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3 07:03:08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骎骎。
夜後戍樓月,秋來邊将心。
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
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
běi fēng diāo bái cǎo ,hú mǎ rì qīn qīn 。
yè hòu shù lóu yuè ,qiū lái biān jiāng xīn 。
tiě yī shuāng lù zhòng ,zhàn mǎ suì nián shēn 。
zì yǒu lú lóng sāi ,yān chén fēi zhì jīn 。
這首詩是戎昱的組詩《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即 最後一首。其它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詩,這一首是 五言律詩 。此題一作《塞上曲》 ,唐新樂府辭,屬 《橫吹曲》。
在唐代,邊塞詩作很多,或寫氣候的酷寒,或勾 勒山勢的險峻,或渲染戰鬥的激烈等等,以顯征戰之 苦。而此詩着重在描寫人物,通過刻畫一位戍邊老将 的形象,表現了經久不息的殘酷戰争給邊塞将士帶來 的苦難,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願望。
首聯“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骎骎 ”,點染了邊塞緊張的戰場氣氛,據《漢書·西域傳》王先謙補注謂 白草“春興新苗與諸草無異,冬枯而不萎,性至堅韌”。 白草爲北風所凋 ,其風之大,其氣之寒,可以想見。 另外《詩經·邶風·北風》有“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朱熹在《詩集傳》中認爲北風是象征國家的危亂,所 以此處也指邊境形勢十分險惡,下句緊接着寫外族軍 隊正在加緊寇邊,步步向要塞逼近 ,軍情非常緊急。 骎骎,馬走得很快的樣子 。這兩句,把邊塞的環境, 沙場的氣氛形象生動,顯得筆勢淩健。雖然邊将這個 形象還沒有出場,卻做足了烘襯和鋪墊之功。
中間四句,着力刻畫邊将的形象,表現其久戍不 歸的痛苦心理 :“夜後戍樓月,秋來邊将心。鐵衣霜 露重,戰馬歲年深 。”在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 着城樓上的戍邊老将,他凝望着秋空中的明月,不禁 想到萬裏之外的家人,心中湧起一陣凄楚之情。漸漸 地,他的鐵衣上凝結了一層厚厚的霜花,他相依爲伴 的戰馬不時發出嘶鳴,似乎也在感歎戍邊的歲久年深。 秋月本爲尋常之物,但與戍樓聯系起來,就暗示出了 邊将的思家之念。鐵衣是邊将随時披戴之物,覆以重 重的霜花,足見邊地之苦寒,邊将的心情也可想而知。 戰馬,更是邊将不可須臾分的夥伴,連牲口也苦于久 戍邊地,更不必說人了。四句詩中,作者選取了與人 物緊密相關的景物、事物,使之不着痕迹地高度融合, 組成形象的畫面,而人物的心情,也從畫面中自然流 出,收到了感動人心的效果。
這四句詩在句法上也很有特色。前兩句詩是兩個 名詞性詞組,中心詞是“月”和“心 ”,而讀者卻可 以從與“心”字相對的“月”中去體味、領悟豐富的 含義,使得詩句極爲簡練、含蓄。後兩句又變換句法, 改爲主謂結構 ,重點突出了“鐵衣”和“戰馬”,實 際上突出了對邊将形象的塑造 。這種句式上的變化, 既強調了重點,突出了形象,又帶來了節奏上的輕重 變化,讀來更富節奏感,表現了作者娴熟精湛的技巧。 最後兩句,“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是詩人 從邊将的形象中自然引發出來的深深的感歎,表達了 對從古至今延綿不斷的戰争的厭惡。“盧龍塞”,古地 名,三國魏稱盧龍郡,在今河北遷安縣西。此地形勢 險要,爲兵家必争之地。唐置盧龍節度使,以抵禦突厥、契丹、回纥的入侵,戰火始終未斷。作者從月夜 戍樓中的老将,聯想到了久遠的曆史,想到殘酷的戰 争至今不息,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苦難。本詩針 對當時唐帝國對邊防的無能,久久不能平息邊患,因 而使得将老兵疲,給将士帶來了痛苦,具有諷喻作用。 如果說,第一聯隻是展示老将出場的背景,爲人物形 象的出現作鋪墊,那麽尾聯就是在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之後 ,作者對其内心所作的更深層次的解剖和引申, 使思想在形象的基礎上得到了自然的升華,從而揭示 出更爲深遠的意義。首尾兩聯互相照應 ,互相補充, 互相生發,又使得中間兩聯所描寫的老将的形象更爲 生動,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這首詩不僅句法富有變化,而且用字也特别凝煉、 準确、形象。動詞“凋”字,用以表示北風對白草的 強大威力 ,“飛”字用來說明煙塵的接連不斷和彌漫 無際,都極爲有力、準确。形容詞“重”字、 “深” 字,更具有雙重含義 ,不僅寫出霜重、年深的情況, 而且進一步表示出邊将内心的深重痛苦,十分形象而 又含蓄。前人評價昱的詩“濫觞晚唐 ”,就是指其 遣詞造句嚴整工穩而言,但詩人的“匠心”表現在詩 中卻堪稱羚羊挂角不着痕迹。
