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3 00:17:54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一枕水眸剪

出自唐代李白的《草書歌行》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箋麻素絹排數箱,宣州石硯墨色光。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飒飒,落花飛雪何茫茫!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鬥。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隻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張颠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譯文及注釋

譯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號懷素。你的草書堪稱風格迥異,獨步天下。你用掉的墨水之多,簡直就可以養北冰洋的鲸魚。你用了那麽多兔毫筆,難怪中山的兔子都被殺光了。八九月這裏天氣正涼爽。酒徒詩人,高堂滿座。地上放着幾箱白布和紙箋,都是别人請你書寫的。桌子上擺放着宣州的石硯,放射着墨水的黑又亮的光芒。我的小師傅喝醉以後就在繩床上小眯一會 。突然起身,須臾之間就橫掃了幾千張字。如同疾風驟雨一樣,飒飒驚魂。又像花飛雪飄飄揚揚,一片蒼茫。有時候對着粉白的牆壁手不停筆,字大如鬥。觀看你書寫的人一個個惶惶然如見鬼神。滿眼隻見龍飛鳳舞巨蟒遊走。筆勢左盤右收,左

左沖右突,如同漫天的閃電。也如同漢楚之間的戰争來回拉鋸。湖南七郡多少名門大家。那家的屏風和粉壁沒有珍藏你的筆墨?什麽王羲之什麽張伯英,那也叫草聖?跟你一比就知道他們是浪得了幾百年的虛名。我那位癫狂的酒友張旭,也號稱草聖,他現在可是廉頗老矣,飯都吃不了了,現在湊不上草聖的名號了。我的小師傅的筆法不拘于古人的規矩。從古到今,萬事到了極至的水平都要靠天生的才能。何必要像張旭一樣,要觀看公孫大娘《渾脫》劍舞才有所啓發呢?

注釋懷素(725—785,一說737—799):字藏真,本姓錢,出生于零陵。七歲到“書堂寺”爲僧,後住東門外的“綠天庵”,自幼愛好書法,刻苦學習,經禅之餘,勤練書法,因無錢買紙,特在寺旁種下許多芭蕉樹,用蕉葉代紙練字。經長期精研苦練,秃筆成堆,埋于山下,人稱“筆冢”。其冢傍有小池,常洗硯水變黑,名爲“墨池”。他好飲酒,醉後每遇寺壁及衣帶、器皿無不拿來書寫,興到運筆,情随筆轉,意随字生。他曾幾次外出遊曆,“竭見當代名公”,切磋書技。懷素以草書聞名于世,繼承張旭筆法,而有所發展,“以狂繼颠”,并稱“颠張醉素”。永州現存懷素的作品有《瑞石帖》、《千字文》、《秋興八首》等。墨池:《法書要錄》載:“弘農張芝善草

書,改臨學書,池水盡墨。”《太平寰宇記》:“墨池,王右軍洗硯池也。”《方輿勝覽》載:“紹興府成珠寺本王羲之故宅,門外有二池,曰墨池、鵝池。”中山兔:《元和郡縣志》載:中山在宣州水縣東南十五裏,出兔毫,爲筆精妙。箋麻:唐代的紙。以五色染成,或用砑光,或用金銀泥畫花樣來做成箋紙,紙以麻來作爲材料,稱爲麻紙。絹素:絲織品的名稱。在絲織品中,中等至下等者被稱之爲絹,絹中精白的織品被稱之爲素。繩床:原稱胡床,又稱交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胡床”是東漢時從域外傳入中原一帶的,《風俗通》中便有“靈帝好胡床”的記載。這種坐具的最大特點是可以交叉折疊。交椅就是在繩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怳(huǎng)怳:隐隐約約,看不清楚的樣子。七郡:湖南七郡指長沙郡、衡陽郡、桂陽郡、零陵郡、連山郡、江華郡、邵陽郡,此七郡皆在洞庭湖之南,所以說“湖南”。王逸少:王羲之(303—379),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東晉書法家。出身貴族,官至右軍将軍、會稽内史,世稱王右軍。其書法俊逸遒勁,獨創圓轉流利的風格,擅長隸、草、正、行各體,被奉爲“書聖”。張伯英:張芝,字伯英,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善草書。他繼承傳統,精于草書技巧。凡是

家中衣帛,他必定拿來練習書法。臨池學習書法,池水全被染成墨色。韋仲将稱他爲草聖。張颠:張旭,《舊唐書》載:吳郡張旭善寫草書而且喜歡喝酒,每次醉後號呼狂走,索要毛筆揮灑寫字,變化無窮,如有神功。時人稱爲“張颠”。渾脫舞:唐代舞名。長孫無忌以烏羊皮爲渾脫氈帽,大家仿效,叫做趙公渾脫,後來演變爲舞蹈。渾脫,指以全羊皮制成的物品。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說:“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常于邺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樂府雜錄》載:“開元(713—741)中有公孫大娘善舞劍器,僧懷素見之,草書遂長。蓋準其頓挫之勢也。”

