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3 07:00:5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湛蓝一色

出自宋代蘇轼的《陌上花三首》

遊九仙山,聞裏中兒歌陌上花,父老雲,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人用其語爲歌,含思宛轉,聽之凄然。而其詞鄙野,爲易之雲。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争看翠軿來。若爲留得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譯文及注釋

譯文我在遊覽九仙山時,聽到了當地兒歌《陌上花》。鄉親們說:吳越王錢假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臨安,錢王派人送信給王妃說:“田間小路上鮮花盛開,你可遲些回來。”吳人将這些話編成歌兒,所含情思婉轉動人,使人聽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詞比較粗俗、淺陋,因此給它換掉,而成以下三首詩。

田間小路上的花兒開了,蝴蝶在花叢中飛呀飛,江山還沒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經過了幾度春秋,遺民已逐漸老了,出遊的女子長歌着緩緩返歸。

田間小路上無數花兒爛漫盛開,路上的行人争相圍觀那彩車駛來。如果要留住這明豔的春花,那就暫且聽從錢王的意見,不要急着返回。

生前的富貴榮華好似草尖上的露珠,死後的風流情感正如那田間小路上的春花。錢王你已眷戀

戀不堪地離杭降宋去了,還要教妻子不急于從陌上歸家。

注釋九仙山:蘇轼《宿九仙山》詩題下自注:“九仙謂左元放、許邁、王(儉)、謝(安)之流。”九仙山在杭州西,山上無量院相傳爲葛洪、許邁煉丹處。陌:田間小路。吳越王妃:指五代吳越王錢俶之妃。吳越王,《新五代史·吳越世家》載,宋興,吳越王錢俶“始傾其國以事貢獻。太祖皇帝時,俶嘗來朝,厚禮遣還國。······太平興國(宋太宗年號)三年,诏俶來朝,俶舉族歸于京師,國除”。鄙野:粗鄙俚俗。易之:謂變換其詞(保留其調)易,更改。昔人非:作者作此詩時,距離太平興國三年,已近一百年當時之人自無在者。遺民:亡國之民。垂垂:漸漸。垂垂:一作“年年”。遊女:出遊陌上的女子。軿(píng):車幔,代指貴族婦女所乘有帷幔的車子。翠:青綠色。堂堂:公然,決然;堂堂正正。從教:聽任,任憑。草頭露:草頭的露水,一會兒就幹掉,比喻生前富貴不長久。“身後”句:意爲身後大家沒有忘記她,爲她唱《陌上花》。遲遲:《孟子·盡心下》:“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比喻錢俶離杭州朝宋,遲遲其行,戀戀不舍。

賞析

  第一首對吳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叙述。首句由眼前景物寫起

:春天時節,陌上鮮花盛開,蝴蝶在翩翩飛舞。這迷人的春色,跟“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時的景象并無不同。然而,随着時光的流逝,吳越王朝早已滅亡,吳越王妃也已不複存在,隻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傳說。故次句緊承首句,轉出“江山猶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聯想到已成過往的人事,兩相對照,發出了“江山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兩句着眼于吳人歌《陌上花》事。盡管吳越王朝!的遺民已漸漸地衰老,但遊女們仍在長聲歌唱《陌上花》,以寄托對王妃的追憶與悼念。這說明《陌上花》流傳頗廣,在吳人中有很強的生命力。

  第二首寫吳越王妃春歸臨安情景。春天來了,陌上的無數山花争奇鬥豔,王妃按照慣例,乘坐富麗的翠軿,又來到了臨安,吸引了過往的路人競相觀看。詩人以“山花”“翠軿”來襯托王妃的青春美貌,又以“路人争看”渲染王妃歸來的盛況,透露出吳越王朝曾有的一點承平氣象。三四句是設想之辭。意謂如能留得青春在,王妃即可遵從吳越王的囑咐“緩緩而回”,盡情觀賞臨安旖旎的春光。“堂堂”,指青春。唐薛能詩雲:“青春背我堂堂去,白發摧人故故生。”青春,一語雙關,有青春年華,也有春天之意,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雲:“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結伴

好還鄉。”然而,無論是春天還是人的青春年華,都不可能永存長在,因而,“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之類的風流轶事也必然有終結之時。

  第三首慨歎吳越王的去國降宋。頭兩句即以鮮明的對照說明:吳越王及其妃子生前的富貴榮華,猶如草上的露珠,很快就消失了,但其風流餘韻死後仍流傳于《陌上花》的民歌中。前者是短暫的,後者是長久的;帝王的富貴與吳人無關,而他們的風流轶事,由于含有普通人的情感、愛情的因素以及多少帶有悲劇的色彩,故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以緻通過民歌來傳誦。最後兩句寫吳越王雖然已去國降宋,喪失了帝王之尊,卻仍保留着“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慣例;可歎的是,“王妃”的身份已改變爲“妾”,“路人争看翠軿來”的盛況大概不會再出現了。細品詩味,其中不無詩人的深沉感概和委婉諷喻。

  這三首詩中都貫穿了“江山猶是昔人非”的曆史哀思,而宛轉凄然則成爲作者的抒情基調。全詩雖以“吳越王妃每歲必歸臨安”的轶事爲題材,卻委宛曲折地詠歎了吳越王朝的興亡,帶有懷古詠史的性質。詩中感慨人世榮華富貴,虛名浮利的過眼雲煙,皆如那草頭露,陌上花,轉眼即消逝凋謝不見;人們生前的一切榮華富貴,全如那清晨草頭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發消失;

