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_十万个为什么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知识>十万个为什么

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发布时间:2020-07-10 20:13:18

分类:十万个为什么发布者:就再多一秒

火把節是一種許多少數民族古老而又重要的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以下是生活日記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火把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一起來看看火把節是我國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吧!

火把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解答

火把節是彜、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聲海内外,被稱爲“東方的狂歡節”。

不同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一般是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北鬥星鬥柄上指,彜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有的學者認爲此節原系彜族十月曆法的一個年節,火把節又叫星回節,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說,相當于彜曆的新年。因此又稱過大年。主要活動有鬥羊、鬥雞、鬥牛、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産生了新的形式。

節日一大早,人們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埋一棵大松樹,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樹上挂上與人口數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禮祭過“化身”後,由村中年歲最高的老婦人将“化身”點燃。參加活動者,各從“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點燃。爾後,衆人在老婦人的帶領下,環“化身”跳起鍋莊舞,歌頌昂姑咪獻身傳火的功績。禮贊過“化身”後,各人相約成組

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間放聲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賜福,庇佑全村人人畜興旺、五谷豐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

火把節由來傳說

雲南各民族關于火把節的傳說,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彜族關于火把節的傳說,實際上是以遊牧爲主轉爲以農耕爲主之後,新的文化形态對原有文化形态的揚棄。這個傳說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節來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節源頭的一個傳說。納西族關于火把節傳說的諺語中保留了火把節來曆的重大信息,與《玉溪編事》、《祿勸縣志》、《峒溪縣志》中的記載共同對探究火把節的來曆提供了重要線索。大理和昆明一帶關于火把節的傳說,雖然遮掩了火把節的來源,但其“星回節”的說法,一樣露出了火把節的源頭活水及深厚文化。

民族傳說

納西族

天神子勞阿普嫉妒人間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間,要他把人間燒成一片火海。老天将來到人間,看到一個漢子将年紀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牽着走,他感到奇怪,細一問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牽着的孩子是兒子,因哥嫂已死,漢子認爲應該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将爲這樣的人間美德深受感動,想着人們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們,便将天神燒毀人間的消息告訴給那漢子,要他告訴人們于六月

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門口點燃火把,以此免去災難。于是千家萬戶都在這天晚上點起了火把,天神以爲人們早已在火海中滅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沒有醒來。後來,納西族人民就把這天定爲火把節。

拉祜族

山上住着一個善人和一個惡人,惡人專吃人眼。六月二十四這天,善人用蜂蠟裹在山羊角上,點燃蜂蠟後叫山羊去找惡人,惡人看到火花,以爲人們拿火槍來打他,便急忙躲進山洞,并用石塊堵住洞口,結果被洞裏冒出來的水淹死了。從此人們就不再擔心惡人來吃眼睛,可以安安穩穩地搞生産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這天定爲火把節。

白族

在白族的火把節傳說中,還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傳說,故事情節與女性人物傳說《曼阿喃》和《火燒松明樓》大體一緻,是人物傳說與火把節傳說交叉衍變的結果。

彜族

很早以前,天上有個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個大力士叫阿體拉巴,兩人都有拔山的力氣。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體拉巴比賽摔跤,可是阿體拉巴有急事要外出,臨走時,他請母親用一盤鐵餅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認爲阿體拉巴既然以鐵餅爲飯食,力氣一定很大,便趕緊離開了。阿體拉巴回來後,聽母親說斯惹阿比剛剛離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進行摔跤比賽,結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茲知道了此

事,大爲震怒,派了大批蝗蟲、螟蟲來吃地上的莊稼。

阿體拉巴便在舊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來許多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領人們點燃起來,到田裏去燒蟲。從此,彜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爲火把節。撒梅王與異族抗争,頭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現又長出一個頭來與之奮戰厮殺。最後,由于奸細的出賣,砍掉頭用尖刀草掃過脖子後,撒梅王的頭就再也長不出來了,死不複生。據說尖刀草上的紅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紅的。後來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紀念撒梅王,并尋找他的英靈。

