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诗歌赏析_经典诗歌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经典诗歌

独不见诗歌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18 08:41:56

分类:经典诗歌发布者:倾城如梦未必阑珊

  獨不見

  作者: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獨不見》是唐代詩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

  賞析

  這首七律,是借用了樂府古題“獨不見”。郭茂倩《樂府詩集》解題雲:“獨不見,傷思而不得見也。”此詩的主人公是一位長安少婦,她所“思而不得見”的是征戍遼陽十年不歸的丈夫。詩人以委婉纏綿的筆調,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處處、落葉蕭蕭的秋夜,身居華屋之中,心馳萬裏之外,輾轉反側,久不能寐的孤獨愁苦情狀。此詩對後來唐代律詩,尤其是邊塞詩影響很大,曆來評價甚高。姚鼐說它“高振唐音,遠包古韻,此是神到之作,當取冠一朝矣。”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栖玳瑁梁。”盧家少婦,名莫愁,梁武帝蕭衍詩中的人物,後來用作少婦的代稱。郁金是一種香料,和泥塗壁能使室内芳香;玳瑁是一種海龜,龜甲極美觀,可作裝飾品。開頭兩句以重彩濃筆誇張地描繪女主人公閨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塗飾,頂梁也用玳瑁殼裝點起來,無比芬芳,無比華麗。連海燕也飛到梁上來安栖了。“雙栖”兩字,暗用比興。看到梁上海燕那相依相偎的柔情密意

意,這位“莫愁”女也許有所感觸吧。此時,又聽到窗外西風吹落葉的聲音和頻頻傳來的搗衣的砧杵之聲。秋深了,天涼了,家家戶戶忙着準備禦冬的寒衣,有征夫遊子在外的人家,就更要格外加緊了。這進一步勾起少婦心中之愁。“寒砧催木葉”,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蕭蕭落葉催人搗衣而砧聲不止,詩人卻故意主賓倒置,以渲染砧聲所引起的心理反響。事實上,正是寒砧聲落葉聲彙集起來在催動着閨中少婦的相思,促使她更覺内心的空虛寂寞,更覺不見所思的愁苦。夫婿遠戍遼陽,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憶,也已整整十年了。

  頸聯出句的“白狼河北”正應上聯的遼陽。主人公想:十年了,夫婿音訊斷絕,他現在處境怎樣?命運是吉是兇?幾時才能歸來?還有無歸來之日?一切一切,都在茫茫未蔔之中,叫人連懷念都沒有一個準着落。因此,這位長安城南的思婦,在這秋夜空閨之中,心境就不單是孤獨、寂寥,也不隻是思念、盼望,而且在擔心,在憂慮,在惴惴不安,愈思愈愁,愈想愈怕,以至于不敢想象了。上聯的“憶”字,在這裏有了更深一層的表現。

  寒砧聲聲,秋葉蕭蕭,叫盧家少婦無法入眠。更有那一輪惱人的明月,竟也來湊趣,透過窗紗把流黃帏帳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給人愁上添愁。前六句是詩

人充滿同情的描述,到這結尾兩句則轉爲女主人公愁苦已極的獨白,她不勝其愁而遷怒于明月了。詩句構思新巧,比之前人寫望月懷遠的意境大大開拓一步,從而增強了抒情色彩。

  這首詩,人物心情與環境氣氛密切結合。“海燕雙栖玳瑁梁”烘托“盧家少婦郁金堂”的孤獨寂寞,寒砧木葉、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的思念憂愁,尾聯“含愁獨不見”的情語借助“明月照流黃”的景物渲染,便顯得餘韻無窮。論手法,則有反面的映照(“海燕雙栖”),有正面的襯托(“木葉”、“秋夜長”),多方面多角度地抒寫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見”的愁腸。詩雖取材于閨閣生活,語言也未脫盡齊梁以來的浮豔習氣,卻顯得境界廣遠,氣勢飛動,讀起來給人一種“順流直下”(《詩薮·内編》卷五)之感。

