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8 00:01:16
出自魏晉潘嶽的《秋興賦》
晉十有四年,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騎之省。高閣連雲,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纨绮之士,此焉遊處。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寝,匪遑卮甯,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于時秋也,故以“秋興”命篇。其辭曰: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覽花莳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憀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将歸”。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羁旅之憤。臨川感流以歎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塗而難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野有歸燕,隰有翔隼。遊氛朝興,槁葉夕殒。于是乃屏輕箑,釋纖絺,藉莞箬,禦袷衣。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月瞳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階闼兮,蟋蟀鳴乎軒屏。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餘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獨輾轉于華
華省。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伏首而自省。斑鬓髟以承弁兮,素發飒以垂領。仰群俊之逸軌兮,攀雲漢以遊騁。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苟趣舍之殊塗兮,庸讵識其躁靜。
聞至人之休風兮,齊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踐而獲底。阙側足以及泉兮,雖猴猿而不履。龜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綠水。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绂以高厲。耕東臯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泉湧湍于石間兮,菊揚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遊鲦之澼澼。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悠哉遊哉,聊以卒歲。
譯文及注釋譯文 晉武帝太始十四年,我三十二歲,開始出現白頭發了。因是太尉府的屬員兼任了虎贲中郎将,在散騎官署内寄居值班。那裏高大的樓閣連接着雲彩,有陽光的鮮明景色很少見到,帽子上插着貂尾蟬文、身上穿着件件細絹绮羅的卿士,在這裏嬉遊居住。我是鄉野之人,休息不過在草屋山林之下,談話不過以農民和野老爲客,自從暫領官職,充數排列在朝廷百官中,早起晚睡,沒有一刻功夫安甯,就好像池子裏的魚、籠中的鳥,産生了對江湖山野的思念,于是筆端蘸墨,拿過紙來,感慨而作此賦。當時正是秋天,因此用秋興作爲篇名。
春夏秋冬四季匆匆地接替,
