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发布时间:2021-12-06 10:23:56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詠懷】 

壯士何慷慨,志欲吞八荒。 

驅車遠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挾烏號,明甲有精光。 

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 

豈爲全軀士,效命争戰場。 

忠爲百世榮,義使令名彰。 

垂聲謝後世,氣節故有常 。

拼音解讀

【yǒng huái 】 

zhuàng shì hé kāng kǎi ,zhì yù tūn bā huāng 。 

qū chē yuǎn háng yì ,shòu mìng niàn zì wàng 。 

liáng gōng jiā wū hào ,míng jiǎ yǒu jīng guāng 。 

lín nán bú gù shēng ,shēn sǐ hún fēi yáng 。 

qǐ wéi quán qū shì ,xiào mìng zhēng zhàn chǎng 。 

zhōng wéi bǎi shì róng ,yì shǐ lìng míng zhāng 。 

chuí shēng xiè hòu shì ,qì jiē gù yǒu cháng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注釋

①八荒:八方的荒遠之地。《說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天子處中州而制八方。”八荒與四海對舉,通常即指天下。

②受命:受到國家的任命。通常指武将接到統軍征伐的任命。自忘:忘掉個人的一切。
③烏號:良弓名。
④明甲:即明光铠,一種良甲。
⑤全軀士:苟且保全自己的人。
⑥争戰場:在戰場上與敵人争奪勝負。二句是說,豈肯學那苟活保命的人,自己甯願死在與敵人争勝負的戰場上去。
⑦令名:美名。
⑧垂聲:留名。謝:告。

⑨這句的意思是說,崇高的氣節自應萬古長存。

譯文


相關賞析

“壯士”二句贊揚壯士“欲威八荒”之志,雄傑壯闊。“慷慨”一詞,據《說文》“慷慨,壯士不得志于心”的解釋,可以看出,詩人雖以壯士自許,但“威八荒”之志實并不能實現,所以前二句雖出語壯闊,但暗中已含壯志難酬的悲慨了。
“驅車”以下八句是具體描寫壯士的“威八荒”之志。因爲“八荒”是指八方荒遠之地,所以“驅車”二句有承上啓下的作用。“驅車”句照應上文之“威八荒”,“受命”句啓領下文之臨難不顧,效命戰場。使全詩章法嚴謹,結體渾然。
“良弓”二句是寫壯士武器裝備之精良。他手挾烏號之良弓,身着精光閃爍的明光之甲。此二句并非泛泛之筆,而是突出表現了壯士的英武風采和慷慨赴國難的神情。形象鮮明,描寫生動。
如果說上二句主要是從客觀上描寫壯士的英武形象的話,“臨難”二句則是從主觀上歌頌壯士的慷慨激烈的情懷。壯士既然爲赴國難而遠行役,那麽面臨國家之難,也就決不會顧一已之生命,而甯願身死魂飛,爲國捐軀。這二句出語壯烈,令人讀之動容,油然而起崇敬之感。
壯士爲國捐軀也在所不惜,當然與孜孜以求保一己之軀的“全軀士”截然不同。詩人以“豈爲全軀士”的反诘句縱起文勢,又以“效命争戰場”肯定句使文勢一抑,二句中如此縱起抑收,跌起波瀾,避免了平鋪直叙之弊,以收跌蕩起伏之效,加強了詩的氣勢和感染力。
讀以上八句,讀者不能不爲壯士的英武的精神,壯烈的情懷所感動,而且使讀者想起了屈原《國殇》和曹植《白馬篇》。前者說:“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後者說:“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此詩“驅車遠行役”八句正與此一脈相承。所以方東樹說:此篇“原本《九歌·國殇》,詞旨雄傑壯闊,……可合子建《白馬篇》同誦。”(《昭昧詹言》卷三)
“忠爲”以下四句是總收全詩,前二句點明壯士之志的禮教本質是忠義,後二句是點醒壯士之志的個人目的是标榜氣節,流名後世,使全詩如百川歸海,總歸忠義氣節的主題,不僅使全篇貫穿一氣,而且辭義壯逸,慷慨多氣,體現了阮詩風格具有建安風力的特點。
“建安七子”和“三曹”詩中本多描寫詩人自己欲建功立業的雄心和壯志難酬的悲慨,表現爲剛健有力、悲涼慷慨的詩歌風格,形成了激越人心的藝術感染力。建安之後,詩人們既已喪失了建功立業的客觀環境,又消磨了銳意進取的主觀意志,故在正始詩人阮籍、嵇康的多數詩篇中多表現爲憂生之嗟和對仙隐生活的向往。但是,阮籍的這首詩(還有其三十八《詠懷·炎光延萬裏》)卻一反常态,正面描寫了功名和氣節,其内容和風格都直承建安。這是因爲阮籍本有濟世之志,且自視甚高。他登廣武山遙望劉邦、項羽争天下的舊戰場,歎道:“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可謂英銳之氣逼人。所以,盡管環境已經決定他沒有建立不朽功業的可能,這種内心的向往,仍然會時一流露。
這首詩以及《詠懷·炎光延萬裏》,或許與當時的政治現實有某種聯系。清人方東樹說:“《壯士何慷慨》,此即《炎光》篇而申之,……詞旨雄傑壯闊,……皆有爲言之。”他認爲阮籍是有爲而發的。又《晉書·阮籍傳》記阮籍曾“登武牢山,望京邑而歎,于是賦《豪傑詩》”,此二篇或即是《豪傑詩》,詩中之“雄傑士”、“壯士”亦或即是所謂“豪傑”。這些問題,都已難以得到确切的回答了。

