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3 03:41:30
出自先秦的《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兇,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電,不甯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爲谷,深谷爲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
皇父卿士,番維司徒。家伯維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維趣馬。楀維師氏,醘妻煽方處。
抑此皇父,豈曰不時?胡爲我作,不即我謀?徹我牆屋,田卒污萊。曰予不戕,禮則然矣。
皇父孔聖,作都于向。擇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懸乓煥希率匚彜酢T裼諧德恚躍俞尴颉Ⅻ/p>
黾勉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職競由人。
悠悠我裏,亦孔之痗。四方有羨,我獨居憂。民莫不逸,我獨不敢休。天命不徹,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譯文及注釋譯文正是十月的時候,初一這天是辛卯。天上日食忽發生,這是兇險的征兆。往日月蝕夜光微,今天日食天地黑。如今天下衆黎民,大難将臨令人悲。日食月食示兇兆,運行常規不遵照。全因天下沒善政,空有賢才用不了。平時月食也曾有,習以爲常心不擾。現在日食又出現,歎息此事爲兇耗。雷電轟鳴又閃亮,天不安來地不甯。江河條條如沸騰,
,山峰座座盡坍崩。高岸竟然成深谷,深谷卻又變高峰。可歎當世執政者,面對兇險不自警。皇父顯要爲卿士,番氏官職是司徒。冢宰之職家伯掌,仲允禦前做膳夫。内史棸子管人事,蹶氏身居趣馬職。楀氏掌教官師氏,美妻惑王勢正熾。歎息一聲這皇父,難道真不識時務?爲何調我去服役,事先一點不告訴?拆我牆來毀我屋,田被水淹終荒蕪。還說“不是我殘暴,禮法如此不合糊”。皇父實在很聖明,遠建向都避災殃。選擇親信作三卿,真是富豪多珍藏。不願留下一老臣,讓他守衛我君王。有車馬人被挑走,遷往新居地在向。盡心竭力做公事,辛苦勞煩不敢言。本來無錯更無罪,衆口喧嚣将我讒。黎民百姓受災難,災難并非降自天。當面聚歡背後恨,罪責應由小人擔。綿綿愁思長又長,勞心傷神病恹恹。天下之人多歡欣,獨我處在憂傷間。衆人全都享安逸,唯我勞苦不敢閑。隻要周朝天命在,不敢效友苟偷安。
注釋交:日月交會,指晦朔之間。朔月:月朔,初一。孔:很。醜:兇惡。行(háng):軌道,規律,法則。四國:泛指天下。則:猶。于:讀作“籲”,感歎詞。于何:多麽。臧:善。烨(yè)烨:雷電閃耀。震:雷。甯、令:皆指安甯。川:江河。冢:山頂。崒:通“碎”,崩壞。胡憯(cǎn):怎麽。莫懲:
不制止。皇父:周幽王時的卿士。卿士:官名,總管王朝政事,爲百官之長。番:姓。司徒:六卿之一,掌管土地人口。家伯:人名,周幽王的寵臣。宰:冢宰。六卿之一,"掌建六邦之典"。仲允:人名。膳夫:掌管周王飲食的官。棸(zōu)子:姓棸的人。内史:掌管周王的法令和對諸侯封賞策命的官。蹶(guì):姓。趣馬:養馬的官。楀(yǔ):姓。師氏:掌管貴族子弟教育的官。豔妻:指周幽王的寵妃褒姒。煽(shān):熾熱。抑:通“噫”,感歎詞。不時:不按時,不合時,此處“時”主要指農時。我作:作我,役使我。徹:拆毀。卒:盡,都。污:積水。萊:荒蕪。戕(qiāng):殘害。向:王先謙認爲是今河南濟源縣南向城。三有事:三有司,即三卿。亶(dǎn):信,确實。侯:助詞,維。懀▂ìn):願意,肯。徂(cú):到,去。“以居徂向”即“徂向以居”。黾(mǐn)勉:努力。嚣(áo)嚣:衆多的樣子。孽:災害。噂(zǔn):聚彙。沓:語多貌。噂沓,聚在一起說話。背憎:背後互相憎恨。職:主要。裏:“悝”之假借,憂愁。痗(mèi):病。徹:毀滅。
鑒賞此詩猶如一首悲憤的樂曲。全詩八章,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章),将日食、月食、強烈地震同朝廷用人不善聯系起來,抒發自己深沉
的悲痛與憂慮。詩人不理解日食、月食、地震發生的原因,認爲它們是上天對人類的警告,所以開篇先說十月初一這天發生了日食。“日者,君象也”,夏末老百姓即以日喻君。日而無光,在古人是以爲預示着有關君國的大災殃。詩人将此事放在篇首叙出,使人震驚。第二章将國家政治頹敗、所用非人同日食聯系起來議論,第三章又連帶叙出前不久發生的強烈地震。詩人關于這些極度反常的自然現象的描述,表現了他對于國家前途的無比擔憂和恐懼。詩中寫的地震有史實記載,《國語·周語》:“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三川竭,岐山崩。”詩中“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爲谷,深谷爲陵”的具有特征性的大特寫使兩千多年後的人讀起來,仍然感到驚心動魄。詩人的如椽巨筆爲讀者描繪了一幅曆史上少有的巨大的災變圖。
