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8 08:32:14
出自唐代韓愈的《雜說四·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間,不以千裏稱也。(祇辱 一作:隻辱)
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食馬者 通:飼)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及注釋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隻是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枥之間,不以千裏馬著稱。
日行千裏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裏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裏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麽能夠要求它(日行)千裏呢?
不按照驅使千裏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養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裏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裏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裏馬嗎?大概是真的不
不認識千裏馬吧!
注釋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千裏馬: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裏。現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人。而:表轉折。可是,但是。故雖有名馬: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故:因此 。 雖:即使。名:名貴的。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也隻能在馬夫的手裏受到屈辱(或埋沒)。祗(zhǐ):隻是。奴隸人:古代也指仆役,這裏指喂馬的人。辱:這裏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裏。骈,兩馬并駕。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爲馬廄。不以千裏稱也:不因日行千裏而著名。指馬的千裏之能被埋沒。以:用。 稱:出名。馬之千裏者:之,定語後置的标志。一食:吃一頓。食,吃。或:有時。盡全,這裏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石(dàn),容量單位,十鬥爲一石,一石約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食馬者:食,通“飼”,喂。其:指千裏馬,代詞。是:這樣,指示代詞。雖:雖然(與前面的雖不一樣,這裏指雖然)能:本領。足:足夠。才 :才能。美:美好的素質。外見(xiàn):表現在外面。 見:通“現”,表現;顯現。
且:猶,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樣。不可得:不能夠得到。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安:怎麽,哪裏,疑問代詞。求:要求。策之:驅使它。策:馬鞭,引申爲鞭打,這裏指鞭策,駕馭。之:代詞,指千裏馬。以其道:按照(驅使千裏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之:食,通“飼”,喂。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這裏指喂飽馬,使它日行千裏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材:通“才”,才能。盡(2):竭盡,發揮出。鳴:馬嘶。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執:拿。策:馬鞭。臨:面對。嗚呼:表示驚歎,相當于“唉”。其(1):難道,表反問語氣。其(2):大概,表推測語氣。邪:通“耶”,表示疑問的語氣詞,意爲“嗎”知:懂得,了解,認識。
常考題型1 本文的中心論點(表明千裏馬和伯樂關系)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領起全文作用)
2 千裏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3 千裏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
4 千裏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裏的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 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對千裏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empirenews.page--]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
7 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歎息(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 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對千裏馬被埋沒的感歎)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 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0 能表明千裏馬外在特征(千裏馬有異于常馬的特征)的句子是: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1 千裏馬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懷才不遇的人發的感歎):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2表明千裏馬和伯樂關系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
13文章最能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句子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4表明作者對千裏馬被埋沒的感歎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結合全文,談談成爲“千裏馬”的必要條件是什麽:一、要具有良好的資質或才能;二、後天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三、要能遇到善于識别人才的伯樂。
鑒賞《馬說》是一篇說
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并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裏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歎詞和連接詞),體現出一唱三歎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爲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是從正面提出問題,“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說明千裏馬和伯樂的信賴關系是如此的密切。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不摧殘人才的憤懑和控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發人之所未發,點明全文主旨。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裏馬”,說明千裏馬的命運與伯樂的依賴關系。換句話說,就是除伯樂而外沒有人能識别千裏馬。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間。”具體地描繪了千裏馬沒有遇見伯樂的可悲的遭遇。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這兩句揭示了千裏馬的才能爲何
被埋沒的根本原因。“不知”,這正是問題的要害。一天能跑千裏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說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喂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裏而一般地喂它,怎麽能要求它日行千裏呢?
“且欲與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通常數量的喂養,常馬吃飽了而千裏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千裏馬喂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這一句描述了千裏馬因肚饑而無法發揮才能的痛苦。
文章寫到這裏,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着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并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着千裏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并非不想選拔人才,并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裏馬,食馬者卻對着千裏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歎,認爲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
?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創作背景《馬說》大約作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阍人辭焉。”盡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迹山林。
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谥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骈爲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轼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裏。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裏程碑式人物。
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 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1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文章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一、要具有良好的资质或才能;二、后天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三、要能遇到善于识别人才的伯乐。
鉴赏《马说》是一篇说
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信赖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不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与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揭示了千里马的才能为何
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这一句描述了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yé)
?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创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其真无马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