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8 02:41:08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风卷残花

出自唐代韓琮的《駱谷晚望》

秦川如畫渭如絲,去國還家一望時。公子王孫莫來好,嶺花多是斷腸枝。鑒賞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五百六十五。下面是安徽大學文學院術研究帶頭人、安徽大學古籍整理漢語言文字研究所顧問馬君骅對此詩的賞析。

  駱谷在陝西周至西南,谷長四百餘裏,爲關中通漢中的交通孔道,是一處軍事要隘。詩人晚望于此,有感而吟此詩。此爲緣景遣懷詩。這類詩率多景爲賓,情爲主,以景起興,以情結景,它借助眼前實景,抒發内心幽情,越突出景物的瑰麗,越反襯心情的凄婉,細讀自見堂奧。

  “秦川如畫渭如絲,去國還家一望時。”川,平川。“秦川”,指秦嶺以北古秦地,即今陝西中部,渭水流域大平原。詩人登上駱谷,晚霞似錦,殘陽如血,遠嶺近巒,濃妝淡抹,眼前展現一幅錦山繡水的美麗畫面。“如畫”二字把莽莽蒼蒼的遼闊秦川描繪得斜陽掩映,沃野千裏,平疇閃光,叢林生輝。這是廣袤的大景。“如絲”二字又把浩浩滔滔的東流渭水狀寫得長河落日,浮光耀金,萬丈白練,飄浮三秦。這是綿長的遠景。大景與遠景交錯,山光與水色競美,蔚爲壯觀。然而這些美景都是詩人站在駱谷“一望”中攝取的,又是在辭帝京、返故裏的背景下“一望”見到的,句中特着“去國還

還家”四字,隐隐透露了詩人是失官還鄉,因而被壯麗河山所激發的豪情,一刹那間又被愁懷淹沒了。下兩句便将此情毫不掩飾地抒寫出來。

  “公子王孫莫來好,嶺花多是斷腸枝。”《楚辭·招隐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是說王孫出遊,樂而忘返,辜負了家鄉的韶華美景。韓琮反其意而用之,借“公子王孫”來指代宦遊人,實即自指,說自己這次“去國還鄉”還不如“莫來好”。對于遭逐淪落的詩人,這種心境是可以理解的。《漢樂府·隴頭歌》之二所寫“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正可移來爲韓琮寫照。韓琮的詩情正是由此歌生發。他雖面臨如畫如絲的秦川渭水,心裏隻覺得“嶺花多是斷腸枝”了。據曆史記載,韓琮被石載順驅逐之後,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韓琮消滅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軍蔡襲代韓爲湖南觀察使,把韓琮這個逐臣抛棄了,不能不倍增其斷腸之慨。

  “莫來好”是與“斷腸枝”相因果的。本來“嶺花”并無所謂“斷腸枝”,隻因作者成爲斷腸人,“嶺花”才幻成了“斷腸枝”。斷腸人對斷腸枝,自然不如莫來好了。

  全詩二十八字,并無驚人警語,而自有一種形象意蘊,令人回腸蕩氣,原因在詩家慣用的以樂景寫哀的對比反襯手法,在這裏得

到了長足的發揮。起句寫美景,景美得撲人眉宇;收句寫愁腸,腸愁得寸寸欲斷。同一詩境,效果迥異,令人讀來自入彀中。試一口誦心維,景乎,情乎,樂乎,悲乎,似都渾然莫辨了。其點化契機,仍然是“莫來好”三字所導入的一種閑愁美,哀傷美。樂景固然給人以美感,哀景同樣給人以美感。在特定詩境下,先樂後哀,樂中生悲,會更使詩味濃郁,咀嚼甜美。此詩得之。

創作背景

  韓琮于唐宣宗時出任湖南觀察使,因秉公不苟,不徇私情,公元858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被都将石載順等驅逐,朝廷對此事采取了縱容的态度。韓琮因而失官,此後無聞。此詩當是其失位還鄉時之作。

作者簡介

韓琮[唐](約公元八三五年前後在世)字成封,(唐詩紀事作代封,此從新唐書藝文志注及唐才子傳)裏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末前後在世。有詩名。長慶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進士第。初爲陳許節度判官。後曆中書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觀察使。琮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時出爲湖南觀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載順等驅逐,之後,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韓琮消滅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軍蔡襲代韓爲湖南觀察使,把韓琮這個逐臣抛棄了。此後

失官,無聞。

出自唐代韩琮的《骆谷晚望》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五。下面是安徽大学文学院术研究带头人、安徽大学古籍整理汉语言文字研究所顾问马君骅对此诗的赏析

  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诗人晚望于此,有感而吟此诗。此为缘景遣怀诗。这类诗率多景为宾,情为主,以景起兴,以情结景,它借助眼前实景,抒发内心幽情,越突出景物的瑰丽,越反衬心情的凄婉,细读自见堂奥。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川,平川。“秦川”,指秦岭以北古秦地,即今陕西中部,渭水流域大平原。诗人登上骆谷,晚霞似锦,残阳如血,远岭近峦,浓妆淡抹,眼前展现一幅锦山绣水的美丽画面。“如画”二字把莽莽苍苍的辽阔秦川描绘得斜阳掩映,沃野千里,平畴闪光,丛林生辉。这是广袤的大景。“如丝”二字又把浩浩滔滔的东流渭水状写得长河落日,浮光耀金,万丈白练,飘浮三秦。这是绵长的远景。大景与远景交错,山光与水色竞美,蔚为壮观。然而这些美景都是诗人站在骆谷“一望”中摄取的,又是在辞帝京、返故里的背景下“一望”见到的,句中特着“去国还

还家”四字,隐隐透露了诗人是失官还乡,因而被壮丽河山所激发的豪情,一刹那间又被愁怀淹没了。下两句便将此情毫不掩饰地抒写出来。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是说王孙出游,乐而忘返,辜负了家乡的韶华美景。韩琮反其意而用之,借“公子王孙”来指代宦游人,实即自指,说自己这次“去国还乡”还不如“莫来好”。对于遭逐沦落的诗人,这种心境是可以理解的。《汉乐府·陇头歌》之二所写“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正可移来为韩琮写照。韩琮的诗情正是由此歌生发。他虽面临如画如丝的秦川渭水,心里只觉得“岭花多是断肠枝”了。据历史记载,韩琮被石载顺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不能不倍增其断肠之慨。

  “莫来好”是与“断肠枝”相因果的。本来“岭花”并无所谓“断肠枝”,只因作者成为断肠人,“岭花”才幻成了“断肠枝”。断肠人对断肠枝,自然不如莫来好了

  全诗二十八字,并无惊人警语,而自有一种形象意蕴,令人回肠荡气,原因在诗家惯用的以乐景写哀的对比反衬手法,在这里得

到了长足的发挥。起句写美景,景美得扑人眉宇;收句写愁肠,肠愁得寸寸欲断。同一诗境,效果迥异,令人读来自入彀中。试一口诵心维,景乎,情乎,乐乎,悲乎,似都浑然莫辨了。其点化契机,仍然是“莫来好”三字所导入的一种闲愁美,哀伤美。乐景固然给人以美感,哀景同样给人以美感。在特定诗境下,先乐后哀,乐中生悲,会更使诗味浓郁,咀嚼甜美。此诗得之。

创作背景

  韩琮于唐宣宗时出任湖南观察使,因秉公不苟,不徇私情,公元858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朝廷对此事采取了纵容的态度。韩琮因而失官,此后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时之作。

作者简介

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

失官,无闻。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5729.html

上一篇: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高歌足自快,商颂有遗音。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