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中的春节,其乐融融_心情日记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日志>心情日记

童年记忆中的春节,其乐融融

发布时间:2010-04-07 21:31:45

分类:心情日记发布者:阳光的暖冬

我們常常用時光飛逝,光陰如梭來形容這如流水一去不複還的世間光景!一轉眼又是年關将至,望着下個不停地綿綿細雨,心情也随着雨絲變得輕盈而濕潤!寒冷的冬天,因爲彙聚了太多的節日而變成了充滿溫情而熱鬧的季節!記憶中童年的冬天,冬至,元旦,春節,元宵,一個接着一個的節日,忙壞了大人,樂壞了可以借節日撒歡的孩子們。那些随着歲月的流逝而沉澱在記憶深處的過節的畫面,突然在這個細雨綿綿的冬日午後,躍入腦海,曆曆在目!

對于70後這代人而言,特别是生活在農村的70後,過年無疑是個無比盛大的節日,那會對于聖誕節和元旦這樣的節日并沒有現在這樣強烈的節日意識。因爲在大人們的觀念中,隻有傳統的節日,比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春節,元宵,才需要鄭重其事依照祖輩流傳下來的規矩中規中矩地過,特别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更是要興師動衆,不敢有一絲懈怠,隻求來年風調雨順,合家吉祥如意。于是,大人們從年前就一直準備各種年貨,一直到過完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年才算是過完了。那麽對于孩子而言,最喜歡的節日無疑也是春節了,不僅可以有各種平時難得吃到的好吃的東西,有新衣服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有壓歲錢,還可以放鞭炮,不用象平時那樣早睡早起。因爲是過年,大人們不僅不會打罵孩子,還會額外放寬,讓孩子們也過個快樂的春節。

一直生活在閩南的農村,平時并沒有特别值得慶賀的事情,唯獨逢年過節,全村都籠罩在一片喜慶的氣氛之中。記得那會過新年,特别的熱鬧。春節頭幾天,家家戶戶就都開始忙開了;我們家是父親負責殺雞宰鵝,留下幾隻下蛋的,其他都殺了,還要從自家的魚塘裏,撈幾條大魚,魚是中國人除夕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預示着“年年有餘”;因爲那會還沒有冰箱可以保鮮,就隻能涼幹保存,等過年期間有親朋好友來拜年時,再拿出來烹調來吃。母親也沒閑着,早就磨好面準備制作過年時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各種面點,年糕。印象深刻的一種年糕是紅色的皮,裏面包着紅糖糯米餡,然後就象月餅一樣,用一個刻有象征吉祥圖案的模子,做成一個個紅色的餡餅。然後在蒸籠裏鋪上一層老家當地特有的一種樹葉,蒸好的年糕就散發一種特有的清香。而我和弟弟那會就幫着做年糕,圖個好玩,然後就在竈台邊等着,等着第一籠年糕出鍋。熱騰騰的年糕,甜而不膩,爽滑入口。

除了制作年糕之外,母親還要做老家一種特有的油炸餡餅。因爲工序比較繁雜,所以,隻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母親才會做來吃。頭天就要将黃豆和米一起浸泡,第二天,我就提着滿滿一小桶的米和黃豆走幾裏路去合作社(那會隻有合作社,也就是公社之類的地方)去磨成米漿。而母親就在家裏準備餡。而這裏面的餡很豐富,有白菜,紫菜,蝦皮,韭菜,還有肉等剁碎并和各種調味品混合均勻備用。炸這種餡餅的工具也是特制的,和湯勺一般大,隻是很淺,先是像北方烙餅一樣,将米漿在勺上薄薄的塗上一層,然後放上一定量的餡料,成半圓形,再均勻的抹上一層米漿,就可以下鍋油炸了。炸成金黃色就可以起鍋了,這種餡餅外皮酥脆,裏面的餡更是鮮香可口,令人回味無窮!小時候一到要炸這種餡餅的那天,我從早上起就開始不吃飯,就等着一次吃個夠,饞的慌,(*^__^*) 嘻嘻……

