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发布时间:2021-10-26 07:18:21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出自魏晉曹操的《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诘屈,車輪爲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罴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歎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栖。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嶺峻多艱難!
羊腸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車輪斷。
風吹樹木聲蕭蕭,北風呼嘯發悲號。
熊罴當路面對我蹲坐,虎豹夾道發威狂嚎叫。
溪谷荒涼人煙少,大雪紛紛漫天飄。
擡頭遠望長聲歎息,長途跋涉思緒如潮。
我心郁郁多麽愁悶,真想東歸返回故鄉。
水深橋斷難前進,大軍徘徊半路上。
行軍迷路失方向,傍晚還沒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日久遠,人疲馬乏又渴又饑。
擔着行囊邊走邊砍柴,鑿冰煮粥充饑腸。
想起那篇《東山》詩,深深觸動我的哀傷。

注釋
1.太行山:綿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大山脈。
2.何:多麽。與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巍:高聳的樣子。
3.羊腸坂(bǎn):地名,在壺關(今山西長治縣東南)東南,以坂道盤旋彎曲如羊腸而得名。坂:斜坡。诘屈:曲折盤旋。
4.摧:毀壞、折斷。
5.罴(pí):熊的一種,又叫馬熊或人熊。
6.溪谷:山中低窪有水處。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處說“少人民”,言山中人煙稀少。
7.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樣子。
8.延頸:伸長脖子(遠眺)。
9.懷:懷戀,心事。
10.怫(fú)郁:愁悶不安。
11.東歸:指歸故鄉谯郡。作者谯(今安徽亳縣)人,在太行之東,故雲“一東歸”。
12.絕:斷。
13.中路:中途。
14.薄暮:黃昏。
15.擔囊:挑着行李。行取薪:邊走邊拾柴。
16.斧冰:以斧鑿冰取水。糜(mí):稀粥。
17.《東山》:《詩經》篇名。據毛序,本篇爲周公東征,戰士離鄉三年,在歸途中思念家鄉而作。
18.悠悠:憂思綿長的樣子。

【賞析】

  206年,曹操率兵親征高幹,途中經過太行山著名的羊腸坂道,寫下了這首詩,其格調古直悲涼,回蕩着一股沉郁之氣。這首詩感情真摯,直抒胸臆,毫不矯情作态。詩人在詩中用質樸無華的筆觸描述了委曲如腸的坂道、風雪交加的征途、食宿無依的困境。對于艱難的軍旅生活所引起的厭倦思鄉情緒,詩人也做了如實的記錄。更感人的是,盡管作爲軍事統帥,詩人在這裏卻沒有強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寫出當時在那種環境下的内心波動,直露的筆觸把詩人的内心世界呈現出來,以其真誠而扣動着讀者的心弦。

  詩以“艱哉何巍巍”總領全篇,通過征途所見突出一個“艱”字。“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二句爲全詩奠定了蕭瑟悲涼的基調,使詩籠罩在一片凄哀險惡的氣氛中。爲了進一步渲染凄哀險惡的氣氛,詩人又以羊腸小路、恐怖戰栗的熊吼虎叫、罕無人迹的漫漫大雪等物象感歎行軍的艱難。以此爲鋪墊,順勢提出“思欲一東歸”的念想。末二句并寫兩面,一寫詩人同情長期征戰的戰士,渴望戰争結束、實現統一的心情;一寫詩人以周公自比,排除萬難、取得征讨勝利的決心。整個詩歌彌漫着悲涼之氣,抒情真摯感人。

  •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相關内容:
  • 夢斷刀頭,書開虿尾,别有相思随定。
  • 空勞纖手,解佩贈情人。
  • 顧謂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 相思不作勤書禮,别後吾言在訂頑。
  • 懷春情不斷,猶帶相思舊子。
  • 織錦相思樓影下,钿钗暗約小簾間。
  • 天街曾醉美人畔,涼枝移插烏巾。
  • 細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來。
  • 詩詞名句

以上就是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出自魏晋曹操的《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想起那篇《东山》诗,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注释
1.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
2.何:多么。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巍:高耸的样子。
3.羊肠坂(bǎn):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坂:斜坡。诘屈:曲折盘旋。
4.摧:毁坏、折断。
5.罴(pí):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6.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
7.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
8.延颈:伸长脖子(远眺)。
9.怀:怀恋,心事。
10.怫(fú)郁:愁闷不安。
11.东归:指归故乡谯郡。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
12.绝:断。
13.中路:中途
14.薄暮:黄昏。
15.担囊:挑着行李。行取薪:边走边拾柴。
16.斧冰:以斧凿冰取水。糜(mí):稀粥。
17.《东山》:《诗经》篇名。据毛序,本篇为周公东征,战士离乡三年,在归途中思念家乡而作。
18.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赏析】

  206年,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太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写下了这首诗,其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这首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不矫情作态。诗人在诗中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委曲如肠的坂道、风雪交加的征途、食宿无依的困境。对于艰难的军旅生活所引起的厌倦思乡情绪,诗人也做了如实的记录。更感人的是,尽管作为军事统帅,诗人在这里却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在那种环境下的内心波动,直露的笔触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以其真诚而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以“艰哉何巍巍”总领全篇,通过征途所见突出一个“艰”字。“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二句为全诗奠定了萧瑟悲凉的基调,使诗笼罩在一片凄哀险恶的气氛中。为了进一步渲染凄哀险恶的气氛,诗人又以羊肠小路、恐怖战栗的熊吼虎叫、罕无人迹的漫漫大雪等物象感叹行军的艰难。以此为铺垫,顺势提出“思欲一东归”的念想。末二句并写两面,一写诗人同情长期征战的战士,渴望战争结束、实现统一的心情;一写诗人以周公自比,排除万难、取得征讨胜利的决心。整个诗歌弥漫着悲凉之气,抒情真挚感人。

以上就是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45523.html

上一篇:划然长啸

下一篇: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