撒尼支系的《撒尼人的火把節》:

善神阿番偷開天門,撒下五谷,使人間的幸福生活超過天上。天神見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來出氣。阿潘恨大力士霸道,與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壓出一個坑來,後來天雨把那個坑變成湛藍的長湖(路南淡水湖)。人們爲紀念這位人間英雄,于農曆六月二十四進行鬥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動,以示悼念之情。

阿細支系的《阿細人的火把節》:

奴隸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窮弟兄關在牢獄中,窮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綁上火把,沖向那迢迢的府第,燒死奴隸主,同時也燒掉了窮人手上的繩索。爲紀念這次勝利,人們舉火把遊行,相沿成俗。

羅婺支系的《喜鵲姑娘》:

羅婺彜家有個漂亮

能幹的姑娘,與彜家小夥阿龍早就相愛了。但附近十二個部落的男子都紛紛前來提親,其中有個土官老爺兇狠殘暴地說,如果不答應,就要血洗山寨,讓全寨遭殃。姑娘無奈,答應在六月二十四相親。相親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塊花圍裙,燒起一大堆火。十二部的頭人也趕來了。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龍一眼後,縱身跳入火堆中。阿龍和幾個小夥子想拽住她,可隻扯下了她的衣角。四面八方的人們趕來,可她已經以死殉情。爲了紀念她,十二個小夥擡起大牛推向對方,以推倒爲勝。之後,殺牛飲酒、唱歌跳舞。後來彜家就把六月二十四定爲火把節,被阿龍扯下的衣角,成了彜家婦女的圍腰帶,那焚燒姑娘的青煙,化爲山寨的晨霧。據說清晨喜鵲鳴叫的時分,彜山的遠處就隐隐綽綽地顯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們稱她爲喜鵲姑娘。

曆史故事

南诏王火燒松明樓,慈善夫人忠義殉國

唐初的雲南境内本有六個部落,稱爲“六诏”。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稱爲南诏。南诏日益強大,一日,南诏王皮邏閣邀約其他五诏首領聚會。鄧赕诏首領的妻子慈善夫人認爲皮邏閣居心不良,極力勸丈夫不要前往。但丈夫不聽,臨走時慈善夫人含淚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個鐵環,以求護身。此後,皮邏閣果然火燒了首領們聚集的松

明樓,五诏首領均未幸免于難。面對松明樓灰燼,慈善夫人痛哭欲絕。她撲在灰燼中,扒出了丈夫佩帶的鐵環,這才認出了丈夫的屍體并将其運送回家。後來,皮邏閣聽說了這個聰慧賢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爲妻。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禮葬其夫後,她就閉城自盡,追随亡夫而去,隻留下這一段令人感慨萬千的感人故事。從此以後,雲南的白族人民便過起火把節,以紀念“火燒松明樓”的曆史故事和勇敢聰慧的慈善夫人。

郭将軍殺夫欲霸妻,貞烈夫人火海自焚

漢朝的副将郭世忠殺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酋長,并發覺酋長的妻子阿南夫人長得很漂亮,便要娶她爲妻。阿南夫人假意答應,但提出了祭奠亡夫的三個條件。然而,在祭夫時,阿南卻點火燒着了靈堂,躍身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焚而亡。阿南的忠貞勇敢,博得了人們的贊歎和欽佩。從此每年在阿南自盡的日子,白族同胞便點燃火把,串鄉遊寨,以示紀念。

勇士摔跤鬥惡魔,衆點火把燒天蟲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十大力的惡魔,在人間破壞人們的幸福生活。人們發現後,紛紛上前質問。十大力蠻橫地要人與他摔跤,還示威地把一頭頭壯牛翻倒(從此,火把節時首先要鬥牛)。他的挑釁行爲惹怒了一位叫包聰的彜族英雄。他走出人群,與十大力扭扯着摔了三天三夜仍不分勝負

