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4部小说换4位太太_童话故事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故事>童话故事

海明威:4部小说换4位太太

发布时间:2022-04-23 08:15:02

分类:童话故事发布者:如βθ侊伴wǒ

海明威其人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海明威便是這樣的英雄。

  他出生于一戰之前,還未畢業,戰争就席卷了世界。海明威帶着他健壯的體格和犷悍的外形走入了戰場,卻不是參軍,而是參加紅十字會的戰地服務隊,成爲戰地記者,用自己的作品宣揚着不屈不撓的硬漢精神。

  說不清是戰争成就了海明威,還是這樣一個決不認輸的&ldquo海明威&rdquo造就了戰争最後的勝利,隻知道海明威以他的文字爲戰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上個世紀20年代末,被稱爲美國的&ldquo爵士時代的桂冠作家&rdquo司各脫·菲茲傑拉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ldquo海明威每寫一部小說都要換一位太太。&rdquo

  當時他說這話隻不過是打趣,可是,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句玩笑話後來竟然成了預言。世人公認海明威有四大小說,即《太陽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喪鍾爲誰而鳴》和《老人與海》。在時間上對應這四部小說,他的确先後娶過四位太太。

  一次次分離,一次次陷入,是那些從他生命中遊走過的女子造就了海明威,還是那些曠世巨作造就了這些女子?

  初戀:

  鐵血硬漢無法忍受女人的背叛

  海明威可謂是個性早熟者,13歲就有過性行爲。17歲的時候便與一個30歲的婦人糾纏不清。1917年,海明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受傷, 在米蘭的戰地醫院療養期間,和護理他的護士阿格尼絲相愛了。&mdash&mdash這絕對是海明威有據可考的初戀。

  但海明威回國後,情況就變了。剛回國時,他們的通信還纏綿悱恻,但不久後阿格尼絲就和一個那不勒斯的美貌青年相愛了。那是一位富有的公爵繼承人,自然比&ldquo毛頭小夥子&rdquo海明威更适合托付終身。海明威憤恨、惱怒、惶恐不安,甚至大病一場。對他來說,女人的背叛是無法容忍和接受的。

  因此,在他後來的小說中總是把女人作爲妖女般進行抨擊。《太陽照樣升起》和《永别了,武器》這兩部小說就取材于海明威的這次受傷和戀愛經曆。

  正因爲海明威是海明威,他始終對愛情懷抱着完美主義的理想,所以這樣的背叛讓他久久不能釋懷。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這樣的影響,海明威由一個情窦初開的純情男生,徹底蛻變爲一個放蕩的才子,也正因此,才有了他四次差強人意的婚姻,更多坎坷而荒唐的情史。

  第一場婚姻:

  她是被遺忘于紅塵的天使

  1920年在芝加哥認識哈德莉時,海明威正陷于困境。之前一年,他身負200多處彈傷,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回國,既無退伍或傷殘軍人津貼,又無工作。

  哈德莉當時29歲,比海明威年長8歲,性格腼腆内向,與果斷而有主見的海明威恰成性格互補。且哈德莉父親面包早亡,母親剛去世,從家鄉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來到芝加哥,這與寫作失敗前途未蔔的海明威很相似。這兩個漂泊的人很快就由相識發展到熱戀,并于1921年9月結婚。

   哈德莉不但長得粗壯,且不注意修飾,對文學的愛好隻限于19世紀的小說她雖然也常和海明威一起看鬥牛、滑雪、騎車、到處旅遊,可内心并不喜歡這種漂泊不定的生活方式,而是希望當個家庭主婦,過安定的家庭生活。而她之後對海明威的追随,不過是因爲愛情。很可惜,正是這樣一種差異,爲他們後來的分道揚镳埋下了伏筆。

  這次婚姻給困境中的海明威帶來了轉機。哈德莉繼承了一筆5萬美元的信托資金的遺産,年息可獲3000美元。這筆錢使他們可以到巴黎、瑞士等歐洲各國觀光旅遊,閱讀歐洲最新的文學作品,向意象派大師龐德和著名女作家斯泰因求教。在哈德莉的幫助下,海明威攻下了法文,開始閱讀法國大作家的原著。

  此間海明威寫了一些短篇小說,如《大雙心河》、《雨中的貓》、《打不敗的人》等,最大的收獲便是192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這部小說使海明威名聲大震,他成了&ldquo迷惘的一代&rdquo作家的代表。

