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6 04:31:50
出自宋代章謙亨的《浪淘沙·雲藏鵝湖山》
台上憑欄幹,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将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卻是曉雲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注釋譯文我站在觀景台倚着欄杆觀賞鵝湖山,春天的寒意還讓人心生怯意。放眼望去,啊!是誰把最高的山峰偷走了?難道是神仙将它移到了天上麽?原來是雲彩閑來無事,故意将它給遮住了啊!讓它就像天空一樣白茫茫一片。還好東風吹來,将山原樣的追回來了。
注釋鵝湖山在今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境内。章謙亨(生卒年不詳)字牧叔,一字牧之,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紹定間,爲鉛山令,爲政寬平,人稱生佛,家置像而祀,勒石章岩,以志不忘。曆官京西路提舉常平茶鹽。嘉熙二年(1238),除直秘閣,爲浙東提刑,兼知衢州。六丁: 認爲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醜)爲陰神,爲天帝所役使;道士則可用符箓召請,以供驅使,道教中的火神。
賞析這阕詞,給人印象最深的當是它的構思。“雲藏鵝湖山”本是極平常的自然現象,但出現在作者筆下,劈頭就是“被誰偷了最高山?将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山被偷,已是相當新奇,何況又具體懷疑到六丁(道教神名,火神)身上,這就更加生動。一個極普通的題
題材,經這麽一構思,便立覺妙趣橫生。上半阕說山已不在人間,這當然是故作的幻想,新巧一些也許并不足怪。可是下半阕說破山被雲遮的真象以後,仍然具有無窮的趣味,這是因爲作者同樣采取了“直意曲一層說”的手法。本來是雲遮山,詞中卻說“曉雲閑”,“特地遮攔”;本來是風吹雲散,山嶽重現,詞中卻說“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這裏,曉雲和東風同六丁神一樣具有生命,而且如若不去“追還”,山還會再次被偷去。藝術之不同于說教,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具有趣味性的精神産品;人們之所以能從藝術品那裏得到娛樂和享受,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它有趣味。本篇的作者章謙亨“嘗爲浙東憲,風采爲一時所稱,然蘊藉滑稽,不同流俗”(《絕妙好詞箋續鈔》)。這種獨特的個性,幫助作者從人們司空見慣的題材中發現情趣,并用幽默生動的語言表現出來,因而使詞篇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當然,風趣不是藝術的根本目的。藝術美應當是對生活美質的表現。拿這首詞來說,它的魅力的根本所在,乃是對“雲藏鵝湖山”這一美景的描繪。隻是作者的手法過于巧妙,全篇雖然沒有正面描寫鵝湖山之秀美,但經過仔細品味,你不僅能看到山美,而且還能看到雲美。首先,作者在“猶怯春寒”的時節,
冒着清晨的涼氣去“台上憑欄幹”,自然是由于此時的鵝湖山最美。這裏作者沒有直說山美,但他的情趣與追求本身就是一種暗示,引導着讀者對鵝湖山産生無限的向往。其次,六丁、曉雲、東風都是優美的,而設想出的偷、移取、收卷、追還等情節也如神話一樣美麗動人。再說,人冒着春寒去看山,不料山卻被六丁“偷取”,最後才有東風追還——人、神、雲、風形成你争我奪的熱鬧場面,當然也是因爲鵝湖山太美的緣故。最後,字面的表現雖然着墨較淡,但也不是一點沒有。比如“與天一樣白漫漫”描寫無邊的雲海,就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再如“春”日的時令,“曉”間的風光,也都使“雲藏鵝湖山”顯得更美。
辛棄疾閑居期思村時作有《玉樓春》詞戲賦雲山雲:“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雲猜是汝。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西風瞥起雲橫度,忽見東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誇,且喜青山依舊住。”章謙亨在鉛山曾訪問過稼軒期思故居。這首詞在構思上當受稼軒影響,當然也有他自己新的東西,對照讀之,當各知其妙。
作者簡介章謙亨(生卒年不詳)字牧叔,,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紹定間,爲鉛山令,爲政寬平,人稱生佛,家置像而祀,勒石章岩,以志不忘。曆官京西路提舉常平茶鹽。嘉熙
二年(1238),除直秘閣,爲浙東提刑,兼知衢州。《全宋詞》輯其詞九首。
