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4-28 08:55:37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花舞

出自近現代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七則》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爲我,何者爲物。古人爲詞,寫有我之境者爲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挂小銀鈎”何遽不若“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也。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爲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爲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金荃》《浣花》,能有此氣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衆裏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爲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态。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也。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内,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緻。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夢見。譯文及注釋

譯文  境界有“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這是有我之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這是無我之境。有我之境,是用自己的眼光來看事物,所以物我都帶有我自己的主觀色彩。無我之境,是忘記了自我,用物去看待物,所以不知道自身是什麽也不知道外物是什麽。古人作詞,大部分寫的都是有我之境,傑出的人士卻能獨樹一幟寫出無我之境。

  境界不僅僅是指景色和事物。喜怒哀樂每一項都是人心中的一種境界。所以能寫出真景物,真感情的人,那他才是有境界的。否則就是無境界。

  境界有大也有小,不能以大小

爲标準來評判孰優孰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哪裏比不上“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挂小銀鈎”哪裏比不上“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了。

  詞到了李煜那裏眼界才開始變闊大,感慨逐漸加深,慢慢地由樂師戲子的詞變成士大夫的詞。周介存把他的詞列在溫庭筠和韋應物的下面,真是颠倒了黑白。“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金荃》《浣花》,能有這樣的氣象?

  從古至今,那些做成大事業,大學問的人,沒有不經曆三種境界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是第二境界。“衆裏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第三境界。這些話都是大詞人才能作出來。但是根據這個意思解釋詩詞,恐怕晏同叔和歐陽修等人是不會贊同的。

  大作家的作品,表述情緒會讓人感覺内心清新爽朗,寫景也一定會讓人開拓視聽。他們的話語脫口而出,沒有刻意的揉捏裝扮。這是因爲他們能看到事物怎正的狀态,能了解到事物的深處。詩詞都是這樣。用這個方法來衡量古今的作者,不會有大的錯誤。

  詩人面對宇宙人生,應該進入其中,又應該遊離其外。進入其中,所以能描寫它。

遊離其外,所以能觀察它。進入其中,所以有生氣。遊離其外,所以有高雅的情緻。周邦彥能進卻不能出來。自姜夔以來,這兩種狀态在夢裏也沒有見過啊。

注釋①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出自歐陽修的《蝶戀花》。②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出自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台》。③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出自陶淵明的《飲酒·其五》。④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出自元好問的《穎亭留别》。⑤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出自杜甫的《水檻遣心·其一》。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出自杜甫的《後出塞·其二》。⑦寶簾閑挂小銀鈎 :出自秦觀的《浣溪沙》。⑧霧失樓台,月迷津渡:出自秦觀的《踏莎行》。⑨李後主:即李煜。⑩伶工:古時指樂師或演員。?周介存:即周濟,字介存,清詞論家,詞人。?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出自李煜的《烏夜啼》。?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出自李煜的《浪淘沙》。?罔(wǎng):沒有。?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戀花》,也有人認爲是歐陽修所作。?衆裏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晏歐:晏同叔和

歐陽修。?美成:即周邦彥。?白石以降:自從姜夔以後。白石,即姜夔,號白石道人。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甯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出自近现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七则》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译文注释

译文  境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以物我都带有我自己的主观色彩。无我之境,是忘记了自我,用物去看待物,所以不知道自身是什么也不知道外物是什么。古人作词,大部分写的都是有我之境,杰出的人士却能独树一帜写出无我之境。

  境界不仅仅是指景色和事物。喜怒哀乐每一项都是人心中的一种境界。所以能写出真景物,真感情的人,那他才是有境界的。否则就是无境界。

  境界有大也有小,不能以大小

为标准来评判孰优孰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哪里比不上“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哪里比不上“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了。

  词到了李煜那里眼界才开始变阔大,感慨逐渐加深,慢慢地由乐师戏子的词变成士大夫的词。周介存把他的词列在温庭筠和韦应物的下面,真是颠倒了黑白。“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这样的气象?

  从古至今,那些做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不经历三种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这些话都是大词人才能作出来。但是根据这个意思解释诗词,恐怕晏同叔和欧阳修等人是不会赞同的。

  大作家的作品,表述情绪让人感觉内心清新爽朗,写景也一定会让人开拓视听。他们的话语脱口而出,没有刻意的揉捏装扮。这是因为他们能看到事物怎正的状态,能了解到事物的深处。诗词都是这样。用这个方法来衡量古今的作者,不会有大的错误。

  诗人面对宇宙人生应该进入其中,又应该游离其外。进入其中,所以能描写它。

游离其外,所以能观察它。进入其中,所以有生气。游离其外,所以有高雅的情致。周邦彦能进却不能出来。自姜夔以来,这两种状态在梦里也没有见过啊。

注释①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②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出自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④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出自元好问的《颖亭留别》。⑤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自杜甫的《水槛遣心·其一》。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出自杜甫的《后出塞·其二》。⑦宝帘闲挂小银钩 :出自秦观的《浣溪沙》。⑧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出自秦观的《踏莎行》。⑨李后主:即李煜。⑩伶工:古时指乐师或演员。?周介存:即周济,字介存,清词论家,词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出自李煜的《乌夜啼》。?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李煜的《浪淘沙》。?罔(wǎng):没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也有人认为是欧阳修所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晏欧:晏同叔和

欧阳修。?美成:即周邦彦。?白石以降:自从姜夔以后。白石,即姜夔,号白石道人。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34160.html

上一篇:吹香弄蕊无人见,惟有暮云千叠。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