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4-27 23:56:50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小螃蟹

出自唐代杜甫的《送韋諷上阆州錄事參軍》

國步猶艱難,兵革未休息。萬方哀嗷嗷,十載供軍食。庶官務割剝,不暇憂反側。誅求何多門,賢者貴爲德。韋生富春秋,洞徹有清識。操持綱紀地,喜見朱絲直。當令豪奪吏,自此無顔色。必若救瘡痍,先應去蟊賊!揮淚臨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樹佳政,慰我深相憶!譯文及注釋

譯文國家命運仍很艱難,戰争連綿至今未斷。全國各地哀聲遍野,十年軍用征斂不堪。衆官緻力宰割剝奪,無暇憂及民心思叛。橫征暴斂名目繁多,賢者重視以德爲先。韋生你正年富力強,通達事理識見不凡。前去掌管荊法綱紀,喜你執法正直不偏。定使那些貪官污吏,從此之後再無臉面。若要解救民生疾苦,害民之賊應先懲辦。灑淚送到岷江邊上,上天也覺無限傷感。你去做出良好政績,安慰我的深情憶念。

注釋韋諷:成都人。浦起龍注:“韋諷,成都人。公寶應初(七六二年),先有送韋攝阆詩,茲豈歸後即真,公複送欤?”上:恐當作赴。唐人多赴上連文。《唐書·來琪傳》:“以填充淮西申、安十五州節度觀察使,填上表稱淮西無糧饋軍,請待收麥畢赴上。”又《國史補》:“德宗非時召吳湊爲京兆尹,便令赴上。”是其證。也可以單用一“上”字,如儲光羲《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

拜太祝未上》未上,即未赴上,是說還未去作太祝的官。又李商隐《白居易墓碑銘》:“(太和)九年,除同州,不上。”不上,是說不去做同州刺史。阆(làng)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錄事參軍:官名,職責是掌管文書,督察治所,宣達教令,兼管獄訟捕亡等。國步:國運。《詩經·小雅·白華》:“天步艱難。”又《大雅·桑柔》:“國步斯頻。”兵革:指戰争。休息:停歇。萬方:全國各地。嗷嗷(áo):哀鳴聲。十載:自天寶十四載安祿山造反至廣德二年爲十載。供軍食:供給軍隊的費用。庶(shù)官:衆官。指一般下級官吏。他們缺乏遠見,不知剝削過甚,百姓反側不安,就要引起大亂。務:專心緻力。割剝(bō):宰割剝奪。不暇(xiá):沒有工夫。反側:指民心不安。誅求:指橫征暴斂。多門:名目繁多。貴爲德:重視實行德政。富春秋:年歲還多,即年富力強。富春秋,謂年少。《漢書·高五王傳》:“皇帝富春秋。”顔師古注:“言年幼也。比之于财力,未匮竭,故謂之富。”洞徹:通達事理。猶通達。清識:清明的見識。操持:掌握、管理。綱紀:指法制倫常。《白帖》:“錄事參軍,謂之綱紀掾。”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操持綱紀,糾彈貪污,正須正直的人,故曰喜見。朱絲:染

成朱紅色的琴瑟弦,這裏喻指正直無私。當令:當使。豪奪吏:巧取豪奪的貪官污吏。無顔色:臉面。意謂使污吏害怕,不敢恣意侵漁百姓。必若:若要。如果一定要。二句可謂一針見血。瘡(chuāng)痍(yí):創傷,比喻戰争後民生凋熬。蟊(máo)賊:指危害國家和人民的人。《詩經》:“去其螟螣,及其蟊賊。”注:“食根曰蟊,食節曰賊。”黃生雲:“軍國事繁,征求固所不免,尤苦貪墨之吏,從中更朘削耳。有同寬一分,則民受一分之賜。必若二語,亦無奈何中作此痛哭流涕之論耳。 [2] 32. 大江:指岷(mín)江。高天:上天。行行:連續不斷。樹佳政:建立美好的政治。

創作背景

  據詩中“十載供軍食”句,此詩當作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距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剛好十年。詩人觀察到百姓疾苦,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來表達自己内心的憤慨。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

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出自唐代杜甫的《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译文注释

译文国家命运仍很艰难,战争连绵至今未断。全国各地哀声遍野,十年军用征敛不堪。众官致力宰割剥夺,无暇忧及民心思叛。横征暴敛名目繁多,贤者重视以德为先。韦生你正年富力强,通达事理识见不凡。前去掌管荆法纲纪,喜你执法正直不偏。定使那些贪官污吏,从此之后再无脸面。若要解救民生疾苦,害民之贼应先惩办。洒泪送到岷江边上,上天也觉无限伤感。你去做出良好政绩,安慰我的深情忆念。

注释韦讽:成都人。浦起龙注:“韦讽,成都人。公宝应初(七六二年),先有送韦摄阆诗,兹岂归后即真,公复送欤?”上:恐当作赴。唐人多赴上连文。《唐书·来琪传》:“以填充淮西申、安十五州节度观察使,填上表称淮西无粮馈军,请待收麦毕赴上。”又《国史补》:“德宗非时召吴凑为京兆尹,便令赴上。”是其证。也可以单用一“上”字,如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

拜太祝未上》未上,即未赴上,是说还未去作太祝的官。又李商隐《白居易墓碑铭》:“(太和)九年,除同州,不上。”不上,是说不去做同州刺史。阆(làng)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录事参军:官名,职责是掌管文书,督察治所,宣达教令,兼管狱讼捕亡等。国步:国运。《诗经·小雅·白华》:“天步艰难。”又《大雅·桑柔》:“国步斯频。”兵革:指战争。休息:停歇。万方:全国各地。嗷嗷(áo):哀鸣声。十载:自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造反至广德二年为十载。供军食:供给军队的费用。庶(shù)官:众官。指一般下级官吏。他们缺乏远见,不知剥削过甚,百姓反侧不安,就要引起大乱。务:专心致力。割剥(bō):宰割剥夺。不暇(xiá):没有工夫。反侧:指民心不安。诛求:指横征暴敛。多门:名目繁多。贵为德:重视实行德政。富春秋:年岁还多,即年富力强。富春秋,谓年少。《汉书·高五王传》:“皇帝富春秋。”颜师古注:“言年幼也。比之于财力,未匮竭,故谓之富。”洞彻:通达事理。犹通达。清识:清明的见识。操持:掌握、管理。纲纪:指法制伦常。《白帖》:“录事参军,谓之纲纪掾。”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操持纲纪,纠弹贪污,正须正直的人,故曰喜见。朱丝:染

成朱红色的琴瑟弦,这里喻指正直无私。当令:当使。豪夺吏: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无颜色:脸面。意谓使污吏害怕,不敢恣意侵渔百姓。必若:若要。如果一定要。二句可谓一针见血。疮(chuāng)痍(yí):创伤,比喻战争后民生凋熬。蟊(máo)贼: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诗经》:“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注:“食根曰蟊,食节曰贼。”黄生云:“军国事繁,征求固所不免,尤苦贪墨之吏,从中更朘削耳。有同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必若二语,亦无奈何中作此痛哭流涕之论耳。 [2] 32. 大江:指岷(mín)江。高天:上天。行行:连续不断。树佳政:建立美好的政治。

创作背景

  据诗中“十载供军食”句,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距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刚好十年。诗人观察到百姓疾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

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2615.html

上一篇: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