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2 05:09:00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玉簪轻绾融于发

出自宋代蘇轼的《有美堂暴雨》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喚起谪仙泉灑面,倒傾鲛室瀉瓊瑰。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聲響亮的雷聲宛如從遊人的腳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濃厚的雲霧缭繞,揮散不開。遠遠的天邊,疾風挾帶着烏雲,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陣暴雨,從浙東渡過錢塘江,向杭州城襲來。西湖猶如金樽,盛滿了雨水,幾乎要滿溢而出;雨點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開懷。我真想喚起沉醉的李白,用這滿山的飛泉洗臉,讓他看看,這眼前的奇景,如傾倒了鲛人的宮室,把珠玉灑遍人寰。

注釋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年),梅摯出知杭州,仁宗皇帝親自賦詩送行, 中有“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後,就在吳山頂上建有美堂以見榮寵。頑雲:猶濃雲。潋滟(liàn yàn):水波相連貌。凸:高出。敲铿(kēng):啄木鳥啄木聲,這裏借指打鼓聲。羯(音竭)鼓:羯族傳入的一種鼓。谪仙:被貶谪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賀知章曾贊美他爲谪仙人。唐玄宗曾譜新曲,召李白作詞。白已醉,以水灑面,使之清醒後,即時寫了多篇。鲛室:神話中海中鲛人所居之處,這裏指海。瓊瑰:玉石。

賞析二

  這首《有美堂暴雨》是

是蘇轼即景詩中的力作之一。詩以雄奇的筆調、新妙的語言有聲有色地摹寫了詩人于有美堂所見驟然而至的急雨之景。暴風雨是大自然中最能震懾人心的壯觀之一。蘇轼生性豁達爽朗,對暴風雨特别欣賞,寫了多首詩進行描摹贊歎。這首詩由于是在吳山頂上的有美堂中所寫,氣勢更爲雄偉壯大。

  詩的起首很突兀,直接入題寫暴風雨來時,悶雷起自腳下,雲霧繞座不散。突出了所處的地勢很高,因而所見的暴雨,與平地所見不同,爲下文鋪墊。接下就别出蹊徑,描繪了一幅壯闊異常的場面。風是看不見的,蘇轼卻給它着色,說是黑風,以視覺代替感覺,很形象地表現了暴雨來時疾風挾着塵灰烏雲的情況。“吹海立”是形容風的強烈。宋蔡縧《西清詩話》以爲是學杜甫文中“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句,盡管不一定對,但兩者的氣勢很接近。有美堂雖然很高,但不可能見到大海,“吹海立”是想象之詞,下句寫風帶着暴雨從東面漸漸而來,便是實指。夏天的暴雨,區域很小,來勢迅猛,通過“飛雨過江來”五字,将這一情況囊括殆盡。這句詩雖然搬用了唐殷堯藩《喜雨》詩句,但妙合時地,密切無縫。《禦選唐宋詩醇》卷三十四評此聯說:“寫暴雨非此傑句不稱……且亦必有‘浙東’句作對,情景乃合。”并說

隻有唐駱賓王的“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方能與此方駕。

  五、六二句具體寫暴雨。雨落在西湖裏,水汽蒸騰,西湖像一隻盛滿水的金樽,幾乎要滿溢出來;雨聲急促激切,又如羯鼓聲,敲打着這世界。這兩句從高處着眼,氣勢充沛,繪聲狀形,寫景與寫意交相并用。而用誇張的手法,把巨大的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聲,想象都很奇特。煞尾轉入觀感。這樣磅礴的雨景,令詩人震動不已,于是想讓這滿山飛漱的泉水沃醒沉醉的李白,讓他看看如同倒傾鲛人宮室、灑下滿天珍珠的奇景;同時,又等于在說要喚醒李白,請他寫出美妙傑出如同珠玉般的詩篇來。這兩層意思,看似不連,實際上是用了詩家慣用的“雨催詩”的典故。如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過雨》雲:“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蘇轼很喜歡用這典,如“雨已傾盆落,詩仍翻水成”(《次韻江晦叔》),“飒飒催詩白雨來”(《遊張山人園》)。

賞析

  此詩通首描寫暴雨,而前半篇與後半篇用的是兩種手法。用傳統的術語來說,是前賦後比。它首聯非常特征地寫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氣氛。在撥不開的濃雲堆積低空的時候,一聲炸雷從雲中鑽出來了,預示暴雨即将來臨。次聯,三句是想象,四句是親見。杜甫《朝獻太清宮

賦》有雲:“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蘇轼在此時不能不想到他敬愛的前輩所創造的這聯驚人奇句,而随風而至的雨卻已從東飛來,自然湊泊。在詩的後半,作者接連用了幾個比喻來形容這場暴雨。一寫雨勢之來,竟如金杯中斟滿的酒高出了杯面,二寫雨聲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趕着打擊,充滿敲铿之聲。也評蘇轼當時正在有美堂中宴飲,筵中有鼓樂,所以見景生情,因近取譬。但詩人飛騰的想象并沒有到此爲止,他忽然想到他的另一位敬愛的前輩李白的故事。這一場暴雨也許是老天爺爲了使醉中的李白迅速醒來,好寫出許多氣勢如翻江倒海的詩篇,所以特地将雨灑在他的臉上吧。從而充分地表達了他的内心活動。