世上萬物紛紛回轉迫近。看那花朵移栽随着時序更替,能察覺出四季是草木盛衰的寄托。感慨那草木冬天的凋零,春天的滋生,嗟歎草木夏天的茂盛,秋天的搖落。雖說草木榮枯是微末小事,卻也影響着人們的情感的好、惡。宋玉的話說得好:“悲哀啊,秋天形成了肅殺寒涼的陰冷之氣,蕭條寂寞啊,草木搖動飄零變得衰落。心中凄涼悲傷,就像要去遠行,登山臨水送别将要歸去的人。”送歸者有思念伴侶的懷念,遠行者有羁旅漂泊的悲憤,臨水者則像孔子感歎流水似時光飛逝,登山者又像齊景公懷想未來而哀悼眼前。那四種感傷都使人心内痛苦,遇上了一件也難以忍受,但嗟歎秋天的值得悲哀,那大概是沒有什麽愁可比而又沒有盡頭了。
田野裏有歸來的燕子,沼澤地有低翔的鹘鳥。漫遊的興緻早晨産生,枯幹的樹葉傍晚就殒落了。于是就收起了輕巧的扇子,脫下纖細的葛衣,鋪墊上香蒲席,穿上了夾襖。庭院樹木的枝頭空空都飄灑零落了,強勁的風兇猛地吹動着帳幕。寒蟬嘒嘒地小聲低吟,秋雁飄飄地向南飛去。天空澄明愈加高遠,陽光在空中飄忽逐漸微弱。爲什麽微弱的陽光時間這麽短,感覺那寒冷的夜晚卻正長。月色朦胧透出微光,露水凄清凝結着寒氣。螢火蟲的光亮在台階門旁閃爍,蟋蟀在小屋的屏帳附
近鳴叫。聽那飛離的大雁在晨空中低吟,仰望那七月流火的寒天殘景。深夜裏我耿耿于懷不能睡,在官署中獨自展轉反側。醒悟到時光歲月快到盡頭,憤然低下頭來檢查自己。我斑白的鬓發長長地下垂頂着帽子,白頭發飒然飄落到了衣領。仰慕顯貴們安逸的生活軌迹,可以攀青雲緻高遠到處遊逛。他們熙熙攘攘地登上了春台,帽子上插着的金铛貂尾在閃閃發着金光。如果人們的志向好惡有不同,也就無從識别他們的輕重靜躁了。
聽說道德高尚的人的吉祥風尚,能齊天下萬物于一指間。而那些人卻隻顧貪安忘危,所以也逃不過出于生而入于死的規律。人們行動邁步不過隻需容足之地,不踏容足以外的地方,幾乎就能獲得安生。如果在隻能立足之地,挖坑深至黃泉,即使是敏捷的猿猴也不敢涉足。神龜不願死後把自己的龜骨放到祖廟中祭祀,它還想轉身返回綠水之中。且讓我收拾起官服歸來吧,快扔掉官印飛走高飛吧。耕種那水邊高地的肥沃土地,除交納租稅還有糧食剩餘。在石縫間,山泉水波洶湧湍流,在水邊的山崖上,黃菊吐出芬芳。在涓涓的秋水中洗澡,在潎潎戲水聲中觀賞白鲦魚。自由逍遙在深山幽水間,放任曠達地生活在人世中。從容不迫悠閑自得地遨遊吧,姑且度過一年又一年。
注釋十有四年:指晉武帝
鹹甯四年(公元年)。二毛:頭發黑白夾雜。太尉掾(yuàn):太尉的副官。虎贲(bēn)中郎将:帝王行宮或營帳的衛隊首領。寓直:寄值。散騎之省:侍從皇帝左右,掌規谏的部門。陽景:日光。罕曜(yào):很少照射到。珥(ěr):戴。蟬冕:漢代時侍從官員之冠以貂尾蟬紋爲飾,後遂用爲顯貴者的通稱。襲:穿。纨(wán)绮(qǐ):絹綢衣服,代指富貴人家的子弟。仆:自謙稱呼。野人:鄉野俗人。偃(yǎn)息:卧息,指居住。攝官承乏:在任官吏的謙語,意思是,人才缺乏,自己隻好承擔職務充數。猥:謙詞,相當于“辱”。廁朝列:置身于朝臣的行列。夙(sù)興晏寝:起得早,睡得晚。匪逞:無暇。底:緻,得到。染翰:指以筆醮墨。四時:春、夏、秋、冬。忽:迅疾的樣子。代序:次序更替。回薄:指萬物的生長與凋謝反複更替。覽:觀察。莳(shì):栽種。時育:按時令生長。察:明白,察覺。冬索:冬季萬物凋敝殆盡。春敷:春季百卉四處布生。末士:士大夫中官位低卑者。榮悴:指政治上的得志和失意。宋玉之言:指《九辯》。憀(liáo)栗:傷心的樣子。徒之戀:即徒戀之,徒勞地留戀。悼:感傷。四感:封建士大夫宣揚養生處世應奉行忍、默、平、直四條原則,違背即有痛苦,所以叫“四感”。
疚心:内心痛苦。遭:遇。一塗:一次厄運。塗,堵塞,坎坷。諒:的确。隼(sǔn):鳥名,兇猛善飛。屏:通“摒”,放棄。箑(shà):扇子。纖締:一種用葛纖維織成的細布。藉:鋪上。莞(guǎn):草名,此處指席子。蒻(ruò):草名,此處亦指席子。禦:等于說“穿”。祫(xiá):夾衣。槭(qì):樹枝無葉的樣子。戾(lì):猛烈。嘒(huì)嘒:蟬鳴聲。晃朗:明亮的樣子。悠陽:太陽将落的樣子。浸微:日光越來越微弱。晷(guǐ):時光。方永:正長。朣(tóng)胧(lóng):似明不明的樣子。含光:月光不夠明亮如物之含而未吐,光亮沒有完全散出。熠(yì)耀:指螢火蟲。粲(càn):明亮的樣子。闼(tà):門。軒屏:堂前屏風。流火:流,指下行。火,指大火星,即心宿。夏曆六月黃昏時,心宿出現千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到了七月,就偏西向下了。餘景:餘光。耿介:煩躁不安的樣子。華省:職務親貴的官署。此指散騎省。遒(qiú):臨近。髟(biāo):鬓發下垂的樣子。弁(biàn):用皮革做成的帽千。飒(sà):衰落。群俊:指衆多的官僚。逸軌:超逸的行迹,指仕途得意。春台:登眺遊玩的勝處。熙熙:人多的樣子。金貂:金珰和貂尾。炯炯:明亮的樣子。趣舍:進與退。趣,通“趨”。殊塗