第二部分(中三章),回顧與揭露當今執政者的無數罪行。詩的第一部分節奏強烈,寫出了詩人所見到的上天震怒的狀況,在震驚與恐懼中又纏繞着詩人無限的憂傷。他不明白當今執政者爲何不行善政制止天災,這就很自然地過渡到詩的第二部分。這一部分開列了皇父諸黨的清單,把他們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這些人從裏到外把持朝政,欺上瞞下。皇父卿士,不想怎樣把國家治理好,
而是強抓丁役,搜括民财,擾民害民,并且還把這種行爲說成是合乎禮法的。他把聰明才智全用在維護自己和家族利益上;他看到國家岌岌可危,毫無悔罪之心,也沒有一點責任感,自己遠遠遷于向邑,而且帶去了許多貴族富豪,甚至不給周王留下一個有用的老臣。用這樣的人當權,國家沒有不亡之理。然而,是誰重用了這些人呢?詩人用“豔妻煽方處”一句含蓄地指出了居于幕後的周幽王。
第三部分(後二章),寫詩人在天災人禍面前的立身态度。他雖然清醒地看到了周朝的嚴重危機,但他不逃身遠害,仍然兢兢業業、盡職盡公。在忠直與邪惡兩類臣子中,詩人是屬于忠直的一類;在統治階級内部鬥争中,詩人又是屬于失敗的一類。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詩人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是一緻的。在詩中,詩人哀歎個人的不幸,哀歎政治的腐敗、黑暗與不公,實際上也就是在哀歎着國家的命運。所以說,這一部分同前兩部分是有聯系的。詩人從三個角度有力地表現了憂國這個主題。
此詩的語言基本上是直言抒寫,噴湧而出,但有的地方也采用反語和冷峻的諷刺,如“豔妻煽方處”、“皇父孔聖”。有的語言表現力很強,如說皇父等人強霸百姓田産時,用“予不戕,禮則然矣”充分表現了他們的強詞奪理、蠻橫霸道
。
創作背景《毛詩序》認爲此詩作于周幽王時,鄭玄認爲作于周厲王時。阮元在《揅經室集》中對鄭玄之說多有駁辨。據天文學家考訂,此詩中記載的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夏曆十月一日(公元前776年9月6日),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因此,此詩當作于周幽王六年(公元前776年)。
出自先秦的《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懸乓焕希率匚彝酢T裼谐德恚跃俞尴颉Ⅻ/p>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译文及注释译文正是十月的时候,初一这天是辛卯。天上日食忽发生,这是凶险的征兆。往日月蚀夜光微,今天日食天地黑。如今天下众黎民,大难将临令人悲。日食月食示凶兆,运行常规不遵照。全因天下没善政,空有贤才用不了。平时月食也曾有,习以为常心不扰。现在日食又出现,叹息此事为凶耗。雷电轰鸣又闪亮,天不安来地不宁。江河条条如沸腾,
,山峰座座尽坍崩。高岸竟然成深谷,深谷却又变高峰。可叹当世执政者,面对凶险不自警。皇父显要为卿士,番氏官职是司徒。冢宰之职家伯掌,仲允御前做膳夫。内史棸子管人事,蹶氏身居趣马职。楀氏掌教官师氏,美妻惑王势正炽。叹息一声这皇父,难道真不识时务?为何调我去服役,事先一点不告诉?拆我墙来毁我屋,田被水淹终荒芜。还说“不是我残暴,礼法如此不合糊”。皇父实在很圣明,远建向都避灾殃。选择亲信作三卿,真是富豪多珍藏。不愿留下一老臣,让他守卫我君王。有车马人被挑走,迁往新居地在向。尽心竭力做公事,辛苦劳烦不敢言。本来无错更无罪,众口喧嚣将我谗。黎民百姓受灾难,灾难并非降自天。当面聚欢背后恨,罪责应由小人担。绵绵愁思长又长,劳心伤神病恹恹。天下之人多欢欣,独我处在忧伤间。众人全都享安逸,唯我劳苦不敢闲。只要周朝天命在,不敢效友苟偷安。
注释交:日月交会,指晦朔之间。朔月:月朔,初一。孔:很。丑:凶恶。行(háng):轨道,规律,法则。四国:泛指天下。则:犹。于:读作“吁”,感叹词。于何:多么。臧:善。烨(yè)烨:雷电闪耀。震:雷。宁、令:皆指安宁。川:江河。冢:山顶。崒:通“碎”,崩坏。胡憯(cǎn):怎么。莫惩:
