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9 10:26:04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旧约在明天

出自宋代寇準的《春日登樓懷歸》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遠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荒村生斷霭,深樹語流莺。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譯文及注釋

譯文無事登上高樓遠望,茫茫一片平野無邊無際。四野空空,隻見流水,不見渡者。小舟無依橫在岸邊。遠處荒村古寺,一縷縷炊煙袅袅,三兩聲莺莺叫語。這些多像我遙遠而熟悉的故鄉啊,想到這裏,不由驚醒。

注釋引望:遠望。杳杳:深遠的意思。斷霭:時有時無、忽聚忽散的煙氣。霭,輕煙。流莺:謂婉轉的莺鳴。舊業:祖上的基業,如房宅田地等。清渭:指渭水,源出甘肅鳥鼠山,橫貫陝西渭河平原,東至潼關入黃河。渭水清,古人多與流入渭河而水流渾濁的泾水對舉,稱清渭濁泾。寇準的家鄉在渭水北岸的下邽,他當時在湖北,所以有“遙清渭”的感歎。

賞析

  春天是萬物複興勃蘇的時節,客居他鄉的遊子,每到春天,總會不由自主地生出思鄉之感。寇準當時身在鄉外,遇上春天,寫下了這首懷歸的詩篇。

  詩要表現的是思鄉懷歸,所以選取了最能表現這一情緒的“登樓”來寫。首聯就說自己登上高樓,伸長了脖子,向遠處眺望,隻見到無盡的春水,漲滿了河中。這一聯氣勢很宏大,給下文發揮情感留下了充分的餘地。古人論詩強調起句要拉得開,壓

壓得住,這首詩正做到了這一點。

  颔聯俯察。詩人從平野盡頭收回視線,開始細細察着樓前底下有無别緻的景色。原來在這片廣野中,竟橫卧着一條河流,水上還有一條渡船。不過,四野空曠無人,既不見渡者,連那船家也不知到哪去了。詩人不由好奇,便将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但是看了好半天,也不見有個入來,隻有那條孤零零的渡船橫轉在水裏飄啊悠的,詩人心裏琢磨着:看來這條渡船自清晨渡入後,就一整夭地被船家撂在這兒了。這一聯純粹的寫景句,宋人葛立方竟認爲:“寇忠愍少知巴東縣,有‘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之句,固以公輔自期矣,奈何時未有知者。”(《韻語陽秋》卷十八)這是從何說起,因此遭到清人何文煥的诘難:此聯“乃襲‘野度無人舟自橫’句,葛公謂其‘以公輔自期’,強作解矣。”(《曆代詩話考索》)何氏的意見是正确的。寇準因爲“平昔酷愛王右丞、韋蘇州詩”(範雍詩序語),所以此地看見相仿景色時,很自然地受到韋應物《滁州西澗》詩的觸發,便随手點化了韋句,而意境比韋來得豐厚,如斯而已,何來“公輔自期”之思。葛立方之說顯然是穿鑿附會。

  頸聯寫擡眼見聞。詩人伫望樓頭已久,因此當他目光移開渡船,擡眼向荒村望去時,已近黃昏,村裏入家大

約已在點火做飯了,所以冒出了縷縷輕煙。高樓不遠處還有一座古寺,聽得出有幾隻黃莺在那兒啼嗽着。

  也許是流水、渡船、炊煙勾起了詩人對故鄉類似景色的回憶,抑或是無所栖托的流莺的啼聲喚出了詩人心中對故居的思念,總之,登樓見聞領出了尾聯的懷歸之情。此時,詩人不可遏止地懷念起故鄉來:在那遙遠的地方,那清清的渭水流經的下邽,就是自己的故裏,在那裏,有自己的田園家業,有自已的親人······迷離恍惚之中,詩人仿佛已置身故園,看到了家鄉的流水,家鄉的渡船,家鄉的村莊。他完全浸入了沉思之中。蓦地一陣心驚,他回過神來:“此身還在異鄉巴東呢!”這時,他的心頭該有何感想,然而他不說了,就在“驚”字上收住了筆。

  由于寫景是全詩的重心,對仗工穩、生活氣息濃郁的中間二聯景句就成了詩的中心。尤其“野水”一聯,妙手偶得,渾然天成,更博得了贊賞。宋僧文瑩《湘山野錄》以爲它“深入唐人風格”。王漁洋把它轉引入《帶經堂詩話》的“佳句類”内,連北宋翰林圖畫院也将此聯作爲考題來品評考生高低,這都說明這首詩以寫景馳名,以緻本來寫得并不差的抒情句卻爲它所掩了。