(tú):異路。塗,通“途”。庸讵(jù):難道,反問副詞。躁靜:急躁與安靜。至人:道家指對人生悟徹的人。休風:美好風範。“齊天地”句:《莊子·齊物論》雲:“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意思是,天地同是一個概念,萬物都如一匹馬。這是莊子否定事物對立性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此連上句說,要學習至人淡視榮辱貴賤的風範。投趾(zhǐ):置足。容迹:僅能容納一腳之地。殆(dài):近處。不踐:不踩踏。底:達到。阙:通“掘”。側足:足附近之地。及泉:指挖掘很深。履:走。宗祧(tiāo):宗廟。反:通“返”。斂衽(rèn):提起衣襟。歸來:辭官歸家。投绂(fú):解下系印的帶子,指辭官。高厲:走向高處,指歸隐。東臯(gāo):泛指田野。輸:繳納。稅:租。澨(shì):水涯。澡:洗。涓涓:水流的樣子。玩:觀賞。鲦(tiáo):魚名,又稱蒼條魚。潎(pì)潎:遊動的樣子。阿:大山。優哉遊哉:自得的樣子。卒歲:度完時日。
賞析《秋興賦》在嗟歎四時的基礎上,以宋玉《九辨》中悲秋的名句爲契機,抒發自己對“秋日之可哀”的獨特理解。先将宋玉句中提到的“送歸”、“遠行”、“臨川”、“登山”做的诠釋和評議:“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羁旅之憤,臨川感流以歎逝
兮,登山懷遠而悼近。”送别歸去的人懷着思慕伴侶的戀意,遠去他方的人有羁旅漂泊的悲憤,面臨大川則感歎流水似時光飛逝,登上高山又懷想未來而哀悼眼前。前兩點是一般概括,後兩點是具體用典,一用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之典,一用齊景公樂而怕死之典。接着潘嶽用議論總結了“四感”,道出自己的見解:“彼四感之疚心兮,遭一途而難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四感讓人内心哀痛,遇到一樣也難以忍愛,可是嗟歎秋天本身的值得悲哀,大概是沒有什麽愁可比而又無休無止了。宋玉的名言是封建社會仕途坎坷的文人在秋日共同心理感應的寫照,潘嶽的獨特理解又成爲此賦所興的思想基礎。
《秋興賦》以空間的轉換、時間的推移,點染重彩濃墨,極力鋪寫蕭瑟、冷落的秋天景象。按時間來看,從野外寫到庭院:“野有歸燕,隰有翔隼”,寫到屋内:“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戾而吹帷。”田野裏有歸來的燕子,沼澤地有低翔的鹘鳥;庭院樹枝上的葉子都飄灑零落了,強勁的風兇猛地吹動着屋門的帳幕。按時間來看,從白天寫到晚上:“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天空澄明愈加顯得高遠,太陽的光線在空中飄飄忽忽逐漸衰微。爲什麽微弱的陽光
時間這麽短,而感覺那寒冷的夜晚卻正長。從夜晚又寫到清晨:“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餘景。”聽那飛離的大雁在晨空中吟唱,仰望那七月流火的寒天殘景,而且其中夾雜着對秋夜“月瞳胧”、“露凄清”、“熠耀粲”、“蟋蟀鳴”種種所見所聞的感受描寫。景象鋪寫後聯想到自己,以“不寐”、“展轉”寫出所悟和自省,又以自己“斑鬓髟以承弁兮,素發飒以垂領”的憂思早衰的形象與顯貴們“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的得意嬉遊的傲氣對比,當然會自然得出清醒的認識和信念:“苟趣舍之殊塗兮,庸讵識其躁靜。”如果人們的志向好惡有不同,也就無從識别他們的輕重靜躁了,是此賦所興的環境背景。