  在一定意義上說,如果沒有哈德莉,沒有哈德莉爲海明威的學習和寫作提供金錢上的幫助,就不會有《太陽照常升起》。可是,太陽不僅照常升起,它也會照常落下。當海明威自己成爲一顆耀眼的明星以後,那曾經照耀過他的太陽卻暗淡了。

  在巴黎,海明威終于見到了女作家斯泰因,斯泰因此很欣賞這位漂亮的小夥子,熱心地指導他的創作,幫助他在巴黎文壇站穩腳跟。海明威在斯泰因面前則異常地溫馴,甚至在&ldquo戀母情結&rdquo的驅使下,産生非分的念頭。海明威承認&ldquo我總想要和她發生性關系,她明白這點,這是很健康的感情,比某些言談更能說明問題。&rdquo

   在斯泰因的幫助下,海明威在文學上不斷進步,佳作不斷,而他與哈德莉的夫妻關系開始惡化。當哈德莉懷上海明威的第一個孩子時,體型開始發胖。同時,他們之間八歲的年齡差别也越來越明顯,這使海明威感到煩惱。當着這位恩人老婆的面,海明威開始肆無忌憚地愛别的女人了,但深愛海明威的哈德莉将這種羞辱強忍了下來。

  哈德莉對海明威的忍讓使海明威得寸進尺,他居然和哈德莉的好友保琳勾搭起來。保琳是一位性感苗條的富貴女郎,她與海明威一起勸說哈德莉同意建立一種&ldquo三人家庭&rdquo,哈德莉在1926年苦澀地寫道:&ldquo三個早餐盤子,三件晾在繩子上的濕浴衣,三輛自行車。&rdquo當這種方式也不能令他們感到滿意時,他們就将哈德莉推了出去,與之分居。

  分居後不久,哈德莉提出一個條件,建議海明威與保琳分離100天,如果100天後他們仍然相愛,她就離婚。分離期滿後,保琳還真的又回到了海明威的身邊,海明威終于在1927年4月與哈德莉離婚,一個月後,與保琳在天主教堂舉行了婚禮。

  在這一場婚姻裏,哈德莉無疑是一個受害者。她曾以天使的姿态降臨于海明威的身邊,卻被他遺忘在紅塵。

  第二場婚姻:

  她的深愛讓他逃

  保琳确實是個優雅的女子,體态優美,穿着新潮得體。她是法國《時尚》雜志的編輯,文化素養較高,讀的書也很新潮,這對海明威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吸引。

  他們婚後的第二年,海明威與保琳來到美國最南端佛羅裏達群島的基韋斯特。這是一個氣候溫暖、風景優美的小漁村,保琳在這裏生下了一個男孩,而海明威則在這裏完成了他的不朽名作《永别了,武器》。

  然而,沒過幾年,哈德莉的悲劇又在保琳身上重演了。海明威對性的興趣遠遠大于當爸爸的興趣,保琳的懷孕和生孩子影響了他們的夫妻關系,他對孩子很冷漠。由于保琳産後的形體變形,讓海明威開始對她厭倦,他的目光轉移到那些更年輕的美人身上。

  爲了奪回自己的丈夫,保琳孤注一擲地寫信告訴海明威,她父親剛給了她一大筆錢&mdash&mdash難道他就不想從中得到一些嗎?&ldquo隻是你要讓我知道,你沒有和别的女人搞在一起,愛你的保琳。&rdquo她還爲海明威修建了遊泳池,并寫信對他說:&ldquo我希望你現在正睡在我的床上,用我的浴室,喝我的威士忌&hellip&hellip親愛的孩子爸爸,請盡快回到家裏來吧!&rdquo保琳找了一個整形外科醫生,&ldquo我會把我過大的鼻子、不整齊的嘴唇、過于伸出的耳朵修整好,把臉上的疣子和黑痔去掉&rdquo。她還把黑發染成了金色,可結果卻更糟了,海明威用她的名字爲自己的船命名,但并沒有帶她乘船出遊。在《有的和沒有的》中,海明威發出了一個警告:&ldquo你對一個男人越好,你越是向他表示你的愛,他會越快地擺脫你。&rdquo他正是這樣一個男人。

  當時的海明威并沒有因爲外面的激情輕易地放棄第二次婚姻,可當他生命中那個至關重要的女人出現後,他還是再次選擇了離婚。

  1937年2月底,海明威接受北美報業聯盟之約趕赴西班牙戰場。在那裏,他與戰地女記者瑪莎·蓋爾荷恩相熟了。瑪莎和海明威志趣相投,他們經常一起工作。采訪中有時不能乘車,他們就一起步行,甚至還要爬懸崖。在艱苦危險的工作中,他們的關系越來越親密。

