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林霜重更红鲜。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橘林霜重更红鲜。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6 15:16:51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装怂

出自五代牛希濟的《臨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萬裏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譯文及注釋

譯文洞庭碧波蕩滌着萬裏晴空,君山一點仿佛凝在煙波中。山中的美景真是神居仙境,樓閣如玉砌,殿堂連珠影,鑲嵌在月輪邊上,與明月相映。平湖萬頃凝着秋色的清冷,天邊閃爍着時隐時現的晨星。經霜的橘林色更鮮濃。聽人傳說,羅浮山下,有暗道與仙境連通。

注釋飐(zhǎn):風吹顫動。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經注》:“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遊處,故曰君山。”真境:神仙境界。《拾遺記》:“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徹于山頂。······其山又有靈洞,入中常如有燭于前。中有異香芬馥,泉石明朗。采藥石之人入中如行十裏,迥然天清霞耀,花芳柳暗,丹樓瓊宇,宮觀異常,乃見衆女霓裳,冰顔豔質,與世人殊别。”玉樓珠殿:指君山上的湘妃祠。參(cēn)然:星光閃爍,時隐時現的樣子。羅浮山:仙山名,在廣東省增城、博羅、河源等縣間,長達百餘公裏,風景秀麗。相傳羅山之西有浮山,爲蓬萊之一阜,浮

浮海而至,與羅山并體,故曰羅浮。傳稱葛洪曾得仙術于此,被道家列爲第七洞天。“有路”句:傳說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潛通吳之包山,俗稱“巴陵地道”。

鑒賞二

  這首描繪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即使沒有标題,也仍然表現了泛舟遊覽的景緻。

  上片第一句,極言洞庭之大,可說是抓住了這湖的特色。句中的“飐”字,表現了風吹浪動的場面。但此句并非寫浪濤的洶湧,而是湖面的廣闊。第二句,寫在湖面上遙望君山,如一點凝煙。這裏僅用“一點凝煙”來描繪,既反襯出湖面寬廣,更爲畫面添了一種神秘朦胧的情韻。第三句緊承上句,說明神秘朦胧的君山是神仙的世界。第四、五兩句“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是作者對仙境的想像。這兩句承上君山、仙境而下,“相映月輪邊”,景色奇麗,又自然的交代了作者遊湖是在夜間。

  下片開頭,“萬裏平湖秋色冷”作者以“秋色”點名時令。後又着一“冷”字,則使境界全出,妙不可言。一個“冷”字不僅表現了湖水寬闊,爲秋色增寒,讓人仿若身臨其境。天爲秋夜,湖面之氣溫,人之體膚心理感受,都包容于此一字中。這種冷,隻有身處水天空闊之中才感覺得真切。第二句以星鬥下垂,寫湖面視野開闊的景象,與杜甫《旅夜書懷》中所寫下“星垂平野

闊”意境相同。第三句寫的是洞庭湖畔桔林,經秋霜一壓,桔子成熟,更顯得紅豔嬌美。給人以視覺享受。最末兩句,将洞庭湖與號稱道教“第七洞天”的羅浮山聯系起來,表現了詩人對仙境的向往。

  牛希濟《臨江仙》共七首,都是詠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點是語言芊綿溫麗,寫景抒情,融爲一體,其憑吊凄涼之意,蘊含其中,深得詠史之體裁。而從此首詞來看,作者運用虛實相間的寫作手法,充分的馳騁想像,淋漓盡緻的寫出洞庭湖的神韻。在文字的運用上,自然平易,有一種清新明麗之感。

  這秋景是真境,或是幻境,該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吧。洞庭素稱"八百裏"。說波浪連天,湖中君山猶似一點,雖不免誇張,終屬真境,說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樓珠殿",與明月交輝,則是神話傳說,屬幻境。說湖中星影參差,随波上下,湖畔霜華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說洞庭與千裏之外嶺南的羅浮山相連,卻是傳聞之詞,應屬幻境。真境,固然歌頌了山河壯闊,幻境,也爲這壯闊著上虹霓船的奇麗色彩。真真幻幻,虛虛實實,共同構成這闊大的詞境共同襯托出詞人闊大的襟懷。