創作背景

  後人對《草書歌行》是否系李白所作,一直存在争論。黃錫珪說:“而校者不能删削,以無左驗故。”據郭沫若考證:李白的《草書歌行》“當作于長流夜郎,遇赦放回,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遊零陵時所作。”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译文注释

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你用掉的墨水之多,简直就可以养北冰洋的鲸鱼。你用了那么多兔毫笔,难怪中山的兔子都被杀光了。八九月这里天气正凉爽。酒徒诗人,高堂满座。地上放着几箱白布和纸笺,都是别人请你写的。桌子上摆放着宣州的石砚,放射着墨水的黑又亮的光芒。我的小师傅喝醉以后就在绳床上小眯一会 。突然起身,须臾之间就横扫了几千张字。如同疾风骤雨一样,飒飒惊魂。又像花飞雪飘飘扬扬,一片苍茫。有时候对着粉白的墙壁手不停笔,字大如斗。观看你书写的人一个个惶惶然如见鬼神。满眼只见龙飞凤舞巨蟒游走。笔势左盘右收,左

左冲右突,如同漫天的闪电。也如同汉楚之间的战争来回拉锯。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那家的屏风和粉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什么王羲之什么张伯英,那也叫草圣?跟你一比就知道他们是浪得了几百年的虚名。我那位癫狂的酒友张旭,也号称草圣,他现在可是廉颇老矣,饭都吃不了了,现在凑不上草圣的名号了。我的小师傅的笔法不拘于古人的规矩。从古到今,万事到了极至的水平都要靠天生的才能。何必要像张旭一样,要观看公孙大娘《浑脱》剑舞才有所启发呢?

释怀素(725—785,一说737—799):字藏真,本姓钱,出生于零陵。七岁到“书堂寺”为僧,后住东门外的“绿天庵”,自幼爱好书法,刻苦学习,经禅之余,勤练书法,因无钱买纸,特在寺旁种下许多芭蕉树,用蕉叶代纸练字。经长期精研苦练,秃笔成堆,埋于山下,人称“笔冢”。其冢傍有小池,常洗砚水变黑,名为“墨池”。他好饮酒,醉后每遇寺壁及衣带、器皿无不拿来书写,兴到运笔,情随笔转,意随字生。他曾几次出游历,“竭见当代名公”,切磋书技。怀素以草书闻名于世,继承张旭笔法,而有所发展,“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永州现存怀素的作品有《瑞石帖》、《千字文》、《秋兴八首》等。墨池:《法书要录》载:“弘农张芝善草

书,改临学书,池水尽墨。”《太平寰宇记》:“墨池,王右军洗砚池也。”《方舆胜览》载:“绍兴府成珠寺本王羲之故宅,门外有二池,曰墨池、鹅池。”中山兔:《元和郡县志》载:中山在宣州水县东南十五里,出兔毫,为笔精妙。笺麻:唐代的纸。以五色染成,或用砑光,或用金银泥画花样来做成笺纸,纸以麻来作为材料,称为麻纸。绢素:丝织品的名称。在丝织品中,中等至下等者被称之为绢,绢中精白的织品被称之为素。绳床:原称胡床,又称交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胡床”是东汉时从域外传入中原一带的,《风俗通》中便有“灵帝好胡床”的记载。这种坐具的最大特点是可以交叉折叠。交椅就是在绳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怳(huǎng)怳: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七郡:湖南七郡指长沙郡、衡阳郡、桂阳郡、零陵郡、连山郡、江华郡、邵阳郡,此七郡皆在洞庭湖之南,所以说“湖南”。王逸少:王羲之(303—379),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其书法俊逸遒劲,独创圆转流利的风格,擅长隶、草、正、行各体,被奉为“书圣”。张伯英:张芝,字伯英,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善草书。他继承传统,精于草书技巧。凡是

家中衣帛,他必定拿来练习书法。临池学习书法,池水全被染成墨色。韦仲将称他为草圣。张颠:张旭,《旧唐书》载:吴郡张旭善写草书而且喜欢喝酒,每次醉后号呼狂走,索要毛笔挥洒写字变化无穷,如有神功。时人称为“张颠”。浑脱舞:唐代舞名。长孙无忌以乌羊皮为浑脱毡帽,大家仿效,叫做赵公浑脱,后来演变为舞蹈。浑脱,指以全羊皮制成的物品。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乐府杂录》载:“开元(713—741)中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盖准其顿挫之势也。”

创作背景

  后人对《草书歌行》是否李白所作,一直存在争论。黄锡珪说:“而校者不能删削,以无左验故。”据郭沫若考证:李白的《草书歌行》“当作于长流夜郎,遇赦放回,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游零陵时所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74743.html

上一篇: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