等各種年貨都基本準備齊全了,父母就會帶着我和弟弟上街去買新衣服了;因爲家離集市比較遠,我和弟弟就坐父親的自行車去,弟弟坐在前面的三腳架上,我坐後車座,母親往往是步行着去。那時候一年也買不到兩套新衣服,所以那時候衣服都特定要買長一點,來年長高了還可以穿。新衣服在大年初一早上穿上之前一直整齊的疊放在枕頭底下。每天都會偷偷拿出來站在鏡子前臭美半天,巴望着除夕快點來到。

除夕無疑是孩子最期盼的日子,也是全家總動員的日子,清早起來就開始大掃除,貼春聯;中午母親就會依照老家的習俗做一頓特别的飯。這頓飯其實更像是一道菜,裏面有各種的蔬菜,肉,豬血,豆腐皮,還有粉絲,來個大雜燴,最後用澱粉勾芡,就可以開動了。母親照例會先盛一碗,留到過完年之後才能吃,預示着富足有盈餘。說也奇怪,就這黏糊糊的東西,在沒有任何保鮮設備的情況下,也能保存半個月而不變質,真是神奇。孩子們一吃完午飯就想着快點吃年夜飯。因爲一吃完年夜飯,大人就開始給壓歲錢了;于是天還沒黑就催着大人開飯,一吃完就開始侯着,等着大人輪流着發壓歲錢;記得那會要壓歲錢都要給大人們磕頭,并說一些吉利話。夜裏更是興奮地睡不着,感覺除夕夜特别的漫長,天不亮不用母親催就起床,穿戴整齊後,就跑去找小夥伴炫耀各自的新衣服,并對比一下誰得到的壓歲錢最多。隻是那會壓歲錢隻是我們口中的數字,大多在第二天就如數上交了。上交的理由是用這壓歲錢給我們來年上學的學雜費。父母還是會給我們留下少數的零花錢,男孩無非就是買點炮竹,彈珠之類的小玩意,而女孩就買些貼紙、頭花之類的小東西。

過年還有一個不可缺的老傳統就是----守歲。70年代電視機還是一種奢侈品,吃過年夜飯後,一大人就圍坐在一起侃大山,回顧即将過去的一年,展望即将來臨的新年!而孩子們就在一旁吃着各種平時極少吃到的零食:瓜子,花生,糖,水果還有甘蔗,吃甘蔗是老家的習慣,家家必備!平時很早就吵着要睡覺的我們,除夕那天特别的興奮,一直等到零點時的鍾聲敲響,家家戶戶就開始燃放煙花、炮竹,熱鬧喧天!整個夜空都仿佛被點燃一般,一片火紅,辭舊迎新,來年定是紅紅火火,而我們又在響徹雲霄的鞭炮聲中大了一歲了!

回憶像老電影在腦海中一幕一幕翻過,留在記憶中關于童年過年的影像,溫暖這個冬天陰冷的午後;新的一年又邁着輕盈地腳步姗姗而來。現在舉家遷徙,遠離家鄉十多年,入風随俗,現在的春節就是上一次商場,來個大采購,再一起吃餐團圓飯,一家人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而孩子們同樣有壓歲錢,同樣有新衣服,隻是不再有我們小時候的那份喜悅了;時過境遷,不變是對新年美好的希冀,來年,願我們都幸福,遠離一切煩惱和痛苦!

我们常常用时光飞逝,光阴如梭来形容这如流水一去不复还的世间光景!一转眼又是年关将至,望着下个不停地绵绵细雨,心情也随着雨丝变得轻盈而湿润!寒冷的冬天,因为汇聚了太多的节日而变成了充满温情而热闹的季节!记忆中年的冬天,冬至,元旦,春节,元宵,一个接着一个的节日,忙坏了大人,乐坏了可以借节日撒欢的孩子们。那些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沉淀在记忆深处的过节的画面,突然在这个细雨绵绵的冬日午后,跃入脑海,历历在目!

