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轻舟今已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江海轻舟今已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8 07:46:30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泪水埋葬这情

出自宋代陸遊的《蝶戀花·桐葉晨飄蛩夜語》

桐葉晨飄蛩夜語。旅思秋光,黯黯長安路。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江海輕舟今已具。一卷兵書,歎息無人付。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譯文及注釋

譯文我于深秋時節從前線奉調回京,一路上但見枯黃的桐葉在晨光中飒飒飄落,又聽到寒蛩不停地在夜裏悲鳴。面對如此蕭瑟的秋景,想到回京後再也難以受到重用的現實,心中十分沮喪灰暗。忽然憶起當年在前線橫戈盤馬、縱橫疆場的戰鬥生活,那大散關上和清渭之濱大概還戰事依舊吧。想到将來黯淡的前途,我頓時萌生了駕舟隐居江湖的想法,隻可惜自己早就了然于胸的那套北伐抗金策略無人可以托付,不能讓其繼續爲恢複大業作出應有的貢獻。如果早知道我的一腔愛國之志和作戰策略終不會得到皇上的理解和采納,我當年又何必煞費苦心地去勸谏皇上呢?

注釋蛩(qióng):蟋蟀。旅思(sī):旅愁。秋光:點明時節,秋天。黯黯(àn):暗淡。長安:借指南宋首都I臨安。橫戈、盤馬:指騎馬作戰。散關:即大散關。清渭:渭河。“江海”:說現在已有了退居的可能。付:托付。信:知,料。不遇:不獲知遇以展抱負。長楊賦:漢揚雄所作。常把揚雄看做懷才不遇的人。

賞析

  在一片秋天景色的旅途上

上,他看到桐樹葉子在早晨飄落,又聽到吟蛩[蟋蟀]在夜間鳴叫。這些标志秋光的落葉和蟲鳴,更加勾起了他旅途的心事。 “旅思”,旅途的愁緒。他遙望通向京城臨安的道路,覺得它分外暗淡。這裏作者用唐代都城長安(當時在金占領下)借指南宋京城臨安。“黯”是暗淡的意思。這不僅是寫實,也還有象征的意味。因爲這時他在主和派排擠下被罷了官,從此遠離朝廷,也就更難以實現他抗金報國的理想了。

  這時湧上他心頭的,不是對官職的眷戀,而是那一段最不尋常的戰鬥經曆。當年在抗金前線的南鄭,他曾經“橫戈盤馬”,親臨前線。回想起來,至今還是那麽令人神往。“戈”古代一種長柄武器。“盤”是回旋的意思。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線的大散關和渭水清流。在渭河上,他曾雪夜強渡;在大散關,他曾守關拒敵。在這兩個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現在,他多麽想知道,那大散關和渭河,是不是仍然同他在前線時一樣啊!看,他的所謂旅愁,不是哀歎歲月,也不是感傷勞苦,他是在系念着關系國家命運的前線,懷念着那實現他崇高理想的地方。這是一種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的旅愁。

  當他在懷念前線的時候,罷官的現實還迫使他思考以下的問題:“江海輕舟今已具,一卷兵書,歎息無人付”。陸遊的

家鄉山陰地接杭州灣,臨江近海。“江海輕舟”,駛往江海的小船,這裏用來代表駛往家鄉的小船。“具”是具備。這三句意思說,今天已經有了回鄉的小船,意味着已經罷了官,可以回鄉退隐了,然而,那對付金兵、收複失地的軍事韬略和計劃,卻沒有人可以托付,使他難以放心啊。原來,陸遊不僅是詩人、詞人,他還熟知軍事,在南鄭前線任職時,曾經向川陝安撫使(邊防軍事機關的長官)王炎提出過恢複中原的進軍策略,由于朝廷的苟且偷安,他的北伐之志一直未能實現。所以,我們對他“一卷兵書,歎息無人付”的心情,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想到這裏,他的感情不由得從慨歎轉爲激憤。遭遇的相似,使他想起了西漢著名詞賦家揚雄。揚雄曾經寫《長楊賦》諷谏漢成帝遊獵于長楊宮。他很有才華,但一直未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陸遊回顧自己一片愛國赤誠而終于不爲朝廷所用,他以難以遏止的氣憤之詞來結束作品:“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如果早就料到(信)我這一生始終不會被了解,任用(不遇),我當初又何必象揚雄寫(草)《長楊賦》那樣忠心耿耿地獻計獻策呢!