這首詩是戎昱的組詩《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即 最後一首。其它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詩,這一首是 五言律詩 。此題一作《塞上曲》 ,唐新樂府辭,屬 《橫吹曲》。
在唐代,邊塞詩作很多,或寫氣候的酷寒,或勾 勒山勢的險峻,或渲染戰鬥的激烈等等,以顯征戰之 苦。而此詩着重在描寫人物,通過刻畫一位戍邊老将 的形象,表現了經久不息的殘酷戰争給邊塞将士帶來 的苦難,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願望。
首聯“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骎骎 ”,點染了邊塞緊張的戰場氣氛,據《漢書·西域傳》王先謙補注謂 白草“春興新苗與諸草無異,冬枯而不萎,性至堅韌”。 白草爲北風所凋 ,其風之大,其氣之寒,可以想見。 另外《詩經·邶風·北風》有“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朱熹在《詩集傳》中認爲北風是象征國家的危亂,所 以此處也指邊境形勢十分險惡,下句緊接着寫外族軍 隊正在加緊寇邊,步步向要塞逼近 ,軍情非常緊急。 骎骎,馬走得很快的樣子 。這兩句,把邊塞的環境, 沙場的氣氛形象生動,顯得筆勢淩健。雖然邊将這個 形象還沒有出場,卻做足了烘襯和鋪墊之功。
中間四句,着力刻畫邊将的形象,表現其久戍不 歸的痛苦心理 :“夜後戍樓月,秋來邊将心。鐵衣霜 露重,戰馬歲年深 。”在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 着城樓上的戍邊老将,他凝望着秋空中的明月,不禁 想到萬裏之外的家人,心中湧起一陣凄楚之情。漸漸 地,他的鐵衣上凝結了一層厚厚的霜花,他相依爲伴 的戰馬不時發出嘶鳴,似乎也在感歎戍邊的歲久年深。 秋月本爲尋常之物,但與戍樓聯系起來,就暗示出了 邊将的思家之念。鐵衣是邊将随時披戴之物,覆以重 重的霜花,足見邊地之苦寒,邊将的心情也可想而知。 戰馬,更是邊将不可須臾分的夥伴,連牲口也苦于久 戍邊地,更不必說人了。四句詩中,作者選取了與人 物緊密相關的景物、事物,使之不着痕迹地高度融合, 組成形象的畫面,而人物的心情,也從畫面中自然流 出,收到了感動人心的效果。
這四句詩在句法上也很有特色。前兩句詩是兩個 名詞性詞組,中心詞是“月”和“心 ”,而讀者卻可 以從與“心”字相對的“月”中去體味、領悟豐富的 含義,使得詩句極爲簡練、含蓄。後兩句又變換句法, 改爲主謂結構 ,重點突出了“鐵衣”和“戰馬”,實 際上突出了對邊将形象的塑造 。這種句式上的變化, 既強調了重點,突出了形象,又帶來了節奏上的輕重 變化,讀來更富節奏感,表現了作者娴熟精湛的技巧。 最後兩句,“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是詩人 從邊将的形象中自然引發出來的深深的感歎,表達了 對從古至今延綿不斷的戰争的厭惡。“盧龍塞”,古地 名,三國魏稱盧龍郡,在今河北遷安縣西。此地形勢 險要,爲兵家必争之地。唐置盧龍節度使,以抵禦突厥、契丹、回纥的入侵,戰火始終未斷。作者從月夜 戍樓中的老将,聯想到了久遠的曆史,想到殘酷的戰 争至今不息,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苦難。本詩針 對當時唐帝國對邊防的無能,久久不能平息邊患,因 而使得将老兵疲,給将士帶來了痛苦,具有諷喻作用。 如果說,第一聯隻是展示老将出場的背景,爲人物形 象的出現作鋪墊,那麽尾聯就是在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之後 ,作者對其内心所作的更深層次的解剖和引申, 使思想在形象的基礎上得到了自然的升華,從而揭示 出更爲深遠的意義。首尾兩聯互相照應 ,互相補充, 互相生發,又使得中間兩聯所描寫的老将的形象更爲 生動,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這首詩不僅句法富有變化,而且用字也特别凝煉、 準确、形象。動詞“凋”字,用以表示北風對白草的 強大威力 ,“飛”字用來說明煙塵的接連不斷和彌漫 無際,都極爲有力、準确。形容詞“重”字、 “深” 字,更具有雙重含義 ,不僅寫出霜重、年深的情況, 而且進一步表示出邊将内心的深重痛苦,十分形象而 又含蓄。前人評價昱的詩“濫觞晚唐 ”,就是指其 遣詞造句嚴整工穩而言,但詩人的“匠心”表現在詩 中卻堪稱羚羊挂角不着痕迹。
以上就是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běi fēng diāo bái cǎo ,hú mǎ rì qīn qīn 。
yè hòu shù lóu yuè ,qiū lái biān jiāng xīn 。
tiě yī shuāng lù zhòng ,zhàn mǎ suì nián shēn 。
zì yǒu lú lóng sāi ,yān chén fēi zhì jīn 。
