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发布时间:2021-10-11 20:50:05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陌颜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 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裏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滞一方。【注解】:
1、大荒:曠遠的廣野。
2、驚風:狂風。
3、?:吹動。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種蔓生植物,也稱木蓮。
6、百越:即百粵,指當時五嶺以南各少數民族地區。
7、紋身:古代南方少數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紋的風俗。

【韻譯】:
柳州城上的高樓,接連着曠野荒原;
我們愁緒象茫茫的海天,無限寬廣。
狂風陣陣,猛烈吹亂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傾盆,斜打着爬滿薜荔的土牆。
嶺上樹木重重,遮住了遠望的視線;
柳江彎彎曲曲,象百結九轉的愁腸。
咱五人同時遭貶,到百越紋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書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評析】:
??柳宗元與韓泰、韓晔、陳謙、劉禹錫都因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而遭
貶。後來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雖有人主張起用他們,終因有人梗阻,再度貶爲邊州
刺史。這首詩就是這時寫的。他們的際遇相同,休戚相關,因而詩中表現出一種真摯
的友誼,雖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無法自抑。詩的首聯先寫柳州,再總寫四人分處
之地都是邊荒。颔聯寫夏日柳州景物,寫景,報告當地氣候。頸聯寫遠景,寫相望之
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聯寫五人遭際,天各一方,音書久滞。
??這首抒情詩,賦中有比,象中含興,情景交融,楚楚動人。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這是首抒情詩。賦中有比,象中含興,展現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動人圖畫,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懷,也依稀可見。這情懷,是特定的政治鬥争環境所觸發的。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誦(順宗)即位,改元永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勢力的反撲,僅五個月,“永貞革新”就遭到殘酷鎮壓。王叔文、王伾被貶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員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分别谪降爲遠州司馬。這就是曆史上所說的“二王八司馬”事件。直到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與韓泰、韓晔、陳谏、劉禹錫等五人才奉诏進京。但當他們趕到長安時,朝廷又改變主意,竟把他們分别貶到更荒遠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連州爲刺史。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時寫的。

  全詩先從“登柳州城樓”寫起。首句“城上高樓”,于“樓”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見愈遠。作者長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卻急不可耐地登上高處,爲的是要遙望戰友們的貶所,抒發難于明言的積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說城上高樓與大荒相接,乃樓上人眼中所見。于是感物起興,“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噴湧而出,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遼闊而荒涼的空間,望到極處,海天相連。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遼闊無邊的空間了。這麽遼闊的境界和這麽深廣的情意,作者卻似乎毫不費力地寫入了這第一聯,攝詩題之魂,并爲以下的逐層抒寫展開了宏大的畫卷。

  第二聯“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寫的是近處所見。惟其是近景,見得真切,故寫得細緻。就描繪風急雨驟的景象而言,這是“賦”筆,而賦中又兼有比興。屈原《離騷》有雲:“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又雲:“擥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這裏,芙蓉與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與芳潔。登城樓而望近處,從所見者中特意拈出芙蓉與薜荔,顯然是它們在暴風雨中的情狀使詩人心靈顫悸。風而曰驚,雨而曰密,飐而曰亂,侵而曰斜,足見對客觀事物又投射了詩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礙于風,而驚風仍要亂飐;薜荔覆牆,雨本難侵,而密雨偏要斜侵。這怎能不使詩人産生聯想,愁思彌漫呢!在這裏,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賦中之比興,有如水中着鹽,不見痕迹。

  第三聯寫遠景。由近景過渡到遠景的契機乃是近景所觸發的聯想。自己目前是處于這樣的情境之中,好友們的處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馳遠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連四州。“嶺樹”、“江流”兩句,同寫遙望,卻一仰一俯,視野各異。仰觀則重嶺密林、遮斷千裏之目;俯察則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腸。景中寓情,愁思無限。從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腸”對“嶺樹重遮千裏目”,铢兩悉稱,屬于“工對”的範圍。而從意義上看,上實下虛,前因後果,以骈偶之辭運單行之氣,又具有“流水對”的優點。

  尾聯從前聯生發而來,除表現關懷好友處境望而不見的惆怅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望而不見,自然想到互訪或互通音問;而望陸路,則山嶺重疊,望水路,則江流纡曲,不要說互訪不易,即互通音問,也十分困難。這就很自然地要歸結到“音書滞一鄉”。然而就這樣結束,文情較淺,文氣較直。作者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先用“共來百粵文身地”一墊,再用“猶自”一轉,才歸結到“音書滞一鄉”,便收到了沉郁頓挫的藝術效果。而“共來”一句,既與首句中的“大荒”照應,又統攝題中的“柳州”與“漳、汀、封、連四州”。一同被貶谪于大荒之地,已經夠痛心了,還彼此隔離,連音書都無法送到!讀詩至此,餘韻袅袅,餘味無窮,而題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傳出。可見詩人用筆之妙。

  (霍松林)【作品評述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裏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滞一方。

以上就是《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注解】: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吹动。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花纹风俗

【韵译】: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评析】: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
贬。后来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
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
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
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
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霍松林)【作品评述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以上就是《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44797.html

上一篇:病气原文

下一篇:代扶风主人答原文|翻译|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