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五首 - 杜甫
将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
至今勞聖主,可以報皇天。
白骨新交戰,雲台舊拓邊。
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骞。
幽薊馀蛇豕,乾坤尚虎狼。
諸侯春不貢,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無勞問越裳。
大君先息戰,歸馬華山陽。
洛下舟車入,天中貢賦均。
日聞紅粟腐,寒待翠華春。
莫取金湯固,長令宇宙新。
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
丹桂風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來強幹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親賢往,卑宮制诏遙。
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箫韶。
盜滅人還亂,兵殘将自疑。
登壇名絕假,報主爾何遲。
領郡辄無色,之官皆有詞。
願聞哀痛诏,端拱問瘡痍。 《有感五首》,作于代宗廣德元年(763)秋。這是其中第三首,内容和當時朝廷中遷都洛陽之議有關。安史亂後,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殘破,每年要從江淮轉運大量糧食到長安;加上吐蕃進擾,長安處在直接威脅之下,因此朝中有遷都之議。這首詩即爲此有感而發。
“洛下舟車入,天中貢賦均。”首聯先從洛陽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寫起。相傳周成王使召公複營洛邑,說:“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裏均焉。”次句本此。兩句是說,洛陽居于全國中心,水陸交通便利,四方入貢賦稅,到這裏的路程也大緻相等。這裏所說的内容也就是主張遷都洛陽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詩人用肯定的口吻加以轉述,是因爲單就地理位置而論,洛陽确有建都的優越條件。這裏先讓一步,正是爲了使下面轉出的議論更加有力。這是一種欲擒故縱的手法。
“日聞紅粟腐,寒待翠華春。”颔聯緊承“舟車”、“貢賦”,翻出新意。“紅粟腐”用《漢書·食貨志》“太倉之粟,陳陳相因,腐敗而不可食”。“翠華”是天子之旗,這裏指代皇帝。兩句是說,我近日常聽說,洛陽的國家糧倉裏堆滿了已經腐敗的糧食,貧寒的老百姓正延首等待皇上能給他們帶來春天般的溫暖呢。話說得很委婉。實際上杜甫是反對遷都洛陽的,但他一則旁敲側擊,說“天中”隻不過提供了苛斂之便;一則反話正說,明言百姓所待以見百姓所怨。當時持遷都之議的人們中,必有以百姓盼皇帝東幸洛陽爲辭的,所以詩人含而不露地反唇相譏說:百姓所望的是“翠華春”,可不是盼來一場更大的災難!
主張遷都洛陽的人還将洛陽的地險作爲遷都的理由,于是詩人又針對這種議論而發表見解道:“莫取金湯固,長令宇宙新。”“莫取”,就是“不要隻着眼于”的意思。杜甫并不是否認“金湯固”的作用,而是認爲,對于鞏固封建國家政權來說,根本的憑藉是不斷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樂業。兩句一反一正,一諄諄告誡,一熱情希望,顯得特别語重心長。詩寫到這裏,已經從具體的遷都問題引申開去,提高升華到根本的施政原則,因此下一聯就進一步說到怎樣才能“長令宇宙新”。
“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答案原極簡單而平常:隻不過是皇帝躬行儉德,減少靡費,減輕人民的負擔罷了。要知道,所謂“盜賊”,本來都是皇帝的臣民呵。腹聯“莫取”、“長令”,反複叮咛,極其鄭重,末聯卻輕描淡寫地拈出“不過”二字。這高舉輕放的戲劇性轉折,使得輕描淡寫的“不過”更加引人注目,更增含蘊。爲了進一步強調“行儉德”的重要,詩人又語重心長地補上一句“盜賊本王臣”,一針見血地揭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事實,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深沉和語言的明快尖銳,在這裏被和諧地統一起來了。
這首詩富于政論色彩,又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是帶有杜甫獨特個性的。如果說将議論引入五律這種通常用來抒情寫景的形式,是杜甫的一種有意義的嘗試,那麽議論而挾情韻以行,便是杜甫成功的藝術經驗。
(劉學楷)【
作品評述】
有感五首将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
至今勞聖主,可以報皇天。
白骨新交戰,雲台舊拓邊。
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骞。
幽薊馀蛇豕,乾坤尚虎狼。
諸侯春不貢,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無勞問越裳。
大君先息戰,歸馬華山陽。
洛下舟車入,天中貢賦均。
日聞紅粟腐,寒待翠華春。
莫取金湯固,長令宇宙新。
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
丹桂風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來強幹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親賢往,卑宮制诏遙。
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箫韶。
盜滅人還亂,兵殘将自疑。