对于70后这代人而言,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70后,过年无疑是个无比盛大的节日,那会对于圣诞节和元旦这样的节日并没有现在这样强烈的节日意识。因为在大人们的观念中,只有传统的节日,比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元宵,才需要郑重其事依照祖辈流传下来的规矩中规中矩地过,特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更是要兴师动众,不敢有一丝懈怠,只求来年风调雨顺,合家吉祥如意。于是,大人们从年前就一直准备各种年货,一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年才算是过完了。那么对于孩子而言,最喜欢的节日无疑也是春节了,不仅可以有各种平时难得吃到的好吃的东西,有新衣服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有压岁钱,还可以放鞭炮,不用象平时那样早睡早起。因为是过年,大人们不仅不会打骂孩子,还会外放宽,让孩子们也过个快乐的春节。

一直生活在闽南的农村,平时并没有特别值得庆贺的事情,唯独逢年过节,全村都笼罩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之中。记得那会过新年,特别的热闹。春节头几天,家家户户就都开始忙开了;我们家是父亲负责杀鸡宰鹅,留下几只下蛋的,其他都杀了,还要从自家的鱼塘里,捞几条大鱼,鱼是中国人除夕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预示着“年年有余”;因为那会还没有冰箱可以保鲜,就只能凉干保存,等过年期间有亲朋好友拜年时,再拿出来烹调来吃。母亲也没闲着,早就磨好面准备制作过年时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各种面点,年糕。印象深刻的一种年糕是红色的皮,里面包红糖糯米馅,然后就象月饼一样,用一个刻有象征吉祥图案的模子,做成一个个红色的馅饼。然后在蒸笼里铺上一层老家当地特有的一种树叶,蒸好的年糕就散发一种特有的清香。而我和弟弟那会就帮着做年糕,图个好玩,然后就在灶台边等着,等着第一笼年糕出锅。热腾腾的年糕,甜而不腻,爽滑入口

除了制作年糕之外,母亲还要做老家一种特有的油炸馅饼。因为工序比较繁杂,所以,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母亲才会做来吃。头天就要将黄豆和米一起浸泡第二天,我就提着满满一小桶的米和黄豆走几里路去合作社(那会只有合作社,也就是公社之类的地方)去磨成米浆。而母亲就在家里准备馅。而这里面的馅很丰富,有白菜紫菜,虾皮,韭菜还有肉等剁碎并和各种调味品混合均匀备用。炸这种馅饼的工具也是特制的,和汤勺一般大,只是很浅,先是像北方烙饼一样,将米浆在勺上薄薄的涂上一层,然后放上一定量的馅料,成半圆形,再均匀的抹上一层米浆,就可以下锅油炸了。炸成金黄色就可以起锅了,这种馅饼外皮酥脆,里面的馅更是鲜香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小时候一到要炸这种馅饼的那天,我从早上起就开始不吃饭,就等着一次吃个够,馋的慌,(*^__^*) 嘻嘻……

等各种年货都基本准备齐全了,父母就会带着我和弟弟上街去买新衣服了;因为家离集市比较远,我和弟弟就坐父亲的自行车去,弟弟坐在前面的三脚架上,我坐后车座,母亲往往是步行着去。那时候一年也买不到两套新衣服,所以那时候衣服都特定要买长一点,来年长高了还可以穿。新衣服在大年初一早上穿上之前一直整齐的叠放在枕头底下。每天都会偷偷拿出来站在镜子前臭美半天,巴望着除夕快点来到。

