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6-02 09:11:02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风再起时

出自南北朝江淹的《恨賦》

  試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甯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華山爲城,紫淵爲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鼋鼍以爲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

  若乃趙王既虜,遷于房陵。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别豔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爲怨難勝。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台稍遠,關山無極。搖風忽起,白日西匿。隴雁少飛,代雲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裏。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顧弄稚子。脫略公卿,跌宕文史。 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濁醪夕引,素琴晨張。秋日蕭索,浮雲無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此人但聞悲風汩起,血下沾衿。亦複含酸茹歎,銷落湮沉。

  若乃騎疊迹,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裏。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

,秋風罷兮春草生。绮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譯文及注釋

譯文秋色連天,平原萬裏。這裏是古戰場的殘迹。放眼望去,隻有那纏繞着屍骨的蔓草和那陰森的枯木。它如同一座收斂魂魄的地獄,凄涼,蕭索。如果人生已經走到這一步,又怎能知曉天道安在?滿目孤愁,心懷萬般傷痛,腦海中仿佛又憶起随時間遠去的亡靈。想那孤壘荒涼,危亭曠望,有多少人終因飲恨餘生而心死神傷?秦始皇舉起手中的劍指向東方,而九國聯軍的百萬雄師也已經舉兵西進。諸侯征戰數百年,天地旋轉,日月無光。最終秦皇削平了天下,而所有異國的文明也都随着刀光劍影化爲碎片,流向虛空。依仗華山之險爲城,紫淵之深爲池,平定天下的雄圖大業已經完成,而殘暴的本性終究沒有改變。架起鼋作爲梁木,又流放了百萬人民作爲開邊的士兵。江山飄搖,風雨無情,三十年的紅顔轉瞬逝,隻落的個茫然使心驚!戍客斷魂之日,卻已魂歸西天......趙王被俘虜後,終于離開了祖輩守衛百年的千裏疆土,駕着哀鳴的馬,身後跟着灑下熱淚的臣子,向房陵進發。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想起那一樁樁曆曆在目的往事,雕梁玉砌,皇宮寶殿随水波無情的東流。回憶了它不知道多少次,每一次都久久的不能釋然……别

了故地的豔姬美女,丢棄了華貴的金車玉乘。想舉杯痛飲的時候,悲傷便如那連天雪浪般傾瀉出來……可恨可歎啊,蹉跎英雄志,蒼老少年情!千古功名仍在,但生前卻是寂寞不幸,功名啊功名,你終比不上一腔悲憤的積怨!李陵打過大漠,北進數千裏,所過之處,白刃一指,血海汪洋。隻歎是三年征戰,終抵不過胡人的八萬鐵騎。他低頭受降的時候,征戰的光輝隻變成千古的罵名,留的個叛國背主的記憶……拔出長劍,狠狠的擊在虛幻的玉柱上,時空裏的虛影和冤魂不禁打了個冷戰。情系着漢家宮室,身卻隻能留在這雁門!斷裂的玉帛怎能容的下千言萬語,此時隻消一句,“我赴黃泉去,來世再報恩!”不知多少年後的早上,窗上的水珠悄悄的劃開了天幕的迷茫,生死離别,此時若能相見,又該說些什麽呢?明妃即将離去的時候,仰天長歎,歎身世不争,更歎這世間無情。遠了,遠了,紫台的宮禁馬車已消失不見,遠望關山蒼茫,萬裏之遙,又豈可一朝飛渡?長空裏蕭蕭的風響中,白晝的太陽漸漸的西沉。隴地的大雁開始成群的南飛,而帶狀的浮雲也惟留下一行單調和孤楚。此刻君王又在那宮室裏思量着什麽呢?走過大漠,穿過異域,卻是“千載琵琶做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杜甫詩)!馮衍罷業歸田,閉門謝客

