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5 07:05:45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微笑恍若阳光灿烂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滿江紅·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

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有誰憐、猿臂故将軍,無功級。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把茶經香傳,時時溫習。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歎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譯文及注釋

譯文想當初,在帥府,穿金甲持雕戈;軍中作檄,揮筆寫完千紙,筆墨都還未幹。天剛黎明,寒氣侵人,披着鐵甲的戰馬已嘶鳴起來,奔赴戰場;黑夜裏,狂風呼嘯,怒濤奔騰,高大戰船正在搶渡。當年李廣建功無數終降爲庶人,有誰對這種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那些抗敵恢複方略,記錄軍中生活的詩篇,隻好任它散失殆盡,而懶得收拾了。隻能靠焚香煮茗來打發時光了。現在就怕人談邊塞的事,暫且教兒女們誦讀《花間集》吧。隻是感歎自己壯年是就不如人,何況現在呢!

注釋金甲雕戈:金飾的铠甲;刻镂過的戈。形容武裝的壯麗。轅門:軍門,指李珏帥府。磨盾鼻:盾鼻是盾的紐。齊梁之際荀濟入此,說當在盾鼻上磨墨作檄讨伐梁武帝蕭衍。後以“磨盾鼻”喻軍中作檄。龍蛇:原指草書飛動圓轉的筆勢和飛動的草書,後泛指書法、文字。樓船:戰艦。平戎策:指平定平定外族的策略。這裏指作者

者屢有奏疏陳述抗敵恢複方略。從軍什:是指記靈軍中生活的詩篇。慵(yōng):懶惰,懶散茶經:這裏指記茶葉的品種及烹茶方法的書籍。香傳:即香譜,記香的品種,燒香的方法,器具等。榆塞:《泛稱邊關、邊塞。花間集:是五代十國時期編纂的一部詞集,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詞選集,由後蜀人趙崇祚編輯。

鑒賞

  詞的上片從回憶往日的軍營生活寫起。“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記當日”點明這裏所寫的是對往事的回憶。詩人回憶開始擔任軍門工作時的威武的景象。“金甲雕戈”,形容武裝的壯麗。“轅門初立”,是說開始擔任軍門工作。時李珏出任江淮制置使,節制沿江諸軍,帥府設在建康。劉克莊在幕府掌文書,被譽爲“煙書檄筆”,一時無兩。”他也很以此自負,所謂“少年自負淩雲筆”,時僅二十三歲。“磨盾鼻”三句寫出了詩人當年才華橫溢,極爲得意的精神狀态。“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顯示他草拟文書時,文思敏捷,筆走龍蛇,文不加點,倚馬可待的超人才氣。“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這兩句脫胎于陸遊《書憤》一詩的名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曉嘶”,“夜渡”,一寫白天,一寫夜間。表現強敵壓境,戰鬥緊迫的程度。“鐵馬”這兩

句表現一種壯闊的戰鬥場面和肅殺的戰鬥氣氛。“有誰憐”三句借用“李廣難封”的典故說明自己雖曾躊躇滿志,而終于無功而歸,怨憤之情,溢于言表。這裏作者以李廣自況,自有不平之意。史載劉克莊從軍建康李珏軍幕時,由于前線泗上兵敗,朝野皆主“以守易戰”。劉克莊建議抽減極邊戌兵,使屯次邊,以壯根本。“主謀者忌之”,即自行辭職歸裏。由于這一次辭去軍幕,使他一生未能再直接參與同敵人的戰鬥。所以每當追憶到這段軍旅生活時,既神往,又遺憾。不過總的看來,詞的上片的基調還是昂揚亢奮的。

  下片抒寫的是詩人憤郁塞胸時發出的悲涼深沉的哀歎。詩人此時廢退之身,無路請纓,隻能正話反說,傾訴内心的隐痛和憤慨了。“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對一個愛國詩人而又是戰士的人來說,平戎策,從軍什,是戰鬥生活的記靈,是珍貴的文獻。一般都要編入專集傳及後代的。有如勒石記功。可現在卻都已零落殆盡而懶于收拾。“把茶經香傳,時時溫習。”即詩人隻能靠焚香煮茗來打發時光了。唐陸羽有《茶經》三卷。“香傳”,即香譜,記香的品種,燒香的方法,器具等。丁謂有《天香傳》,沈立、洪刍均有《香譜》。讀到這裏不禁使人想起辛棄疾《鹧鹕天》詞中的名句:“卻将

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了。實際上這樣做都是違心的和不得已的,純屬無可奈何。“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這兩句表面上是說詩人已作終老之想,無意複問邊事,而用描寫美女與愛情的《花間集》來教導兒女。現在不但詩人自己不談“平戎”,而且唯恐客人談及。這裏着意寫詩人過去遭遇留下的傷痛,是抱負難展的憤激之辭!“歎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結語用春秋時鄭大夫燭之武語。《左傳》僖公三十年載:燭之武對鄭文公說:“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這裏意爲雖有“從戎之興”,無奈力不從心。表面上怨歎流年,實際上是感歎壯志未酬,不能一展抱負,用的是曲筆。