。于是人們彈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腳爲包聰助威,終于擊敗了十大力。惡魔發怒,放出蝗蟲等各種害蟲來糟蹋人們辛辛苦苦種出的莊稼。于是,人們又集合起來,點燃一支支火把去燒害蟲,最後終于燒死了所有的害蟲,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廿四日。後來人們爲了紀念這一勝利,每到這一天,都要殺牛宰羊,舉行火把節的各種活動,它反映了彜族人民不畏強暴争取幸福生活的鬥争精神。

殺稅使惹怒天神,燃火把群戰害蟲

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體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間收稅。由于人間鬧災害而歉收,人們交不起租稅,人間一位能吃銅鐵的大力士俄體拉巴便把收稅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發洪水想淹沒地上的人類,但洪水被人們戰勝了。天神又放出各種害蟲到人間來吃百姓的莊稼,俄體拉巴和大夥兒圍在火塘旁商量治蟲的辦法,無意中發現一隻掉進火塘裏的蟲很快就被燒死了。于是,俄體拉巴就組織大夥兒舉火把燒蟲,最終戰勝了蟲害,奪得了豐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彜族的火把節。

阿南公主的故事

大理一帶,則有阿南公主的故事:“漢元封間,葉榆(今大理)婦阿南者,爲酋長曼阿娜之妻。娜爲漢将郭世忠所殺,欲妻南,南曰,能從三事當許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

國人皆知我以禮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國人,張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熾,焚夫衣,即引刀自斷其頸,仆火中。時六月二十五日也,國人哀之,每歲以是日燃炬吊之,名爲星回節。

蘊含意義

火把節習俗和傳說的形成,與族源相同的彜語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關,其中尤以對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聯系,在西南彜語支各民族的火把節活動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災,滅蟲保苗、催苗出穗、祈求豐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間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觀念就是趨吉避兇。涼山彜族的火把節傳說即反映了這種把火作爲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節習俗及傳說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屬于早期形态的火把節節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與氐羌系統的彜語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傳統一脈相承。

火把節傳說有很多異文,雖來源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異,其文本結構都按人與神的鬥争→人戰勝神→神進行報複→人再次戰勝神→慶賀勝利和奪得豐收的叙述程式來結構故事。這些不同的文本都具有強烈的人本精神,都是以宣告人的勝利、神的失敗而告終的,這與神話中以神爲主導的叙事方式是不同的。随着社會的發展、曆史的變遷,人類生存的核心問題的轉移(從自然轉向社會)及階級社會的矛盾沖

突的加劇,火把節的傳說與各民族廣闊而複雜的社會生活緊密交織爲一體,進而成爲表現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的一種口頭叙事途徑。這類傳說是次生性的火把節習俗傳說,主題是歌頌祖先和英雄。

後來傳統道德觀念對火把節習俗傳說的滲透,反映爲女性人物傳說與火把節傳說的相互交叉。不論是早期的喜鵲姑娘,還是後來的阿南、慈善夫人,大都有一種共同的“投火自焚”的命運結局,這類傳說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的黑暗現實及統治階級内部的政治陰謀,另一方面更是“一女不更二夫”的剛烈女性的傳說,意在表節烈之德。從喜鵲姑娘、阿南到慈善夫人,一個個殉情、殉夫、殉國的忠貞形象,人們将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運與火把節傳說緊緊聯系在一起,表達了特定曆史時期人們“進賢烈而诋淫惡”的感情和願望。這類傳說應屬後起。

總之,從火把節傳說的形成與演變過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層級的曆史累層,與這個節日在西南各民族民間長期發展是相同步的,火把節的傳說在其久遠的流傳中不斷衍變,甚至影響到了某些地區的節俗,使原生态的、“祭祀性的”火把節也附着上了“紀念性節日”的衍生涵義,如鶴慶的傳說把六月十九婦女用鳳仙花染紅指甲也歸到慈善夫人身上,說是對慈善刨夫屍把指甲都刨出血了或燙紅了的

一種紀念。

火把节是一种许多少数民族古老而又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下是生活日记小编分享大家的关于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一起来看看火把节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吧!