,終日傷神歎息。家裏的孺人稚子依舊,可那終不過是一場虛無啊。沒有了公卿的地位,便連一個小小的文吏也終視其不見。遠大的志向破滅之日,惟有那不休的歎惋啊。也惟有因此,才有了“暮年詩賦動江關”的千古悲情!行将下獄的時候,神氣還是那樣的激揚。一杯濁酒,在每個黃昏時獨自慢飲,一架素琴,在每個黎明的時候獨自彈奏,眼前所見,惟有那秋之蕭瑟,雲羅萬裏,陰晦無光……恍惚中那浩蕩青冥騰空掠起,把長夜映的光芒萬丈……孤苦的老臣曾經留下悔恨的淚水,不孝的子孫也終會因爲自己的無知而心碎。萬頃滔天的浪花裏,也許可以回憶起從前流放到隴水的經曆。那天聽到這個噩耗的時候,心傷随着冬日的風,久久盤旋,無法散去。淚水迷離,更是難以停止。當沾上衣襟的不再是淚水,而是鮮血的時候,我們又能品味到其中多少的酸楚呢?念此去往來尋覓,終見不到折戟沉沙的悲壯,也終覓不到黃塵古道邊的無奈……千百年過去了,馬蹄已經重重疊疊的埋葬了數十個王朝,車輪的軌迹也終映成天河般的絢麗……黃煙滾滾翻騰着,哀歌從每個心靈深處的角落逐漸響起……血淚泣盡,流逝于時間,斷送于黃沙。惟有大漠的孤煙消散了,惟有最後一匹駿馬的白骨緩緩沒入那幽咽的寒泉……這一切的一切,

都将近結束了……數千載春秋變幻,數百載風雨飄搖,春草還生,秋風乍起……绮羅黯淡了它的流光,池館剝落了它的紅瓦,琴瑟的弦斷盡了,丘壟也終漸化爲平川……江山不變,而國已變幻,人生自古誰無死?想到這裏,還有誰不爲這萬古之恨默默的抽泣……

注釋⑴萦(yíng):纏繞。⑵鼋(yuán):鼈 。⑶鼍(tuó):一種鳄。⑷溘(kè):忽然。⑸跌宕(dàng):沉湎。⑹赍(jī):懷抱,帶。⑺醪(láo):酒。⑻旸(yáng):光明。⑼汩(yù):迅疾。⑽衿(jīn):同“襟”,衣襟。

作者簡介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散文家,曆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鸾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曆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江淹受廣陵令郭彥文案牽連,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上書陳情獲釋。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谏勸,劉景素不納,貶江淹爲建安吳興縣令。宋順帝升明元年(477年),齊高帝蕭道成執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回,并任爲尚書駕部郎、骠騎參軍事,大受重用。

出自南北朝江淹的《恨赋》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 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

,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译文注释

译文秋色连天,平原万里。这里是古战场的残迹。放眼望去,只有那缠绕着尸骨的蔓草和那阴森的枯木。它如同一座收敛魂魄的地狱,凄凉,萧索。如果人生已经走到这一步,又怎能知晓天道安在?满目孤愁,心怀万般伤痛,脑海中仿佛又忆起随时间远去的亡灵。想那孤垒荒凉,危亭旷望,有多少人终因饮恨余生而心死神伤?秦始皇举起手中的剑指向东方,而九国联军的百万雄师也已经举兵西进。诸侯征战数百年,天地旋转,日月无光。最终秦皇削平了天下,而所有异国的文明也都随着刀光剑影化为碎片,流向虚空。依仗华山之险为城,紫渊之深为池,平定天下的雄图大业已经完成,而残暴的本性终究没有改变。架起鼋作为梁木,又流放了百万人民作为开边的士兵。江山飘摇,风雨无情,三十年的红颜转瞬逝,只落的个茫然使心惊!戍客断魂之日,却已魂归西天......赵王被俘虏后,终于离开了祖辈守卫百年的千里疆土,驾着哀鸣的马,身后跟着洒下热泪的臣子,向房陵进发。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想起那一桩桩历历在目的往事,雕梁玉砌,皇宫宝殿随水波无情的东流。回忆了它不知道多少次,每一次都久久的不能释然……别

