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4 21:51:25
出自宋代蘇轼的《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
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人間斤斧日創夷,誰見龍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成獨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鑒賞詩題名其畫爲“秋景”,有的記載稱這幅畫爲“秋景平遠”,或作“秋山林木平遠”。綜合各種稱謂來看,“秋景”是對這幅畫的内容總的概括,而具體呈現秋景的則是山水及林木,所謂“平遠”即是指畫中遼闊的水面景象。
第一首題詠詩的着眼處在于水面及其近岸的林木,從而呈現出一片清疏曠遠之景。
詩中寫的畫景是一幅“水鄉秋色”,或可稱作“水鄉秋意”。首二句給讀者展示一片蕭疏的水鄉深秋景象。把“野水”和三四兩句聯系來看,畫中的水面是很遠闊的。首二句所寫是近處的岸邊景象。“參差”是不整齊之意,這裏是形容水和岸相接處的形象。由于深秋水落,岸邊突出許多幹地,同時水也停留在一些曲折處,于是水岸邊呈現出參差之狀,夏季煙水彌漫時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下面繼以“落漲痕”,表明秋水下落後舊日水漲淹沒的岸邊河床又都呈露出來了。這句展現出的是一派灣荒水涸的景象。次句寫岸邊景物。“疏林”點明秋景,與末句“黃葉村”前後相應,構成秋象。首句所寫的水岸也可認爲是冬天
天的景象,而“疏林”既别于木葉盡脫,更不同于枝葉濃密,隻能是袅袅秋風中的樹林。“疏林”下接以“欹倒”,使形象豐富多姿,更富畫意。“出霜根”生于“落漲痕”,漲痕退落後霜根露出,一“落”一“出”,上下相應。“落漲痕”與“出霜根”,在“疏林”的映照下,具有濃厚的深秋意味。
三四兩句,再在展向遠方的畫筆疏淡處着眼,逗出人情。這兩句展現的畫面是,一舟棹向遠方,盡處林木數點。面對這令人心神曠遠的自然境界,于是詩人問道:那條小舟一槳一槳地劃向何處啊?應是歸去江南的黃葉村吧!詩人發揮自己的想象,于景物中融入人情,如同幕後隐語,啓示讀者,賦予畫幅以悠然無盡的情味。
組詩第二首着眼于溪山林木,此詩後二句說:“不是溪山成獨往,何人解作挂猿枝”,可知這幅畫内是有山的,是位于近處。這裏樹木龍蛇般蜿蜒屈曲的枝幹同臆想中江南的黃葉村、有猿猴在其林間栖息的險山急灘融爲一體,拓展了畫面,賦予畫面以悠然無盡的情味,在景物中融進人情,引發讀者情思。
七絕的寫法,一般是前二句叙寫事物,後二句抒發情思。第一首詩雖全章在題詠秋景畫,仍于前二句着重以濃筆勾勒景物,給人以親切的時節風物之感。後二句在用淡墨略加點染之際,憑虛發揮
想象,表現出人的情感,畫景之外,情調悠揚,極耐人尋味。這兩首詩化實爲虛、虛實相映,将眼前的溪水、扁舟、樹木枝幹同想象中的景物融爲一體,拓展了畫面内涵,情味深長。蘇轼才氣橫溢,情調高遠,其詩善于馳騁神思,翻空出奇。其題風景畫詩無論長篇短章,都能不停滞于物象,常從生活聯想中蔚發奇思,豐富了畫的意趣,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創作背景這兩首詩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前後,當時蘇轼任翰林學士,與宣德郎李世南同在汴京。李世南善畫,作“秋景平遠”圖,詩人爲其畫題了二首七絕。一說題了三首,今存者二首。
作者簡介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鉴赏诗题名其画为“秋景”,有的记载称这幅画为“秋景平远”,或作“秋山林木平远”。综合各种称谓来看,“秋景”是对这幅画的内容总的概括,而具体呈现秋景的则是山水及林木,所谓“平远”即是指画中辽阔的水面景象。
第一首题咏诗的着眼处在于水面及其近岸的林木,从而呈现出一片清疏旷远之景。
诗中写的画景是一幅“水乡秋色”,或可称作“水乡秋意”。首二句给读者展示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把“野水”和三四两句联系来看,画中的水面是很远阔的。首二句所写是近处的岸边景象。“参差”是不整齐之意,这里是形容水和岸相接处的形象。由于深秋水落,岸边突出许多干地,同时水也停留在一些曲折处,于是水岸边呈现出参差之状,夏季烟水弥漫时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下面继以“落涨痕”,表明秋水下落后旧日水涨淹没的岸边河床又都呈露出来了。这句展现出的是一派湾荒水涸的景象。次句写岸边景物。“疏林”点明秋景,与末句“黄叶村”前后相应,构成秋象。首句所写的水岸也可认为是冬天
天的景象,而“疏林”既别于木叶尽脱,更不同于枝叶浓密,只能是袅袅秋风中的树林。“疏林”下接以“欹倒”,使形象丰富多姿,更富画意。“出霜根”生于“落涨痕”,涨痕退落后霜根露出,一“落”一“出”,上下相应。“落涨痕”与“出霜根”,在“疏林”的映照下,具有浓厚的深秋意味。
三四两句,再在展向远方的画笔疏淡处着眼,逗出人情。这两句展现的画面是,一舟棹向远方,尽处林木数点。面对这令人心神旷远的自然境界,于是诗人问道:那条小舟一桨一桨地划向何处啊?应是归去江南的黄叶村吧!诗人发挥自己的想象,于景物中融入人情,如同幕后隐语,启示读者,赋予画幅以悠然无尽的情味。
组诗第二首着眼于溪山林木,此诗后二句说:“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可知这幅画内是有山的,是位于近处。这里树木龙蛇般蜿蜒屈曲的枝干同臆想中江南的黄叶村、有猿猴在其林间栖息的险山急滩融为一体,拓展了画面,赋予画面以悠然无尽的情味,在景物中融进人情,引发读者情思。
七绝的写法,一般是前二句叙写事物,后二句抒发情思。第一首诗虽全章在题咏秋景画,仍于前二句着重以浓笔勾勒景物,给人以亲切的时节风物之感。后二句在用淡墨略加点染之际,凭虚发挥
想象,表现出人的情感,画景之外,情调悠扬,极耐人寻味。这两首诗化实为虚、虚实相映,将眼前的溪水、扁舟、树木枝干同想象中的景物融为一体,拓展了画面内涵,情味深长。苏轼才气横溢,情调高远,其诗善于驰骋神思,翻空出奇。其题风景画诗无论长篇短章,都能不停滞于物象,常从生活联想中蔚发奇思,丰富了画的意趣,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前后,当时苏轼任翰林学士,与宣德郎李世南同在汴京。李世南善画,作“秋景平远”图,诗人为其画题了二首七绝。一说题了三首,今存者二首。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