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_感悟日记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日记>感悟日记

关于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19 12:08:00

分类:感悟日记发布者:草莓味的风
最近閱讀了周國平的《寶貝,寶貝》,很贊賞并認同他的一些關于家庭教育的理念、做法和體會。摘抄一些片段,惠存于此,願與大家分享。1、思考比知道重要人的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理解力、想象力等等,而這些因素實際上是互相勾結、同生共長、相輔相成的,期間并無明确的界限。說到底,根子隻是一個,就是天賦的理性能力,它們都是理性能力活躍的不同表征。因此,最根本的智力教育就是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足以鼓勵、促使、幫助孩子的理性能力保持在活躍的狀态。做到了這一點,上述各種智力因素的蓬勃生長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事。在智力教育中,最不重要的是知識的灌輸。當然可以教孩子識字和讀書,不過,在我看來,這至多是手段,決不可當作教育的目标和标準,追求孩子識多少字和背多少古詩,甚至以此誇耀,那不但可笑,而且可悲。教授知識的方法是否正确,究竟有無價值,完全要看結果是激發了還是壓抑了孩子的求知興趣。活躍的理性能力是源頭,源頭通暢,就有活水長流,源頭幹涸,再多的知識也隻是死水。2、分數不重要面對應試教育有兩種方略。一種是完全把賭注押在應試教育上,竭盡全力讓孩子成爲優勝者,如果赢了,不過是升學占了便宜而已,如果輸了,就輸得盡光。另一種是把重點放在素質教育上,适當兼顧應試,即使最後在升學上遭遇了一點挫折,素質上的收獲卻是無人能剝奪的,必将在孩子的一生中長久發生作用。其實,根據我的體會,隻要真正注重素質的培養,孩子有了好的智力素質,應試會是相當輕松的事。智力是一種綜合素質,其效果也一定會體現在需要運用智力的一切事情上,包括功課和考試。所以,以素質的優秀爲目标,把應試的成功當做副産品,是最合理的定位。3、性格的培養無論何種性格,皆有一利必有一弊。比如,細心就容易多慮,敏感就容易脆弱,謹慎就容易膽小。關于性格,我有一個基本觀點: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談不上好壞,好壞是後天運用的結果。因此,人不應該緻力于改變自己的性格,事實上也做不到,所應該和能夠做的是順應它,因勢利導,揚長避短,使它産生好的結果。基于這個認識,在孩子的性格培養上,我的做法是順其自然,以鼓勵和引導爲主,對優點予以熱情的肯定,對弱點予以寬容,點到爲止,常常還一笑置之,如此爲她的個性發展提供自由的空間。所謂性格的培養,決不是把原本沒有的品質從外部植入。父母的責任是做一個細心的觀察者,在充分掌握孩子的固有性格的基礎上,用優點來制約弱點。隻要把弱點限制在适當範圍内,從而減少其危害就可以了,而發揚性格本身的長處便是抑制其短處的最佳方法。請你相信,一個人有了突出的優點,有一些弱點不算什麽,将來必有所作爲。和孩子相處時,最重要的原則是尊重孩子,亦即把孩子看作一個靈魂,一個有自己獨立人格的個體。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而如果沒有教養,愛就會失去風格,僅僅停留在動物性的水準上。4、什麽是乖中國人總是教育孩子做“乖孩子”,稱贊孩子時也多用這個“乖”字。我也常常這樣誇孩子:“寶貝真乖!”。但是,我從來不這樣誇孩子:“寶貝真聽話!”。“乖”和“聽話”不是一回事。“乖”有兩個含義,其一是乖順,就是溫良、聽話,其二是乖巧,就是伶俐、機敏,把這兩個含義統一起來就比較全面了。不過,這兩個含義也可以從壞的方面理解,比如乖順是循規蹈矩,乖巧是察言觀色,二者的結合就更令人讨厭了。所以,還需仔細辨析。在日常語言中,當我們稱贊一個孩子是乖孩子時,一定是覺得她可愛,她的乖體現了某些美好的品質。仔細分析起來,孩子真正可愛的和值得鼓勵的“乖”,其實包含了三個因素。一是通情,就是善解人意,關心和體察他人的感受,這是同情心,是善良。二是達理,就是講道理、懂道理,這是理解力,是聰慧。三是在通情達理的基礎上,能夠克制自己不合情理的欲求,這是自制力,是節制。所以,“乖”應該是善良、聰慧、節制這三種積極品質的綜合表現。倘若抽去這些品質,隻要求孩子盲目地聽話,訓練出來的就不是通情達理的孩子,而是逆來順受的呆孩子,甚至是陽奉陰違的壞孩子了。5、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我始終認爲,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當做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在嬰兒期,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如同成年獸和幼獸,生物性因素占據着優勢。随着孩子逐漸長大,社會性因素必須逐漸擴大,并且終将占據優勢。于是,親子之間的自然人的關系變成了社會人的關系,孩子越來越成爲社會的一員,不管親子雙方是否願意,都必須脫離父母的庇護,獨立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了。但是,這隻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孩子逐漸長大,親子關系中的精神性因素也應該逐漸擴大,占據主導地位。然而,社會性因素的主宰是由客觀的社會力量強迫實現的,與此相反,倘若沒有父母的自覺,親子關系就永遠不可能具備精神性品格,會始終停留在動物性溺愛的的水平上。判斷是否具有精神性品格,一個恰當的标志是看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否逐漸形成了一種朋友關系。朋友式的關系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獨立,二是平等。獨立,就是把孩子視爲一個靈魂,一個正在成形的獨立的人格,不但愛他疼他,而且給予信任和尊重。當然,父母自己也是獨立的靈魂,而正是通過對孩子的尊重,孩子會鮮明地意識到這一點,從而學會也尊重父母。我要強調靈魂的概念,有些父母是沒有這個概念的,從不把自己視爲一個靈魂。這樣的父母往往把孩子視爲一個寵物,甚至視爲一個實施自己的庸俗抱負的工具,其結果恰恰是扼殺了孩子的獨立人格,使孩子成爲靈魂萎縮的不完整的人。既然都是獨立靈魂,彼此的關系就應該是平等的。平等尤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親子之間要有商量的氛圍。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橫加幹涉,而是懷着愛心加以關注,以平等的态度進行商量。當孩子具有一定的理解力時,家庭的事務,父母自己的事情,也不妨根據情況适當地征求孩子的意見,使其有參與感和被信任感。另一方面,親子之間要有交流的氛圍,經常聊天和談心,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讨論,在自願的前提下,分擔孩子的憂愁,共享雙方的喜樂,溝通彼此的心靈。
