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川師之前,我對李劼人先生一無所知,甚至連“劼”的讀音都不知道。在圖書館找《死水微瀾》也是抱着“畢竟是名人”、“距離又這麽近”的心思。其實忘卻李劼人先生的又何止我呢?拼音輸入法可以準确地輸出“魯迅”“巴金”,卻也輸出不了連續的“李劼人”三個字。新版的死水,在淘寶也是銷量慘淡。
圖書館裏的《死水微瀾》已經是破舊得不成樣子,散發着淡淡地黴味。翻開來粗略看了看,許多的詞和現代大不一樣,“熱心”的某君在某些頁上劃去了“别字”,添上了“正确”的現代漢語,藍色的圓珠筆字清晰地印在黃色的書頁上,實在是影響觀感。實際上别字才有味道,别字在過去的某段時間不一定是錯字,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再說讀音,無論你怎樣靠近規範,你還是會敗給國家語委。
小說最精彩最有價值的,我認爲是對四川方言的如實記錄,四川話的味道是普通話無法替代的。譬如“聲氣”之于“聲音”,“老子”之于“父親”,如果是将這些詞替換爲後者,其語言效果真會大打折扣。還有一些直接由音而字的詞語,如“伸抖”、“苕氣”,若是單單隻用眼睛看,是決計看不出什麽名堂的,非得由字而音——用四川的普通話讀音讀一讀,其意味立馬就顯現出來。
四川方言卻是一直在發展的,本來神秘的哥老會的術語也是随着時間發展慢慢融入到了普通的四川話之中。“搭手”“栽了”“乘住”如今已經是普遍化了,甚至有的已經傳出了四川,卻是找不到對暗語的感覺。以後講課的時候,掰扯些哥老會的暗語還是有趣。
《死水微瀾》中對于景物的描寫從不吝惜筆墨。單看對于興順號、青羊宮的描寫便可見一斑。時至今日,興順號自然不存在了。上次路過青羊宮,特意進去看了看,裏面的陳設竟是百年未變。劼人先生的描寫其實就是一副導遊圖,還帶着百年前的解說詞。想來興順號也必然有其原型。後來偶然聽說天回鎮是确實存在的,在金牛區。看開頭的時候,我總是比劃者哪裏是哪裏,去想象這些地名在什麽地方。
至于對成都那時的風俗人情描繪,放在曆史教學裏面做一個點綴也是極好,說不定還可以據此出個題之類(爲學生默哀三分鍾)。原著讓我們更加明晰地看到傳統社會的巨大慣性和排外性。洋務運動已經接近尾聲,然而大戶卻仍然以爲留聲機裏面裝着小人國的人,西醫治病救人,卻被所救者懷疑是來盜寶,藥引是所謂的小兒肢體,以至釀成所謂的“成都教案”。說到西醫,仁濟醫院的啓爾德還寫過《民國四川話英語教科書》,讀來頗有趣味。啓爾德先生與華西醫院頗有淵源,如今華西醫院已經是全國排名前列,誰能想到當年的“成都教案”那等腥風血雨?醫鬧卻是仍舊存在,但已經掀不起波瀾。另外“十二生肖肉(好像是這個名)”也給我留下了印象。
《死水微瀾》的電視劇有兩部,1987版由張國慶主演,拍出了原著的感覺。哦,除了女主角實在不适合鄧幺姑的容貌設定。配音有兩種,普通話與四川話,四川話在左耳普通話在右耳,看劇真是要“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才行。2008年版的,除了女主符合容貌設定外實在是乏善可陳,甚至丢了原著的精髓——四川話。
後記:從川師北門出去,便是劼人路,沿着劼人路走,在其左邊的一條不起眼小徑斜插進去便是李劼人故居。故居名喚“菱窠”,菱窠院内很安靜,隻有一個遊客。無論是左邊的書畫展,還是中間的主樓,都是空蕩蕩的。主樓二樓的藏書室,塞進的是古今混雜的作品。想來應當是藏書都捐了,現在裏面是随便在市場上買的雜書充的數。不過放些諸如《激蕩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之類,還是過分了。書櫃的門縫已有蜘蛛網。李劼人生平事迹展的大門上有一副對聯,“文如其人先生才算真善美,言必有物後學免操假大空”,流沙河題的,寫《理想》那位。出門,菱窠的“菱”(菱角堰)已不見蹤影,門前不遠正在施工,應當是要建别墅之類。離開時,幽深草叢裏竄出一隻花花綠綠的蜥蜴。
附:李劼人故居幾張圖。
正門。
書畫室。
這張忘了...。
手稿。
沒有找到藏書室的圖片了...就醬。
以上就是死水微瀾性描寫,《死水微瀾》到底好在哪裏?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来川师之前,我对李劼人先生一无所知,甚至连“劼”的读音都
不知道。在
图书馆找《死水微澜》也是
抱着“毕竟是名人”、“
距离又这么近”的心思。其实忘却李劼人先生的又何止我呢?拼音