1938年11月海明威與保琳的關系更加惡化了,兩人分别離開紐約。海明威帶瑪莎在哈瓦那附近租的&ldquo遼望農場&rdquo住下,開始寫《喪鍾爲誰而鳴》。他把《喪鍾爲誰而鳴》獻給了她,其寓意是&mdash&mdash你是我小說裏那個美麗的金發女郎。

  1940年4月,海明威的《喪鍾爲誰而鳴》完稿,與此同時,他與保琳簽訂了一個臨時協議,每月支付保琳500美元生活費,兩個孩子歸保琳撫養。10月,《喪鍾爲誰而鳴》正式出版,11月,他與保琳婚姻的喪鍾也敲響&mdash&mdash他與保琳正式離婚。而後,他與瑪莎在懷俄明州結婚。

  第三場婚姻:

  戰勝海明威的女人戰勝不了婚姻

  剛開始,海明威簡直以瑪莎爲榮,他教她使用各種槍支。那個時代,女性是不允許上前線的,但是瑪莎卻屢屢突破了這條清規戒律。她曾經開着一輛獻血車奔赴戰場,在連海明威都避而遠之、&ldquo能聞到魔鬼氣息&rdquo的戰地醫院裏搶救傷病員。

  瑪莎與海明威先在戰地、後在古巴共同度過了4年,于1940年成婚。

  結婚後,海明威的不滿漸漸暴露出來,他希望瑪莎能在家安心照顧他,當一個傳統的妻子。但事與願違,瑪莎一方面對海明威的種種生活習慣苛求挑剔,另一方面自己仍然像婚前那樣四處闖蕩。就在即将與海明威結婚前夕,她還去采訪了俄羅斯與芬蘭之間爆發的戰争蜜月期間,她又跑去了中國。

  後人在海明威寫給瑪莎的信中發現,海明威才是家中真正的&ldquo主婦&rdquo。他在家做家務,而瑪莎則繼續尋求着冒險和榮譽。

  這對夫妻在爲數不多的團聚時光裏也總是經常吵鬧不休。住在古巴時,海明威曾經追着瑪莎滿屋子跑,甚至掏槍向瑪莎射擊,幸虧瑪莎當時躲到了牆後,後來又藏到了床底下。到了1943年,瑪莎實在無法忍受在古巴的家庭生活,而飽受二戰苦難的歐洲正在向她招手。于是,她跑到了英國和意大利,并要海明威跟她一塊兒去,但海明威不爲所動。他給妻子發電報質問道:&ldquo你到底是戰地記者還是我的妻子?&rdquo

  直到第二年,海明威才收拾行李來到歐洲戰場上陪伴瑪莎。&ldquo諾曼底登陸&rdquo那天,海明威被允許登上軍艦采寫盟軍登陸,瑪莎因爲是女人而被拒之門外。她偷偷溜上了一艘醫護船,試圖在6月7日黎明渡過英吉利海峽,并在船上發稿。結果她如願以償,順利抵達了海岸,還向官兵們分發飲水和藥品而海明威卻隻能從海上觀察這場軍事行動。他永遠也不能原諒自己被一個女人如此輕而易舉地擊敗。

  而後來,瑪莎因沒有進入戰區的正式介紹信而被美軍拘留,這讓海明威頗有些幸災樂禍。在英國倫敦郊外的一個帳篷裏關了24小時後,她神不知鬼不覺地攀上籬笆逃之夭夭,趕去了德國前線。

  瑪莎作爲戰地記者的名氣越來越響,海明威的怨氣也越來越深。他經常抱怨瑪莎出去采訪,把他留在家裏過單身漢的生活。倆人之間開始發生口角,争吵不斷升級。

  有一次,海明威喝了酒,瑪莎不讓他開車,他和她大聲争吵起來,還狠狠地打了她一耳光。那一路上,瑪莎幾次有意将車往溝裏開,往樹上撞,然後自己甩門下車走回家,把海明威一個人扔在野外。