登壇名絕假,報主爾何遲。
領郡辄無色,之官皆有詞。
願聞哀痛诏,端拱問瘡痍。
以上就是《有感五首》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有感五首 - 杜甫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
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
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
大君先息战,归马
华山阳。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来强干地,未
有不臣朝。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
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
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有感五首》,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秋。
这是其中第三首,内容和当时朝廷中迁都洛阳之议有关。安史乱后,长安所
在的关中
地区残破,
每年要从江淮
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这首诗即为此有感而发。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首联先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
位置写起。相传周成王使召公复营洛邑,说:“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次句本此。两句是说,洛阳居于
全国中心,水陆
交通便利,四方入贡赋税,到这里的路程也大致相等。这里所说的内容也就是主张迁都洛阳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
诗人用
肯定的口吻加以转述,是因为单就地理位置而论,洛阳确有建都的优越
条件。这里先让一步,正是为了使下面转出的议论更加有力。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颔联紧承“舟车”、“贡赋”,翻出新意。“红粟腐”用《汉书·食货志》“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而不可食”。“翠华”是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两句是说,我近日常听说,洛阳的
国家粮仓里堆满了已经腐败的粮食,贫寒的老百姓正延首等待皇上能给他们带来
春天般的温暖呢。话说
得很委婉。实际上杜甫是反对迁都洛阳的,但他一则旁敲侧击,说“天中”只不过提供了苛敛之便;一则
反话正说,明言百姓所待以见百姓所怨。当时持迁都之议的人们中,必有以百姓盼皇帝东幸洛阳为辞的,
所以诗人含而不露地反唇相讥说:百姓所望的是“翠华春”,可不是盼来一场更
大的灾难!
主张迁都洛阳的人还将洛阳的地险作为迁都的理由,于是诗人又针对这种议论而发表见解道:“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莫取”,就是“不要只着眼于”的意思。杜甫
并不是否认“金汤固”的作用,而是
认为,
对于巩固封建国家政权
来说,
根本的凭藉是不断革
新政治,使人民安居乐业。两句一反一正,一谆谆告诫,一热情希望,
显得特别语重心长。诗写到这里,已经从具体的迁都
问题引申开去,提高升华到根本的施政原则,因此下一联就进一步说到怎样才能“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答案原极简单而平常:只不过是皇帝躬行俭德,
减少靡费,减轻人民的负担罢了。要知道,所谓“盗贼”,
本来都是皇帝的臣民呵。腹联“莫取”、“长令”,反复叮咛,极其郑重,末联却轻描淡写地拈出“不过”二字。这高举轻放的戏剧性转折,使得轻描淡
写的“不过”更加引人注目,更增含蕴。为了进一步强调“行俭德”的重要,诗人又语重心长地补上一句“盗贼本王臣”,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
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思想的
深刻,感情的深沉和语言的明快尖锐,在这里被和谐地统一
起来了。
这首诗富于政论
色彩,又具有
强烈艺术
感染力,是带有杜甫独特个性的。如果说将议论引入五律这种通常用来抒情写景的形式,是杜甫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那么议论而挟情韵以行,便是杜甫成功的艺术
经验。
(刘学楷)【
作品评述】
有感五首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
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
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
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
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以上就是《有感五首》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有感五首》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67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