们不再吟诗作对,不再舞文弄墨,只是沉浸在外国文化中。

我们不反对学习外国文化,然而前提是学好了本国文化。

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包括政府在内,都把英语放到了一个最重要的位置,英语有过级,有四、六、八级之分,然而汉字,认识就行,会写应试作文就可以…相反倒是外国人起了学汉语的高潮

从这些上,我们只看到了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却没有想到,要消灭一种文化,首先,你要彻底地理解它。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绝对不是单纯的崇拜。当然,其中一小部分的确是出于崇拜,却非主流。

是的,我们的政府在努力。比如广电总局要求限播日本动漫而改播国产动画片,比如提议让京剧走入课本,但是,这些强制性的措施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呢?

答案是否定的。

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强压,只能适得其反。

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这,才是根本

文化的复兴,永远是自下而上的。

后记]:今天,网上一篇轰动北大的谈论中日话题的帖子再次引起我对日本问题的想法。和大家再群里聊了很多,也出口不逊了。然而,冷静下来想想,口诛笔伐,其实没有多少力量的。面对问题,实在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实事求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是,对于人们口中所谓的“愤青”的行为,我不支持,但也不会反对。这是一个好现象,至少,证明我们还没有被同化。再说,冲动,本是年轻人的权利。不气盛,还叫什么年轻人

再记]:絮絮叨叨谈了许多,限于个人知识面以及认知能力,存在诸多不足,敬请各位指教。

情人节坐等红包的说说 陪我过情人节的说说

马上就是七夕情人节了,是个适合表白的日子,但是有时候我们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想好的措辞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个时候其实只要显出你对她的阵真心就行了...[全文阅读]

情人节忘了的说说 情人节说说发空间 古风

男人的追求是从喜欢开始,而爱是从生活中开始,不喜欢不追求,不生活就没有爱,让一个男人因为爱你追你,你给他出现在你生活中的机会了吗?1、我的心,你的心,两颗心息息相通;我...[全文阅读]

关于十月的说说 合适十月发的入秋励志说说

也许【关于十月的说说合适十月发的入秋励志说说】正好与您此时的心情一致,为您整理了22条有关的精美说说,这些说说以:【比别人多一点努力,你……】这条最为经典,下面...[全文阅读]

白色情人节祝福语话语

白色情人节到了,送你三个情人:一个是陪你终生,一个伴你左右,还有一个永留你心中。她们的名字分别叫:健康、平安、快乐!祝银色情人节快乐!下面为大家精选了23条有关白色...[全文阅读]

情人节大朗喝药的说说 2022情人节qq发说说

情人节表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精心准备的礼物,撩人的表白句子说说是必备的,准备几句情话可以为你增分不少,2022适合情人节表白的句子,2.14情人节表白的说说,下面带来情...[全文阅读]

谷雨那天过生日给自己的生日祝福

也许【谷雨那天过生日给自己的生日祝福】正好与您此时的心情一致,为您整理了19条有关的精美说说,这些说说以:【谷雨时节种上瓜,秋季……】这条最为经典,下面一起来欣...[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中日之间那点事儿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rizhi/xinqingrizhi/299342.html

上一篇:中国人的和平

下一篇:我为李清照喊冤

心情日志相关文章
更多心情日志文章

精选心情日志

经典日志分类阅读

心情日志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