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5 19:40:1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春风抚皱又拂陈

出自宋代晁補之的《憶少年·别曆下》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南山尚相送,隻高城人隔。 罨畫園林溪绀碧。算重來、盡成陳迹。劉郎鬓如此,況桃花顔色。譯文及注釋

譯文柳樹一片,一望無邊,畫船不知人間離情,依然載着四方來客四處遊蕩,挂起遠航的征帆。隻有南山有情有意,在兩岸來相送,隻是高城處的佳人,卻被山水隔斷了視線。兩岸風光如畫,秀麗動人,園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淨透徹。就算能重新遊一遍舊地,也物是人非,成爲過眼雲煙,到處飄泊,劉郎的鬓發已花白如斑,人已蒼老,何況桃花的青春?

注釋《憶少年》:詞牌名。又名《十二時》、《桃花曲》、《隴首山》。晁補之創調。四十六字,前片兩仄韻,後片三仄韻,亦以入聲部爲宜。兩結皆上一、下四句法。亦有于過片處增一領格字者。曆下:山東曆城縣。官柳:大道兩旁的柳樹。官,把官道,大路。畫舸(ɡě):畫船,指首尾彩畫的大船。南山:指曆山,在曆城縣南。罨(yǎn)畫:色彩雜染的圖畫。出自唐秦韬玉《送友人罷舉除南陵令》詩:“花明驿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畫開。”绀(gàn)碧:深藍色。绀:本謂青紅,青而含赤色,後謂青翠之色。劉郎:劉禹錫。劉禹錫詩有:”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劉郎桃花

花:謂劉禹錫作桃花詩譏諷當權賈禍遭貶之事。

賞析

  這首詞寫作者獨自離開曆下城時的感受。

  詞的上片,起筆疊用三個“無”字,以白描方式突出飄泊者的凄涼,更增濃了漂泊者的悲哀。前三句寫盡行蹤飄零,宦途輾轉。“南山”兩句,點出題旨。“南山”“相送”,卻被“高城”隔斷,無限依戀,更增一層哀傷。“南山”二句繼寫送故人時的無限依戀。有情之人與無情之人對比鮮明,更顯離愁之深。

  詞的下片,抒發人生感慨。“罨畫’句寫曆城風光如畫,使人留戀,令人難舍,贊曆下林泉景勝。“算重來”以下,設想今後變遷,不勝感慨。這首詞上片描寫行客離别是的愁緒和戀戀不舍的心情,下片“劉郎”句用劉禹錫受貶、遠谪僻鄉重回長安但青春已去的故事,抒發年華易逝的感喟。感歎好景不常、華年空過、有情人無緣聚首的遺憾,全詞語辭清麗婉雅而不绮豔,情意纏綿真摯,韻味久耐。全詞以“無根”爲抒情之根本,抒情凄婉。南山尚相送,隻高城人隔。這首詞上片描寫行客離别是的愁緒和戀戀不舍的心情,下片感歎好景不常、華年空過、有情人無緣聚首的遺憾,全詞語辭清麗婉雅而不绮豔,情意纏綿真摯而不軟,韻味久耐咀嚼。這兩句以山襯人,抒發了佳人不見的憂傷。“算重來”以下,設想今

後變遷,不勝感慨。

  這首詞麗而不豔,清雅深婉,情義纏綿,韻味十足,令人回味無窮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是詞人谪貶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别曆下時的抒懷之作。

作者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222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爲“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轼。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隐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忆少年·别历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译文注释

译文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注释《忆少年》:词牌名。又名《十二时》、《桃花曲》、《陇首山》。晁补之创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后片三仄韵,亦以入声部为宜。两结皆上一、下四句法。亦有于过片处增一领格字者。历下:山东历城县。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官,把官道,大路。画舸(ɡě):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南山:指历山,在历城县南。罨(yǎn)画:色彩杂染的图画。出自唐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花明驿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画开。”绀(gàn)碧:深蓝色。绀:本谓青红,青而含赤色,后谓青翠之色。刘郎:刘禹锡。刘禹锡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郎桃花

花:谓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独自离开历下城时的感受。

  词的上片,起笔叠用三个“无”字,以白描方式突出飘泊者的凄凉,更增浓了漂泊者的悲哀。前三句写尽行踪飘零,宦途辗转。“南山”两句,点出题旨。“南山”“相送”,却被“高城”隔断,无限依恋,更增一层哀伤。“南山”二句继写送故人时的无限依恋。有情之人与无情之人对比鲜明,更显离愁之深。

  词的下片,抒发人生感慨。“罨画’句写历城风光如画,使人留恋,令人难舍,赞历下林泉景胜。“算重来”以下,设想今后变迁,不胜感慨。这首词上片描写行客离别是的愁绪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下片“刘郎”句用刘禹锡受贬、远谪僻乡重回长安但青春已去的故事,抒发年华易逝的感喟。感叹好景不常、华年空过、有情人无缘聚首的遗憾,全词语辞清丽婉雅而不绮艳,情意缠绵真挚,韵味久耐。全词以“无根”为抒情之根本,抒情凄婉。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这首词上片描写行客离别是的愁绪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下片感叹好景不常、华年空过、有情人无缘聚首的遗憾,全词语辞清丽婉雅而不绮艳,情意缠绵真挚而不软,韵味久耐咀嚼。这两句以山衬人,抒发了佳人不见的忧伤。“算重来”以下,设想今

后变迁,不胜感慨

  这首词丽而不艳,清雅深婉,情义缠绵,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是词人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别历下时的抒怀之作。

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222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74394.html

上一篇: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鹤禁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