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5 08:54:25
出自元代關漢卿的《大德歌·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裏綠楊堪系馬。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岩岩羞戴石榴花。譯文及注釋譯文我那俏冤家,遠在天涯,你怎麽在外邊貪戀新歡,怎麽偏偏隻有外邊才能留得住你?懶洋洋地坐南窗下,每每對着清風想念他。細長的眉毛淡了教誰來描畫?臉瘦得不像樣子,羞得不敢戴上那石榴花。
注釋雙調:宮調名,元曲常用的十二宮調之一。大德歌:曲牌名,入雙調,共七句七韻。俏冤家:此指在外遠遊的愛人。“偏那裏”句:偏是那裏的綠楊樹能夠拴住你的馬?此系怨詞,恨愛人久離不歸。數:每每。蛾眉:彎而長的眉毛。瘦岩岩:瘦骨嶙峋貌。帶:即“戴”。
賞析這支小令寫少婦對遠方情人的猜疑和抱怨,相思之情寫得大膽潑辣。開頭一句“俏冤家”,傳神至極。“冤家”本是婦女對情人的昵稱,已經夠可愛了,又冠以一個“俏”字,更令人迷戀。可如今他卻遠走天涯,一去不歸,不能不叫人懷疑。“偏那裏綠楊堪系馬”,更明顯地由懷疑流露出抱怨的情緒。“偏”在這裏用作副詞,表示發生的事,與所期待的恰好相反。一個“偏”字,把少婦愛極而怨深的感情反映得淋漓盡緻。此句一語雙關,既點明夏日的時令,又比喻滞留異鄉、拈花惹草的負
負心郎。曲子前三句,把愛與恨交織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綠楊”,骨子裏卻怨恨愛人不知早歸,不珍惜愛情。
其實,在遠方的情人未必如她所猜想的那樣,這或許是少婦的“多慮”。而“多慮”正是一種情深愛笃的表現,故雖抱怨,卻并未棄絕。因此第四、五兩句“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表現爲萬般慵懶、無所事事,隻有一次次面對清風傾吐自己對遠人的情思,大有“不思量,自難忘”、擺不脫、丢不開之苦。這兩句雖看似平淡無奇,但詞淺意深,清風和美,情思更濃,它進一步刻畫出少婦對遠人思之彌深、愛之彌笃的感情。
第六句“蛾眉淡了教誰畫?”借用漢代張敞爲妻畫眉的典故來表現出少婦對夫妻恩愛生活的回味與渴望。然而好事難成,希望終無由實現,以緻愁得“瘦岩岩羞帶(戴)石榴花”。“瘦岩岩”比“憔悴”狀瘦弱不堪之狀,更具體,更形象。“羞”字是尤爲傳神之筆,它既含戴花與體貌不相稱的自我嘲諷之意,又表露出戴花無人欣賞的寂寞。古人說“女爲悅己者容”,這裏暗化此意,且更形象生動,活畫出少婦難以言狀的複雜心理狀态。
曲貴新奇,然而,這支曲子蘊藉含蓄,辭盡意未休,具有詞的風格。其中首句“俏冤家”是統領全篇的關鍵句。少婦的思念、懷疑及抱怨都由
此而發;少婦對過去美滿生活的回味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以及“爲悅己者容”的心理,也是以此爲依據。故全篇所言少婦的表現,都和這句“俏冤家”緊緊挂鈎,句句落實,沒有一句是閑筆。
創作背景這是爲閨中女子代言之作。鄭振铎、胡适、吳曉鈴、王季思等學者認爲“大德歌”是關漢卿在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自創的新曲調,據此可推斷這首《大德歌》當作于大德年間。
作者簡介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緻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窦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曆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家聖人”。
出自元代关汉卿的《大德歌·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译文及注释译文我那俏冤家,远在天涯,你怎么在外边贪恋新欢,怎么偏偏只有外边才能留得住你?懒洋洋地坐南窗下,每每对着清风想念他。细长的眉毛淡了教谁来描画?脸瘦得不像样子,羞得不敢戴上那石榴花。
注释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大德歌:曲牌名,入双调,共七句七韵。俏冤家:此指在外远游的爱人。“偏那里”句:偏是那里的绿杨树能够拴住你的马?此系怨词,恨爱人久离不归。数:每每。蛾眉:弯而长的眉毛。瘦岩岩:瘦骨嶙峋貌。带:即“戴”。
赏析这支小令写少妇对远方情人的猜疑和抱怨,相思之情写得大胆泼辣。开头一句“俏冤家”,传神至极。“冤家”本是妇女对情人的昵称,已经够可爱了,又冠以一个“俏”字,更令人迷恋。可如今他却远走天涯,一去不归,不能不叫人怀疑。“偏那里绿杨堪系马”,更明显地由怀疑流露出抱怨的情绪。“偏”在这里用作副词,表示发生的事,与所期待的恰好相反。一个“偏”字,把少妇爱极而怨深的感情反映得淋漓尽致。此句一语双关,既点明夏日的时令,又比喻滞留异乡、拈花惹草的负
负心郎。曲子前三句,把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绿杨”,骨子里却怨恨爱人不知早归,不珍惜爱情。
其实,在远方的情人未必如她所猜想的那样,这或许是少妇的“多虑”。而“多虑”正是一种情深爱笃的表现,故虽抱怨,却并未弃绝。因此第四、五两句“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表现为万般慵懒、无所事事,只有一次次面对清风倾吐自己对远人的情思,大有“不思量,自难忘”、摆不脱、丢不开之苦。这两句虽看似平淡无奇,但词浅意深,清风和美,情思更浓,它进一步刻画出少妇对远人思之弥深、爱之弥笃的感情。
第六句“蛾眉淡了教谁画?”借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来表现出少妇对夫妻恩爱生活的回味与渴望。然而好事难成,希望终无由实现,以致愁得“瘦岩岩羞带(戴)石榴花”。“瘦岩岩”比“憔悴”状瘦弱不堪之状,更具体,更形象。“羞”字是尤为传神之笔,它既含戴花与体貌不相称的自我嘲讽之意,又表露出戴花无人欣赏的寂寞。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这里暗化此意,且更形象生动,活画出少妇难以言状的复杂心理状态。
曲贵新奇,然而,这支曲子蕴藉含蓄,辞尽意未休,具有词的风格。其中首句“俏冤家”是统领全篇的关键句。少妇的思念、怀疑及抱怨都由
此而发;少妇对过去美满生活的回味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为悦己者容”的心理,也是以此为依据。故全篇所言少妇的表现,都和这句“俏冤家”紧紧挂钩,句句落实,没有一句是闲笔。
创作背景这是为闺中女子代言之作。郑振铎、胡适、吴晓铃、王季思等学者认为“大德歌”是关汉卿在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自创的新曲调,据此可推断这首《大德歌》当作于大德年间。
作者简介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