《秋興賦》直接闡發老莊的“齊萬物、一生死”的學說,順理成章地引出此篇的篇眼——即所興。正面議論、反面對照、援例引證、用典說明,可說議論得十分透辟。其中“龜祀骨”的典故源于《莊子·秋水》篇。這個典故正好表達了潘嶽甯願無拘無束地去過隐居生活,也不願受人白眼而宦海沉浮,全篇所興也就一下子脫口而出:“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绂以高厲”,且讓我收藏起官服歸來吧,快扔掉那官印用高風亮節激勵自己。該句說的直接,痛快,又響亮,是此賦的眼目。緊接着又以歡快的筆
調,描繪了想像中的歸隐生活:“耕東臯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泉湧湍于石間兮,菊揚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遊鲦之潎潎。”耕東臯,交餘稅,聽泉聲,嗅菊芳,浴秋水、賞魚樂,寫得何其輕松自在,情趣橫生,一幅怡然自得、與世無争的隐居圖躍然紙上,這是當時司馬氏嚴酷統治下庶族士大夫超然物外,全身遠禍的典型心境。由老莊哲學想到歸隐是此賦的理想境界。
《秋興賦》通過對秋哀感情的抒發,對秋景鋪陳的描寫,對“齊天地”觀念深刻的議論,表達了對達官顯貴們的輕蔑和自己處境的憤懑,從而表示了歸隐避禍的決心。
《秋興賦》在賦的發展階段中,按内容屬抒情言志小賦;按形式屬骈體賦。在表達方式上,它已打破了漢散體大賦專尚叙事,鋪陳揚麗的寫法,而是熔叙事、描寫、抒情、議論爲一爐,很多句子多種表達方式兼而有之,不能說專指某種表達方式了。句式上以四、六句爲主,而且注重對仗,上下句幾乎都是雙雙比翼骈出,而且注重偶句押韻和靈活換韻,增強了語言的節奏美和音韻美。雖然還保留很多騷體賦的“兮”字,但隻在上句,句中沒有,而且也不是句句必有,可以看到逐漸被淘汰的痕迹了。
創作背景鹹甯四年(公元278年),潘嶽三十二歲時任太尉賈充的屬員及虎贲
中郎将,主要任務是在散騎官署宿衛值夜。當他看到那些冠飾蟬文金铛,身着華服的達官顯貴在這裏嬉鬧遊逛時,對比自己卻才高位卑,辛苦忙碌,早起晚睡,不得安甯,不禁産生了歸隐的念頭,于是憤然提筆寫了此賦。
作者簡介潘嶽(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安,西晉著名文學家。字安仁,漢族,河南荥陽中牟(今河南鄭州中牟大潘莊)人,出生于河南鞏縣(今河南鄭州鞏義)。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後世遂以潘安稱焉。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卮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其辞曰:
四时忽其代序兮,万物纷以回薄。览花莳之时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憀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殒。于是乃屏轻箑,释纤絺,藉莞箬,御袷衣。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月瞳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独辗转于华
华省。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伏首而自省。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仰群俊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苟趣舍之殊涂兮,庸讵识其躁静。