这首诗是戎昱的组诗《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即 最后一首。其它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诗,这一首是 五言律诗 。此题一作《塞上曲》 ,唐新乐府辞,属 《横吹曲》。
在唐代,边塞诗作很多,或写气候的酷寒,或勾 勒山势的险峻,或渲染战斗的激烈等等,以显征战之 苦。而此诗着重在描写人物,通过刻画一位戍边老将 的形象,表现了经久不息的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 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点染了边塞紧张的战场气氛,据《汉书·西域传》王先谦补注谓 白草“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 白草为北风所凋 ,其风之大,其气之寒,可以想见。 另外《诗经·邶风·北风》有“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朱熹在《诗集传》中认为北风是象征国家的危乱,所 以此处也指边境形势十分险恶,下句紧接着写外族军 队正在加紧寇边,步步向要塞逼近 ,军情非常紧急。 骎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 。这两句,把边塞的环境, 沙场的气氛形象生动,显得笔势凌健。虽然边将这个 形象还没有出场,却做足了烘衬和铺垫之功。
中间四句,着力刻画边将的形象,表现其久戍不 归的痛苦心理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 露重,战马岁年深 。”在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 着城楼上的戍边老将,他凝望着秋空中的明月,不禁 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人,心中涌起一阵凄楚之情。渐渐 地,他的铁衣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花,他相依为伴 的战马不时发出嘶鸣,似乎也在感叹戍边的岁久年深。 秋月本为寻常之物,但与戍楼联系起来,就暗示出了 边将的思家之念。铁衣是边将随时披戴之物,覆以重 重的霜花,足见边地之苦寒,边将的心情也可想而知。 战马,更是边将不可须臾分的伙伴,连牲口也苦于久 戍边地,更不必说人了。四句诗中,作者选取了与人 物紧密相关的景物、事物,使之不着痕迹地高度融合, 组成形象的画面,而人物的心情,也从画面中自然流 出,收到了感动人心的效果。
这四句诗在句法上也很有特色。前两句诗是两个 名词性词组,中心词是“月”和“心 ”,而读者却可 以从与“心”字相对的“月”中去体味、领悟丰富的 含义,使得诗句极为简练、含蓄。后两句又变换句法, 改为主谓结构 ,重点突出了“铁衣”和“战马”,实 际上突出了对边将形象的塑造 。这种句式上的变化, 既强调了重点,突出了形象,又带来了节奏上的轻重 变化,读来更富节奏感,表现了作者娴熟精湛的技巧。 最后两句,“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是诗人 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来的深深的感叹,表达了 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卢龙塞”,古地 名,三国魏称卢龙郡,在今河北迁安县西。此地形势 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唐置卢龙节度使,以抵御突厥、契丹、回纥的入侵,战火始终未断。作者从月夜 戍楼中的老将,联想到了久远的历史,想到残酷的战 争至今不息,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本诗针 对当时唐帝国对边防的无能,久久不能平息边患,因 而使得将老兵疲,给将士带来了痛苦,具有讽喻作用。 如果说,第一联只是展示老将出场的背景,为人物形 象的出现作铺垫,那么尾联就是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之后 ,作者对其内心所作的更深层次的解剖和引申, 使思想在形象的基础上得到了自然的升华,从而揭示 出更为深远的意义。首尾两联互相照应 ,互相补充, 互相生发,又使得中间两联所描写的老将的形象更为 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不仅句法富有变化,而且用字也特别凝炼、 准确、形象。动词“凋”字,用以表示北风对白草的 强大威力 ,“飞”字用来说明烟尘的接连不断和弥漫 无际,都极为有力、准确。形容词“重”字、 “深” 字,更具有双重含义 ,不仅写出霜重、年深的情况, 而且进一步表示出边将内心的深重痛苦,十分形象而 又含蓄。前人评价昱的诗“滥觞晚唐 ”,就是指其 遣词造句严整工稳而言,但诗人的“匠心”表现在诗 中却堪称羚羊挂角不着痕迹。
