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2 00:03:40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汝终究是孙子

出自唐代岑參的《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

美人舞如蓮花旋,世人有眼應未見。高堂滿地紅氍毹,試舞一曲天下無。此曲胡人傳入漢,諸客見之驚且歎。慢臉嬌娥纖複秾,輕羅金縷花蔥茏。回裾轉袖若飛雪,左鋋右鋋生旋風。琵琶橫笛和未匝,花門山頭黃雲合。忽作出塞入塞聲,白草胡沙寒飒飒。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見後見回回新。始知諸曲不可比,采蓮落梅徒聒耳。世人學舞隻是舞,恣态豈能得如此。賞析

  這首七言古詩所描繪的是作者所親見的一場精妙奇特的舞蹈。

  詩歌一開始六句就直接點明題目:“美人舞如蓮花旋”,“舞”是詩中描寫的對像,其特點是“如蓮花旋”題目所有之意用此一句點出。然後接連幾句贊美舞蹈:爲世人所未見,爲天下所未有,見之者無不既驚且歎,一層深入一層地來突出舞蹈之不凡。與此同時,作者又順便對舞的環境:“高堂滿地紅氍毹”,舞的來源:“此曲胡人傳入漢”,作了準确而又簡明的交代。以上用虛寫的筆法從幾個方面來寫舞蹈之不同尋常,爲下文“舞”的正面描寫蓄勢。

  詩的下一層四句入手寫美人舞姿。先從舞者的容貌體态寫起:“曼臉嬌娥纖複秾”,接着寫舞者的衣着服飾:“輕羅金縷花蔥茏”,這就把題目中的“美人”形象展現出來。然後從容寫舞姿

姿:詩人用“回”、“轉”、“旋”等詞語來突出舞蹈旋轉的特點,用“若飛雷”、“生旋風”兩個比喻寫美人之舞,不僅極生動形像,而且絕無嬌弱之态,反充滿豪邁飄逸之氣。

  在下面六句中,詩人又寫在琵琶橫笛等民族樂器的伴奏下,美人和着樂曲,轉而跳起了富有邊塞特色的舞蹈,用神奇的舞蹈語言,展現出奇異壯麗的塞外風光。客人在她的舞姿中,仿佛看到花門山頭黃雲在聚攏,茫茫白草胡沙上飒飒寒風在吹過。這些動人的邊塞風光,形象地顯示了舞蹈粗曠遼闊的特色。這幾句把樂器的伴奏和美人的舞姿交替描寫,用樂曲的節奏寫舞姿的變化。用“忽作”置字寫樂曲的突起,也寫舞姿的突變;用“如有神”寫其不凡,用“回回新”寫其新奇,把急促跳躍的旋律,千變萬化的舞姿寫得出人意表,令人應接不暇;詩的語言也随之而生頓挫之感。

  詩的最後四句以諸樂曲與蓮花舞曲比較,以世人學舞與北鋋舞比較,對美人的舞蹈作進一步贊歎,照應開頭“應末見”、“天下無”的語意,從而結束全詩。

  用富有邊塞特色的自然風光來表現富有邊塞特色的舞姿,是這篇作品描寫上的特點;把樂曲的進行和舞姿的變幻兩條線索緊緊絞在一起,以前者引導後者,陪襯後者,明确後者的節奏,是這篇作品結構上的特

點。在語言上,韻腳變化自如,音調澈切急促,“左鋋右鋋”,“出塞入塞”、“前見後見”等回環的語勢,都顯示出舞姿旋轉的特點。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祥,約作于唐肅宗至德初(756-757),作者參加了一次田使君舉辦的宴會,欣賞了北鋋表演,有感而作此詩。

作者簡介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爲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爲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爲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出自唐代岑参的《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所描绘的是作者所亲见的一场精妙奇特的舞蹈

  诗歌一开始六句就直接点明题目:“美人舞如莲花旋”,“舞”是诗中描写的对像,其特点是“如莲花旋”题目所有之意用此一句点出。然后接连几句赞美舞蹈:为世人所未见,为天下所未有,见之者无不既惊且叹,一层深入一层地来突出舞蹈之不凡。与此同时,作者又顺便对舞的环境:“高堂满地红氍毹”,舞的来源:“此曲胡人传入汉”,作了准确而又简明的交代。以上用虚写的笔法从几个方面来写舞蹈之不同寻常,为下文“舞”的正面描写蓄势。

  诗的下一层四句入手写美人舞姿。先从舞者的容貌体态写起:“曼脸娇娥纤复秾”,接着写舞者的衣着服饰:“轻罗金缕花葱茏”,这就把题目中的“美人”形象展现出来。然后从容写舞姿

姿:诗人用“回”、“转”、“旋”等词语来突出舞蹈旋转的特点,用“若飞雷”、“生旋风”两个比喻写美人之舞,不仅极生动形像,而且绝无娇弱之态,反充满豪迈飘逸之气。

  在下面六句中,诗人又写在琵琶横笛等民族乐器的伴奏下,美人和着乐曲,转而跳起了富有边塞特色的舞蹈,用神奇的舞蹈语言,展现出奇异壮丽的塞外风光。客人在她的舞姿中,仿佛看到花门山头黄云在聚拢,茫茫白草胡沙上飒飒寒风在吹过。这些动人的边塞风光,形象地显示了舞蹈粗旷辽阔的特色。这几句把乐器的伴奏和美人的舞姿交替描写,用乐曲的节奏写舞姿的变化。用“忽作”置字写乐曲的突起,也写舞姿的突变;用“如有神”写其不凡,用“回回新”写其新奇,把急促跳跃的旋律,千变万化的舞姿写得出人意表,令人应接不暇;诗的语言也随之而生顿挫之感。

  诗的最后四句以诸乐曲与莲花舞曲比较,以世人学舞与北鋋舞比较,对美人的舞蹈作进一步赞叹,照应开头“应末见”、“天下无”的语意,从而结束全诗。

  用富有边塞特色的自然风光来表现富有边塞特色的舞姿,是这篇作品描写上的特点;把乐曲的进行和舞姿的变幻两条线索紧紧绞在一起,以前者引导后者,陪衬后者,明确后者的节奏,是这篇作品结构上的特

点。在语言上,韵脚变化自如,音调澈切急促,“左鋋右鋋”,“出塞入塞”、“前见后见”等回环的语势,都显示出舞姿旋转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祥,约作于唐肃宗至德初(756-757),作者参加了一次田使君举办的宴会,欣赏了北鋋表演,有感而作此诗。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85419.html

上一篇: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罄无不宜,受天百禄。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