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底。阙侧足以及泉兮,虽猴猿而不履。龟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绿水。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高厉。耕东皋之沃壤兮,输黍稷之余税。泉涌湍于石间兮,菊扬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鲦之澼澼。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悠哉游哉,聊以卒岁。
译文及注释译文 晋武帝太始十四年,我三十二岁,开始出现白头发了。因是太尉府的属员兼任了虎贲中郎将,在散骑官署内寄居值班。那里高大的楼阁连接着云彩,有阳光的鲜明景色很少见到,帽子上插着貂尾蝉文、身上穿着件件细绢绮罗的卿士,在这里嬉游居住。我是乡野之人,休息不过在草屋山林之下,谈话不过以农民和野老为客,自从暂领官职,充数排列在朝廷百官中,早起晚睡,没有一刻功夫安宁,就好像池子里的鱼、笼中的鸟,产生了对江湖山野的思念,于是笔端蘸墨,拿过纸来,感慨而作此赋。当时正是秋天,因此用秋兴作为篇名。
春夏秋冬四季匆匆地接替,
世上万物纷纷回转迫近。看那花朵移栽随着时序更替,能察觉出四季是草木盛衰的寄托。感慨那草木冬天的凋零,春天的滋生,嗟叹草木夏天的茂盛,秋天的摇落。虽说草木荣枯是微末小事,却也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的好、恶。宋玉的话说得好:“悲哀啊,秋天形成了肃杀寒凉的阴冷之气,萧条寂寞啊,草木摇动飘零变得衰落。心中凄凉悲伤,就像要去远行,登山临水送别将要归去的人。”送归者有思念伴侣的怀念,远行者有羁旅漂泊的悲愤,临水者则像孔子感叹流水似时光飞逝,登山者又像齐景公怀想未来而哀悼眼前。那四种感伤都使人心内痛苦,遇上了一件也难以忍受,但嗟叹秋天的值得悲哀,那大概是没有什么愁可比而又没有尽头了。
田野里有归来的燕子,沼泽地有低翔的鹘鸟。漫游的兴致早晨产生,枯干的树叶傍晚就殒落了。于是就收起了轻巧的扇子,脱下纤细的葛衣,铺垫上香蒲席,穿上了夹袄。庭院树木的枝头空空都飘洒零落了,强劲的风凶猛地吹动着帐幕。寒蝉嘒嘒地小声低吟,秋雁飘飘地向南飞去。天空澄明愈加高远,阳光在空中飘忽逐渐微弱。为什么微弱的阳光时间这么短,感觉那寒冷的夜晚却正长。月色朦胧透出微光,露水凄清凝结着寒气。萤火虫的光亮在台阶门旁闪烁,蟋蟀在小屋的屏帐附
近鸣叫。听那飞离的大雁在晨空中低吟,仰望那七月流火的寒天残景。深夜里我耿耿于怀不能睡,在官署中独自展转反侧。醒悟到时光岁月快到尽头,愤然低下头来检查自己。我斑白的鬓发长长地下垂顶着帽子,白头发飒然飘落到了衣领。仰慕显贵们安逸的生活轨迹,可以攀青云致高远到处游逛。他们熙熙攘攘地登上了春台,帽子上插着的金铛貂尾在闪闪发着金光。如果人们的志向好恶有不同,也就无从识别他们的轻重静躁了。
听说道德高尚的人的吉祥风尚,能齐天下万物于一指间。而那些人却只顾贪安忘危,所以也逃不过出于生而入于死的规律。人们行动迈步不过只需容足之地,不踏容足以外的地方,几乎就能获得安生。如果在只能立足之地,挖坑深至黄泉,即使是敏捷的猿猴也不敢涉足。神龟不愿死后把自己的龟骨放到祖庙中祭祀,它还想转身返回绿水之中。且让我收拾起官服归来吧,快扔掉官印飞走高飞吧。耕种那水边高地的肥沃土地,除交纳租税还有粮食剩余。在石缝间,山泉水波汹涌湍流,在水边的山崖上,黄菊吐出芬芳。在涓涓的秋水中洗澡,在潎潎戏水声中观赏白鲦鱼。自由逍遥在深山幽水间,放任旷达地生活在人世中。从容不迫悠闲自得地遨游吧,姑且度过一年又一年。
注释十有四年:指晋武帝
咸宁四年(公元年)。二毛:头发黑白夹杂。太尉掾(yuàn):太尉的副官。虎贲(bēn)中郎将:帝王行宫或营帐的卫队首领。寓直:寄值。散骑之省:侍从皇帝左右,掌规谏的部门。阳景:日光。罕曜(yào):很少照射到。珥(ěr):戴。蝉冕:汉代时侍从官员之冠以貂尾蝉纹为饰,后遂用为显贵者的通称。袭:穿。纨(wán)绮(qǐ):绢绸衣服,代指富贵人家的子弟。仆:自谦称呼。野人:乡野俗人。偃(yǎn)息:卧息,指居住。摄官承乏:在任官吏的谦语,意思是,人才缺乏,自己只好承担职务充数。猥:谦词,相当于“辱”。厕朝列:置身于朝臣的行列。夙(sù)兴晏寝:起得早,睡得晚。匪逞:无暇。底:致,得到。染翰:指以笔醮墨。四时:春、夏、秋、冬。忽:迅疾的样子。代序:次序更替。回薄:指万物的生长与凋谢反复更替。览:观察。莳(shì):栽种。时育:按时令生长。察:明白,察觉。冬索:冬季万物凋敝殆尽。春敷:春季百卉四处布生。末士:士大夫中官位低卑者。荣悴:指政治上的得志和失意。宋玉之言:指《九辩》。憀(liáo)栗:伤心的样子。徒之恋:即徒恋之,徒劳地留恋。悼:感伤。四感:封建士大夫宣扬养生处世应奉行忍、默、平、直四条原则,违背即有痛苦,所以叫“四感”。