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解答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主要活动有斗羊、斗鸡、斗牛、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节日一大早,人们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埋一棵大松树,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树上挂上与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礼祭过“化身”后,由村中年最高的老妇人将“化身”点燃。参加活动者,各从“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点燃。尔后,众人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化身”跳起锅庄舞,歌颂昂姑咪献身传火的功绩。礼赞过“化身”后,各人相约成组

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赐福,庇佑全村人人畜兴旺、五谷丰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

火把节由来传说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民族传说

纳西族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

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拉祜族

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白族

在白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彝族

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

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

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撒梅王与异族抗争,头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现又长出一个头来与之奋战厮杀。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砍掉头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后,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死不复生。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后来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

撒尼支系的《撒尼人的火把节》:

善神阿番偷开天门,撒下五谷,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来出气。阿潘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来,后来天雨把那个坑变成蓝的长湖(路南淡水湖)。人们为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六月二十四进行斗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动,以示悼念之情。

阿细支系的《阿细人的火把节》:

奴隶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穷弟兄关在牢狱中,穷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绑上火把,冲向那迢迢的府第,烧死奴隶主,同时也烧掉了穷人手上的绳索。为纪念这次胜利,人们举火把游行,相沿成俗。

罗婺支系的《喜鹊姑娘》:

罗婺彝家有个漂亮

能干的姑娘,与彝家小伙阿龙早就相爱了。但附近十二个部落的男子都纷纷前来提亲,其中有个土官老爷凶狠残暴地说,如果不答应,就要血洗山寨,让全寨遭殃。姑娘无奈,答应在六月二十四相亲。相亲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块花围裙,烧起一大堆火。十二部的头人也赶来了。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龙一眼后,纵身跳入火堆中。阿龙和几个小伙子想拽住她,可只扯下了她的衣角。四面八方的人们赶来,可她已经以死殉情。为了纪念她,十二个小伙抬起大牛推向对方,以推倒为胜。之后,杀牛饮酒、唱歌跳舞。后来彝家就把六月二十四定为火把节,被阿龙扯下的衣角,成了彝家妇女的围腰带,那焚烧姑娘的青烟,化为山寨的晨雾。据说清晨喜鹊鸣叫的时分,彝山的远处就隐隐绰绰地显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们称她为喜鹊姑娘。

历史故事

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

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南诏日益强大,一日,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极力劝丈夫不要前往。但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此后,皮逻阁果然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

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带的铁环,这才认出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送回家。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为妻。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礼葬其夫后,她就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这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感人故事。从此以后,云南的白族人民便过起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

郭将军杀夫欲霸妻,贞烈夫人火海自焚

汉朝的副将郭世忠杀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酋长,并发觉酋长的妻子阿南夫人长得很漂亮,便要娶她为妻。阿南夫人假意答应,但提出了祭奠亡夫的三个条件然而,在祭夫时,阿南却点火烧着了灵堂,跃身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焚而亡。阿南的忠贞勇敢,博得了人们的赞叹和钦佩。从此每年在阿南自尽的日子,白族同胞便点燃火把,串乡游寨,以示纪念。

勇士摔跤斗恶魔,众点火把烧天虫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在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人们发现后,纷纷上前质问。十大力蛮横地要人与他摔跤,还示威地把一头头壮牛翻倒(从此,火把节时首先要斗牛)。他的挑衅行为惹怒了一位叫包聪的彝族英雄。他走出人群,与十大力扭扯着摔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