  注釋

  ①獨不見:樂府《雜曲歌辭》舊題。《樂府解題》:“獨不見,傷思而不見也。”題一作《古意呈喬補阙知之》,疑爲副題。喬補阙爲喬知之,武則天萬歲通年間任右補阙,詩當作于此時。

  ②盧家少婦:代指長安少婦。借梁武帝《河中之水歌》詩意:“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十五嫁爲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郁金堂:以郁金香和泥土壁的房子。堂:一作香。海燕:

燕的一種,又名越燕,紫胸輕小,多在梁上築巢。玳瑁:屬海龜,這裏是指以玳瑁爲飾的屋梁,極言梁的名貴精美。龜甲美觀可作裝飾品。

  ③砧(zhēn):搗衣石,古代搗衣多在秋晚。催木葉:指砧聲至秋而起,樹葉也随秋而落。戍:駐守。遼陽:在今遼甯省境内大遼河以東之地,唐時置遼州,派重兵駐守,古時爲東北邊防要地。

  ④白狼河:即今遼甯境内的大淩河。丹鳳城:指京城長安。

  ⑤誰爲:即“爲誰”,一作“謂”。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對”。流黃:雜色絲絹,這裏指黃紫相間的絲織品,泛指衣料。古樂府《相逢行》:“大婦織绮羅,中婦織流黃。”

  譯文

  郁金香塗飾在盧家少婦的樓堂,海燕栖息在用玳瑁裝飾的屋梁。

  在九月的搗衣聲中樹葉已落盡,思念着在遼陽征戍十年的丈夫。

  丈夫在渺茫的白浪河音訊不通,京城中的我總覺日夜過得漫長。

  誰能夠看見她的孤獨她的悲愁,隻把那明月清輝灑落在紗帳上。

  独不见

  作者: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独不见》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

  赏析

  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此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此诗对后来唐代律诗,尤其是边塞诗影响很大,历来评价甚高。姚鼐说它“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卢家少妇,名莫愁,梁武帝萧衍诗中的人物,后来用作少妇的代称。郁金是一种香料,和泥涂壁能使室内芳香;玳瑁是一种海龟,龟甲极美观,可作装饰品。开头两句以重彩浓笔夸张地描绘女主人公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饰,顶梁也用玳瑁壳装点起来,无比芬芳,无比华丽。连海燕也飞到梁上来安栖了。“双栖”两字,暗用比兴。看到上海燕那相依相偎的柔情密意

意,这位“莫愁”女也许有所感触吧。此时,又听到窗外西风吹落叶声音和频频传来的捣衣的砧杵之声。秋深了,天凉了,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有征夫游子在外的人家,就更要格外加紧了。这进一步勾起少妇心中之愁。“寒砧催木叶”,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萧萧落叶催人捣衣而砧声不止,诗人却故意主宾倒置,以渲染砧声所引起的心理反响。事实上,正是寒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在催动着闺中少妇的相思,促使她更觉内心的空虚寂寞,更觉不见所思的愁苦。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

  颈联出句的“白狼河北”正应上联的辽阳。主人公想:十年了,夫婿音讯断绝,他现在处境怎样?命运是吉是凶?几时才能归来?还有无归来之日?一切一切,都在茫茫未卜之中,叫人连怀念都没有一个准着落。因此,这位长安城南的思妇,在这秋夜空闺之中,心境就不单是孤独、寂寥,也不只是思念、盼望,而且在担心,在忧虑,在惴惴不安,愈思愈愁,愈想愈怕,以至于不敢想象了。上联的“忆”字,在这里有了更深一层的表现

  寒砧声声,秋叶萧萧,叫卢家少妇无法入眠。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竟也来凑趣,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添愁。前六句是诗

人充满同情的描述,到这结尾两句则转为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独白,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诗句构思新巧,比之前人写望月怀远的意境大大开拓一步,从而增强了抒情色彩