疚心:内心痛苦。遭:遇。一涂:一次厄运。涂,堵塞,坎坷。谅:的确。隼(sǔn):鸟名,凶猛善飞。屏:通“摒”,放弃。箑(shà):扇子。纤缔:一种用葛纤维织成的细布。藉:铺上。莞(guǎn):草名,此处指席子。蒻(ruò):草名,此处亦指席子。御:等于说“穿”。祫(xiá):夹衣。槭(qì):树枝无叶的样子。戾(lì):猛烈。嘒(huì)嘒:蝉鸣声。晃朗:明亮的样子。悠阳:太阳将落的样子。浸微:日光越来越微弱。晷(guǐ):时光。方永:正长。朣(tóng)胧(lóng):似明不明的样子。含光:月光不够明亮如物之含而未吐,光亮没有完全散出。熠(yì)耀:指萤火虫。粲(càn):明亮的样子。闼(tà):门。轩屏:堂前屏风。流火:流,指下行。火,指大火星,即心宿。夏历六月黄昏时,心宿出现千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到了七月,就偏西向下了。余景:余光。耿介:烦躁不安的样子。华省:职务亲贵的官署。此指散骑省。遒(qiú):临近。髟(biāo):鬓发下垂的样子。弁(biàn):用皮革做成的帽千。飒(sà):衰落。群俊:指众多的官僚。逸轨:超逸的行迹,指仕途得意。春台:登眺游玩的胜处。熙熙:人多的样子。金貂:金珰和貂尾。炯炯:明亮的样子。趣舍:进与退。趣,通“趋”。殊涂
(tú):异路。涂,通“途”。庸讵(jù):难道,反问副词。躁静:急躁与安静。至人:道家指对人生悟彻的人。休风:美好风范。“齐天地”句:《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意思是,天地同是一个概念,万物都如一匹马。这是庄子否定事物对立性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此连上句说,要学习至人淡视荣辱贵贱的风范。投趾(zhǐ):置足。容迹:仅能容纳一脚之地。殆(dài):近处。不践:不踩踏。底:达到。阙:通“掘”。侧足:足附近之地。及泉:指挖掘很深。履:走。宗祧(tiāo):宗庙。反:通“返”。敛衽(rèn):提起衣襟。归来:辞官归家。投绂(fú):解下系印的带子,指辞官。高厉:走向高处,指归隐。东皋(gāo):泛指田野。输:缴纳。税:租。澨(shì):水涯。澡:洗。涓涓:水流的样子。玩:观赏。鲦(tiáo):鱼名,又称苍条鱼。潎(pì)潎:游动的样子。阿:大山。优哉游哉:自得的样子。卒岁:度完时日。
赏析《秋兴赋》在嗟叹四时的基础上,以宋玉《九辨》中悲秋的名句为契机,抒发自己对“秋日之可哀”的独特理解。先将宋玉句中提到的“送归”、“远行”、“临川”、“登山”做的诠释和评议:“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
兮,登山怀远而悼近。”送别归去的人怀着思慕伴侣的恋意,远去他方的人有羁旅漂泊的悲愤,面临大川则感叹流水似时光飞逝,登上高山又怀想未来而哀悼眼前。前两点是一般概括,后两点是具体用典,一用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之典,一用齐景公乐而怕死之典。接着潘岳用议论总结了“四感”,道出自己的见解:“彼四感之疚心兮,遭一途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四感让人内心哀痛,遇到一样也难以忍爱,可是嗟叹秋天本身的值得悲哀,大概是没有什么愁可比而又无休无止了。宋玉的名言是封建社会仕途坎坷的文人在秋日共同心理感应的写照,潘岳的独特理解又成为此赋所兴的思想基础。