創作背景

  孝宗乾道八年(1172),陸遊曾充任抗戰派将領——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賓,親臨南鄭抗金前線。然而不到一年

,朝廷投降派撤掉王炎西北統帥職務,陸遊也奉調回京安置。此詞即寫于此時。

作者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爲秦桧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極爲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出自宋代陆游的《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译文注释

译文我于深秋时节从前线奉调回京,一路上但见枯黄的桐叶在晨光中飒飒飘落,又听到寒蛩不停地在夜里悲鸣。面对如此萧瑟的秋景,想到回京后再也难以受到重用的现实,心中十分沮丧灰暗。忽然忆起当年在前线横戈盘马、纵横疆场的战斗生活,那大散关上和清渭之滨大概还战事依旧吧。想到将来黯淡的前途,我顿时萌生了驾舟隐居江湖的想法,只可惜自己早就了然于胸的那套北伐抗金策略无人可以托付,不能让其继续为恢复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如果早知道我的一腔爱国之志和作战策略终不会得到皇上的理解和采纳,我当年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去劝谏皇上呢?

注释蛩(qióng):蟋蟀。旅思(sī):旅愁。秋光:点明时节,秋天。黯黯(àn):暗淡。长安:借指南宋首都I临安。横戈、盘马:指骑马作战。散关:即大散关。清渭:渭河。“江海”:说现在已有了退居的可能。付:托付。信:知,料。不遇:不获知遇以展抱负。长杨赋:汉扬雄所作。常把扬雄看做怀才不遇的人。

赏析

  在一片秋天景色的旅途上

上,他看到桐树叶子在早晨飘落,又听到吟蛩[蟋蟀]在夜间鸣叫。这些标志秋光的落叶和虫鸣,更加勾起了他旅途的心事。 “旅思”,旅途的愁绪。他遥望通向京城临安的道路,觉得它分外暗淡。这里作者用唐代都城长安(当时在金占领下)借指南宋京城临安。“黯”是暗淡的意思。这不仅是写实,也还有象征的意味。因为这时他在主和派排挤下被罢了官,从此远离朝廷,也就更难以实现他抗金报国的理想了。

  这时涌上他心头的,不是对官职的眷恋,而是那一段最不寻常的战斗经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南郑,他曾经“横戈盘马”,亲临前线。回想起来,至今还是那么令人神往。“戈”古代一种长柄武器。“盘”是回旋的意思。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关和渭水清流。在渭河上,他曾雪夜强渡;在大散关,他曾守关拒敌。在这两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现在,他多么想知道,那大散关和渭河,是不是仍然同他在前线时一样啊!看,他的所谓旅愁,不是哀叹岁月,也不是感伤劳苦,他是在系念着关系国家命运的前线,怀念着那实现他崇高理想的地方。这是一种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的旅愁。

  当他在怀念前线的时候,罢官的现实还迫使他思考以下的问题:“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陆游的

家乡山阴地接杭州湾,临江近海。“江海轻舟”,驶往江海的小船,这里用来代表驶往家乡的小船。“具”是具备。这三句意思说,今天已经有了回乡的小船,意味着已经罢了官,可以回乡退隐了,然而,那对付金兵、收复失地的军事韬略和计划,却没有人可以托付,使他难以放心啊。原来,陆游不仅是诗人、词人,他还熟知军事,在南郑前线任职时,曾经向川陕安抚使(边防军事机关的长官)王炎提出过恢复中原的进军策略,由于朝廷的苟且偷安,他的北伐之志一直未能实现。所以,我们对他“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的心情,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想到这里,他的感情不由得从慨叹转为激愤。遭遇的相似,使他想起了西汉著名词赋家扬雄。扬雄曾经写《长杨赋》讽谏汉成帝游猎于长杨宫。他很有才华,但一直未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陆游回顾自己一片爱国赤诚而终于不为朝廷所用,他以难以遏止的气愤之词来结束作品:“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如果早就料到(信)我这一生始终不会被了解,任用(不遇),我当初又何必象扬雄写(草)《长杨赋》那样忠心耿耿地献计献策呢!

创作背景

  孝宗乾道八年(1172),陆游曾充任抗战派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宾,亲临南郑抗金前线。然而不到一年

,朝廷投降派撤掉王炎西北统帅职务,陆游也奉调回京安置。此词即写于此时。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江海轻舟今已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92556.html

上一篇:微风何寺钟?夕曛岚翠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