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2 09:29:13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蔚落

出自唐代錢起的《谷口書齋寄楊補阙》

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閑鹭栖常早,秋花落更遲。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譯文及注釋

韻譯山泉溝壑萦繞着這座茅屋書齋,雲霞映襯牆頭薜荔象五彩幔帷。雨後新竹的姿彩多麽叫人喜愛,更可愛晚山映照着夕陽的餘輝。悠閑的白鹭常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飽含生機比别處落得更遲。家仆正辛勤地把蘿徑打掃幹淨,我昨天與老朋友預約會面日期。

注釋谷口:古地名,在今陝西泾陽縣西北。補阙:官名,職責是向皇帝進行規谏。3.茅茨:(cí)茅屋。泉壑:這裏指山水。憐:可愛。新雨:剛下過的雨。山:即谷口。夕陽:傍晚的太陽。遲:晚。家童:家裏的小孩。昨:先前。

鑒賞

  從詩題中不難看出這是一首邀請朋友赴約的詩歌,詩人着力刻畫他的書齋的清幽雅緻,意在表達對楊補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來訪,而這些主要是通過對書齋周圍景物的準确、細膩的描繪來實現的。

  首聯中“茅茨”爲“茅屋”之意,在這裏指的是詩人簡樸的書齋。“薜帷”指“薜荔的牆帷”。應理解爲牆上長滿了薜荔,顯示了居所的自然狀态。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帶”字,應爲動詞“像帶子一樣環繞”,與第二句中的“生”相對應,能充分的引發讀者的想象:山泉溝壑

壑萦繞着詩人的小屋,浮雲彩霞似從小院中升騰而起。此聯爲全詩的起筆,遠觀書齋,山環水繞,雲蒸霞蔚,如賞人間仙境。

  颔聯與頸聯寫書齋周圍的景物,“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是此詩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爲倒裝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憐愛,而後又以“新雨後”“夕陽時”修飾,指出它們令人憐愛的原因是雨後新綠、夕陽渲染,如此遣詞造句,不僅讓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讓它們具有了極強的色彩感,使讀者很有質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壯麗。

  “閑鹭栖常早,秋花落更遲。”寫了這裏的鳥與花。白鹭早早的休息,隻因一個“閑”字,充分說明了這裏的幽靜:鳥兒少有人打擾,便可過着悠閑舒适的生活。秋花遲遲不肯落下,隻能說明這裏的環境适宜它們生長,便可久駐枝頭。寫鳥、花意在突出書齋環境的清幽雅緻、清新宜居。

  尾聯寫詩人早已讓家人把那綴滿綠蘿的小徑打掃幹淨,原因是昨天與楊補阙的約定。一如“花徑緣客掃,蓬門爲君開”之妙。詩人在上文極力地推崇書齋的環境,意在引出這個約定,希望朋友能如約而至。

  此詩用字精準,形式工整,手法獨到,寫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後人品讀。

評析

  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将水、雲、竹、山、鹭、花人格化了,寫

得極富感情。詩全是寫景,句法工整。首聯起對,颔聯晴雨分寫,頸聯寫花鳥情态,末聯寫邀約。“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也不愧爲寫景妙句。

  這是作者邀請友人到書齋來聚會的詩。詩的大部分篇幅寫了書齋及周圍的幽美風景。書齋被圍繞在谷口的泉壑之間,雲霞從書齋外牆的薛帷間升起,可知書齋幽靜,書齋所處山中高處。書齋附近,有濃密的竹林,雨後翠竹可喜;傍晚,山光綠紫萬狀,也十分可賞。白鹭常常很早就栖息了;花在高山中,謝得更遲些。這六句寫出了書齋附近的清幽美景。結尾一聯則是突出表現詩人的誠意盛情。全詩寫景靜中有動,幽而不寂,體現了錢起新奇清淡的詩風。

作者簡介

錢起(722?—780年),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進士,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初爲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後任司勳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曆中爲翰林學士。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傑出者,被譽爲“大曆十才子之冠”。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當時稱爲“前有沈宋,後有錢郎。”

出自唐代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译文注释

韵译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云霞映衬墙头薜荔象五彩幔帷。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悠闲的白鹭常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我昨天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

注释谷口:古地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补阙:官名,职责是向皇帝进行规谏。3.茅茨:(cí)茅屋。泉壑:这里指山水。怜:可爱。新雨:刚下过的雨。山:即谷口。夕阳:傍晚的太阳。迟:晚。家童:家里小孩。昨:先前。

鉴赏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简朴的书斋。“薜帷”指“薜荔的墙帷”。应理解为墙上长满了薜荔,显示了居所的自然状态。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带”字,应为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能充分的引发读者的想象:山泉沟壑

壑萦绕着诗人的小屋,浮云彩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此联为全诗的起笔,远观书斋,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如赏人间仙境。

  颔联与颈联写书斋周围的景物,“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是此诗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为倒装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怜爱,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指出它们令人怜爱的原因是雨后新绿、夕阳渲染,如此遣词造句,不仅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让它们具有了极强的色彩感,使读者很有质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壮丽。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写了这里的鸟与花。白鹭早早的休息,只因一个“闲”字,充分说明了这里的幽静:鸟儿少有人打扰,便可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秋花迟迟不肯落下,只能说明这里的环境适宜它们生长,便可久驻枝头。写鸟、花意在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清新宜居。

  尾联写诗人早已让家人把那缀满绿萝的小径打扫干净,原因是昨天与杨补阙的约定。一如“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之妙。诗人在上文极力地推崇书斋的环境,意在引出这个约定,希望朋友能如约而至。

  此诗用字精准,形式工整,手法独到,写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人品读。

评析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将水、云、竹、山、鹭、花人格化了,写

得极富感情。诗全是写景,句法工整。首联起对,颔联晴雨分写,颈联写花鸟情态,末联写邀约。“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也不愧为写景妙句。

  这是作者邀请友人到书斋来聚会的诗。诗的大部分篇幅写了书斋及周围的幽美风景。书斋被围绕在谷口的泉壑之间,云霞从书斋外墙的薛帷间升起,可知书斋幽静,书斋所处山中高处。书斋附近,有浓密的竹林,雨后翠竹可喜;傍晚,山光绿紫万状,也十分可赏。白鹭常常很早就栖息了;花在高山中,谢得更迟些。这六句写出了书斋附近的清幽美景。结尾一联则是突出表现诗人的诚意盛情。全诗写景静中有动,幽而不寂,体现了钱起新奇清淡的诗风。

作者简介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5915.html

上一篇: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日影渐斜人悄悄,凭暖栏杆,目断游丝袅。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