  這樣的相處,無異于鋼與鐵的碰撞。也許碰撞之初會有電光石火的閃耀,可最終留下的,卻是不可磨滅的傷痕。

  1945年下半年,這對聚少離多的夫妻後來在巴黎安排了一次會面,離婚了。

  而這一次,卻不是海明威單方面的抛棄。離異後,另一位金發碧眼的美國女記者成了海明威的第四任妻子。而瑪莎的道路,卻依然活色生香地在繼續。

  1954年,瑪莎與《時代》周刊的一名記者結了婚,這是她的最後一次婚姻。也許她希望在她冒險的時候,丈夫能像母親一樣對她呵護備至。可是,有幾個男人樂意扮演這樣的角色?可想而知,這對夫妻也沒走到頭。但無論感情上遭遇過多少次失敗,對于寫作的道路,瑪莎一直勇往直前。直到她生命的最後,晚景凄涼到要靠撿垃圾度日,她也依然沒有停筆。

  也許從寫作成就上來說,瑪莎是與海明威最相配的一任妻子。他們的愛情就如同舒婷的那首《緻橡樹》,兩人旗鼓相當,并駕齊驅。隻可惜,一棵大樹底下,容不下另一棵大樹,他們又都是不肯爲對方遷就的人,于是隻能無奈地走向了結局。

  第四場婚姻:

  她是愛情裏的鬥士

  海明威的第四任夫人瑪麗·威爾什,在《時代》、《生活》、《幸福》雜志駐倫敦辦事處工作,研究分析政治、經濟資料,爲三大雜志提供背景材料。

   海明威還是那個海明威,瑪麗卻不同于他的任何一任妻子。

  與前三任妻子不同,瑪麗出身卑微,她是明尼蘇達州一個伐木工人的女兒。也正因爲她的這種出身,造就了她對海明威愛情的固執與堅守。瑪麗很明白海明威需要什麽&mdash&mdash一個仆從、雜役、保姆、清潔工,而不是一個競争對手。結婚後,她果斷地放棄了自己的記者工作,扛起&ldquo女管家&rdquo的重擔。

  海明威曾經寫過一份關于瑪麗的&ldquo情況報告書&rdquo,上面列舉了她的種種優點:&ldquo出色的女釣魚手,不錯的飛靶射擊手,遊泳健将,真正高超的廚師,酒類鑒賞家,優秀的園藝家&hellip&hellip還能用西班牙語管好一條船或一幢宅子。&rdquo

  如此卓越的女人,照樣沒能赢得海明威的敬重。他們也曾在公開場合大吵大鬧背着人,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她對又一次喝多了酒的丈夫大聲叫喊:&ldquo盡管你竭力要把我從這兒趕走,讓我離開你,可你是不會成功的&hellip&hellip無論你怎麽說,怎麽做,除非你把我殺了,把一切弄得一團糟,否則我仍會呆在這兒,替你管理房子!&rdquo

  清醒時的海明威,從來沒有鄭重其事地提出過分手,雖然他依舊同無數女伴尋歡作樂,可以他的睿智,不會不了解自己的本性,不會不明白什麽樣的女人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回顧一下前幾段婚姻經曆,就能看出一個女人要有怎樣的勇氣和非凡才幹,才承擔得起海明威這位文學巨人妻子的重任。

  1951年初海明威開始寫《老人與海》。1952年5月6日,《老人與海》在《生活》雜志首次發表,獲得巨大成功,這期雜志竟在48小時内售出500萬份。1953年,《老人與海》獲普利策獎。1954年,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說,海明威之所以能夠獲此殊榮,是因爲&ldquo他精通現代叙事藝術,這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作《老人與海》之中。&rdquo

   《老人與海》以後,健康狀況開始影響海明威的創作,他再也不能寫出可以和以上四部小說相媲美的作品,也沒有力量再進行一場新的充滿激情的戀愛。

  他終于成了一個安于家居生活的好丈夫,很可惜,病痛已經将他折磨得生不如死。

  1961年7月2日早晨,海明威帶着他那句&ldquo人隻可以被消滅,不能被打倒&rdquo的名言,把他那支曾在非洲打過獅子的獵槍的槍口伸進自己的嘴裏,悲壯地&ldquo消滅&rdquo了自己。

  愛慕,卻不要成爲他的女人

  這就是海明威背後的女人們,這種混亂、毫無章法的愛情陪他度過了一生。正是因爲他背後的那些女人,那些經曆,才成就了現在的海明威。

  總有那麽一些人,他的愛不會屬某一位女子。他也許高高在上,他的才華讓人難以企及歎爲觀止。可是仰視便好,尊重便好。

  愛慕,卻不要成爲他的女人。

海明威其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海明威便是这样的英雄。

  他出生于一战之前,还未毕业,战争就席卷了世界。海明威带着他健壮的体格和犷悍的外形走入了战场,却不是参军,而是参加红十字会的战地服务队,成为战地记者,用自己的作品宣扬着不屈不挠的硬汉精神。