除夕无疑是孩子最期盼的日子,也是全家总动员的日子,清早起来就开始大扫除,贴春联中午母亲就会依照老家的习俗做一顿特别的饭。这顿饭其实更像是一道菜,里面有各种的蔬菜,肉,猪血,豆腐皮,还有粉丝,来个大杂烩,最后用淀粉勾芡,就可以开动了。母亲照例会先盛一碗,留到过完年之后才能吃,预示着富足有盈余。说也奇怪,就这黏糊糊的东西,在没有任何保鲜设备的情况下,也能保存半个月而不变质,真是神奇。孩子们一吃完午饭就想着快点吃年夜饭。因为一吃完年夜饭,大人就开始给压岁钱了;于是天还没黑就催着大人开饭,一吃完就开始侯着,等着大人轮流着发压岁钱;记得那会要压岁钱都要给大人们磕头,并说一些吉利话。夜里更是兴奋睡不着,感觉除夕夜特别的漫长,天不亮不用母亲催就起床,穿戴整齐后,就跑去找小伙伴炫耀各自的新衣服,并对比一下谁得到的压岁钱最多。只是那会压岁钱只是我们口中数字,大多在第二天就如数上交了。上交的理由是用这压岁钱给我们来年上学的学杂费。父母还是会给我们留下少数的零花钱男孩无非就是买点炮竹,弹珠之类的小玩意,而女孩就买些贴纸、头花之类的小东西。

过年还有一个不可缺的老传统就是----守岁。70年代电视机还是一种奢侈品,吃过年夜饭后,一大人就围坐在一起侃大山,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展望即将来临的新年!而孩子们就在一旁吃着各种平时极少吃到的零食:瓜子,花生,糖,水果还有甘蔗,吃甘蔗是老家的习惯,家家必备!平时很早就吵着要睡觉的我们,除夕那天特别的兴奋,一直等到零点时的钟声敲响,家家户户就开始燃放烟花、炮竹,热闹喧天!整个夜空都仿佛被点燃一般,一片火红,辞旧迎新,来年定是红红火火,而我们又在响彻云霄的鞭炮声中大了一岁了!

回忆像老电影在脑海中一幕一幕翻过,留在记忆中关于童年过年的影像,温暖这个冬天阴冷的午后;新的一年又迈着轻盈地脚步姗姗而来。现在举家迁徙,远离家乡十多年,入风随俗,现在的春节就是上一次商场,来个大采购,再一起吃餐团圆饭,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而孩子们同样有压岁钱,同样有新衣服,只是不再有我们小时候的那份喜悦了;时过境迁,不变是对新年美好的希冀,来年,愿我们都幸福,远离一切烦恼和痛苦!

儿童节爆笑说说 六一儿童节的搞笑说说配图

儿童节是明天,很多学校今天就在过儿童节,那么关于儿童节的祝福语怎么发呢,怎么去给孩子美好的祝福,小编就来说说儿童节爆笑说说六一儿童节的搞笑说说配图1、六一儿童...[全文阅读]

告别六月迎接七月的句子

生活要有激情,只要你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一步一步,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愿你能被世界温柔以待!七月,你好!七月,早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15条告别...[全文阅读]

关于桃花的诗句 赞美桃花盛开的古诗

看见院子里的桃花,一树树粉嘟嘟的,像一个个夏日里穿粉裙子的小姑娘,可爱极了,忍不住想把她拿在手里。桃花开得真密,好像要填满每一寸的树枝,树干。这一树的桃花,让人留恋...[全文阅读]

劳动节搞卫生说说

旅途愉快,停哪站都不算太坏。下面为大家精选了38条有关劳动节搞卫生说说,希望大家喜欢。1、放假攻略:上午睡觉,下午睡觉,中午睡觉,夜里玩手机。2、生活是如此美好,人类是...[全文阅读]

奶奶的智商还是儿童节说说

明天就是6月1号儿童节了,除了小朋友们要过节,大朋友们现在也在争先恐后过儿童节,这些超龄儿童其实也是为了追忆自己的童年,让自己保持一份纯真的心,那么,大朋友过儿童节...[全文阅读]

优雅又有深度的诗句 古风唯美诗句经典语录

空枝余一抹白无暇,怎辨识残月或夜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16条优雅又有深度的诗句古风唯美诗句经典语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2、回风舒袖离人舞,滞涩琴音...[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童年记忆中的春节,其乐融融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rizhi/xinqing/268879.html

上一篇:“擦肩”的情感

下一篇:思念是一种残酷的美?

心情日记相关文章
更多心情日记文章

精选心情日记

经典日志分类阅读

心情日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