作者簡介

五代詞人。生卒年不詳。隴西(今甘肅)人。詞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喪亂,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後爲

前蜀主王建所賞識,任起居郎。前蜀後主王衍時,累官翰林學士、禦史中丞。後唐莊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後唐,明宗時拜雍州節度副使。

出自五代牛希济的《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译文注释

译文洞庭碧波荡涤着万里晴空,君山一点仿佛凝在烟波中。山中的美景真是神居仙境,楼阁如玉砌,殿堂连珠影,镶嵌在月轮边上,与明月相映。平湖万顷凝着秋色的清冷,天边闪烁着时隐时现的晨星。经霜的橘林色更鲜浓。听人传说,罗浮山下,有暗道与仙境连通。

注释飐(zhǎn):风吹颤动。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经注》:“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真境:神仙境界。《拾遗记》:“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其山又有灵洞,入中常如有烛于前。中有异香芬馥,泉石明朗。采药石之人入中如行十里,迥然天清霞耀,花芳柳暗,丹楼琼宇,宫观异常,乃见众女霓裳,冰颜艳质,与世人殊别。”玉楼珠殿:指君山上的湘妃祠。参(cēn)然:星光闪烁,时隐时现的样子。罗浮山:仙山名,在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长达百余公里,风景秀丽。相传罗山之西有浮山,为蓬莱之一阜,浮

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传称葛洪曾得仙术于此,被道家列为第七洞天。“有路”句:传说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俗称“巴陵地道”。

鉴赏二

  这首描绘的是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即使没有标题,也仍然表现了泛舟游览的景致。

  上片第一句,极言洞庭之大,可说是抓住了这湖的特色。句中的“飐”字,表现了风吹浪动的场面。但此句并非写浪涛的汹涌,而是湖面的广阔。第二句,写在湖面上遥望君山,如一点凝烟。这里仅用“一点凝烟”来描绘,既反衬出湖面宽广,更为画面添了一种神秘朦胧的情韵。第三句紧承上句,说明神秘朦胧的君山是神仙的世界。第四、五两句“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是作者对仙境的想像。这两句承上君山、仙境而下,“相映月轮边”,景色奇丽,又自然的交代了作者游湖是在夜间。

  下片开头,“万里平湖秋色冷”作者以“秋色”点名时令。后又着一“冷”字,则使境界全出,妙不可言。一个“冷”字不仅表现了湖水宽阔,为秋色增寒,让人仿若身临其境。天为秋夜,湖面之气温,人之体肤心理感受,都包容于此一字中。这种冷,只有身处水天空阔之中才感觉得真切。第二句以星斗下垂,写湖面视野开阔的景象,与杜甫《旅夜书怀》中所写下“星垂平野

阔”意境相同。第三句写的是洞庭湖畔桔林,经秋霜一压,桔子成熟,更显得红艳娇美。给人以视觉享受。最末两句,将洞庭湖与号称道教“第七洞天”的罗浮山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凄凉之意,蕴含其中,深得咏史之体裁。而从此首词来看,作者运用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充分的驰骋想像,淋漓尽致的写出洞庭湖的神韵。在文字的运用上,自然平易,有一种清新明丽之感。

  这秋景是真境,或是幻境该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吧。洞庭素称"八百里"。说波浪连天,湖中君山犹似一点,虽不免夸张,终属真境,说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楼珠殿",与明月交辉,则是神话传说,属幻境。说湖中星影参差,随波上下,湖畔霜华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说洞庭与千里之外岭南的罗浮山相连,却是传闻之词,应属幻境。真境,固然歌颂了山河壮阔,幻境,也为这壮阔著上虹霓船的奇丽色彩。真真幻幻,虚虚实实,共同构成这阔大的词境共同衬托出词人阔大的襟怀。

作者简介

五代词人。生卒年不详。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

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橘林霜重更红鲜。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79568.html

上一篇: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