  说不清是战争成就了海明威,还是这样一个决不认输的&ldquo海明威&rdquo造就了战争最后的胜利,只知道海明威以他的文字为战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上个世纪20年代末,被称为美国的&ldquo爵士时代的桂冠作家&rdquo司各脱·菲兹杰拉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ldquo海明威每写一部小说都要换一位太太。&rdquo

  当时他说这话只不过是打趣,可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玩笑话后来竟然成了预言。世人公认海明威有四大小说,即《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在时间上对应这四部小说,他的确先后娶过四位太太。

  一次次分离,一次次陷入,是那些从他生命中游走过的女子造就了海明威,还是那些旷世巨作造就了这些女子?

  初恋:

  铁血硬汉无法忍受女人的背叛

  海明威可谓是个性早熟者,13岁就有过性行为。17岁的时候便与一个30岁的妇人纠缠不清。1917年,海明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受伤, 在米兰的战地医院疗养期间,和护理他的护士阿格尼丝相爱了。&mdash&mdash这绝对是海明威有据可考的初恋。

  但海明威回国后,情况就变了。刚回国时,他们的通信还缠绵悱恻,但不久后阿格尼丝就和一个那不勒斯的美貌青年相爱了。那是一位富有的公爵继承人,自然比&ldquo毛头小伙子&rdquo海明威更适合托付终身。海明威愤恨、恼怒、惶恐不安,甚至大病一场。对他来说,女人的背叛是无法容忍和接受的。

  因此,在他后来的小说中总是把女人作为妖女般进行抨击。《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这两部小说就取材于海明威的这次受伤和恋爱经历。

  正因为海明威是海明威,他始终对爱情怀抱着完美主义的理想,所以这样的背叛让他久久不能释怀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这样的影响,海明威由一个情窦初开的纯情男生,彻底蜕变为一个放荡的才子,也正因此,才有了他四次差强人意的婚姻,更多坎坷而荒唐的情史。

  第一场婚姻:

  她是被遗忘于红尘的天使

  1920年在芝加哥认识哈德莉时,海明威正陷于困境。之前一年,他身负200多处弹伤,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回国,既无退伍或伤残军人津贴,又无工作。

  哈德莉当时29岁,比海明威年长8岁,性格腼腆内向,与果断而有主见的海明威恰成性格互补。且哈德莉父亲面包早亡,母亲刚去世,从家乡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来到芝加哥,这与写作失败前途未卜的海明威很相似。这两个漂泊的人很快就由相识发展到热恋,并于1921年9月结婚

   哈德莉不但长得粗壮,且不注意修饰,对文学的爱好只限于19世纪的小说她虽然也常和海明威一起看斗牛、滑雪、骑车、到处旅游,可内心并不喜欢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方式,而是希望当个家庭主妇,过安定的家庭生活。而她之后对海明威的追随,不过是因为爱情。很可惜,正是这样一种差异,为他们后来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

  这次婚姻给困境中的海明威带来了转机。哈德莉继承了一笔5万美元的信托资金的遗产,年息可获3000美元。这笔钱使他们可以到巴黎瑞士等欧洲各国观光旅游,阅读欧洲最新的文学作品,向意象派大师庞德和著名女作家斯泰因求教。在哈德莉的帮助下,海明威攻下了法文,开始阅读法国大作家的原著。

  此间海明威写了一些短篇小说,如《大双心河》、《雨中的猫》、《打不败的人》等,最大的收获便是192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小说使海明威名声大震,他成了&ldquo迷惘一代&rdquo作家的代表。

  在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没有哈德莉,没有哈德莉为海明威的学习和写作提供金钱上的帮助,就不会有《太阳照常升起》。可是,太阳不仅照常升起,它也会照常落下。当海明威自己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以后,那曾经照耀过他的太阳却暗淡了。

  在巴黎,海明威终于见到了女作家斯泰因,斯泰因此很欣赏这位漂亮的小伙子,热心地指导他的创作,帮助他在巴黎文坛站稳脚跟。海明威在斯泰因面前则异常地温驯,甚至在&ldquo恋母情结&rdquo的驱使下,产生非分的念头。海明威承认&ldquo我总想要和她发生性关系,她明白这点,这是健康的感情,比某些言谈更能说明问题。&rdquo

