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4 08:52:14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最美不过初见

出自宋代仲殊的《南柯子·十裏青山遠》

十裏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譯文及注釋

譯文潮水漲平了沙路,遠處的青山連綿不斷,偶爾聽到幾聲鳥鳴,好像是在哀怨時光流逝。又是凄涼冷漠的秋天了,我遠在海角天涯。殘月西堕。白露濕衣,拂曉的涼風慢慢地吹散朝霞。走到那似曾相識綠楊堤畔,我詢問起塘中盛開的荷花:“你可記得,那年我路邊沽酒,敲開的是哪門哪家?”

注釋南柯子:又名《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潮平:指潮落。怨年華:此指鳥兒哀歎年光易逝。凄涼時候:指天各一方的凄涼的日子。白露:露水 。收:消除。殘月,一作“殘暑”,指餘熱。散:一作“襯”,送。年時沽酒:去年買酒。那人家:那個人麽?指作者自己。家在此處是語尾助詞。

鑒賞

、  仲殊,名揮,姓張。安州人,曾舉進士。據說他年輕時風流倜傥,放蕩不羁,因此妻子對他甚爲不滿,曾在食物裏下了毒,他得救不死。從此,他心灰意冷,棄家爲僧,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吳山寶月寺。然仲殊雖出家爲僧,卻不甚遵守佛門清規,雖不吃肉,卻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飲酒食蜜。這首詞便是他出家爲僧後所作,從這

這首詞作中讀者仍能看出一個早年放蕩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寫照。

  上片着重從空間方面着筆,首二句便直接鋪叙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畫境。“十裏青山遠”是遠望所得之景。“十裏青山”本已含“遠”,而這裏更著一個“遠”字,不僅點出“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而且透露出詞人不知歸期的惆怅寂冷心态。“潮平帶路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詞人的視線由“十裏青山”的遠景觀賞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賦山轉向摹水,點出行人的具體環境。第三句由寫所見過渡到所聞。遠處一帶青山,偶爾可以聽見“數聲啼鳥”,這對歡樂人來說,便是青山綠水、美景如畫;莺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賞心樂事,但對感觸特多,凡心未盡的詞人來說,卻似乎覺得啼鳥在怨年光的易逝,青春易老了。這便是詞人的心理情感移入到鳥啼聲所引起的移情聯想。由鳥的啼怨,詞人不期而然地湧起又是“凄涼時候”,又是“遠在天涯”的感歎了。這是詞人長期的漂泊以及對這種生活的厭倦情緒的反映。

  下片主要從時間方面落筆。“白露”既指秋涼的夜露,又表明了節候。“清風”句緊承前句強調白晝的結束。這兩句緊承“啼鳥怨年華”的命意,形象生動地展示出時間推移的進程。“綠楊”句承前寫景。楊柳堤岸,

濃蔭密處,微風過後,荷香飄拂,那荷花又大又麗,正撩人情思。站在荷塘邊,詞人突然想起來了,原來有一年,也是這個時候,他到過此地,在附近的酒家買酒喝,并乘着酒意還來觀賞過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歎又是喜悅,于是向着塘裏的荷花問道:“荷花啊,你還記得那年買酒喝的那個醉漢麽?”這一問頗含韻緻,荷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本是最聖潔的東西,所以釋迦佛像都是坐在蓮花上的。而如今詞人雖爲和尚,看到蓮花想起的卻是它那世俗的美豔,并将荷花與自己醉中賞花的事緊緊聯系起來,這就表明了詞人雖名爲和尚的真實心态。這裏詞人由眼前景而追憶往昔事,仍是從時間方面來寫,照應上片“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全詞從時空兩方面構思,寫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詞作設色明豔,對比和諧,色彩豔麗,美感很強。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作者仲殊是一位僧人,據說他年輕時風流倜傥,放蕩不羁,妻子對他甚爲不滿,甚至食物裏下了毒,他得救不死,從此,心灰意冷,棄家爲僧,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吳山寶月寺。這首詞便是他出家爲僧後所作,從中可以看出一個早年放蕩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寫照。

作者簡介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

揮,仲殊爲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遊蕩不羁,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爲僧,先後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爲僧揮。他與蘇轼往來甚厚。徽宗崇甯年間自缢而死。

出自宋代仲殊的《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译文及注释

译文潮水涨平了沙路,远处的青山连绵不断,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好像是在哀怨时光流逝。又是凄凉冷漠的秋天了,我远海角天涯。残月西堕。白露湿衣,拂晓的凉风慢慢地吹散朝霞。走到那似曾相识绿杨堤畔,我询问起塘中盛开的荷花:“你可记得,那年我路边沽酒,敲开的是哪门哪家?”

注释南柯子:又名《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潮平:指潮落。怨年华:此指鸟儿哀叹年光易逝。凄凉时候:指天各一方的凄凉的日子。白露:露水 。收:消除。残月,一作“残暑”,指余热。散:一作“衬”,送。年时沽酒:去年买酒。那人家:那个人么?指作者自己。家在此处是语尾助词。

鉴赏

、  仲殊,名挥,姓张。安州人,曾举进士。据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因此妻子对他甚为不满,曾在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从此,他心灰意冷,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然仲殊虽出家为僧,却不甚遵守佛门清规,虽不吃肉,却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饮酒食蜜。这首词便是他出家为僧后所作,从这

这首词作中读者仍能看出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写照。

  上片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首二句便直接铺叙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画境。“十里青山远”是远望所得之景。“十里青山”本已含“远”,而这里更著一个“远”字,不仅点出“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而且透露出词人不知归期的惆怅寂冷心态。“潮平带路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词人的视线由“十里青山”的远景观赏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的具体环境。第三句由写所见过渡到所闻。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可以听见“数声啼鸟”,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青山绿水、美景如画;莺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赏心乐事,但对感触特多,凡心未尽的词人来说,却似乎觉得啼鸟在怨年光的易逝,青春易老了。这便是词人的心理情感移入到鸟啼声所引起的移情联想。由鸟的啼怨,词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凉时候”,又是“远在天涯”的感叹了。这是词人长期的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厌倦情绪的反映。

  下片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白露”既指秋凉的夜露,又表明了节候。“清风”句紧承前句强调白昼的结束。这两句紧承“啼鸟怨年华”的命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时间推移的进程。“绿杨”句承前写景。杨柳堤岸,

浓荫密处,微风过后,荷香飘拂,那荷花又大又丽,正撩人情思。站在荷塘边,词人突然想起来了,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于是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这一问颇含韵致,荷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本是最圣洁的东西,所以释迦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的。而如今词人虽为和尚,看到莲花想起的却是它那世俗的美艳,并将荷花与自己醉中赏花的事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表明了词人虽名为和尚的真实心态。这里词人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仍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全词从时空两方面构思,写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词作设色明艳,对比和谐,色彩艳丽,美感很强。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作者仲殊是一位僧人,据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妻子对他甚为不满,甚至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从此,心灰意冷,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这首词便是他出家为僧后所作,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写照。

作者简介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

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7905.html

上一篇:玉钩斜路近迷楼。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