死後所留下的美好名聲,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會凋枯謝落。民歌原來就“含思宛轉,聽之凄然”,經蘇轼潤色創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内容,形式及其樸素自然的風格特質,又顯得語言典雅,意味深長,詩情凄宛。詩中多用疊字,如“垂垂”,“緩緩”,“堂堂”,“遲遲”等,不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态,且能增加節奏感和音樂美。

創作背景

  《陌上花三首》約作于宋神宗熙甯六年(1073年),作者這時因公務在臨安做了短時問的逗留,作此三詩。

作者簡介

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出自宋代苏轼的《陌上花三首》

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译文注释

译文我在游览九仙山时,听到了当地儿歌《陌上花》。乡亲们说:吴越王钱假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临安,钱王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吴人将这些话编成歌儿,所含情思婉转动人,使人听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浅陋,因此给它换掉,而成以下三首诗。

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呀飞,江山还没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经过了几度春秋,遗民已逐渐老了,出游的女子长歌着缓缓返归。

田间小路上无数花儿烂漫盛开,路上的行人争相围观那彩车驶来。如果要留住这明艳的春花,那就暂且听从钱王的意见,不要急着返回。

生前的富贵荣华好似草尖上的露珠,死后的风流情感正如那田间小路上的春花。钱王你已眷恋

恋不堪地离杭降宋去了,还要教妻子不急于从陌上归家。

注释九仙山:苏轼《宿九仙山》诗题下自注:“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俭)、谢(安)之流。”九仙山在杭州西,山上无量院相传为葛洪、许迈炼丹处。陌:田间小路。吴越王妃:指五代吴越王钱俶之妃。吴越王,《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载,宋兴,吴越王钱俶“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太祖皇帝时,俶尝来朝,厚礼遣还国。······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三年,诏俶来朝,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鄙野:粗鄙俚俗。易之:谓变换其词(保留其调)易,更改。昔人非:作者作此诗时,距离太平兴国三年,已近一百年当时之人自无在者。遗民:亡国之民。垂垂:渐渐。垂垂:一作“年年”。游女:出游陌上的女子。軿(píng):车幔,代指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幔的车子。翠:青绿色。堂堂:公然,决然;堂堂正正。从教:听任,任凭。草头露:草头的露水,一会儿就干掉,比喻生前富贵不长久。“身后”句:意为身后大家没有忘记她,为她唱《陌上花》。迟迟:《孟子·尽心下》:“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比喻钱俶离杭州朝宋,迟迟其行,恋恋不舍。

赏析

  第一首对吴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叙述。首句由眼前景物写起

春天时节,陌上鲜花盛开,蝴蝶在翩翩飞舞。这迷人的春色,跟“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时的景象并无不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吴越王朝早已灭亡,吴越王妃也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传说。故次句紧承首句,转出“江山犹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已成过往的人事,两相对照,发出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两句着眼于吴人歌《陌上花》事。尽管吴越王朝!的遗民已渐渐地衰老,但游女们仍在长声歌唱《陌上花》,以寄托对王妃的追忆与悼念。这说明《陌上花》流传颇广,在吴人中有很强的生命力。

  第二首写吴越王妃春归临安情景。春天来了,陌上的无数山花争奇斗艳,王妃按照惯例,乘坐富丽的翠軿,又来到了临安,吸引了过往的路人竞相观看。诗人以“山花”“翠軿”来衬托王妃的青春美貌,又以“路人争看”渲染王妃归来的盛况,透露出吴越王朝曾有的一点承平气象。三四句是设想之辞。意谓如能留得青春在,王妃即可遵从吴越王的嘱咐“缓缓而回”,尽情观赏临安旖旎的春光。“堂堂”,指青春。唐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摧人故故生。”青春,一语双关,有青春年华,也有春天之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

好还乡。”然而,无论春天还是人的青春年华,都不可能永存长在,因而,“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之类的风流轶事也必然有终结之时。

  第三首慨叹吴越王的去国降宋。头两句即以鲜明的对照说明:吴越王及其妃子生前的富贵荣华,犹如草上的露珠,很快就消失了,但其风流余韵死后仍流传于《陌上花》的民歌中。前者是短暂的,后者是长久的;帝王的富贵与吴人无关,而他们的风流轶事,由于含有普通人的情感、爱情的因素以及多少带有悲剧的色彩,故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以致通过民歌来传诵。最后两句写吴越王虽然已去国降宋,丧失了帝王之尊,却仍保留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惯例;可叹的是,“王妃”的身份已改变为“妾”,“路人争看翠軿来”的盛况大概不会再出现了。细品诗味,其中不无诗人的深沉感概和委婉讽喻。

  这三首诗中都贯穿了“江山犹是昔人非”的历史哀思,而宛转凄然则成为作者的抒情基调。全诗虽以“吴越王妃每岁必归临安”的轶事为题材,却委宛曲折地咏叹了吴越王朝的兴亡,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诗中感慨人世荣华富贵,虚名浮利的过眼云烟,皆如那草头露,陌上花,转眼即消逝凋谢不见;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全如那清晨草头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发消失;

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声,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会凋枯谢落。民歌原来就“含思宛转,听之凄然”,经苏轼润色创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内容,形式及其朴素自然的风格特质,又显得语言典雅,意味深长,诗情凄宛。诗中多用叠字,如“垂垂”,“缓缓”,“堂堂”,“迟迟”等,不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态,且能增加节奏感和音乐美。

创作背景

  《陌上花三首》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作者这时因公务在临安做了短时问的逗留,作此三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05949.html

上一篇: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