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04 18:37:26
出自宋代蘇轼的《泗州僧伽塔》
我昔南行舟擊汴,逆風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旗腳轉。回頭頃刻失長橋,卻到龜山未朝飯。至人無心何厚薄,我自懷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辄遂,告物應須日千變。我今身世兩悠悠,去無所逐來無戀。得行固願留不惡,每到有求神亦倦。退之舊雲三百尺,澄觀所營今已換。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雲山繞淮甸。譯文及注釋譯文往年,我乘船南下,停泊在汴水邊,逆風刮了三天,黃沙陣陣撲面。船上的舟子都勸我去向僧伽寺祈禱,果然,一炷香還未燒盡,旗子已嘩嘩向南舒卷。船走得快如飛箭,轉眼間長橋失去了蹤影,到龜山還不到吃早飯的時間。最高尚的人從不厚此薄彼,我呢,滿足了自己的私心,爲得到順風而歡欣。耕田的人要下雨,收割的人要晴天;離去的人要順風,來的人又對逆風抱怨。如要讓人人祈禱都如願,老天爺豈不是一天要萬化千變?我如今自身與世俗兩不相關,去沒有什麽追求,來也沒什麽留戀。能走得快些固然很好,走不了也無所謂不便。每次到這裏都去求神,神一定也感到厭倦。往昔韓愈詩所說拔地三百尺的高塔,如今見到的已不是澄觀苦心經營所建。僧伽塔啊,你若不嫌我帶來的俗塵玷污了你的丹梯,請讓我登
登上你,飽覽群山環繞下的淮河兩邊。
注釋⑴泗州:今江蘇盱眙東北。僧伽(qié):唐高僧,西域何國人,俗姓何。龍朔初入中原,卒葬泗州,建塔供養,即僧伽塔。⑵汴:汴河,在徐州合泗水東流入淮。⑶旗腳轉:指改變了風向。⑷長橋:在泗州城東。⑸龜山:在泗州東北的洪澤湖中。傳大禹治水獲無支祁,鎮于此。⑹至人:道德修養達到最高境界的人。這裏指僧伽。⑺便:便利。⑻刈(yì):收割。⑼遂(suì):如願,順意。⑽悠悠:遙遠莫測。⑾“退之”二句:指韓愈《送僧澄觀》詩。僧伽塔遭水漂火焚,貞元十五年由僧澄觀重修,爲著名建築師喻浩所設計。韓愈詩紀建塔始末,中雲:“清淮無波平如席,欄柱傾抉半天赤。火燒水轉掃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影沉潭底龍驚遁,當晝無雲跨虛碧。借問經營本何人,道人澄觀名藉藉。”澄觀,唐代名僧,曾重建僧伽塔。⑿俗士:出家人目中的普通人,是作者自指。丹梯:指塔中的梯子。⒀淮甸:指淮河一帶地區。甸,城外名郊,郊外名甸。
創作背景熙甯四年(1071),蘇轼赴杭州通判任,路過泗州僧伽塔,作了這首詩。一說此詩作于元豐二年(1079)三月,時作者奉命移知湖州,經過泗州。
作者簡介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
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出自宋代苏轼的《泗州僧伽塔》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译文及注释译文往年,我乘船南下,停泊在汴水边,逆风刮了三天,黄沙阵阵扑面。船上的舟子都劝我去向僧伽寺祈祷,果然,一炷香还未烧尽,旗子已哗哗向南舒卷。船走得快如飞箭,转眼间长桥失去了踪影,到龟山还不到吃早饭的时间。最高尚的人从不厚此薄彼,我呢,满足了自己的私心,为得到顺风而欢欣。耕田的人要下雨,收割的人要晴天;离去的人要顺风,来的人又对逆风抱怨。如要让人人祈祷都如愿,老天爷岂不是一天要万化千变?我如今自身与世俗两不相关,去没有什么追求,来也没什么留恋。能走得快些固然很好,走不了也无所谓不便。每次到这里都去求神,神一定也感到厌倦。往昔韩愈诗所说拔地三百尺的高塔,如今见到的已不是澄观苦心经营所建。僧伽塔啊,你若不嫌我带来的俗尘玷污了你的丹梯,请让我登
登上你,饱览群山环绕下的淮河两边。
注释⑴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僧伽(qié):唐高僧,西域何国人,俗姓何。龙朔初入中原,卒葬泗州,建塔供养,即僧伽塔。⑵汴:汴河,在徐州合泗水东流入淮。⑶旗脚转:指改变了风向。⑷长桥:在泗州城东。⑸龟山:在泗州东北的洪泽湖中。传大禹治水获无支祁,镇于此。⑹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这里指僧伽。⑺便:便利。⑻刈(yì):收割。⑼遂(suì):如愿,顺意。⑽悠悠:遥远莫测。⑾“退之”二句:指韩愈《送僧澄观》诗。僧伽塔遭水漂火焚,贞元十五年由僧澄观重修,为著名建筑师喻浩所设计。韩愈诗纪建塔始末,中云:“清淮无波平如席,栏柱倾抉半天赤。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影沉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藉藉。”澄观,唐代名僧,曾重建僧伽塔。⑿俗士:出家人目中的普通人,是作者自指。丹梯:指塔中的梯子。⒀淮甸:指淮河一带地区。甸,城外名郊,郊外名甸。
创作背景熙宁四年(1071),苏轼赴杭州通判任,路过泗州僧伽塔,作了这首诗。一说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时作者奉命移知湖州,经过泗州。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
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