  暴雨是誰都經曆過的,但隻有詩人,才能夠将生活中這種常見的、但又是稍縱即逝的景物賦予永恒的意義,從而顯示了它的美。但必須注意的還在于蘇轼寫的是一座近海城市山上看到的暴雨,而不是在什麽别的地方看到的;同時,他寫的是一位詩人特有的想象和感受,而不是别人的想象和感受。

創作背景

  這首《有美堂暴雨》是蘇轼即景詩中的力作之一。有美堂,爲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杭州太守梅摯所建,在杭州吳山最高處,左眺錢江,右瞰西湖。歐陽修曾作《有美堂記》,時人也紛紛吟

詩作文題吟此堂。《有美堂暴雨》是蘇轼于宋神宗熙甯六年(1073)初秋作。

作者簡介

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出自宋代苏轼的《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译文注释

译文  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

注释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年),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诗送行, 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后,就在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顽云:犹浓云。潋滟(liàn yàn):水波相连貌。凸:高出。敲铿(kēng):啄木鸟啄木声,这里借指打鼓声。羯(音竭)鼓:羯族传入的一种鼓。谪仙: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贺知章曾赞美他为谪仙人。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清醒后,即时写了多篇。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琼瑰:玉石。

赏析

  这首《有美堂暴雨》是

是苏轼即景诗中的力作之一。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暴风雨是大自然中最能震慑人心的壮观之一。苏轼生性豁达爽朗,对暴风雨特别欣赏,写了多首诗进行描摹赞叹。这首诗由于是在吴山顶上的有美堂中所写,气势更为雄伟壮大。

  诗的起首很突兀,直接入题写暴风雨来时,闷雷起自脚下,云雾绕座不散。突出了所处的地势很高,因而所见的暴雨,与平地所见不同,为下文铺垫。接下就别出蹊径,描绘了一幅壮阔异常的场面。风是看不见的,苏轼却给它着色,说是黑风,以视觉代替感觉,很形象地表现了暴雨来时疾风挟着尘灰乌云的情况。“吹海立”是形容风的强烈。宋蔡绦《西清诗话》以为是学杜甫文中“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句,尽管不一定对,但两者的气势很接近。有美堂虽然很高,但不可能见到大海,“吹海立”是想象之词,下句写风带着暴雨从东面渐渐而来,便是实指。夏天的暴雨,区域很小,来势迅猛,通过“飞雨过江来”五字,将这一情况囊括殆尽。这句诗虽然搬用了唐殷尧藩《喜雨》诗句,但妙合时地,密切无缝。《御选唐宋诗醇》卷三十四评此联说:“写暴雨非此杰句不称……且亦必有‘浙东’句作对,情景乃合。”并说

只有唐骆宾王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方能与此方驾。

  五、六二句具体写暴雨。雨落在西湖里,水汽蒸腾,西湖像一只盛满水的金樽,几乎要满溢出来;雨声急促激切,又如羯鼓声,敲打着这世界。这两句从高处着眼,气势充沛,绘声状形,写景与写意交相并用。而用夸张的手法,把巨大的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声,想象都很奇特。煞尾转入观感。这样磅礴的雨景,令诗人震动不已,于是想让这满山飞漱的泉水沃醒沉醉的李白,让他看看如同倒倾鲛人宫室、洒下满天珍珠的奇景;同时,又等于在说要唤醒李白,请他写出美妙杰出如同珠玉般的诗篇来。这两层意思,看似不连,实际上是用了诗家惯用的“雨催诗”的典故。如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过雨》云:“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苏轼很喜欢用这典,如“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次韵江晦叔》),“飒飒催诗白雨来”(《游张山人园》)。

赏析

  此诗通首描写暴雨,而前半篇与后半篇用的是两种手法。用传统的术语来说,是前赋后比。它首联非常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在拨不开的浓云堆积低空的时候,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预示暴雨即将来临。次联,三句是想象,四句是亲见。杜甫《朝献太清宫

赋》有云:“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苏轼在此时不能不想到他敬爱的前辈所创造的这联惊人奇句,而随风而至的雨却已从东飞来,自然凑泊。在诗的后半,作者接连用了几个比喻来形容这场暴雨。一写雨势之来,竟如金杯中斟满的酒高出了杯面,二写雨声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赶着打击,充满敲铿之声。也评苏轼当时正在有美堂中宴饮,筵中有鼓乐,所以见景生情,因近取譬。但诗人飞腾的想象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忽然想到他的一位敬爱的前辈李白的故事。这一场暴雨也许是老天爷为了使醉中的李白迅速醒来,好写出许多气势如翻江倒海的诗篇,所以特地将雨洒在他的脸上吧。从而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内心活动

  暴雨是谁都经历过的,但只有诗人,才能够将生活中这种常见的、但又是稍纵即逝的景物赋予永恒的意义,从而显示了它的美。但必须注意的还在于苏轼写的一座近海城市山上看到的暴雨,而不是在什么别的地方看到的;同时,他写的是一位诗人特有的想象和感受,而不是别人的想象和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有美堂暴雨》是苏轼即景诗中的力作之一。有美堂,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杭州太守梅挚所建,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欧阳修曾作《有美堂记》,时人也纷纷吟

作文题吟此堂。《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初秋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74727.html

上一篇:云谁之思?美孟弋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