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2 15:55:38
出自唐代李白的《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五首》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将船買酒白雲邊。
洛陽才子谪湘川,元禮同舟月下仙。記得長安還欲笑,不知何處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輝,潇湘江北早鴻飛。醉客滿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還,空馀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譯文及注釋譯文楚江水到洞庭湖西就分流了,水波淼茫,南天無雲。秋日橘紅橘紅的,落向西面遠方的長沙,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處可以吊慰湘君?
南湖的秋水,夜寒無水霧,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銀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賒買給月宮嫦娥,再駕船到白雲邊上買桂花酒去。
賈至啊,漢朝著名的洛陽才子賈誼是你本家吧?都是被貶到湘江;李晔啊,你我的本家,後漢的李膺也是貶到湖南,喜歡月下泛舟。他們都還在思念長安吧?還笑得出來嗎?大概連西天在那裏都不知道吧?
皎皎秋月高挂在洞庭湖的西邊,湘江北面早有鴻雁飛歸。滿船醉客載歌載舞《白苎》曲,連衣服上落滿了秋霜都不知道!
舜帝妻子來潇湘後就回不去了,玉人滞留在洞庭湖邊的荒草間。對着明鏡般的洞庭湖描淡妝,君山就是她們
們用丹青畫出的娥眉。
注釋刑部侍郎,刑部的次官,掌管法律、刑獄等事務。晔,李晔,曾任刑部侍郎,唐乾元二年(759年)四月,因被人誣陷,貶爲嶺南道境内的一名縣尉。中書舍人,官名,唐代撰拟诰敕的官員。中書賈舍人至,即中書舍人賈至,與李白同時的詩人,乾元(唐肅宗年號,758~760)年間被貶爲嶽州(今湖南洞庭湖一帶)司馬。楚江,指流經楚地的長江。楚江分,長江從西北方向來至嶽陽樓前,與洞庭湖之水彙合,再向東北流去,宛如被洞庭湖分爲二截。長沙,指長沙郡,治所在今湖南長沙市,距洞庭約三百裏。湘君,湘水之神。南湖,指洞庭湖。在長江之南,故稱。耐可,哪可,怎麽能夠。且,姑且。就,一作“問”。洛陽才子,指賈誼。因賈至與賈誼同姓,又同爲洛陽人,所以把賈至比作賈誼。湘川,指湘江一帶。元禮,東漢李膺的字,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縣)人。 元禮同舟月下仙,據《後漢書·郭泰傳》記載:李膺任河南尹時,在士大夫中有很高的聲望。他的朋友郭泰離京還鄉時,送行的人很多,但郭泰卻隻與李膺同船渡河,送行的人望見都很羨慕,把他們比作神仙。這裏是用李膺來比李晔。西天,指長安。這兩句化用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而笑”句意,表示對長安的懷念。鴻,鴻鹄,
即天鵝。白苎,歌曲名。帝子,指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丹青,古代繪畫常用的顔色,即指圖畫。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位于洞庭湖中。相傳娥皇、女英曾遊此處,故名君山。兩句意爲:明淨的洞庭湖,好像一面拂去灰塵的玉鏡;君山聳立在湖中,宛如一幅圖畫。
賞析前人對此五首詩各有毀譽。大多數學者認爲第二首最爲出色,它内涵豐富,妙機四溢,有悠悠不盡的情韻。
第二首詩,首句寫景,兼點季節與泛舟洞庭事。洞庭在嶽州西南,故可稱“南湖”。唐人喜詠洞庭,佳句累累,美不勝收。“南湖秋水夜無煙”一句,看來沒有具體精細的描繪,卻是天然去雕飾的淡語,惹人聯想。夜來湖上,煙之有無,察之極難。能見“無煙”,則湖上光明可知,未嘗寫月,而已得“月色”,極妙。清秋佳節,月照南湖,境界澄沏如畫,讀者如閉目可接,足使人心曠神怡。這種具有形象暗示作用的詩語,淡而有味,其中佳處,又爲具體模寫所難到。
