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2 16:39:11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舀一瓢月色

出自金朝蔡松年的《念奴嬌·還都後諸公見追和赤壁詞用韻者凡六人亦複重賦》

還都後,諸公見追和赤壁詞,用韻者凡六人,亦複重賦。

離騷痛飲,笑人生佳處,能消何物。夷甫當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五畝蒼煙,一丘寒玉,歲晚憂風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傑。我夢蔔築蕭閑,覺來岩桂,十裏幽香發。塊壘胸中冰與炭,一酌春風都滅。勝日神交,悠然得意,遺恨無毫發。古今同緻,永和徒記年月。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間接表達了詞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官場的厭倦,爲下片抒發隐居避世的生活志趣作鋪墊。開頭三句,說人生最得意事,無如飲酒讀《離騷》。“痛”字,“笑”字,相排而出,奠定了激越曠放的基本情調。“夷甫當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與“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傑”,詞人引用王衍與謝安兩個曆史人物,表現了矛盾的心理情緒。他對王衍的回避現實祖尚浮虛有所不滿,對謝安的赍志以殁深表同情和怨憤。但是謝安所以不能施展才識,乃時勢所限,朝廷中的傾軋排擠,使他不得不激流勇退。詞人徘徊在出世與人世、積極與消極的邊緣,他選擇的正是他所不滿的人生道路。飲酒讀《離騷》,是消化内心塊壘的手段,而隐居避世,則是詞人引領以望的平安歸宿。“歲晚憂風雪”是詞人有感于現

現實的憂患意識,這既是現實的折映,又有曆史的借鑒。這種對家山的懷想,置于兩個曆史人物的中間,仿佛是壓抑不住的潛意識,也正反映了詞人徘徊歧路的精神狀态。

  下片正面抒寫歸隐之志和超脫之樂。換頭借夢生發,一葦飛渡,由京都到鎮陽别墅,也等于由現實到理想。桂花飄香,酒澆壘塊,知己相聚,清談賦詩,人生如此,可謂毫發無遺恨,這是作者所勾畫的暮年行樂圖。“塊壘胸中冰與炭,一酌春風都滅”,這兩句詞說胸中雜有相矛盾的喜懼之情,不平之氣,遇酒都歸于消滅,無喜亦無憂。結句回到諸公相聚唱和的背景上來。勝日神交,古今同緻,王羲之《蘭亭集序》又何必記“永和九年,歲在癸醜”呢。

  詞的前、中、後三處,提及三個東晉名士,雖非詠史,卻得園林借景之妙。詞上下兩片,情緒相逆相生。上片悲慨今古,郁怒清深;下片矯首遐觀,入于曠達自适之境。其實胸中壘塊并未澆滅,不過用理智的醉意暫時驅遣,強令忘卻,故曠達中時露悲涼。

創作背景

  詞人入金而仕,與其它仕金的北宋士大夫一樣,受到種種猜忌和淩逼。他對官場是非深感厭惡。于是詞人寫下這首詞,以表達對于擺脫拘羁,逃避禍害,獲得心性自由的願望。

作者簡介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堅,因家鄉别墅有蕭閑堂,故自

號蕭閑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學家。宋宣和末從父守燕山,宋軍敗績随父降金,天會年間授真定府判官。完顔宗弼攻宋,與嶽飛等交戰時,蔡松年曾爲宗弼“兼總軍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衛國公,卒谥“文簡”。松年雖一生官運亨通,其作品在出處問題上卻流露了頗爲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處潛伏着的民族意識使他感到“身寵神已辱”,作品風格隽爽清麗,詞作尤負盛名,與吳激齊名,時稱“吳蔡體”,有文集《明秀集》傳世。

出自金朝蔡松年的《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间接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官场的厌倦,为下片抒发隐居避世的生活志趣作铺垫。开头三句,说人生最得意事,无如饮酒读《离骚》。“痛”字,“笑”字,相排而出,奠定了激越旷放的基本情调。“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与“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词人引用王衍与谢安两个历史人物,表现矛盾心理情绪。他对王衍的回避现实祖尚浮虚有所不满,对谢安的赍志以殁深表同情和怨愤。但是谢安所以不能施展才识,乃时势所限,朝廷中的倾轧排挤,使他不得不激流勇退。词人徘徊在出世与人世、积极与消极的边缘,他选择的正是他所不满的人生道路。饮酒读《离骚》,是消化内心块垒的手段,而隐居避世,则是词人引领以望的平安归宿。“岁晚忧风雪”是词人有感于现

现实的忧患意识,这既是现实的折映,又有历史的借鉴。这种对家山的怀想,置于两个历史人物的中间,仿佛是压抑不住的潜意识,也正反映了词人徘徊歧路的精神状态。

  下片正面抒写归隐之志和超脱之乐。换头借梦生发,一苇飞渡,由京都到镇阳别墅,也等于由现实到理想。桂花飘香,酒浇垒块,知己相聚,清谈赋诗,人生如此,可谓毫发无遗恨,这是作者所勾画的暮年行乐图。“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这两句词说胸中杂有相矛盾的喜惧之情,不平之气,遇酒都归于消灭,无喜亦无忧。结句回到诸公相聚唱和的背景上来。胜日神交,古今同致,王羲之《兰亭集序》又何必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呢。

  词的前、中、后三处,提及三个东晋名士,虽非咏史,却得园林借景之妙。词上下两片,情绪相逆相生。上片悲慨今古,郁怒清深;下片矫首遐观,入于旷达自适之境。其实胸中垒块并未浇灭,不过用理智的醉意暂时驱遣,强令忘却,故旷达中时露悲凉。

创作背景

  词人入金而仕,与其它仕金的北宋士大夫一样,受到种种猜忌和凌逼。他对官场是非深感厌恶。于是词人写下这首词,以表达对于摆脱拘羁,逃避祸害,获得心性自由的愿望。

作者简介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

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91429.html

上一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夕阳西下几时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