  劉克莊是辛派詞人,這首詞的風格與辛詞酷似。在慷慨淋漓、縱橫恣肆中時露悲涼深沉之哀歎。詩人把立志收複中原的氣節與功名作爲詞的主旋律,表現了英雄失志而不甘寂寞的思想。詞在表現手法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運用曲筆,使詞的意蘊更加深沉含蓄。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者在自注中說“忽動從戎之興”,即作者忽然産生從軍抗金的念頭。情況是這樣:劉克莊曾因“江湖詩案”遭難被黜。到紹定六年(公元1233)蒙古滅金之際,宋師北上謀複回河南,劉克莊尚閑置在家。宋金之間的這場戰

争引起了詩人從軍抗金的念頭。

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後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緻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译文注释

译文想当初,在帅府,穿金甲持雕戈;军中作檄,挥笔写完千纸,笔墨都还未干。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当年李广建功无数终降为庶人,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那些抗敌恢复方略,记录军中生活的诗篇,只好任它散失殆尽,而懒得收拾了。只能靠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了。现在就怕人谈边塞的事,暂且教儿女们诵读《花间集》吧。只是感叹自己壮年是就不如人,何况现在呢!

注释金甲雕戈:金饰的铠甲;刻镂过的戈。形容武装的壮丽。辕门:军门,指李珏帅府。磨盾鼻:盾鼻是盾的纽。齐梁之际荀济入此,说当在盾鼻上磨墨作檄讨伐梁武帝萧衍。后以“磨盾鼻”喻军中作檄。龙蛇:原指草书飞动圆转的笔势和飞动的草书,后泛指书法、文字。楼船:战舰。平戎策:指平定平定外族的策略。这里指作者

者屡有奏疏陈述抗敌恢复方略。从军什:是指记灵军中生活的诗篇。慵(yōng):懒惰,懒散茶经:这里指记茶叶品种及烹茶方法的书籍。香传:即香谱,记香的品种,烧香的方法,器具等。榆塞:《泛称边关、边塞。花间集:是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

鉴赏

  词的上片从回忆往日的军营生活写起。“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记当日”点明这里所写的是对往事的回忆。诗人回忆开始担任军门工作时的威武的景象。“金甲雕戈”,形容武装的壮丽。“辕门初立”,是说开始担任军门工作。时李珏出任江淮制置使,节制沿江诸军,帅府设在建康。刘克庄在幕府掌文书,被誉为“烟书檄笔”,一时无两。”他也很以此自负,所谓“少年自负凌云笔”,时仅二十三岁。“磨盾鼻”三句写出了诗人当年才华横溢,极为得意的精神状态。“一挥千纸,龙蛇犹湿”显示他草拟文书时,文思敏捷,笔走龙蛇,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这两句脱胎于陆游《书愤》一诗的名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晓嘶”,“夜渡”,一写白天,一写夜间。表现强敌压境,战斗紧迫的程度。“铁马”这两

句表现一种壮阔的战斗场面和肃杀的战斗气氛。“有谁怜”三句借用“李广难封”的典故说明自己虽曾踌躇满志,而终于无功而归,怨愤之情,溢于言表。这里作者以李广自况,自有不平之意。史载刘克庄从军建康李珏军幕时,由于前线泗上兵败,朝野皆主“以守易战”。刘克庄建议抽减极边戌兵,使屯次边,以壮根本。“主谋者忌之”,即自行辞职归里。由于这一次辞去军幕,使他一生未能再直接参与同敌人的战斗。所以每当追忆到这段军旅生活时,既神往,又遗憾。不过总的看来,词的上片的基调还是昂扬亢奋的。

  下片抒写的是诗人愤郁塞胸时发出的悲凉深沉的哀叹。诗人此时废退之身,无路请缨,只能正话反说,倾诉内心的隐痛和愤慨了。“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对一个爱国诗人而又是战士的人来说,平戎策,从军什,是战斗生活的记灵,是珍贵的文献。一般都要编入专集传及后代的。有如勒石记功。可现在却都已零落殆尽而懒于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即诗人只能靠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了。唐陆羽有《茶经》三卷。“香传”,即香谱,记香的品种,烧香的方法,器具等。丁谓有《天香传》,沈立、洪刍均有《香谱》。读到这里不禁使人想起辛弃疾《鹧鹕天》词中的名句:“却将

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了。实际上这样做都是违心的和不得已的,纯属无可奈何。“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这两句表面上是说诗人已作终老之想,无意复问边事,而用描写美女与爱情的《花间集》来教导儿女。现在不但诗人自己不谈“平戎”,而且唯恐客人谈及。这里着意写诗人过去遭遇留下的伤痛,是抱负难展的愤激之辞!“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结语用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语。《左传》僖公三十年载:烛之武对郑文公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里意为虽有“从戎之兴”,无奈力不从心。表面上怨叹流年,实际上是感叹壮志未酬,不能一展抱负,用的是曲笔。

  刘克庄是辛派词人,这首词的风格与辛词酷似。在慷慨淋漓、纵横恣肆中时露悲凉深沉之哀叹。诗人把立志收复中原的气节与功名作为词的主旋律,表现了英雄失志而不甘寂寞的思想。词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运用曲笔,使词的意蕴更加深沉含蓄。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者在自注中说“忽动从戎之兴”,即作者忽然产生从军抗金的念头。情况是这样:刘克庄曾因“江湖诗案”遭难被黜。到绍定六年(公元1233)蒙古灭金之际,宋师北上谋复回河南,刘克庄尚闲置在家。宋金之间的这场战

争引起了诗人从军抗金的念头。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92792.html

上一篇:矢诗不多,维以遂歌。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