創作背景

  作此詩時,詩人寇準時年十九,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

作者簡介

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爲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聖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裏。皇佑四年,诏翰林學士孫捵竦辣畚涫自弧辦褐搖薄?茏忌剖芪模呔扔性銜叮翊犢苤翼啡怼Ⅻ/p>

出自宋代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译文注释

译文无事登上高楼远望,茫茫一片平野无边无际。四野空空,只见流水,不见渡者。小舟无依横在岸边。远处荒村古寺,一缕缕炊烟袅袅,三两声莺莺叫语。这些多像我遥远而熟悉的故乡啊,想到这里,不由惊醒。

注释引望:远望。杳杳:深远的意思。断霭:时有时无、忽聚忽散的烟气。霭,轻烟。流莺:谓婉转的莺鸣。旧业:祖上的基业,如房宅田地等。清渭:指渭水,源出甘肃鸟鼠山,横贯陕西渭河平原,东至潼关入黄河。渭水清,古人多与流入渭河而水流浑浊的泾水对举,称清渭浊泾。寇准的家乡在渭水北岸的下邽,他当时在湖北所以有“遥清渭”的感叹。

赏析

  春天万物复兴勃苏的时节,客居他乡的游子,每到春天,总会不由自主地生出思乡之感。寇准当时身在乡外,遇上春天,写下了这首怀归的诗篇。

  诗要表现的是思乡怀归,所以选取了最能表现这一情绪的“登楼”来写。首联就说自己登上高楼,伸长了脖子,向远处眺望,只见到无尽的春水,涨满了河中。这一联气势很宏大,给下文发挥情感留下了充分的余地。古人论诗强调起句要拉得开,压

压得住,这首诗正做到了这一点。

  颔联俯察。诗人从平野尽头收回视线,开始细细察着楼前底下有无别致的景色。原来在这片广野中,竟横卧着一条河流,水上还有一条渡船。不过,四野空旷无人,既不见渡者,连那船家也不知到哪去了。诗人不由好奇,便将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但是看了好半天,也不见有个入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转在水里飘啊悠的,诗人心里琢磨着:看来这条渡船自清晨渡入后,就一整夭地被船家撂在这儿了。这一联纯粹的写景句,宋人葛立方竟认为:“寇忠愍少知巴东县,有‘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之句,固以公辅自期矣,奈何时未有知者。”(《韵语阳秋》卷十八)这是从何说起,因此遭到清人何文焕的诘难:此联“乃袭‘野度无人舟自横’句,葛公谓其‘以公辅自期’,强作解矣。”(《历代诗话考索》)何氏的意见是正确的。寇准因为“平昔酷爱王右丞、韦苏州诗”(范雍诗序语),所以此地看见相仿景色时,很自然地受到韦应物《滁州西涧》诗的触发,便随手点化了韦句,而意境比韦来得丰厚,如斯而已,何来“公辅自期”之思。葛立方之说显然是穿凿附会。

  颈联写抬眼见闻。诗人伫望楼头已久,因此当他目光移开渡船,抬眼向荒村望去时,已近黄昏,村里入家大

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所以冒出了缕缕轻烟。高楼不远处还有一座古寺,听得出有几只黄莺在那儿啼嗽着。

  也许是流水、渡船、炊烟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类似景色的回忆,抑或是无所栖托的流莺的啼声唤出了诗人心中对故居的思念,总之,登楼见闻领出了尾联的怀归之情。此时,诗人不可遏止地怀念起故乡来:在那遥远的地方,那清清的渭水流经的下邽,就是自己的故里,在那里,有自己的田园家业,有自已的亲人······迷离恍惚之中,诗人仿佛已置身故园,看到家乡的流水,家乡的渡船,家乡的村庄。他完全浸入了沉思之中。蓦地一阵心惊,他回过神来:“此身还在异乡巴东呢!”这时,他的心头该有何感想,然而他不说了,就在“惊”字上收住了笔。

  由于写景是全诗的重心,对仗工稳、生活气息浓郁的中间二联景句就成了诗的中心。尤其“野水”一联,妙手偶得,浑然天成,更博得了赞赏。宋僧文莹《湘山野录》以为它“深入唐人风格”。王渔洋把它转引入《带经堂诗话》的“佳句类”内,连北宋翰林图画院也将此联作为考题来品评考生高低,这都说明这首诗以写景驰名,以致本来写得并不差的抒情句却为它所掩了。

创作背景

  作此诗时,诗人寇准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作者简介

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捵竦辣畚涫自弧办褐摇薄?茏忌剖芪模呔扔性衔叮翊犊苤翼啡怼Ⅻ/p>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6052.html

上一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