作者介紹

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縣)人。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籍與嵇康、山濤等七人被稱爲「竹林七賢」。因爲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所以人們也稱他爲阮步兵。《晉書·阮籍傳》雲:「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爲常」。這種縱酒頹放,一方面是表現了對當時政治的不滿,同時也是一種躲事避禍的手段。阮籍的代表性文章有《大人先生傳》、《達莊論》等,大抵都是非毀名教,推衍莊周的「齊物」、「逍遙」之旨,表現了一種消極的出世之情。阮籍的詩歌主要有《詠懷》八十二首,内容多是隐晦曲折地抒發了個人内心的苦悶和對當時政治的不滿,同時也表現了嚴重的消極沒落情緒。作品有輯本《阮步兵集》,詩歌注本以黃節的《阮步兵詠懷詩注》較爲詳備。
原文赏析:

【咏怀】 

壮士何慷慨,志欲吞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

拼音解读

【yǒng huái 】 

zhuàng shì hé kāng kǎi ,zhì yù tūn bā huāng 。 

qū chē yuǎn háng yì ,shòu mìng niàn zì wàng 。 

liáng gōng jiā wū hào ,míng jiǎ yǒu jīng guāng 。 

lín nán bú gù shēng ,shēn sǐ hún fēi yáng 。 

qǐ wéi quán qū shì ,xiào mìng zhēng zhàn chǎng 。 

zhōng wéi bǎi shì róng ,yì shǐ lìng míng zhāng 。 

chuí shēng xiè hòu shì ,qì jiē gù yǒu ch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注释

①八荒:八方的荒远之地。《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天子处中州而制八方。”八荒与四海对举,通常即指天下。

②受命:受到国家的任命。通常指武将接到统军征伐的任命。自忘:忘掉个人的一切。
③乌号:良弓名。
④明甲:即明光铠,一种良甲。
⑤全躯士:苟且保全自己的人。
⑥争战场:在战场上与敌人争夺胜负。二句是说,岂肯学那苟活保命的人,自己宁愿死在与敌人争胜负的战场上去。
⑦令名:美名。
⑧垂声:留名。谢:告。

