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3 15:10:10
出自宋代劉辰翁的《西江月·新秋寫興》
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鬓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譯文及注釋譯文天上日落月升,鬥轉星移,景象跟從前一樣,人間男女依然如癡如狂,陶醉在節日的歡樂中。七夕夜,處處可見着新裝的人們,仿佛來到了人間天堂。不經意間感覺新秋涼意似水,因爲思念故國,我兩鬓已斑白如霜。我夢見自己在海底跨越枯桑,又在天上看盡銀河風浪。
注釋西江月:詞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低昂:起伏,指星月的升沉變化。成狂:指歡度七夕的景象。“夢從”句:用《神仙傳》滄海屢變爲桑田的典故,比喻世事變化很大。“閱盡”句:本指牛郎織女七夕經曆銀河風浪,暗寓人間經曆風浪險惡。銀河:是指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在中國古代又稱天河、銀漢、星河、星漢、雲漢。銀河在中國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著名的漢族神話傳說故事鵲橋相會。閱:經曆。
鑒賞這首詞是作者借七夕來抒發自己寄寓故國之思。
上片側重寫七夕兒女幸福歡快景象。“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二句緊扣“
“新秋”,分寫“天上”與“人間”七夕情景。低昂,是起伏升降的意思。
上句說天上日落月升、鬥轉星移等天象變化,依然像從前一樣。“似舊”二字,意在言外,暗示人間卻與自然界的景象不同,發生了巨大變化。暗逗結尾兩句。
下句說人間兒女也象從前一樣,狂歡歡度七夕。“成狂”即包“似舊”之意,言外有無限感慨。在詞人看來,經曆過人間滄桑巨變的人們,新秋七夕,本應深懷黍離之悲,但今天人們竟依舊狂歡。這種景象不免使詞人感慨萬千。
“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處處試新妝”原是當時七夕風習,也是上文所說“兒女成狂”的一種突出表現。人們幾乎誤認爲這種處處新妝的歡慶景象爲人間的天堂了。正如上文“兒女成狂”寓有微意一樣,這裏的“人間天上”也含有諷刺意味。“卻是”二字,言外有意,淪陷後的故國山河,已成爲人間地獄,而眼前的景象卻竭然相反,仿佛人們早已忘卻家國之痛,叫人無限悲痛。
下片側重直抒詞人的感受。“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鬓如霜。”時間飛逝,不經意間,感到新秋涼意,原來夜深了。由于“相思”——懷念故國,自己的兩鬓已經如白梅一樣。上句寫出一位重重心事的老人久久坐着默默無語,幾乎忘卻外界事物,下句将長期懷念
結果與一夕相思的現境聯接在一起給人以時間飛逝的印象,用以突出表現作者深深的思慮。
“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結拍寫七夕之夢。上句暗用《神仙傳》滄海屢變爲桑田的典故,下句以“銀河”切“新秋”。詩人夢見在海底超越枯桑,又夢見在天上看盡銀河風浪。這裏雖明爲紀夢,實爲借夢來表達對于世事滄桑與人事巨變的感受。這兩句尤其突出全文寄意。結末二句起到了畫龍點眼的作用。有此二句,不但上片“兒女成狂”的情景諷慨自深,就連過片的“新涼”、“相思”也都獲得了特殊的含義。
作者以自己作爲獨醒的愛國者與普通人相對照,抒發了自己眷懷故國的深沉悲壯的情感,是這首詞構思和章法上的基本特點。
賞析二這是一首描寫七夕節的詞,詞人借七夕節時天上人間一如既往的狂歡景象,抒發自己對國土淪喪的感慨和對人們麻木心靈的悲歎。
上片重在描寫七夕節。“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既是對事實的描寫,同時又暗含自己的心痛。天上的日月星辰依然故我地升升落落,七夕之時自然也不例外。 “似舊”二字映射人間的滄桑巨變。接着,詞人寫人間兒女歡度七夕,瘋狂依舊。節日狂歡本無錯,但如今正值國破家亡之際,人們卻依然追尋自己的快樂,實在令詞人心痛
。看人們依舊着“新妝”、慶七夕,絲毫沒有國土淪喪的恥辱和要恢複國土的打算,孤獨的詞人隻能暗自悲傷。
下片重在抒發感情。“不覺心涼似水,相思兩鬓如霜”寫涼涼的秋意加重了詞人的哀傷。自己對故國的思念之濃,濃到兩鬓都已成霜,而這華發中又隐藏着哀愁。“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怕是詞人此刻境況的真實寫照。“夢從海底跨枯桑”兩句看似是對夢境的叙述,實則暗喻現實。如今,國土淪喪,雖然山河俱在,但過半都已更名換姓,不再是宋朝疆土,詞人身處這樣一個滄桑巨變的時期,恰如“海底跨枯桑”、 “閱盡銀河風浪”。詞人借夢境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對世事滄桑、興盛衰亡的慨歎,升華了詞境。
全詞沒有慷慨激昂的語句,沒有豪情萬丈的慨歎,詞人用柔筆寫感傷,将自己對故國的相思之情通過隐喻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達出來。雖是柔筆,卻依然蕩氣回腸,引人深思。
創作背景自南宋亡後,詞人抗節不仕,常于節日作追憶故國之詞。此詞題爲《新秋寫興》,實詠七夕,自詞中“兩鬓如霜”句看,詞應寫于晚年,距宋亡有一二十年。
作者簡介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别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
他一生一生緻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爲後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産,遺著由子劉将孫編爲《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爲一百卷,已佚。
