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6 13:42:23
出自唐代岑參的《早秋與諸子登虢州西亭觀眺》
亭高出鳥外,客到與雲齊。樹點千家小,天圍萬嶺低。殘虹挂陝北,急雨過關西。酒榼緣青壁,瓜田傍綠溪。微官何足道,愛客且相攜。唯有鄉園處,依依望不迷。譯文及注釋譯文西亭高高超出飛鳥以外,登上西亭便與浮雲相齊。樹影點點千家顯得渺小,青天四圍萬嶺頓覺更低。殘虹挂在陝州北面天空,秋雨陣陣随風飄過關西。美酒幾壺靠在青崖旁邊,瓜田一片傍着綠色小溪。身居微官本覺不足稱道,欣逢好友攜手同在一起。隻有遠望遙遙長安故園,心中戀戀望去更覺清晰!
注釋諸子:指詩人的各位友人。虢(guó)州:唐州名,在今河南省靈寶市南。西亭:虢州城西山上的亭子。觀眺(tiào):觀賞,眺望。出鳥外:高出飛鳥之外。天圍:蒼天籠罩。殘虹:将要消失的彩虹。陝北:陝州以北。關西:函谷關以西。酒榼(kē):酒器。緣青崖:傍依着青青的山崖。微官:小官。何足道:不值得稱道,不值得重視。愛客:好友。相攜(xié):互相攜手,指同遊。鄉園:指長安。依依:依戀不舍的樣子。迷:模糊不清。
賞析詩的一開頭點出登亭。第一句寫自下而上望去,西亭高出鳥外,從登前寫亭高。第二句寫登臨後向四周望,身與浮雲相齊,從登後寫字高。三、四兩句開始
始寫登亭後的“觀眺”。用山下的點點樹影,千村萬落和眼前的蒼天,腳下的群山烘托“亭高”,并構織出遼遠的畫面。五、六兩句以西亭所見景物。點出登臨時的天氣。“殘虹”、“急雨”,都符合夏末秋初天氣特征,從而暗示“早秋”。一“挂”一“過”,一靜一動,景象十分生動;而從“陝北”、“關西”兩個大的方位來寫,尤其符合登高的特點,場面遼遠而開闊。七、八兩句由遠眺寫到近觀,均從顔色着筆來寫,陡峭“青壁”,彎彎“綠溪”,加上“灑榼”、“瓜田”,把山上山下風光寫得别有風緻。
以上由登亭寫到觀眺,以下寫登亭觀跳所感。“微官”兩句反映着詩人的不得意,但卻出之以放達之語;而詩的最後兩句“唯有鄉園處,依依望不迷”,才寫出真心思:對長安的留戀,其中包含政治上的希望,如“明主雖然棄,丹心亦未休”(《題虢州西樓》),所反映的顯然不單是鄉土之情。“望”字也就自然照應了題目“觀眺”二字。
這篇作品以“高亭”爲觀察點,以“觀眺”爲線索,開頭寫登亭,接着六句寫登亭“觀眺”所見,結尾四句寫登亭“觀眺”所感,層次井然有序。此詩雖爲五古,中間寫“觀眺”六句卻兩兩對偶,上下兩句分别從不同角度構成生動畫面。最後兩句在上文登高遠眺基礎上,
仍扣應“觀眺”二字來寫所感,線索清楚,結構完整。
創作背景乾元二年(759)五月,岑參任爲虢州長史。供職州縣,并非詩人所願。“縱橫皆失計,妻子也堪羞”(《題虢州西樓》),任職虢州期間,這種心情經常萦繞詩人心頭。這首詩即作于虢州任上,一次登西亭遠眺後有感而成此詩。
作者簡介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爲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爲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爲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出自唐代岑参的《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译文及注释译文西亭高高超出飞鸟以外,登上西亭便与浮云相齐。树影点点千家显得渺小,青天四围万岭顿觉更低。残虹挂在陕州北面天空,秋雨阵阵随风飘过关西。美酒几壶靠在青崖旁边,瓜田一片傍着绿色小溪。身居微官本觉不足称道,欣逢好友携手同在一起。只有远望遥遥长安故园,心中恋恋望去更觉清晰!
注释诸子:指诗人的各位友人。虢(guó)州:唐州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南。西亭:虢州城西山上的亭子。观眺(tiào):观赏,眺望。出鸟外:高出飞鸟之外。天围:苍天笼罩。残虹:将要消失的彩虹。陕北:陕州以北。关西:函谷关以西。酒榼(kē):酒器。缘青崖:傍依着青青的山崖。微官:小官。何足道:不值得称道,不值得重视。爱客:好友。相携(xié):互相携手,指同游。乡园:指长安。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迷:模糊不清。
赏析诗的一开头点出登亭。第一句写自下而上望去,西亭高出鸟外,从登前写亭高。第二句写登临后向四周望,身与浮云相齐,从登后写字高。三、四两句开始
始写登亭后的“观眺”。用山下的点点树影,千村万落和眼前的苍天,脚下的群山烘托“亭高”,并构织出辽远的画面。五、六两句以西亭所见景物。点出登临时的天气。“残虹”、“急雨”,都符合夏末秋初天气特征,从而暗示“早秋”。一“挂”一“过”,一静一动,景象十分生动;而从“陕北”、“关西”两个大的方位来写,尤其符合登高的特点,场面辽远而开阔。七、八两句由远眺写到近观,均从颜色着笔来写,陡峭“青壁”,弯弯“绿溪”,加上“洒榼”、“瓜田”,把山上山下风光写得别有风致。
以上由登亭写到观眺,以下写登亭观跳所感。“微官”两句反映着诗人的不得意,但却出之以放达之语;而诗的最后两句“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才写出真心思:对长安的留恋,其中包含政治上的希望,如“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题虢州西楼》),所反映的显然不单是乡土之情。“望”字也就自然照应了题目“观眺”二字。
这篇作品以“高亭”为观察点,以“观眺”为线索,开头写登亭,接着六句写登亭“观眺”所见,结尾四句写登亭“观眺”所感,层次井然有序。此诗虽为五古,中间写“观眺”六句却两两对偶,上下两句分别从不同角度构成生动画面。最后两句在上文登高远眺基础上,
仍扣应“观眺”二字来写所感,线索清楚,结构完整。
创作背景乾元二年(759)五月,岑参任为虢州长史。供职州县,并非诗人所愿。“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题虢州西楼》),任职虢州期间,这种心情经常萦绕诗人心头。这首诗即作于虢州任上,一次登西亭远眺后有感而成此诗。
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