了故地的艳姬美女,丢弃了华贵的金车玉乘。想举杯痛饮的时候,悲伤便如那连天雪浪般倾泻出来……可恨可叹啊,蹉跎英雄志,苍老少年情!千古功名仍在,但生前却是寂寞不幸,功名啊功名,你终比不上一腔悲愤的积怨!李陵打过大漠,北进数千里,所过之处,白刃一指,血海汪洋。只叹是三年征战,终抵不过胡人的八万铁骑。他低头受降的时候,征战的光辉只变成千古的骂名,留的个叛国背主的记忆……拔出长剑,狠狠的击在虚幻的玉柱上,时空里的虚影和冤魂不禁打了个冷战。情系着汉家宫室,身却只能留在这雁门!断裂的玉帛怎能容的下千言万语,此时只消一句,“我赴黄泉去,来世再报恩!”不知多少年后的早上,窗上的水珠悄悄的划开了天幕的迷茫,生死离别,此时若能相见,又该说些什么呢?明妃即将离去的时候,仰天长叹,叹身世不争,更叹这世间无情。远了,远了,紫台的宫禁马车已消失不见,远望关山苍茫,万里之遥,又岂可一朝飞渡?长空里萧萧的风响中,白昼的太阳渐渐的西沉。陇地的大雁开始成群的南飞,而带状的浮云也惟留下一行单调和孤楚。此刻君王又在那宫室里思量着什么呢?走过大漠,穿过异域,却是“千载琵琶做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诗)!冯衍罢业归田,闭门谢客

,终日伤神叹息。家里的孺人稚子依旧,可那终不过是一场虚无啊。没有了公卿的地位,便连一个小小的文吏也终视其不见。远大的志向破灭之日,惟有那不休的叹惋啊。也惟有因此,才有了“暮年诗赋动江关”的千古悲情!行将下狱的时候,神气还是那样的激扬。一杯浊酒,在每个黄昏时独自慢饮,一架素琴,在每个黎明的时候独自弹奏,眼前所见,惟有那秋之萧瑟,云罗万里,阴晦无光……恍惚中那浩荡青冥腾空掠起,把长夜映的光芒万丈……孤苦的老臣曾经留下悔恨的泪水,不孝的子孙也终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心碎。万顷滔天的浪花里,也许可以回忆起从前流放到陇水的经历。那天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心伤随着冬日的风,久久盘旋,无法散去。泪水迷离,更是难以停止。当沾上衣襟的不再是泪水,而是鲜血的时候,我们又能品味到其中多少的酸楚呢?念此去往来寻觅,终见不到折戟沉沙的悲壮,也终觅不到黄尘古道边的无奈……千百年过去了,马蹄已经重重叠叠的埋葬了数十个王朝,车轮轨迹也终映成天河般的绚丽……黄烟滚滚翻腾着,哀歌从每个心灵深处的角落逐渐响起……血泪泣尽,流逝于时间,断送于黄沙。惟有大漠的孤烟消散了,惟有最后一匹骏马的白骨缓缓没入那幽咽的寒泉……这一切的一切,

都将近结束了……数千载春秋变幻,数百载风雨飘摇,春草还生,秋风乍起……绮罗黯淡了它的流光,池馆剥落了它的红瓦,琴瑟的弦断尽了,丘垄也终渐化为平川……江山不变,而国已变幻,人生自古谁无死?想到这里,还有谁不为这万古之恨默默的抽泣……

注释⑴萦(yíng):缠绕。⑵鼋(yuán):鳖 。⑶鼍(tuó):一种鳄。⑷溘(kè):忽然。⑸跌宕(dàng):沉湎。⑹赍(jī):怀抱,带。⑺醪(láo):酒。⑻旸(yáng):光明。⑼汩(yù):迅疾。⑽衿(jīn):同“襟”,衣襟。

作者简介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9234.html

上一篇: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日,日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比者。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