出自宋代刘辰翁的《西江月·新秋写兴》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译文及注释译文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景象跟从前一样,人间男女依然如痴如狂,陶醉在节日的欢乐中。七夕夜,处处可见着新装的人们,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不经意间感觉新秋凉意似水,因为思念故国,我两鬓已斑白如霜。我梦见自己在海底跨越枯桑,又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
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低昂:起伏,指星月的升沉变化。成狂:指欢度七夕的景象。“梦从”句:用《神仙传》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比喻世事变化很大。“阅尽”句:本指牛郎织女七夕经历银河风浪,暗寓人间经历风浪险恶。银河:是指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银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著名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鹊桥相会。阅:经历。
鉴赏这首词是作者借七夕来抒发自己寄寓故国之思。
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幸福欢快景象。“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二句紧扣“
“新秋”,分写“天上”与“人间”七夕情景。低昂,是起伏升降的意思。
上句说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等天象变化,依然像从前一样。“似旧”二字,意在言外,暗示人间却与自然界的景象不同,发生了巨大变化。暗逗结尾两句。
下句说人间儿女也象从前一样,狂欢欢度七夕。“成狂”即包“似旧”之意,言外有无限感慨。在词人看来,经历过人间沧桑巨变的人们,新秋七夕,本应深怀黍离之悲,但今天人们竟依旧狂欢。这种景象不免使词人感慨万千。
“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处处试新妆”原是当时七夕风习,也是上文所说“儿女成狂”的一种突出表现。人们几乎误认为这种处处新妆的欢庆景象为人间的天堂了。正如上文“儿女成狂”寓有微意一样,这里的“人间天上”也含有讽刺意味。“却是”二字,言外有意,沦陷后的故国山河,已成为人间地狱,而眼前的景象却竭然相反,仿佛人们早已忘却家国之痛,叫人无限悲痛。
下片侧重直抒词人的感受。“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时间飞逝,不经意间,感到新秋凉意,原来夜深了。由于“相思”——怀念故国,自己的两鬓已经如白梅一样。上句写出一位重重心事的老人久久坐着默默无语,几乎忘却外界事物,下句将长期怀念
结果与一夕相思的现境联接在一起给人以时间飞逝的印象,用以突出表现作者深深的思虑。
“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结拍写七夕之梦。上句暗用《神仙传》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下句以“银河”切“新秋”。诗人梦见在海底超越枯桑,又梦见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这里虽明为纪梦,实为借梦来表达对于世事沧桑与人事巨变的感受。这两句尤其突出全文寄意。结末二句起到了画龙点眼的作用。有此二句,不但上片“儿女成狂”的情景讽慨自深,就连过片的“新凉”、“相思”也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
作者以自己作为独醒的爱国者与普通人相对照,抒发了自己眷怀故国的深沉悲壮的情感,是这首词构思和章法上的基本特点。
赏析二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词,词人借七夕节时天上人间一如既往的狂欢景象,抒发自己对国土沦丧的感慨和对人们麻木心灵的悲叹。
上片重在描写七夕节。“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既是对事实的描写,同时又暗含自己的心痛。天上的日月星辰依然故我地升升落落,七夕之时自然也不例外。 “似旧”二字映射人间的沧桑巨变。接着,词人写人间儿女欢度七夕,疯狂依旧。节日狂欢本无错,但如今正值国破家亡之际,人们却依然追寻自己的快乐,实在令词人心痛
。看人们依旧着“新妆”、庆七夕,丝毫没有国土沦丧的耻辱和要恢复国土的打算,孤独的词人只能暗自悲伤。
下片重在抒发感情。“不觉心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写凉凉的秋意加重了词人的哀伤。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浓,浓到两鬓都已成霜,而这华发中又隐藏着哀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怕是词人此刻境况的真实写照。“梦从海底跨枯桑”两句看似是对梦境的叙述,实则暗喻现实。如今,国土沦丧,虽然山河俱在,但过半都已更名换姓,不再是宋朝疆土,词人身处这样一个沧桑巨变的时期,恰如“海底跨枯桑”、 “阅尽银河风浪”。词人借梦境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沧桑、兴盛衰亡的慨叹,升华了词境。
全词没有慷慨激昂的语句,没有豪情万丈的慨叹,词人用柔笔写感伤,将自己对故国的相思之情通过隐喻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虽是柔笔,却依然荡气回肠,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自南宋亡后,词人抗节不仕,常于节日作追忆故国之词。此词题为《新秋写兴》,实咏七夕,自词中“两鬓如霜”句看,词应写于晚年,距宋亡有一二十年。
作者简介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夜来处处试新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