不制止。皇父:周幽王时的卿士。卿士:官名,总管王朝政事,为百官之长。番:姓。司徒:六卿之一,掌管土地人口。家伯:人名,周幽王的宠臣。宰:冢宰。六卿之一,"掌建六邦之典"。仲允:人名。膳夫:掌管周王饮食的官。棸(zōu)子:姓棸的人。内史:掌管周王的法令和对诸侯封赏策命的官。蹶(guì):姓。趣马:养马的官。楀(yǔ):姓。师氏:掌管贵族子弟教育的官。艳妻:指周幽王的宠妃褒姒。煽(shān):炽热。抑:通“噫”,感叹词。不时:不按时,不合时,此处“时”主要指农时。我作:作我,役使我。彻:拆毁。卒:尽,都。污:积水。莱:荒芜。戕(qiāng):残害。向:王先谦认为是今河南济源县南向城。三有事:三有司,即三卿。亶(dǎn):信,确实。侯:助词,维。懀▂ìn):愿意,肯。徂(cú):到,去。“以居徂向”即“徂向以居”。黾(mǐn)勉:努力。嚣(áo)嚣:众多的样子。孽:灾害。噂(zǔn):聚汇。沓:语多貌。噂沓,聚在一起说话。背憎:背后互相憎恨。职:主要。里:“悝”之假借,忧愁。痗(mèi):病。彻:毁灭。
鉴赏此诗犹如一首悲愤的乐曲。全诗八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章),将日食、月食、强烈地震同朝廷用人不善联系起来,抒发自己深沉
的悲痛与忧虑。诗人不理解日食、月食、地震发生的原因,认为它们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所以开篇先说十月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日者,君象也”,夏末老百姓即以日喻君。日而无光,在古人是以为预示着有关君国的大灾殃。诗人将此事放在篇首叙出,使人震惊。第二章将国家政治颓败、所用非人同日食联系起来议论,第三章又连带叙出前不久发生的强烈地震。诗人关于这些极度反常的自然现象的描述,表现了他对于国家前途的无比担忧和恐惧。诗中写的地震有史实记载,《国语·周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三川竭,岐山崩。”诗中“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具有特征性的大特写使两千多年后的人读起来,仍然感到惊心动魄。诗人的如椽巨笔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历史上少有的巨大的灾变图。
第二部分(中三章),回顾与揭露当今执政者的无数罪行。诗的第一部分节奏强烈,写出了诗人所见到的上天震怒的状况,在震惊与恐惧中又缠绕着诗人无限的忧伤。他不明白当今执政者为何不行善政制止天灾,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诗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开列了皇父诸党的清单,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些人从里到外把持朝政,欺上瞒下。皇父卿士,不想怎样把国家治理好,
而是强抓丁役,搜括民财,扰民害民,并且还把这种行为说成是合乎礼法的。他把聪明才智全用在维护自己和家族利益上;他看到国家岌岌可危,毫无悔罪之心,也没有一点责任感,自己远远迁于向邑,而且带去了许多贵族富豪,甚至不给周王留下一个有用的老臣。用这样的人当权,国家没有不亡之理。然而,是谁重用了这些人呢?诗人用“艳妻煽方处”一句含蓄地指出了居于幕后的周幽王。
第三部分(后二章),写诗人在天灾人祸面前的立身态度。他虽然清醒地看到了周朝的严重危机,但他不逃身远害,仍然兢兢业业、尽职尽公。在忠直与邪恶两类臣子中,诗人是属于忠直的一类;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诗人又是属于失败的一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诗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是一致的。在诗中,诗人哀叹个人的不幸,哀叹政治的腐败、黑暗与不公,实际上也就是在哀叹着国家的命运。所以说,这一部分同前两部分是有联系的。诗人从三个角度有力地表现了忧国这个主题。
此诗的语言基本上是直言抒写,喷涌而出,但有的地方也采用反语和冷峻的讽刺,如“艳妻煽方处”、“皇父孔圣”。有的语言表现力很强,如说皇父等人强霸百姓田产时,用“予不戕,礼则然矣”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强词夺理、蛮横霸道
。
创作背景《毛诗序》认为此诗作于周幽王时,郑玄认为作于周厉王时。阮元在《揅经室集》中对郑玄之说多有驳辨。据天文学家考订,此诗中记载的日食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夏历十月一日(公元前776年9月6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因此,此诗当作于周幽王六年(公元前776年)。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无罪无辜,谗口嚣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