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发布时间:2021-12-25 07:18:44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陌颜
酬程近秋夜即事見贈 - 韓翃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卧亦賒。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注解】:
1、簟:竹席。
2、空:形容秋天清虛景象。
3、砧杵:搗衣用具,古代搗衣多在秋夜。

【韻譯】:
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風納涼,
清虛的秋夜京城蕩漾着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過了星空,
千家萬戶傳來了搗衣的聲響。
看節候應該是到了更深夜闌,
思念友人心靈相期睡覺也晚。
剛剛反複吟誦你送我的佳句,
不覺烏鴉呱呱啼叫天已漸亮。

【評析】:
??這是一首酬答詩,爲了酬詩,而通宵未眠,足見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寫秋夜,
聲色俱全。颔聯屬對,尤其自然秀逸。頸聯寫更深夜闌,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聯寫吟
詠贈詩,不覺已鴉噪天曙,結構頗爲嚴密。“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清新活
潑,實屬佳對。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簡析】:
這是一首酬答程近所贈的同題詩。詩的前六句都緊扣“秋夜”,七八句是稱贊程詩之美,因爲欣賞他的原作和要寫和詩,竟至苦吟了一夜,通宵未眠。【作品評述酬程近秋夜即事見贈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卧亦賒。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以上就是《酬程近秋夜即事見贈》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注解】:
1、簟:竹席。
2、空:形容秋天清虚景象。
3、砧杵: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

【韵译】:
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
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
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
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
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
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
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评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
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
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清新活
泼,实属佳对。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这是一首酬答程近所赠的同题诗。诗的前六句都紧扣“秋夜”,七八句是称赞程诗之美,因为欣赏他的原作和要写和诗,竟至苦吟了一夜,通宵未眠。【作品评述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以上就是《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53730.html

上一篇: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白居易古诗

下一篇:教师节祝福语文案180句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