   在斯泰因的帮助下,海明威在文学上不断进步,佳作不断,而他与哈德莉的夫妻关系开始恶化。当哈德莉怀上海明威的第一个孩子时,体型开始发胖。同时,他们之间八岁的年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这使海明威感到烦恼。当着这位恩人老婆的面,海明威开始肆无忌惮地爱别的女人了,但深爱海明威的哈德莉将这种羞辱强忍了下来。

  哈德莉对海明威的忍让使海明威得寸进尺,他居然和哈德莉的好友保琳勾搭起来。保琳是一位性感苗条的富贵女郎,她与海明威一起劝说哈德莉同意建立一种&ldquo三人家庭&rdquo,哈德莉在1926年苦涩地写道:&ldquo三个早餐盘子,三件晾在绳子上的湿浴衣,三辆自行车。&rdquo当这种方式也不能令他们感到满意时,他们就将哈德莉推了出去,与之分居。

  分居后不久,哈德莉提出一个条件,建议海明威与保琳分离100天,如果100天后他们仍然相爱,她就离婚。分离期满后,保琳还真的又回到了海明威的身边,海明威终于在1927年4月与哈德莉离婚,一个月后,与保琳在天主教堂举行了婚礼

  在这一场婚姻里,哈德莉无疑是一个受害者。她曾以天使的姿态降临于海明威的身边,却被他遗忘在红尘。

  第二场婚姻:

  她的深爱让他逃

  保琳确实是个优雅的女子,体态优美,穿着新潮得体。她是法国《时尚》杂志的编辑,文化素养较高,读的书也很新潮,这对海明威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吸引。

  他们婚后的第二年,海明威与保琳来到美国最南端佛罗里达群岛的基韦斯特。这是一个气候温暖、风景优美的小渔村,保琳在这里生下了一个男孩,而海明威则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不朽名作《永别了,武器》。

  然而,没过几年,哈德莉的悲剧又在保琳身上重演了。海明威对性的兴趣远远大于当爸爸的兴趣,保琳的怀孕生孩子影响了他们的夫妻关系,他对孩子很冷漠。由于保琳产后的形体变形,让海明威开始对她厌倦,他的目光转移到那些更年轻的美人身上。

  为了夺回自己的丈夫,保琳孤注一掷地写信告诉海明威,她父亲刚给了她一大笔钱&mdash&mdash难道他就不想从中得到一些吗?&ldquo只是你要让我知道,你没有和别的女人搞在一起,爱你的保琳。&rdquo她还为海明威修建了游泳池,并写信对他说:&ldquo我希望你现在正睡在我的床上,用我的浴室,喝我的威士忌&hellip&hellip亲爱的孩子爸爸,请尽快回到家里来吧!&rdquo保琳找了一个整形外科医生,&ldquo我会把我过大的鼻子、不整齐的嘴唇、过于伸出的耳朵修整好,把脸上的疣子和黑痔去掉&rdquo。她还把黑发染成了金色,可结果却更糟了,海明威用她的名字为自己的船命名,但并没有带她乘船出游。在《有的和没有的》中,海明威发出了一个警告:&ldquo你对一个男人越好,你越是向他表示你的爱,他会越快地摆脱你。&rdquo他正是这样一个男人。

  当时的海明威并没有因为外面的激情轻易地放弃第二次婚姻,可当他生命中那个至关重要的女人出现后,他还是再次选择了离婚。

  1937年2月底,海明威接受北美报业联盟之约赶赴西班牙战场。在那里,他与战地女记者玛莎·盖尔荷恩相熟了。玛莎和海明威志趣相投,他们经常一起工作。采访中有时不能乘车,他们就一起步行,甚至还要爬悬崖。在艰苦危险的工作中,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1938年11月海明威与保琳的关系更加恶化了,两人分别离开纽约。海明威带玛莎在哈瓦那附近租的&ldquo辽望农场&rdquo住下,开始写《丧钟为谁而鸣》。他把《丧钟为谁而鸣》献给了她,其寓意是&mdash&mdash你是我小说里那个美丽的金发女郎。

  1940年4月,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完稿,与此同时,他与保琳签订了一个临时协议,每月支付保琳500美元生活费,两个孩子归保琳抚养。10月,《丧钟为谁而鸣》正式出版,11月,他与保琳婚姻的丧钟也敲响&mdash&mdash他与保琳正式离婚。而后,他与玛莎在怀俄明州结婚。

  第三场婚姻:

