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5 04:09:42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阳关调

出自宋代李觏的《秋晚悲懷》

漸老多憂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傷。數分紅色上黃葉,一瞬曙光成夕陽。春水别來應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壺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華幾許長。賞析

  這首詩題爲《秋晚悲懷》,詩人把主題定得十分明顯。自從宋玉在《九辯》中大抒悲秋情懷之後,感秋、悲秋就成爲曆來詩人常寫的主題之一,這首詩也是借秋晚的景象,抒寫詩人内心的悲感的。

  起始兩句“漸老多憂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傷。”感歎時光易逝,壯志未酬。“漸老”則已是人生的秋天;“多憂”,可知世事并非平靜;“百事忙”,可見勞生碌碌,生計維艱。但詩人傷懷者尚不止此,時已暮,天漸寒,日漸短,時序是不留情的,流逝的時光,不能夠再回來了。“惟草木之零落兮,傷美人之遲暮!”作爲一個有心的志士,詩人感到很悲傷。這兩句是從悲秋之情着筆,先把心事和盤托出,以見情真。次兩句寫秋天的景色,但景中寓情,“數分紅色上黃葉”,大自然原不過是點染秋色,詩人卻體察到時事的易于變遷。“一瞬曙光成夕陽”,更使人深惜曙景不長,朝晖易成夕照。“數分”以顯其漸變;“一瞬”,以明其短暫。秋晚降霜,黃葉染成了紅色。日暮了,夕陽雖好,畢竟抵不上朝陽;“霜葉紅于二月花”,雖然給人以另

另一種美的感受,但畢竟不及春花。詩人是多感的,他也懂得四時運行的規律,但面對現實,還是産生了淡淡的哀愁,因此這樣的詩句,能引起很多人的同感。第五、六兩句寫詩人開拓心胸,從現實中力求振奮。詩人想到流去的春水,應有到海的時侯,它載去人們送别之情,祝願它流進大海,彙成那雄波巨瀾,在奔騰浩瀚、無邊無際的海洋中,有它一份生命的力量。接着又想到山上的青松,青松的生命,是耐得住風霜的,在風欺霜打之後,依然虬枝奮昂,老幹撐天,絲毫不帶有畏怯的樣子。前句以“應到海”表示推測,是寫他人;後句以“合經霜”表示理所當然,是寫詩人自己。前句于吟想中見柔情,是對他人的懷思;後句于激奮中見勁節,是詩人對自己的策勵。但詩人此時并未得到完全的超脫,絲絲縷縷的秋懷,仍然使他有“歲月将零”的傷感。在詩的結尾中,詩人說:“壺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華幾許長。”借用道書中壺公的故事,詩人說,如果能追随着壺中的仙翁,也許能知道人間日月的長短,而不緻有歲月蹉跎、華年難再的感慨。

  全詩以悲懷起興,以自求振拔結束;中間兩聯,對仗自然,語言清新灑落,可見詩人風格的一斑。詩中所表達的情意,對當時懷才未遇的志士來說,有普遍的意義。

作者簡介

李觏

—1059),字泰伯,號盱江先生,是我國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當北宋中期“積貧積弱”之世,雖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勵、奮發向學、勤于著述,以求康國濟民。他俊辯能文,舉茂才異等不中,講學自給,來學者常數十百人。李觏博學通識,尤長于禮。他不拘泥于漢、唐諸儒的舊說,敢于抒發己見,推理經義,成爲 “一時儒宗”。今存《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後。爲紀念李觏,資溪縣建有泰伯公園,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紀念館正在建設之中。

出自宋代李觏的《秋晚悲怀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赏析

  这首诗题为《秋晚悲怀》,诗人把主题定得十分明显。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大抒悲秋情怀之后,感秋、悲秋就成为历来诗人写的主题之一,这首诗也是借秋晚的景象,抒写诗人内心的悲感的。

  起始两句“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渐老”则已是人生的秋天;“多忧”,可知世事并非平静;“百事忙”,可见劳生碌碌,生计维艰。但诗人伤怀者尚不止此,时已暮,天渐寒,日渐短,时序是不留情的,流逝的时光,不能够再回来了。“惟草木之零落兮,伤美人之迟暮!”作为一个有心的志士,诗人感到很悲伤。这两句是从悲秋之情着笔,先把心事和盘托出,以见情真。次两句写秋天的景色,但景中寓情,“数分红色上黄叶”,大自然原不过是点染秋色,诗人却体察到时事的易于变迁。“一瞬曙光成夕阳”,更使人深惜曙景不长,朝晖易成夕照。“数分”以显其渐变;“一瞬”,以明其短暂。秋晚降霜,黄叶染成了红色。日暮了,夕阳虽好,毕竟抵不上朝阳;“霜叶红于二月花”,虽然给人以另

另一种美的感受,但毕竟不及春花。诗人是多感的,他也懂得四时运行的规律,但面对现实,还是产生了淡淡的哀愁,因此这样的诗句,能引起很多人的同感。第五、六两句写诗人开拓心胸,从现实中力求振奋。诗人想到流去的春水,应有到海的时侯,它载去人们送别之情,祝愿它流进大海,汇成那雄波巨澜,在奔腾浩瀚、无边无际的海洋中,有它一份生命的力量。接着又想到山上的青松,青松的生命,是耐得住风霜的,在风欺霜打之后,依然虬枝奋昂,老干撑天,丝毫不带有畏怯的样子。前句以“应到海”表示推测,是写他人;后句以“合经霜”表示理所当然,是写诗人自己。前句于吟想中见柔情,是对他人的怀思;后句于激奋中见劲节,是诗人对自己的策励。但诗人此时并未得到完全的超脱,丝丝缕缕的秋怀,仍然使他有“岁月将零”的伤感。在诗的结尾中,诗人说:“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借用道书中壶公的故事,诗人说,如果能追随着壶中的仙翁,也许能知道人间日月的长短,而不致有岁月蹉跎、华年难再的感慨。

  全诗以悲怀起兴,以自求振拔结束;中间两联,对仗自然,语言清新洒落,可见诗人风格的一斑。诗中所表达的情意,对当时怀才未遇的志士来说,有普遍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李觏

—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4337.html

上一篇: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