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衣宽睡髻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金缕衣宽睡髻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7 22:57:5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青衣挽素

出自宋代陸遊的《采桑子·寶钗樓上妝梳晚》

寶钗樓上妝梳晚,懶上秋千。閑撥沈煙。金縷衣寬睡髻偏。 鱗鴻不寄遼東信,又是經年。彈淚花前。愁入春見十四弦。譯文及注釋

譯文女子在閨閣梳妝打扮後,慵懶地蕩秋千。悠閑地撥弄沉香,花冠不整,衣寬髻偏。沒有遠方情人的書信寄來,而且多年如此。花前揮淚,思緒纏綿盡傾訴給十四弦。

注釋寶钗樓:泛指女子所居的樓閣,取其字面的華美。沉煙:香燃燒時的香煙。此指沉香。金縷衣:以金絲聯綴玉片制成的衣服。今出土文物中常有之。此指華貴的衣服。鱗鴻:猶言魚雁,古人認爲魚和雁都能代人傳遞書信。遼東,古代郡名,今遼甯東南部遼河以東地區。這裏泛指遙遠的地方,亦即女子的情人所在之地。十四弦:一種十四根弦的彈撥樂器。又疑指筝,筝本十三弦,此處因平仄所限,将三作四。

創作背景

  此詞是“花間”詞的傳統題材、傳統格調,其寫作年月待考。

作者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爲秦桧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極爲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

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出自宋代陆游的《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译文注释

译文女子在闺阁梳妆打扮后,慵懒地荡秋千。悠闲地拨弄沉香,花冠不整,衣宽髻偏。没有远方情人的书信寄来,而且多年如此。花前挥泪,思绪缠绵尽倾诉给十四弦。

注释宝钗楼:泛指女子所居的楼阁,取其字面的华美。沉烟:香燃烧时的香烟。此指沉香。金缕衣:以金丝联缀玉片制成的衣服。今出土文物中常有之。此指华贵的衣服。鳞鸿:犹言鱼雁,古人认为鱼和雁都能代人传递书信。辽东,古代郡名,今辽宁东南部辽河以东地区。这里泛指遥远的地方,亦即女子的情人所在之地。十四弦:一种十四根弦的弹拨乐器。又疑指筝,筝本十三弦,此处因平仄所限,将三作四。

创作背景

  此词是“花间”词的传统题材、传统格调,其写作年月待考。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

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金缕衣宽睡髻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4973.html

上一篇:荏染柔木,言缗之丝。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