  战胜海明威的女人战胜不了婚姻

  刚开始,海明威简直以玛莎为荣,他教她使用各种枪支。那个时代,女性是不允许上前线的,但是玛莎却屡屡突破了这条清规戒律。她曾经开着一辆献血车奔赴战场,在连海明威都避而远之、&ldquo能闻到魔鬼气息&rdquo的战地医院里抢救伤病员。

  玛莎与海明威先在战地、后在古巴共同度过了4年,于1940年成婚。

  结婚后,海明威的不满渐渐暴露出来,他希望玛莎能在家安心照顾他,当一个传统的妻子。但事与愿违,玛莎一方面对海明威的种种生活习惯苛求挑剔,另一方面自己仍然像婚前那样四处闯荡。就在即将与海明威结婚前夕,她还去采访了俄罗斯与芬兰之间爆发的战争蜜月期间,她又跑去了中国。

  后人在海明威写给玛莎的信中发现,海明威才是家中真正的&ldquo主妇&rdquo。他在家做家务,而玛莎则继续寻求着冒险和荣誉。

  这对夫妻在为数不多的团聚时光里也总是经常吵闹不休。住在古巴时,海明威曾经追着玛莎满屋子跑,甚至掏枪向玛莎射击,幸亏玛莎当时躲到了墙后,后来又藏到了床底下。到了1943年,玛莎实在无法忍受在古巴的家庭生活,而饱受二战苦难的欧洲正在向她招手。于是,她跑到了英国意大利,并要海明威跟她一块儿去,但海明威不为所动。他给妻子发电报质问道:&ldquo你到底是战地记者还是我的妻子?&rdquo

  直到第二年,海明威才收拾行李来到欧洲战场上陪伴玛莎。&ldquo诺曼底登陆&rdquo那天,海明威被允许登上军舰采写盟军登陆,玛莎因为是女人而被拒之门外。她偷偷溜上了一艘医护船,试图在6月7日黎明渡过英吉利海峡,并在船上发稿。结果她如愿以偿,顺利抵达了海岸,还向官兵们分发饮水和药品而海明威却只能从海上观察这场军事行动。他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被一个女人如此轻而易举地击败。

  而后来,玛莎因没有进入战区的正式介绍信而被美军拘留,这让海明威颇有些幸灾乐祸。在英国伦敦郊外的一个帐篷里关了24小时后,她神不知鬼不觉地攀上篱笆逃之夭夭,赶去了德国前线。

  玛莎作为战地记者的名气越来越响,海明威的怨气也越来越深。他经常抱怨玛莎出去采访,把他留在家里过单身汉的生活。俩人之间开始发生口角,争吵不断升级

  有一次,海明威喝了酒,玛莎不让他开车,他和她大声争吵起来,还狠狠地打了她一耳光。那一路上,玛莎几次有意将车往沟里开,往树上撞,然后自己甩门下车走回家,把海明威一个人扔在野外。

  这样的相处,无异于钢与铁的碰撞。也许碰撞之初会有电光石火的闪耀,可最终留下的,却是不可磨灭的伤痕。

  1945年下半年,这对聚少离多的夫妻后来在巴黎安排了一次会面,离婚了。

  而这一次,却不是海明威单方面的抛弃。离异后,另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国女记者成了海明威的第四任妻子。而玛莎的道路,却依然活色生香地在继续。

  1954年,玛莎与《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结了婚,这是她的最后一次婚姻。也许她希望在她冒险的时候,丈夫能像母亲一样对她呵护备至。可是,有几个男人乐意扮演这样的角色?可想而知,这对夫妻也没走到头。但无论感情上遭遇过多少次失败,对于写作的道路,玛莎一直勇往直前。直到她生命的最后,晚景凄凉到要靠捡垃圾度日,她也依然没有停笔。

  也许从写作成就上来说,玛莎是与海明威最相配的一任妻子。他们的爱情就如同舒婷的那首《致橡树》,两人旗鼓相当,并驾齐驱。只可惜,一棵大树底下,容不下另一棵大树,他们又都是不肯为对方迁就的人,于是只能无奈地走向了结局

  第四场婚姻:

  她是爱情里的斗士

  海明威的第四任夫人玛丽·威尔什,在《时代》、《生活》、《幸福》杂志驻伦敦办事处工作,研究分析政治、经济资料,为三大杂志提供背景材料

   海明威还是那个海明威,玛丽却不同于他的任何一任妻子。

  与前三任妻子不同,玛丽出身卑微,她是明尼苏达州一个伐木工人的女儿。也正因为她的这种出身,造就了她对海明威爱情的固执与坚守。玛丽很明白海明威需要什么&mdash&mdash一个仆从、杂役、保姆清洁工,而不是一个竞争对手。结婚后,她果断地放弃了自己的记者工作,扛起&ldquo女管家&rdquo的重担。