⑨这句的意思是说,崇高的气节自应万古长存。

译文


相关赏析

“壮士”二句赞扬壮士“欲威八荒”之志,雄杰壮阔。“慷慨”一词,据《说文》“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的解释,可以看出,诗人虽以壮士自许,但“威八荒”之志实并不能实现,所以前二句虽出语壮阔,但暗中已含壮志难酬的悲慨了。
“驱车”以下八句是具体描写壮士的“威八荒”之志。因为“八荒”是指八方荒远之地,所以“驱车”二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驱车”句照应上文之“威八荒”,“受命”句启领下文之临难不顾,效命战场。使全诗章法严谨,结体浑然。
“良弓”二句是写壮士武器装备之精良。他手挟乌号之良弓,身着精光闪烁的明光之甲。此二句并非泛泛之笔,而是突出表现了壮士的英武风采和慷慨赴国难的神情。形象鲜明,描写生动
如果说上二句主要是从客观上描写壮士的英武形象的话,“临难”二句则是从主观上歌颂壮士的慷慨激烈的情怀。壮士既然为赴国难而远行役,那么面临国家之难,也就决不会顾一已之生命,而宁愿身死魂飞,为国捐躯。这二句出语壮烈,令人读之动容,油然而起崇敬之感。
壮士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当然与孜孜以求保一己之躯的“全躯士”截然不同。诗人以“岂为全躯士”的反诘句纵起文势,又以“效命争战场”肯定句使文势一抑,二句中如此纵起抑收,跌起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以收跌荡起伏之效,加强了诗的气势和感染力。
读以上八句,读者不能不为壮士的英武的精神,壮烈的情怀所感动,而且使读者想起了屈原《国殇》和曹植《白马篇》。前者说:“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后者说:“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此诗“驱车远行役”八句正与此一脉相承。所以方东树说:此篇“原本《九歌·国殇》,词旨雄杰壮阔,……可合子建《白马篇》同诵。”(《昭昧詹言》卷三)
“忠为”以下四句是总收全诗,前二句点明壮士之志的礼教本质是忠义,后二句是点醒壮士之志的个人目的是标榜气节,流名后世,使全诗如百川归海,总归忠义气节的主题,不仅使全篇贯穿一气,而且辞义壮逸,慷慨多气,体现了阮诗风格具有建安风力的特点。
“建安七子”和“三曹”诗中本多描写诗人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慨,表现为刚健有力、悲凉慷慨的诗歌风格,形成了激越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建安之后,诗人们既已丧失了建功立业的客观环境,又消磨了锐意进取的主观意志,故在正始诗人阮籍、嵇康的多数诗篇中多表现为忧生之嗟和对仙隐生活的向往。但是,阮籍的这首诗(还有其三十八《咏怀·炎光延万里》)却一反常态,正面描写了功名和气节,其内容和风格都直承建安。这是因为阮籍本有济世之志,且自视甚高。他登广武山遥望刘邦、项羽争天下的旧战场,叹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可谓英锐之气逼人。所以,尽管环境已经决定他没有建立不朽功业的可能,这种内心的向往,仍然会时一流露。
这首诗以及《咏怀·炎光延万里》,或许与当时的政治现实有某种联系。清人方东树说:“《壮士何慷慨》,此即《炎光》篇而申之,……词旨雄杰壮阔,……皆有为言之。”他认为阮籍是有为而发的。又《晋书·阮籍传》记阮籍曾“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此二篇或即是《豪杰诗》,诗中之“雄杰士”、“壮士”亦或即是所谓“豪杰”。这些问题,都已难以得到确切的回答了。

作者介绍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籍与嵇康、山涛等七人被称为「竹林七贤」。因为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阮步兵。《晋书·阮籍传》云:「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这种纵酒颓放,一方面是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同时也是一种躲事避祸的手段。阮籍的代表性文章有《大人先生传》、《达庄论》等,大抵都是非毁名教,推衍庄周的「齐物」、「逍遥」之旨,表现了一种消极的出世之情。阮籍的诗歌主要有《咏怀》八十二首,内容多是隐晦曲折地抒发了个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严重的消极没落情绪。作品有辑本《阮步兵集》,诗歌注本以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较为详备。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47580.html

上一篇: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下一篇:"金陵津渡小山楼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