在被月色淨化了的境界裏,最易使人忘懷塵世一切瑣屑的得失之情而浮想聯翩。湖光月色此刻便激起“谪仙”李白羽化遺世之想,所以次句道:安得(“耐可”)乘流而直上青天!傳說天河通海,故有此想。詩人天真的異想,又間接告訴讀者月景的迷人。
詩人并沒
有就此上天,後兩句寫泛舟湖上賞月飲酒之樂。“且就”二字意味深長,似乎表明,雖未上天,卻并非青天不可上,也并非自己不願上,而是洞庭月色太美,不如暫且留下來。其措意亦妙。蘇東坡《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數句,意境與之近似。
湖面清風,湖上明月,自然美景,人所共适,故李白曾說“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襄陽歌》)。說“不用一錢買”,是三句“賒”字最恰當的注腳,還不能盡此字之妙。此字之用似甚無理,“月色”絕不能“賒”,也不用“賒”。然而著此一字,就将自然人格化。八百裏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擁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風等等無價之寶(隻言“賒月色”,卻不妨舉一反三),而又十分慷慨好客,不吝借與。著一“賒”字,人與自然有了娓娓對話,十分親切。這種别出心裁的拟人化手法,是高人一籌的。作者《送韓侍禦之廣德》也有“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淵明”之句,亦用“賒月色”詞語,可以互參。面對風清月白的良宵不可無酒,自然引出末句。明明在湖上,卻說“将船買酒白雲邊”,亦無理而可玩味。原來洞庭湖面遼闊,水天相接,遙看湖畔酒家自在白雲生處。說“買酒白雲邊”,足見湖面之
壯闊。同時又與“直上天”的異想呼應,人間酒家被詩人的想象移到天上。這即景之句又充滿奇情異趣,豐富了全詩的情韻。
總的說來,第二首詩之妙不在景物具體描繪的工緻,而在于即景發興,藝術想象奇特,鑄詞造語獨到,能啓人逸思,通篇有味而不可句摘,恰如謝榛所說:“以興爲主,渾然成篇,此詩之入化也”(《四溟詩話》)。
第一、三、四首詩的末句都有“不知”二字,這三個“不知”,詞相同而義不同,因此不相重複。第一首詩“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并非真的想去吊湘君而覓其處所,僅是抒發緬懷古人之情而已;第三首詩“記得長安還欲笑,不知何處是西天”,是對自身遭遇不滿、怅然若失、前途未蔔之嗟籲而已;第四首詩“醉客滿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是沉醉于洞庭湖之月色與船歌、樂不知返,寒意侵襲而未能察覺而已。三個“不知”各有其妙處。
最後一首詩,“帝子潇湘去不還,空馀秋草洞庭間”,運用娥皇、女英的美麗傳說,表達一種人生難以完美的感慨;“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贊美洞庭湖的景色,寫得空靈、明淨,表現出一種超脫于塵世之外的皎潔明淨的心境。
創作背景此組詩當作于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秋。乾元二年春,李白于
流放途中遇赦,秋時由江夏(今湖北武昌)而至嶽州(今湖南嶽陽)。此時,刑部侍郎李晔貶官嶺南行經嶽州,與李白相遇。時賈至亦谪居嶽州,三人相約同遊洞庭湖,李白寫下這一組五首七絕記其事。
作者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的《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译文及注释译文楚江水到洞庭湖西就分流了,水波淼茫,南天无云。秋日橘红橘红的,落向西面远方的长沙,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处可以吊慰湘君?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贾至啊,汉朝著名的洛阳才子贾谊是你本家吧?都是被贬到湘江;李晔啊,你我的本家,后汉的李膺也是贬到湖南,喜欢月下泛舟。他们都还在思念长安吧?还笑得出来吗?大概连西天在那里都不知道吧?
皎皎秋月高挂在洞庭湖的西边,湘江北面早有鸿雁飞归。满船醉客载歌载舞《白苎》曲,连衣服上落满了秋霜都不知道!
