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3 10:46:27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素笺生花

出自明代王恭的《春雁》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裏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賞析

  詠雁的詩通常借秋雁南飛的形象,抒發在北方的遊子對南方家鄉的懷念,以及對北方艱苦環境的厭倦。這首詩卻相反,塞北雖苦,但終究是故土。這首詩構思别具一格,主題更上一層樓。

  詩歌首句從春到衡陽切入,語氣中充滿歡欣。詩人一開章就說“春風一夜到衡陽”,仿佛“一夜”之間就可以完成從冬到春的歲序交替。乍看起來,好像有悖于常理,仔細一琢磨,這洋溢着人們對暖風乍至、大地春回的輕松喜悅之情,也從側面反映了雁兒正久久地等待着春天的到來,因而對此特别敏感,暖風初至,便喜不自勝。

  第二句,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大雁并不是因此赢得舒緩喘息的時機,而是産生急切離開的歸念,忖量着“楚水燕山”的漫漫征程,準備立刻從楚水之畔飛回燕山之旁。這一層跳躍,寫出大雁歸心的急切,可說是“聞風而動”,絕無猶豫。“楚”,當然是指大雁生活的南方;“燕”,卻是寒冷的北國,山水互文見義,正說明從南到北,這中間,要經曆千山萬水。“萬裏長”顯示了大雁征程的遙遠。而此時的江南,春色佳麗,正好流連。對此,人們心頭困惑自然轉化爲對大雁的質疑,不但詩人要“怪”,

,連讀者也要“怪”。

  後兩句當然是大雁的回答——“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詩人用托物詠懷的手法,借春雁的口吻表達強烈的思鄉情感,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恭是福建閩侯縣人,江南本來就是他的故鄉,他卻說“江南雖好是他鄉”,由此看來,詩中的“楚水”、“江南”并非确指某個地域或方位,隻不過是一種借代性的語句,指的是享受榮華富貴的朝堂。因而本詩的主題不是表現對故鄉的執着的愛,而是表現了詩人想辭官歸隐、遁迹林泉,尋找自己精神憩息的家園,也表現了詩人不願爲官,願過漁樵隐逸生活的意趣。

  本詩獨特之處,在于它的取向不同,不寫秋雁南歸,寄托羁宦北方的士大夫對南方鄉土的思念,而是寫春雁,在春風吹到衡陽時,不計從“楚水”到“燕山”的“萬裏”之遙、程途之苦,堅決要回艱苦的北方去。詩旨不在于區别南北地域,而重在表現不留戀溫柔富貴的官場,甘願終老田園過吟嘯自得的清高日子。

  詩歌四句的結構,從棄優就劣這一違背常情的舉動,引出疑問,而後歸結到全詩的中心,有助于将主題表現得更鮮明,藝術手法上從反常突出正常,在引起驚詫後再以拟人的口吻亮底,加強了藝術效果。

創作背景

  明成祖永樂四年,即公元1406年,詩人王恭被薦舉爲

翰林待诏,參與修《永樂大典》,書成之後,被授爲翰林典籍。可是詩人厭倦仕途,于是辭官返回家鄉,這首詩便寫在回歸家鄉的途中。

作者簡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遊江湖間,中年隐居七岩山,爲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爲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爲翰林待诏,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裏。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隐喻頗深。爲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雲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台清嘯》等。

出自明代王恭的《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赏析

  咏雁的诗通常借秋雁南飞的形象,抒发在北方的游子对南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北方艰苦环境的厌倦。这首诗却相反,塞北虽苦,但终究是故土。这首诗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更上一层楼。

  诗歌首句从春到衡阳切入,语气中充满欢欣。诗人一开章就说“春风一夜到衡阳”,仿佛“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从冬到春的岁序交替。乍看起来好像有悖于常理,仔细一琢磨,这洋溢着人们对暖风乍至、大地春回的轻松喜悦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雁儿正久久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因而对此特别敏感,暖风初至,便喜不自胜。

  第二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大雁并不是因此赢得舒缓喘息的时机,而是产生急切离开的归念,忖量着“楚水燕山”的漫漫征程,准备立刻从楚水之畔飞回燕山之旁。这一层跳跃,写出大雁归心的急切,可说是“闻风而动”,绝无犹豫。“楚”,当然是指大雁生活的南方;“燕”,却是寒冷的北国,山水互文见义,正说明从南到北,这中间,要经历千山万水。“万里长”显示了大雁征程的遥远。而此时的江南,春色佳丽,正好流连。对此,人们心头困惑自然转化为对大雁的质疑,不但诗人要“怪”,

,连读者也要“怪”。

  后两句当然是大雁的回答——“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诗人用托物咏怀的手法,借春雁的口吻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感,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恭是福建闽侯县人,江南本来就是他的故乡,他却说“江南虽好是他乡”,由此看来,诗中的“楚水”、“江南”并非确指某个地域或方位,只不过是一种借代性的语句指的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朝堂。因而本诗的主题不是表现对故乡的执着的爱,而是表现了诗人想辞官归隐、遁迹林泉,寻找自己精神憩息的家园,也表现了诗人不愿为官,愿过渔樵隐逸生活的意趣。

  本诗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取向不同,不写秋雁南归,寄托羁宦北方的士大夫对南方乡土的思念,而是写春雁,在春风吹到衡阳时,不计从“楚水”到“燕山”的“万里”之遥、程途之苦,坚决要回艰苦的北方去。诗旨不在于区别南北地域,而重在表现不留恋温柔富贵的官场,甘愿终老田园过吟啸自得的清高日子。

  诗歌四句的结构,从弃优就劣这一违背常情的举动,引出疑问,而后归结到全诗的中心,有助于将主题表现得更鲜明,艺术手法上从反常突出正常,在引起惊诧后再以拟人的口吻亮底,加强了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明成祖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诗人王恭被荐举为

翰林待诏,参与修《永乐大典》,书成之后,被授为翰林典籍。可是诗人厌倦仕途,于是辞官返回家乡,这首诗便写在回归家乡的途中。

作者简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4114.html

上一篇: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