。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包聪助威,终于击败了十大力。恶魔发怒,放出蝗虫等各种害虫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于是,人们又集合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害虫,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廿四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牛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

杀税使惹怒天神,燃火把群战害虫

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一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便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没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

阿南公主的故事

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故事:“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

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蕴含意义

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彝语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火把节传说有很多异文,虽来源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其文本结构都按人与神的斗争→人战胜神→神进行报复→人再次战胜神→庆贺胜利和夺得丰收的叙述程式来结构故事。这些不同的文本都具有强烈的人本精神,都是以宣告人的胜利、神的失败而告终的,这与神话中以神为主导的叙事方式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的转移(从自然转向社会)及阶级社会的矛盾

突的加剧,火把节的传说与各民族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紧密交织为一体,进而成为表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一种口头叙事途径。这类传说是次生性的火把节习俗传说,主题是歌颂祖先和英雄。

后来传统道德观念对火把节习俗传说的渗透,反映为女性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的相互交叉。不论是早期的喜鹊姑娘,还是后来的阿南、慈善夫人,大都有一种共同的“投火自焚”的命运结局,这类传说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阴谋,另一方面更是“一女不更二夫”的刚烈女性的传说,意在表节烈之德。从喜鹊姑娘、阿南到慈善夫人,一个个殉情、殉夫、殉国的忠贞形象,人们将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运与火把节传说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进贤烈而诋淫恶”的感情和愿望。这类传说应属后起。

总之,从火把节传说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层级的历史累层,与这个节日在西南各民族民间长期发展是相同步的,火把节的传说在其久远的流传中不断衍变,甚至影响到了某些地区的节俗,使原生态的、“祭祀性的”火把节也附着上了“纪念性节日”的衍生涵义,如鹤庆的传说把六月十九妇女用凤仙花染红指甲也归到慈善夫人身上,说是对慈善刨夫尸把指甲都刨出血了或烫红了的

一种纪念。

国家规定疫情减免房租了吗 2020疫情房租减免政策

疫情期间,房租会减免吗?其实,在疫情期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闻,有些中国好房东减免了所有的房租费,等疫情结束后再重新交房租,,这对于个人租户或企业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如果...[全文阅读]

刑侦日记根据什么改编的

TVB的悬疑剧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而近期上映的刑侦日记更是汇聚了诸多熟悉的tvb演员,什么惠英红、王浩信啊。也正是因为这样网友们纷纷好奇刑侦日记是不是刑事侦缉档...[全文阅读]

科颜氏美白淡斑精华搓泥吗

科颜氏美白淡斑精华使用会搓泥和自己的肤质是有关系的,有可能是角质层没有定期做清理,也有可能是搭配的护肤品叠加太多,导致营养过剩,还有人担心科颜氏美白淡斑精华用...[全文阅读]

TF细黑管新色80口红试色,这支“断货王”终于有缎光质地了!

TF口红的80号色#impassioned堪称专柜断货王,颜色非常耐看,暖调红棕色非常高级、洋气。新出的细黑管的80号是缎光质地的,比哑光的会更奶油一些,质感感觉比纯哑光更迷人...[全文阅读]

ios15怎么退回14不用电脑

ios15系统并没有更新很多功能,而且很多人都不太系统这个版本,如果大家想退出旧版本,还是喜欢iOS14的话,也是可以降级的。那么,ios15降级绕过验证通道降14呢?一起来看看...[全文阅读]

良辰美景好时光梁辰陆景什么时候认出对方的

虽说时下很多播放的小甜剧都被大家喜爱,但是排在首位的便要数林一、徐璐主演的良辰美景好时光,但由于二人剧中本就在游戏中相熟,但是现实上却总是各种错过,于是良辰美...[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zhishi/shiwan/433626.html

上一篇:火把节在每年农历的什么时间举行

下一篇:火把节的传说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相关文章
更多十万个为什么文章

精选十万个为什么

经典知识分类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