这首诗是戎昱的组诗《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即 最后一首。其它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诗,这一首是 五言律诗 。此题一作《塞上曲》 ,唐新乐府辞,属 《横吹曲》。
在唐代,边塞诗作很多,或写气候的酷寒,或勾 勒山势的险峻,或渲染战斗的激烈等等,以显征战之 苦。而此诗着重在描写人物,通过刻画一位戍边老将 的形象,表现了经久不息的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 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点染了边塞紧张的战场气氛,据《汉书·西域传》王先谦补注谓 白草“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 白草为北风所凋 ,其风之大,其气之寒,可以想见。 另外《诗经·邶风·北风》有“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朱熹在《诗集传》中认为北风是象征国家的危乱,所 以此处也指边境形势十分险恶,下句紧接着写外族军 队正在加紧寇边,步步向要塞逼近 ,军情非常紧急。 骎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 。这两句,把边塞的环境, 沙场的气氛形象生动,显得笔势凌健。虽然边将这个 形象还没有出场,却做足了烘衬和铺垫之功。
中间四句,着力刻画边将的形象,表现其久戍不 归的痛苦心理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 露重,战马岁年深 。”在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 着城楼上的戍边老将,他凝望着秋空中的明月,不禁 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人,心中涌起一阵凄楚之情。渐渐 地,他的铁衣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花,他相依为伴 的战马不时发出嘶鸣,似乎也在感叹戍边的岁久年深。 秋月本为寻常之物,但与戍楼联系起来,就暗示出了 边将的思家之念。铁衣是边将随时披戴之物,覆以重 重的霜花,足见边地之苦寒,边将的心情也可想而知。 战马,更是边将不可须臾分的伙伴,连牲口也苦于久 戍边地,更不必说人了。四句诗中,作者选取了与人 物紧密相关的景物、事物,使之不着痕迹地高度融合, 组成形象的画面,而人物的心情,也从画面中自然流 出,收到了感动人心的效果。
这四句诗在句法上也很有特色。前两句诗是两个 名词性词组,中心词是“月”和“心 ”,而读者却可 以从与“心”字相对的“月”中去体味、领悟丰富的 含义,使得诗句极为简练、含蓄。后两句又变换句法, 改为主谓结构 ,重点突出了“铁衣”和“战马”,实 际上突出了对边将形象的塑造 。这种句式上的变化, 既强调了重点,突出了形象,又带来了节奏上的轻重 变化,读来更富节奏感,表现了作者娴熟精湛的技巧。 最后两句,“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是诗人 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来的深深的感叹,表达了 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卢龙塞”,古地 名,三国魏称卢龙郡,在今河北迁安县西。此地形势 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唐置卢龙节度使,以抵御突厥、契丹、回纥的入侵,战火始终未断。作者从月夜 戍楼中的老将,联想到了久远的历史,想到残酷的战 争至今不息,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本诗针 对当时唐帝国对边防的无能,久久不能平息边患,因 而使得将老兵疲,给将士带来了痛苦,具有讽喻作用。 如果说,第一联只是展示老将出场的背景,为人物形 象的出现作铺垫,那么尾联就是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之后 ,作者对其内心所作的更深层次的解剖和引申, 使思想在形象的基础上得到了自然的升华,从而揭示 出更为深远的意义。首尾两联互相照应 ,互相补充, 互相生发,又使得中间两联所描写的老将的形象更为 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不仅句法富有变化,而且用字也特别凝炼、 准确、形象。动词“凋”字,用以表示北风对白草的 强大威力 ,“飞”字用来说明烟尘的接连不断和弥漫 无际,都极为有力、准确。形容词“重”字、 “深” 字,更具有双重含义 ,不仅写出霜重、年深的情况, 而且进一步表示出边将内心的深重痛苦,十分形象而 又含蓄。前人评价昱的诗“滥觞晚唐 ”,就是指其 遣词造句严整工稳而言,但诗人的“匠心”表现在诗 中却堪称羚羊挂角不着痕迹。
以上就是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下一篇:更多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