《秋兴赋》以空间的转换、时间的推移,点染重彩浓墨,极力铺写萧瑟、冷落的秋天景象。按时间来看,从野外写到庭院:“野有归燕,隰有翔隼”,写到屋内:“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田野里有归来的燕子,沼泽地有低翔的鹘鸟;庭院树枝上的叶子都飘洒零落了,强劲的风凶猛地吹动着屋门的帐幕。按时间来看,从白天写到晚上:“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天空澄明愈加显得高远,太阳的光线在空中飘飘忽忽逐渐衰微。为什么微弱的阳光
时间这么短,而感觉那寒冷的夜晚却正长。从夜晚又写到清晨:“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听那飞离的大雁在晨空中吟唱,仰望那七月流火的寒天残景,而且其中夹杂着对秋夜“月瞳胧”、“露凄清”、“熠耀粲”、“蟋蟀鸣”种种所见所闻的感受描写。景象铺写后联想到自己,以“不寐”、“展转”写出所悟和自省,又以自己“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的忧思早衰的形象与显贵们“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的得意嬉游的傲气对比,当然会自然得出清醒的认识和信念:“苟趣舍之殊涂兮,庸讵识其躁静。”如果人们的志向好恶有不同,也就无从识别他们的轻重静躁了,是此赋所兴的环境背景。
《秋兴赋》直接阐发老庄的“齐万物、一生死”的学说,顺理成章地引出此篇的篇眼——即所兴。正面议论、反面对照、援例引证、用典说明,可说议论得十分透辟。其中“龟祀骨”的典故源于《庄子·秋水》篇。这个典故正好表达了潘岳宁愿无拘无束地去过隐居生活,也不愿受人白眼而宦海沉浮,全篇所兴也就一下子脱口而出:“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高厉”,且让我收藏起官服归来吧,快扔掉那官印用高风亮节激励自己。该句说的直接,痛快,又响亮,是此赋的眼目。紧接着又以欢快的笔
调,描绘了想像中的归隐生活:“耕东皋之沃壤兮,输黍稷之余税。泉涌湍于石间兮,菊扬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鲦之潎潎。”耕东皋,交余税,听泉声,嗅菊芳,浴秋水、赏鱼乐,写得何其轻松自在,情趣横生,一幅怡然自得、与世无争的隐居图跃然纸上,这是当时司马氏严酷统治下庶族士大夫超然物外,全身远祸的典型心境。由老庄哲学想到归隐是此赋的理想境界。
《秋兴赋》通过对秋哀感情的抒发,对秋景铺陈的描写,对“齐天地”观念深刻的议论,表达了对达官显贵们的轻蔑和自己处境的愤懑,从而表示了归隐避祸的决心。
《秋兴赋》在赋的发展阶段中,按内容属抒情言志小赋;按形式属骈体赋。在表达方式上,它已打破了汉散体大赋专尚叙事,铺陈扬丽的写法,而是熔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很多句子多种表达方式兼而有之,不能说专指某种表达方式了。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而且注重对仗,上下句几乎都是双双比翼骈出,而且注重偶句押韵和灵活换韵,增强了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虽然还保留很多骚体赋的“兮”字,但只在上句,句中没有,而且也不是句句必有,可以看到逐渐被淘汰的痕迹了。
创作背景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潘岳三十二岁时任太尉贾充的属员及虎贲
中郎将,主要任务是在散骑官署宿卫值夜。当他看到那些冠饰蝉文金铛,身着华服的达官显贵在这里嬉闹游逛时,对比自己却才高位卑,辛苦忙碌,早起晚睡,不得安宁,不禁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于是愤然提笔写了此赋。
作者简介潘岳(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汉族,河南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大潘庄)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