  这首诗,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密切结合。“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思念忧愁,尾联“含愁独不见”的情语借助“明月照流黄”的景物渲染,便显得余韵无穷。论手法,则有反面的映照(“海燕双栖”),有正面的衬托(“木叶”、“秋夜长”),多方面多角度地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诗虽取材于闺阁生活,语言也未脱尽齐梁以来的浮艳习气,却显得境界广远,气势飞动,读起来给人一种“顺流直下”(《诗薮·内编》卷五)之感。

  注释

  ①独不见:乐府《杂曲歌辞》旧题。《乐府解题》:“独不见,伤思而不见也。”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疑为副题。乔补阙为乔知之,武则天万岁通年间任右补阙,诗当作于此时。

  ②卢家少妇:代指长安少妇。借梁武帝《河中之水歌》诗意:“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郁金堂:以郁金香和泥土壁的房子。堂:一作香。海燕:

燕的一种,又名越燕,紫胸轻小,多在梁上筑巢。玳瑁:属海龟,这里是指以玳瑁为饰的屋梁,极言梁的名贵精美。龟甲美观可作装饰品。

  ③砧(zhēn):捣衣石,古代捣衣多在秋晚。催木叶:指砧声至秋而起,树叶也随秋而落。戍:驻守。辽阳:在今辽宁省境内大辽河以东之地,唐时置辽州,派重兵驻守,古时为东北边防要地。

  ④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丹凤城:指京城长安。

  ⑤谁为:即“为谁”,一作“谓”。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对”。流黄:杂色丝绢,这里指黄紫相间的丝织品,泛指衣料。古乐府《相逢行》:“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译文

  郁金香涂饰在卢家少妇的楼堂,海燕栖息在用玳瑁装饰的屋梁。

  在九月的捣衣声中树叶已落尽,思念着在辽阳征戍十年的丈夫。

  丈夫在渺茫的白浪河音讯不通,京城中的我总觉日夜过得漫长。

  谁能够看见她的孤独她的悲愁,只把那明月清辉洒落在纱帐上。

童年的颜色现代诗歌

童年的颜色像一盒巧克力豆,  五彩缤纷,  有红色、有蓝色、  有绿色、有黑色、有白色。  童年的颜色是红色的,  当我考试考了一百分,  妈妈看了会表扬我, ...[全文阅读]

激昂

激昂当雨点抱着命运的绳索滑下初生的藤条朦胧在希望的雨中当迸溅的情味模糊了行者的步履生活的婀娜捡起岁月的暗香这爱着世界的流水理解了长风的诗赋这男儿勇者的...[全文阅读]

在心田里种植希望诗歌

年少无知的我在心田种植下希望的种子  懵懂的我在心田种植下希望的种子  懂事的我在心田种植希望的种子  希望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  可以看到家人洋溢着幸...[全文阅读]

别了,我亲爱的母校诗歌

雏鹰搏击长空,那是鸟儿对蓝天的向往  小溪涓涓流淌,那是河流对海洋的颂歌  果园千里飘香,那是大地对农民的回赠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是人生前进的方向!  你看...[全文阅读]

有关于秋天的简短诗歌现代诗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下面是有关于秋天的简短诗歌现代诗,欢迎鉴赏。篇一:有关于秋天的简短诗歌现代诗秋天来了撞伤了末日的夏日的快乐他们再...[全文阅读]

在云南看云现代诗歌

在普者黑看云  晚霞里形状各异的彩云  被落日染得白红难分  天水相映着镀金的云  晚霞粼粼水波粼粼  紧紧环抱大地上的盆景  不肯让夜幕来临  在石...[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独不见诗歌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7298.html

上一篇:《谁给我答案》毕业诗歌

下一篇:“传统女孩”诗歌

经典诗歌相关文章
更多经典诗歌文章

精选经典诗歌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经典诗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