出自宋代章谦亨的《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注释译文我站在观景台倚着栏杆观赏鹅湖山,春天的寒意还让人心生怯意。放眼望去,啊!是谁把最高的山峰偷走了?难道是神仙将它移到了天上么?原来是云彩闲来无事,故意将它给遮住了啊!让它就像天空一样白茫茫一片。还好东风吹来,将山原样的追回来了。
注释鹅湖山在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章谦亨(生卒年不详)字牧叔,一字牧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绍定间,为铅山令,为政宽平,人称生佛,家置像而祀,勒石章岩,以志不忘。历官京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嘉熙二年(1238),除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兼知衢州。六丁: 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阴神,为天帝所役使;道士则可用符箓召请,以供驱使,道教中的火神。
赏析这阕词,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是它的构思。“云藏鹅湖山”本是极平常的自然现象,但出现在作者笔下,劈头就是“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山被偷,已是相当新奇,何况又具体怀疑到六丁(道教神名,火神)身上,这就更加生动。一个极普通的题
题材,经这么一构思,便立觉妙趣横生。上半阕说山已不在人间,这当然是故作的幻想,新巧一些也许并不足怪。可是下半阕说破山被云遮的真象以后,仍然具有无穷的趣味,这是因为作者同样采取了“直意曲一层说”的手法。本来是云遮山,词中却说“晓云闲”,“特地遮拦”;本来是风吹云散,山岳重现,词中却说“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这里,晓云和东风同六丁神一样具有生命,而且如若不去“追还”,山还会再次被偷去。艺术之不同于说教,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具有趣味性的精神产品;人们之所以能从艺术品那里得到娱乐和享受,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它有趣味。本篇的作者章谦亨“尝为浙东宪,风采为一时所称,然蕴藉滑稽,不同流俗”(《绝妙好词笺续钞》)。这种独特的个性,帮助作者从人们司空见惯的题材中发现情趣,并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因而使词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当然,风趣不是艺术的根本目的。艺术美应当是对生活美质的表现。拿这首词来说,它的魅力的根本所在,乃是对“云藏鹅湖山”这一美景的描绘。只是作者的手法过于巧妙,全篇虽然没有正面描写鹅湖山之秀美,但经过仔细品味,你不仅能看到山美,而且还能看到云美。首先,作者在“犹怯春寒”的时节,
冒着清晨的凉气去“台上凭栏干”,自然是由于此时的鹅湖山最美。这里作者没有直说山美,但他的情趣与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暗示,引导着读者对鹅湖山产生无限的向往。其次,六丁、晓云、东风都是优美的,而设想出的偷、移取、收卷、追还等情节也如神话一样美丽动人。再说,人冒着春寒去看山,不料山却被六丁“偷取”,最后才有东风追还——人、神、云、风形成你争我夺的热闹场面,当然也是因为鹅湖山太美的缘故。最后,字面的表现虽然着墨较淡,但也不是一点没有。比如“与天一样白漫漫”描写无边的云海,就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再如“春”日的时令,“晓”间的风光,也都使“云藏鹅湖山”显得更美。
辛弃疾闲居期思村时作有《玉楼春》词戏赋云山云:“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章谦亨在铅山曾访问过稼轩期思故居。这首词在构思上当受稼轩影响,当然也有他自己新的东西,对照读之,当各知其妙。
作者简介章谦亨(生卒年不详)字牧叔,,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绍定间,为铅山令,为政宽平,人称生佛,家置像而祀,勒石章岩,以志不忘。历官京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嘉熙
二年(1238),除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兼知衢州。《全宋词》辑其词九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