舜帝妻子来潇湘后就回不去了,玉人滞留在洞庭湖边的荒草间。对着明镜般的洞庭湖描淡妆,君山就是她们
们用丹青画出的娥眉。
注释刑部侍郎,刑部的次官,掌管法律、刑狱等事务。晔,李晔,曾任刑部侍郎,唐乾元二年(759年)四月,因被人诬陷,贬为岭南道境内的一名县尉。中书舍人,官名,唐代撰拟诰敕的官员。中书贾舍人至,即中书舍人贾至,与李白同时的诗人,乾元(唐肃宗年号,758~760)年间被贬为岳州(今湖南洞庭湖一带)司马。楚江,指流经楚地的长江。楚江分,长江从西北方向来至岳阳楼前,与洞庭湖之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去,宛如被洞庭湖分为二截。长沙,指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距洞庭约三百里。湘君,湘水之神。南湖,指洞庭湖。在长江之南,故称。耐可,哪可,怎么能够。且,姑且。就,一作“问”。洛阳才子,指贾谊。因贾至与贾谊同姓,又同为洛阳人,所以把贾至比作贾谊。湘川,指湘江一带。元礼,东汉李膺的字,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县)人。 元礼同舟月下仙,据《后汉书·郭泰传》记载:李膺任河南尹时,在士大夫中有很高的声望。他的朋友郭泰离京还乡时,送行的人很多,但郭泰却只与李膺同船渡河,送行的人望见都很羡慕,把他们比作神仙。这里是用李膺来比李晔。西天,指长安。这两句化用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句意,表示对长安的怀念。鸿,鸿鹄,
即天鹅。白苎,歌曲名。帝子,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丹青,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即指图画。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位于洞庭湖中。相传娥皇、女英曾游此处,故名君山。两句意为:明净的洞庭湖,好像一面拂去灰尘的玉镜;君山耸立在湖中,宛如一幅图画。
赏析前人对此五首诗各有毁誉。大多数学者认为第二首最为出色,它内涵丰富,妙机四溢,有悠悠不尽的情韵。
第二首诗,首句写景,兼点季节与泛舟洞庭事。洞庭在岳州西南,故可称“南湖”。唐人喜咏洞庭,佳句累累,美不胜收。“南湖秋水夜无烟”一句,看来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却是天然去雕饰的淡语,惹人联想。夜来湖上,烟之有无,察之极难。能见“无烟”,则湖上光明可知,未尝写月,而已得“月色”,极妙。清秋佳节,月照南湖,境界澄沏如画,读者如闭目可接,足使人心旷神怡。这种具有形象暗示作用的诗语,淡而有味,其中佳处,又为具体模写所难到。
在被月色净化了的境界里,最易使人忘怀尘世一切琐屑的得失之情而浮想联翩。湖光月色此刻便激起“谪仙”李白羽化遗世之想,所以次句道:安得(“耐可”)乘流而直上青天!传说天河通海,故有此想。诗人天真的异想,又间接告诉读者月景的迷人。
诗人并没
有就此上天,后两句写泛舟湖上赏月饮酒之乐。“且就”二字意味深长,似乎表明,虽未上天,却并非青天不可上,也并非自己不愿上,而是洞庭月色太美,不如暂且留下来。其措意亦妙。苏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数句,意境与之近似。
湖面清风,湖上明月,自然美景,人所共适,故李白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说“不用一钱买”,是三句“赊”字最恰当的注脚,还不能尽此字之妙。此字之用似甚无理,“月色”绝不能“赊”,也不用“赊”。然而著此一字,就将自然人格化。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等无价之宝(只言“赊月色”,却不妨举一反三),而又十分慷慨好客,不吝借与。著一“赊”字,人与自然有了娓娓对话,十分亲切。这种别出心裁的拟人化手法,是高人一筹的。作者《送韩侍御之广德》也有“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之句,亦用“赊月色”词语,可以互参。面对风清月白的良宵不可无酒,自然引出末句。明明在湖上,却说“将船买酒白云边”,亦无理而可玩味。原来洞庭湖面辽阔,水天相接,遥看湖畔酒家自在白云生处。说“买酒白云边”,足见湖面之
壮阔。同时又与“直上天”的异想呼应,人间酒家被诗人的想象移到天上。这即景之句又充满奇情异趣,丰富了全诗的情韵。
总的说来,第二首诗之妙不在景物具体描绘的工致,而在于即景发兴,艺术想象奇特,铸词造语独到,能启人逸思,通篇有味而不可句摘,恰如谢榛所说:“以兴为主,浑然成篇,此诗之入化也”(《四溟诗话》)。
第一、三、四首诗的末句都有“不知”二字,这三个“不知”,词相同而义不同,因此不相重复。第一首诗“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并非真的想去吊湘君而觅其处所,仅是抒发缅怀古人之情而已;第三首诗“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是对自身遭遇不满、怅然若失、前途未卜之嗟吁而已;第四首诗“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是沉醉于洞庭湖之月色与船歌、乐不知返,寒意侵袭而未能察觉而已。三个“不知”各有其妙处。
最后一首诗,“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运用娥皇、女英的美丽传说,表达一种人生难以完美的感慨;“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赞美洞庭湖的景色,写得空灵、明净,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
创作背景此组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乾元二年春,李白于
流放途中遇赦,秋时由江夏(今湖北武昌)而至岳州(今湖南岳阳)。此时,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与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这一组五首七绝记其事。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