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0 13:35:13
出自宋代陸遊的《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塵到兩京。扈跸老臣身萬裏,天寒來此聽江聲!賞析詩的前兩句,高度凝練地追述了杜甫親身遭際的戰亂背景。由于唐玄宗晚年的淫奢昏聩,觸發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中原大地頓時驚惶紛亂,兩京相繼失陷,玄宗倉猝奔蜀,多年的繁華景象化作一片狼煙胡塵,大唐帝國的“太平盛世”從此一去不返。這是對曆史的沉痛回顧,也是對當世中原淪陷、金人主北的現實形勢的概括。詩人巧妙地抓住了曆史驚人重複的現象,在追念懷古的同時,又曲折地反映了當今國土淪喪的時世,一箭雙雕,天衣無縫。正如《唐宋詩醇》引張完臣所雲: “‘草草’二字,狀盡衰世景象,謂之詠少陵可,謂之自詠亦可。”
詩的後兩句,概寫杜甫亂後的遭遇及晚年寄居于此的情狀。當年肅宗初立,杜甫自淪陌的長安潛逃奔風翔投效,任左拾遺。長安光複,又随駕入京。可是這樣忠心爲國的老臣,卻因疏救宰相房瑭而不公正地被貶官華州司功參軍。适又遭受大饑荒,被迫奔蜀,流落西南。報國濟世壯志不酬,憂國憂民之情難消,悲憤哀涼,輾轉萬裏。晚年時,窮困潦倒、貧病交迫,于是買舟東下歸裏。陸遊在龍興寺憑吊當年杜甫的寓居時,不禁聯想當時情勢,想象那時
時的詩聖在此的情狀,老詩人面對凄涼蕭瑟的秋景,懷着孤寂、悲涼、憂憤的心境,獨伫寺門,谛聽陣陣洶湧悲壯的江濤聲。陸遊在詩後自注雲: “以少陵詩考之,蓋以秋冬間寓此州也。寺門聞江聲甚壯。”陸遊與杜甫所處的時代及個人的遭際十分類似,兩人的理想,追求與愛國精神也毫無二緻,因而這陣陣江聲同樣敲擊着不同時代兩位大詩人的心房,悲壯嗚咽的江濤正是他們真實心聲的共同寫照。濤聲将大自然的景與詩人的情交融應合,也将古今兩位大詩人的心靈交融應合,吊古即是抒今,借前人之情來抒發自身的悲憤,大有“怅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杜甫《詠懷古迹》)的深沉感慨。
全詩吊古傷今,借曆史喻現實,借曆史人物表現自己的情懷。意境是博大的,一實一虛,是兩個時代的縮影。畫面是廣闊的,萬裏風煙入畫幅。尤其令人驚歎的是;詩人善于把詩歌從千軍急進的宏大戰役,浪迹萬裏的苦難曆程,一下縮小到龍興寺門前,畫出孤獨者倚門而立,側耳而聽的死象,成爲特寫鏡頭。江水在奔嘯,人物在靜聽,一靜一動,爲全詩創造了感傷的氣氛,加濃了詩情。詩的風格,沉雄中不乏細膩;詩的結構,緊密中顯得松活,詩的語言,雄渾中透出樸素之美,确是一首吊古佳作。
創作背景宋孝宗
淳熙五年(1178年),五十三歲的陸遊奉诏東歸入京,入夏途經忠州,特地來到龍興寺憑吊杜甫故居,寫下了這首感慨深沉的絕句。
作者簡介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爲秦桧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極爲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诗的前两句,高度凝练地追述了杜甫亲身遭际的战乱背景。由于唐玄宗晚年的淫奢昏聩,触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中原大地顿时惊惶纷乱,两京相继失陷,玄宗仓猝奔蜀,多年的繁华景象化作一片狼烟胡尘,大唐帝国的“太平盛世”从此一去不返。这是对历史的沉痛回顾,也是对当世中原沦陷、金人主北的现实形势的概括。诗人巧妙地抓住了历史惊人重复的现象,在追念怀古的同时,又曲折地反映了当今国土沦丧的时世,一箭双雕,天衣无缝。正如《唐宋诗醇》引张完臣所云: “‘草草’二字,状尽衰世景象,谓之咏少陵可,谓之自咏亦可。”
诗的后两句,概写杜甫乱后的遭遇及晚年寄居于此的情状。当年肃宗初立,杜甫自沦陌的长安潜逃奔风翔投效,任左拾遗。长安光复,又随驾入京。可是这样忠心为国的老臣,却因疏救宰相房瑭而不公正地被贬官华州司功参军。适又遭受大饥荒,被迫奔蜀,流落西南。报国济世壮志不酬,忧国忧民之情难消,悲愤哀凉,辗转万里。晚年时,穷困潦倒、贫病交迫,于是买舟东下归里。陆游在龙兴寺凭吊当年杜甫的寓居时,不禁联想当时情势,想象那时
时的诗圣在此的情状,老诗人面对凄凉萧瑟的秋景,怀着孤寂、悲凉、忧愤的心境,独伫寺门,谛听阵阵汹涌悲壮的江涛声。陆游在诗后自注云: “以少陵诗考之,盖以秋冬间寓此州也。寺门闻江声甚壮。”陆游与杜甫所处的时代及个人的遭际十分类似,两人的理想,追求与爱国精神也毫无二致,因而这阵阵江声同样敲击着不同时代两位大诗人的心房,悲壮呜咽的江涛正是他们真实心声的共同写照。涛声将大自然的景与诗人的情交融应合,也将古今两位大诗人的心灵交融应合,吊古即是抒今,借前人之情来抒发自身的悲愤,大有“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的深沉感慨。
全诗吊古伤今,借历史喻现实,借历史人物表现自己的情怀。意境是博大的,一实一虚,是两个时代的缩影。画面是广阔的,万里风烟入画幅。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诗人善于把诗歌从千军急进的宏大战役,浪迹万里的苦难历程,一下缩小到龙兴寺门前,画出孤独者倚门而立,侧耳而听的死象,成为特写镜头。江水在奔啸,人物在静听,一静一动,为全诗创造了感伤的气氛,加浓了诗情。诗的风格,沉雄中不乏细腻;诗的结构,紧密中显得松活,诗的语言,雄浑中透出朴素之美,确是一首吊古佳作。
创作背景宋孝宗
淳熙五年(1178年),五十三岁的陆游奉诏东归入京,入夏途经忠州,特地来到龙兴寺凭吊杜甫故居,写下了这首感慨深沉的绝句。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