  海明威曾经写过一份关于玛丽的&ldquo情况报告书&rdquo,上面列举了她的种种优点:&ldquo出色的女钓鱼手,不错的飞靶射击手,游泳健将,真正高超的厨师,酒类鉴赏家,优秀的园艺家&hellip&hellip还能用西班牙语管好一条船或一幢宅子。&rdquo

  如此卓越的女人,照样没能赢得海明威的敬重。他们也曾在公开场合大吵大闹背着人,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她对又一次多了酒的丈夫大声叫喊:&ldquo尽管你竭力要把我从这儿赶走,让我离开你,可你是不会成功的&hellip&hellip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做,除非你把我杀了,把一切弄得一团糟,否则我仍会呆在这儿,替你管理房子!&rdquo

  清醒时的海明威,从来没有郑重其事地提出过分手,虽然他依旧同无数女伴寻欢作乐,可以他的睿智,不会不了解自己的本性,不会不明白什么样的女人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回顾一下前几段婚姻经历,就能看出一个女人要有怎样的勇气和非凡才干,才承担得起海明威这位文学巨人妻子的重任。

  1951年初海明威开始写《老人与海》。1952年5月6日,《老人与海》在《生活》杂志首次发表,获得巨大成功,这期杂志竟在48小时内售出500万份。1953年,《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说,海明威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是因为&ldquo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这突出表现在他的近作《老人与海》之中。&rdquo

   《老人与海》以后,健康状况开始影响海明威的创作,他再也不能写出可以和以上四部小说相媲美的作品,也没有力量再进行一场新的充满激情的恋爱。

  他终于成了一个安于家居生活的好丈夫,很可惜,病痛已经将他折磨得生不如死。

  1961年7月2日早晨,海明威带着他那句&ldquo人只可以被消灭,不能被打倒&rdquo的名言,把他那支曾在非洲打过狮子的猎枪的枪口伸进自己的嘴里,悲壮地&ldquo消灭&rdquo了自己。

  爱慕,却不要成为他的女人

  这就是海明威背后的女人们,这种混乱、毫无章法的爱情陪他度过了一生。正是因为他背后的那些女人,那些经历,才成就了现在的海明威。

  总有那么一些人,他的爱不会属某一位女子。他也许高高在上,他的才华让人难以企及叹为观止。可是仰视便好,尊重便好。

  爱慕,却不要成为他的女人。

生活的态度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从外面回到住处,当我用电子扣打开园区进出门的那一刻,刚好看见有一个外卖小哥在离我两三米远的身后停放电动车,想必这一定是为小区的用户去...[全文阅读]

魂寄玉麒麟

 一天,我要出差去青城办点事,有点急。去青城要在南山站转车,不凑巧的是,因为时间紧,赶上的车次都是晚上的。  00:26,列车准时到达了南山站,我匆忙买了去青城的票,去青...[全文阅读]

“中国好老公”张译:“吊丝”需要稳稳的奋斗

  2013年9月可以说是“张译月”,先是与海清搭档主演的电视剧《抹布女也有春天》热播,这部剧还没播完,与孙俪主演的《辣妈正传》又在各大卫视黄金档播出,...[全文阅读]

宋太祖之子赵德昭简介 赵德昭怎么死的?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后周江山,这才有了大宋和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宋太祖辜负旧朝,建立自己的江山霸业,而他之后却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孙。  宋太祖不是没...[全文阅读]

关于楚怀王的典故 楚怀王的功过分别是什么?

  最近楚怀王又火了一把,电视剧《思美人》中,饰演楚怀王熊槐的是乔振宇,这枚老腊肉长得赏心悦目,非常符合历史上有美男子之称的楚怀王的形象。除了在外型上符合历史...[全文阅读]

赵惠文王的名字是什么?他是怎么死的呢?

  赵惠文王是赵武灵王的幼子,赢姓,赵氏,名何,是个善于用人的君王。赵惠文王的名字是赵何,他的母亲是当时的一个有名的大美女孟姚。  公元前299年,年纪仅仅九岁的赵...[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海明威:4部小说换4位太太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73061.html

上一篇:大众汽车老板娘:乌鸡变凤凰的传奇

下一篇:一个医学博士的良心选择

童话故事相关文章
更多童话故事文章

精选童话故事

经典故事分类阅读

童话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