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9 22:33:45
出自唐代張九齡的《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天與三台座,人當萬裏城。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山川勤遠略,原隰轸皇情。爲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山甫歸應疾,留侯功複成。歌鍾旋可望,衽席豈難行。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注釋這首詩載于《甯夏古詩選注》(唐骥等選注)。燕國公:指張說,唐玄宗時名相。宗臣:世所宗仰的名臣。這句說朝臣(張說)要遠行出征。廟算:帝王的謀略。這句說,朝廷的策略是要休戰。三台:三公,唐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稱三公,雖無實權,但爲大臣的最高榮銜。朔南:指朔方南邊。《尚書·禹貢》:“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偃革:偃,停,止息;革,指士兵穿的甲胄,此借指士兵。偃革,停止戰争。河右:即河西。指黃河以西的地區,相當今甯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一帶。《甯夏古詩選注》作“河内”,此從其他版本改。揚旌:指發生戰事。寵錫:恩賜。仙禁:指皇宮。因禁衛森嚴,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稱。光華:光彩明麗。漢京:此指長安。原隰:廣平低濕之地,此指朔方各地。轸:盛多。爲奏薰琴唱:《甯夏古詩選注》作“爲奏熏琴倡”,此據其他版本改。聞風六郡伏::六郡,原指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此泛指西北一帶。伏,降伏。《甯夏古詩選注》作“聞風六郡勇”,此據其他版本改。五戎:即五兵,指弓矢、殳、矛、戈、戟。此借指戰争。山甫:仲山甫,周宣王時爲卿士,輔佐宣王中興。此借指張說。留侯:漢初功臣張良的封爵。此亦借指張說。“歌鍾”句:用典。《左傳》魯襄公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鍾二肆。”晉侯分一半與有功之臣魏莊子。歌鍾,編鍾。旋,很快。這句是說張說很快就可得到皇帝的賞賜。衽席豈難行:衽席,此指卧席,引申爲寝處之所。《甯夏古詩選注》作“枕席豈難行”,此據其他版本改。四牡:《詩經·小雅》的篇名。常用來表示有功大臣的歸來。君:指皇帝。履聲:腳步聲。
鑒賞此詩可分爲兩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寫張說巡邊的曆史背景,“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說明朝廷是因爲邊境發生戰事派遣燕國公巡邊。同時,“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寫出了出京時張說的光彩。其實,張說出任朔方節度使,說白了就是貶官,作者把貶官寫得如此榮耀,一則因爲應制詩不能顯出不滿之意,二來這樣寫也是對友人的一種寬慰。後一部分主要贊揚張說的政治才能以及對他建功立業的期望。“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形
象地說明了張說的治邊才能。“山甫歸應疾,留侯功複成”,以仲山甫與張良來比喻張說,仲山甫與張良都是古代傑出的輔弼大臣,這充分表明了作者對張說的欽佩。而結聯“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說“吾君”也盼望張說早日凱旋,對張說是一種莫大的激勵。
此詩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張九齡對唐玄宗興戰之心的暗中諷谏。當時唐玄宗送行詩中有“三軍臨朔野,驷馬即戎行”、“戈劍靖要荒”等詩句,表明要耀武揚威,戰服邊疆,與張九齡同時的其他大臣奉和聖制詩,大多順玄宗意,對朝廷興戰歌功頌德。而張九齡此詩開篇高擎“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指出朝廷開戰的目的不是戰争本身而是制止戰争。針對唐玄宗尚戰,張九齡爲防微杜漸,希望能以諷谏感悟帝王興戰之心。這在“開元盛世”的背景下,實爲難得。
創作背景公元722年(開元十年)舊曆四月,大唐燕國公張說作爲首任朔方節度使巡邊。唐玄宗以詩送行,衆大臣奉和應制,張九齡此詩就是其中的一首。
作者簡介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爲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
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谏,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争,爲“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绮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爲“嶺南第一人”。
出自唐代张九龄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注释这首诗载于《宁夏古诗选注》(唐骥等选注)。燕国公:指张说,唐玄宗时名相。宗臣:世所宗仰的名臣。这句说朝臣(张说)要远行出征。庙算:帝王的谋略。这句说,朝廷的策略是要休战。三台:三公,唐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虽无实权,但为大臣的最高荣衔。朔南:指朔方南边。《尚书·禹贡》:“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偃革:偃,停,止息;革,指士兵穿的甲胄,此借指士兵。偃革,停止战争。河右:即河西。指黄河以西的地区,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宁夏古诗选注》作“河内”,此从其他版本改。扬旌:指发生战事。宠锡:恩赐。仙禁:指皇宫。因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光华:光彩明丽。汉京:此指长安。原隰:广平低湿之地,此指朔方各地。轸:盛多。为奏薰琴唱:《宁夏古诗选注》作“为奏熏琴倡”,此据其他版本改。闻风六郡伏::六郡,原指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此泛指西北一带。伏,降伏。《宁夏古诗选注》作“闻风六郡勇”,此据其他版本改。五戎:即五兵,指弓矢、殳、矛、戈、戟。此借指战争。山甫:仲山甫,周宣王时为卿士,辅佐宣王中兴。此借指张说。留侯:汉初功臣张良的封爵。此亦借指张说。“歌钟”句:用典。《左传》鲁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歌钟二肆。”晋侯分一半与有功之臣魏庄子。歌钟,编钟。旋,很快。这句是说张说很快就可得到皇帝的赏赐。衽席岂难行:衽席,此指卧席,引申为寝处之所。《宁夏古诗选注》作“枕席岂难行”,此据其他版本改。四牡:《诗经·小雅》的篇名。常用来表示有功大臣的归来。君:指皇帝。履声:脚步声。
鉴赏此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张说巡边的历史背景,“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说明朝廷是因为边境发生战事派遣燕国公巡边。同时,“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写出了出京时张说的光彩。其实,张说出任朔方节度使,说白了就是贬官,作者把贬官写得如此荣耀,一则因为应制诗不能显出不满之意,二来这样写也是对友人的一种宽慰。后一部分主要赞扬张说的政治才能以及对他建功立业的期望。“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形
象地说明了张说的治边才能。“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以仲山甫与张良来比喻张说,仲山甫与张良都是古代杰出的辅弼大臣,这充分表明了作者对张说的钦佩。而结联“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说“吾君”也盼望张说早日凯旋,对张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此诗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张九龄对唐玄宗兴战之心的暗中讽谏。当时唐玄宗送行诗中有“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戈剑靖要荒”等诗句,表明要耀武扬威,战服边疆,与张九龄同时的其他大臣奉和圣制诗,大多顺玄宗意,对朝廷兴战歌功颂德。而张九龄此诗开篇高擎“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指出朝廷开战的目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制止战争。针对唐玄宗尚战,张九龄为防微杜渐,希望能以讽谏感悟帝王兴战之心。这在“开元盛世”的背景下,实为难得。
创作背景公元722年(开元十年)旧历四月,大唐燕国公张说作为首任朔方节度使巡边。唐玄宗以诗送行,众大臣奉和应制,张九龄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
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