最近阅读了周国平的《宝贝,宝贝》,很赞赏并认同他的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理念、做法体会摘抄一些片段,惠存于此,愿与大家分享。1、思考比知道重要人的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理解力、想象力等等,而这些因素实际上是互相勾结、同生共长、相辅相成的,期间并无明确的界限。说到底,根子只是一个,就是天赋的理性能力,它们都是理性能力活跃的不同表征。因此,最根本的智力教育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足以鼓励、促使、帮助孩子的理性能力保持在活跃的状态。做到了这一点,上述各种智力因素的蓬勃生长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事。在智力教育中,最不重要的是知识的灌输。当然可以教孩子识字和读书,不过,在我看来,这至多是手段,决不可当作教育的目标和标准,追求孩子识多少字和背多少古诗,甚至以此夸耀,那不但可笑,而且可悲。教授知识的方法是否正确,究竟有无价值,完全要看结果是激发了还是压抑了孩子的求知兴趣。活跃的理性能力是源头,源头通畅,就有活水长流,源头干涸,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死水。2、分数不重要面对应试教育有两种方略。一种是完全把赌注押在应试教育上,竭尽全力让孩子成为优胜者,如果赢了,不过是升学占了便宜而已,如果输了,就输得尽光。另一种是把重点放在素质教育上,适当兼顾应试,即使最后在升学上遭遇了一点挫折,素质上的收获却是无人能剥夺的,必将在孩子的一生中长久发生作用。其实,根据我的体会,只要真正注重素质的培养,孩子有了好的智力素质,应试会是相当轻松的事。智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其效果也一定会体现在需要运用智力的一切事情上,包括功课和考试所以,以素质的优秀为目标,把应试的成功当做副产品,是最合理的定位。3、性格的培养无论何种性格,皆有一利必有一弊。比如,细心就容易多虑,敏感就容易脆弱,谨慎就容易胆小。关于性格,我有一个基本观点: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谈不上好坏,好坏是后天运用的结果。因此,人不应该致力于改变自己的性格,事实上也做不到,所应该和能够做的是顺应它,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它产生好的结果。基于这个认识,在孩子的性格培养上,我的做法是顺其自然,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对优点予以热情的肯定,对弱点予以宽容,点到为止,常常还一笑置之,如此为她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所谓性格的培养,决不是把原本没有的品质从外部植入。父母责任是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在充分掌握孩子的固有性格的基础上,用优点来制约弱点。只要把弱点限制在适当范围内,从而减少危害就可以了,而发扬性格本身的长处便是抑制其短处的最佳方法。请你相信,一个人有了突出的优点,有一些弱点不算什么,将来必有所作为。和孩子相处时,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亦即把孩子看作一个灵魂,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而如果没有教养,爱就会失去风格,仅仅停留在动物性的水准上。4、什么是乖中国人总是教育孩子做“乖孩子”,称赞孩子时也多用这个“乖”字。我也常常这样夸孩子:“宝贝真乖!”。但是,我从来不这样夸孩子:“宝贝真听话!”。“乖”和“听话”不是一回事。“乖”有两个含义,其一是乖顺,就是温良、听话,其二是乖巧,就是伶俐、机敏,把这两个含义统一起来就比较全面了。不过,这两个含义也可以从坏的方面理解,比如乖顺是循规蹈矩,乖巧是察言观色,二者的结合就更令人讨厌了。所以,还需仔细辨析。在日常语言中,当我们称赞一个孩子是乖孩子时,一定是觉得她可爱,她的乖体现了某些美好的品质。仔细分析起来,孩子真正可爱的和值得鼓励的“乖”,其实包含了三个因素。一是通情,就是善解人意,关心和体察他人的感受,这是同情心,是善良。二是达理,就是讲道理、懂道理,这是理解力,是聪慧。三是在通情达理的基础上,能够克制自己不合情理的欲求,这是自制力,是节制。所以,“乖”应该是善良、聪慧、节制这三种积极品质的综合表现。倘若抽去这些品质,只要求孩子盲目地听话,训练出来的就不是通情达理的孩子,而是逆来顺受的呆孩子,甚至是阳奉阴违的坏孩子了。5、做父母最高境界我始终认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做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在婴儿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同成年兽和幼兽,生物性因素占据着优势。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社会性因素必须逐渐扩大,并且终将占据优势。于是,亲子之间的自然人的关系变成了社会人的关系,孩子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员,不管亲子双方是否愿意,都必须脱离父母的庇护,独立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了。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亲子关系中的精神性因素也应该逐渐扩大,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社会性因素的主宰是由客观的社会力量强迫实现的,与此相反,倘若没有父母的自觉,亲子关系就永远不可能具备精神性品格,会始终停留在动物性溺爱的的水平上。判断是否具有精神性品格,一个恰当的标志是看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否逐渐形成了一种朋友关系。朋友式的关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独立,二是平等。独立,就是把孩子视为一个灵魂,一个正在成形的独立的人格,不但爱他疼他,而且给予信任和尊重。当然,父母自己也是独立的灵魂,而正是通过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会鲜明地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学会也尊重父母。我要强调灵魂的概念有些父母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从不把自己视为一个灵魂。这样的父母往往把孩子视为一个宠物,甚至视为一个实施自己的庸俗抱负的工具,其结果恰恰是扼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使孩子成为灵魂萎缩的不完整的人。既然都是独立灵魂,彼此的关系就应该是平等的。平等尤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亲子之间要有商量的氛围。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商量。当孩子具有一定的理解力时,家庭的事务,父母自己的事情,也不妨根据情况适当地征求孩子的意见,使其有参与感和被信任感。另一方面,亲子之间要有交流的氛围,经常聊天和谈心,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自愿的前提下,分担孩子的忧愁,共享双方的喜乐,沟通彼此的心灵