输入法可以准确地输出“鲁迅”“巴金”,却也输出不了连续的“李劼人”
三个字。新版的死水,在
淘宝也是
销量惨淡。
图书馆里的《死水微澜》已经是破旧得不成样子,散发着淡淡地
霉味。翻开来粗略
看了看,许
多的词和现代大不一样,“热心”的某君在某些页上划去了“别字”,添
上了“正确”的现代汉语,蓝色的圆珠笔字清晰地印在黄色的书页上,实在是
影响观感。实际上别字才有味道,别字在过去的某段时间不一定是错字,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
体现了当时的
社会状况。
再说读音,
无论你怎样靠近规范,你还是会败给
国家语委。
小说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我
认为是对
四川方言的如实记录,四川话的味道是普通话
无法替代的。譬如“声气”之于“
声音”,“老子”之于“父亲”,如果是将这些词替换为后者,其语言效果真会大
打折扣。
还有一些直接由音而字的词语,如“伸抖”、“苕气”,若是单单只用眼睛看,是决计看不出什么名堂的,非得由字而音
——用四川的普通话读音读一读,其意味立马就显现出来。
四川方言却是一直在发展的,
本来神秘的哥老会的术语也是随着时间发展
慢慢融入到了普通的四川话之中。“搭手”“栽了”“乘住”如今已经是普遍化了,甚至有的已经传
出了四川,却是
找不到对
暗语的感觉。以后
讲课的时候,掰扯些哥老会的暗语还是有趣。
《死水微澜》中
对于景物的描写从不吝惜笔墨。单看对于兴顺号、青羊宫的描写便可见一斑。时至今日,兴顺号自然不存在了。上次路过青羊宫,特意进去看了看,里
面的陈设竟是百年未变。劼人先生的描写其实就是一副
导游图,还带着百年前的解说词。想来兴顺号也必然有其原型。
后来偶然听说天回镇是确实存
在的,在金牛区。
看开头的时候,我总是比划者哪里是哪里,去想象这些地名在什么地方。
至于对成都那时的
风俗人情描绘,
放在历史教学里面做一个点缀也是极好,说不定还可以据此出个题之类(为
学生默哀三分钟)。原著让我们更加明晰地
看到传统社会的巨大惯性和排外性。洋务
运动已经接近尾声,
然而大户却仍然以为留声机里面装着
小人国的人,西医治病救人,却被所救者怀疑是来盗宝,药引是所谓的小儿肢体,以至酿成所谓的“成都教案”。说到西医,仁济医
院的启尔德还写过《民国四川话
英语教科书》,读来颇有趣味。启尔德先生与华西
医院颇有渊源,如今华西医院已经是
全国排名前列,谁能想到当
年的“成都教案”那等腥风血雨?医闹却是
仍旧存在,但已经掀不起波澜。另外“十二
生肖肉(
好像是这个名)”也给我留
下了印象。
《死水微澜》的
电视剧有两部,1987版由张国庆
主演,拍出了原著的感觉。哦,
除了女主角实在不适合邓幺姑的容貌设定。
配音有
两种,普通话与四川话,四川话在
左耳普通话在右耳,看剧真
是要“左
耳朵进右耳朵出”才行。2008年版的,除了女主符合容貌设定外实在是乏善可陈,甚至
丢了原著的
精髓——四川话。
后记:从川师北门
出去,便是劼人路,沿着劼人路走,在其
左边的一条不起眼小径斜插进去便是李劼人故居。故居名唤“菱窠”,菱窠院内很
安静,只有一个游客。无论是左边的书画展,还是
中间的主楼,都是空荡荡的。主楼二楼的藏书室,塞进的是古今混杂的作品。想来应当是藏书都捐了,现在里面是随便在市场上买的杂书充的数。不过放些诸如《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之类,还是过分了。书柜的门缝已有蜘蛛网。李劼人生平事迹展的
大门上有一副
对联,“文如其人先生才算真善美,言必有物后学免操假大空”,
流沙河题的,写《
理想》那位。出门,菱窠的“菱”(菱角堰)已
不见踪影,门前不远正在施工,应当是要建别墅之类。离开时,幽深草丛里窜出一只花花绿绿的蜥蜴。
附:李劼人故居几张图。
正门。
书画室。
这张
忘了...。
手稿。
没有
找到藏书室的
图片了...就酱。
以上就是死水微澜性描写,《死水微澜》到底好在哪里?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死水微澜性描写,《死水微澜》到底好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28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