感恩与感悟

  生了病,才知道没病时的重要性,才明白健康的日子是多么的值得去珍惜,可惜那时候不懂得去珍惜,比如,当身体状态良好时不知道去坚持,吃喝拉撒睡开始不讲究起来,生冷热辣...[全文阅读]

岭南师范学院“心连心”实践队-再多一点耐心

再多一点耐心吴逸轩2016年7月14日这是心连心实践队来到铺前小学的第五天,在所有人都渐入佳境,开始习惯这里的生活的时候,时间开始静悄悄地流去,时间已经不多,教学和工...[全文阅读]

回不去的人生

  年轻的时候,觉得犯了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自己觉得自己还年轻,还可以重来,就在不断的犯错中慢慢长大,发现走过的人生就是在犯错,不可能重来,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全文阅读]

记录我和你一(乔小希

  丫头,你知不知道,我很想你,每天都想想到发疯。    丫头,你知不知道,当我每一次去空间时,多想看到你的留言。    丫头,你知不知道,当我在空间里没有看到你来过...[全文阅读]

生命不需要喧嚣

  其实,我们在最用力的时候,是最沉默的。    生命的意义仅仅是过程的精彩。生命的价值,仅仅是活着的精致。每个人的生活都只关乎于自己的起落,与其他无关。无论...[全文阅读]

老师,我喜欢你

老师,我喜欢你执灯社会实践队7月16日电(通讯员温小玲)7月16日,执灯社会实践队下乡支教的第七天,坦白而言,作为非支教组的一员,我对于这几天的历程并没有太多深刻的印象或...[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关于家庭教育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219495.html

上一篇:你胸前有痣吗

下一篇:怀念过去的小幸福

感悟日记相关文章
更多感悟日记文章

精选感悟日记

经典日记分类阅读

感悟日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