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煮妇_闲逸日记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日记>闲逸日记

家庭煮妇

发布时间:2019-02-19 10:03:21

分类:闲逸日记发布者:诗呓
家庭主婦,應該就是一個家的女主人,她打理着一個家庭的衣食住行。而家庭煮婦卻應該是具有一定的烹調技藝的家庭主婦。所以主婦不一定是煮婦。--- 對于常常在外邊吃喝應酬的男人們來說,時間久了,總是有一種厭倦感。老婆的家常菜漸漸地會讓他們懷念,于是一般的朋友聚會就會不定時的轉移到家庭中來,溫馨的家庭氛圍,拉近了朋友間的關系,也給了女人一份踏實的感覺,不用爲男人醉在外邊而擔心了。可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來了,朋友來了,吃什麽,做什麽,該拿什麽招待卻成了一個主婦們最頭疼的問題。我感覺到我這裏簡直就是一個難題。圖片 常常說我自己是北方菜做不來,南方菜不會做。老公說我應付,孩子說我不用心,有時間自己都感覺有點對不住他們。老公在外邊不能拽一些老婆的拿手菜,孩子們也不知道他們心目中的媽媽菜究竟是什麽。唉,感 覺主婦了二十年,真的好失敗。--- 一段時間我也曾經想學習幾樣像模像樣的家常菜,不爲應付老公的朋友聚餐,隻想爲家人做點可口的飯菜。爲此我還專門跑去書城淘弄回來幾 本關于做菜方面的書,别說,還真裝模作樣的學了幾次,無奈照本宣科,總也做不出書裏的型與色,更别說味。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這次的失敗不但讓老公對我不再寄予希望,就連家裏最小的寶貝也失望了好幾天。我可是知道他對我學習做菜可是抱有多大的希望,新書買回來那天,一頁頁找出他喜歡吃的菜式,讓我一定做給他吃,唉,寶貝兒子。媽媽對不起你,真的做不出來。經過這次失敗之後,我逐漸找原因,感覺看書做菜有點死板硬套,再說那些菜譜上很多作料我都未必配齊。都說高手在民間,看看舌尖上的中國,好多好吃的不也是出自于普通老百姓之手嗎。抱着這樣的想法,我一改往日買菜隻買自己熟悉的,會做的原則。一些沒有嘗試過的菜也買,并且不失時機的詢問别人,咋做,好不好吃,到菜場買菜多半是退休的阿姨,應該說都是做菜老手,一般都有自己拿手的菜式。嘿嘿,可喜的是,廣東人的熱情令我感動,幾乎每一個被我問過的人都會熱情細緻告訴我她是如何做那道菜的。賣菜的大姐,買菜的阿姨,以及身邊的朋友,能問就問,漸漸地,我感覺能做的家常菜越來越多,就連以前我一直不會買的,什麽紅薯葉,南瓜頭,辣椒葉,豆角葉,反正就是我以前一直感覺在老家根本沒人吃的這些東西也慢慢嘗試着買回家做給家人吃,還别說,味道還行。所以說廣東人會吃,敢吃,這話一點都不過。--- 要說煮婦最難的還是煲湯,那個【外來媳婦本地郎】不是唱什麽,最怕日日煲靓湯嗎。廣東人吃的講究,煲湯更是講究中的講究,都說廣東濕氣重,所以每個季節煲時令的湯湯水水顯得尤爲重視。記得剛來廣東那會,不懂這邊的飲食,在河南對湯沒有那麽講究,幾乎不做湯,也不奇怪。可是一段時間下來,身體出現不适,熱氣逼的臉上生痘痘,嘴裏長口瘡,那個慘啊。後來去醫院,醫生一句話,得多喝湯。可不是随便煮鍋湯就行,得放料就去,濕氣的要放什麽,熱氣了放什麽都有講究,如果不理随随便便放進去,可能适得其反。都說入鄉随俗,不随不行的,這些年,我也慢慢嘗試煲湯,去市場詢問每種料的藥用價值,煲什麽湯該放什什料,啥季節該煲什麽湯。反正變學邊試,口味也漸漸地從河南的鹹香的重口味逐漸轉變到廣東這邊的清甜爽口的淡口味。總之一句話,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如今在廣東生活了二十年的我,雖然還是對家鄉飯菜念念不忘,但是已經逐漸學會适應這邊的飲食習慣。爲了家人的健康飲食我一直在努力着。我想做一個幸福的主婦,圍着他們的幸福而幸福着,我更想努力 做一個快樂的煮婦,爲他們的快樂飲食而快樂着。
家庭主妇,应该就是一个家女主人,她打理着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而家庭煮妇却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烹调技艺的家庭主妇。所以主妇不一定是煮妇。--- 对于常常在外边吃喝应酬的男人们来说,时间久了,总是有一种厌倦感。老婆的家常菜渐渐地会让他们怀念,于是一般的朋友聚会就会不定时的转移到家庭中来,温馨的家庭氛围,拉近了朋友间的关系,也给了女人一份踏实的感觉,不用为男人醉在外边而担心了。可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来了,朋友来了,吃什么,做什么,该拿什么招待却成了一个主妇们最头疼的问题。我感觉到我这里简直就是一个难题。图片 常常说我自己是北方菜做不来,南方菜不会做。老公说我应付,孩子说我不用心,有时间自己都感觉有点对不住他们。老公在外边不能拽一些老婆的拿手菜,孩子们也不知道他们心目中的妈妈菜究竟是什么。唉,感 觉主妇了二十年,真的好失败。--- 一段时间我也曾经想学习几样像模像样的家常菜,不为应付老公的朋友聚餐,只想为家人做点可口的饭菜。为此我还专门跑去书城淘弄回来几 本关于做菜面的书,别说,还真装模作样的学了几次,无奈照本宣科,总也做不出书里的型与色,更别说味。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次的失败不但让老公对我不再寄予希望,就连家里小的宝贝也失望了好几天。我可是知道他对我学习做菜可是抱有多大的希望,新书买回来那天,一页页找出他喜欢吃的菜式,让我一定做给他吃,唉,宝贝儿子。妈妈对不起你,真的做不出来。经过这次失败之后,我逐渐找原因,感觉看书做菜有点死板硬套,再说那些菜谱很多作料我都未必配齐。都说高手在民间,看看舌尖上的中国,好多好吃的不也是出自于普通老百姓之手吗。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一改往日买菜只买自己熟悉的,会做的原则。一些没有尝试过的菜也买,并且不失时机的询问别人,咋做,好不好吃,到菜场买菜多半是退休的阿姨,应该说都是做菜老手,一般都有自己拿手的菜式。嘿嘿,可喜的是,广东人的热情令我感动,几乎每一个被我问过的人都会热情细致告诉我她是如何做那道菜的。卖菜的大姐,买菜的阿姨,以及身边的朋友,能问就问,渐渐地,我感觉能做的家常菜越来越多,就连以前我一直不会买的,什么红薯叶,南瓜头,辣椒叶,豆角叶,反正就是我以前一直感觉在老家根本没人吃的这些东西也慢慢尝试着买回家做给家人吃,还别说,味道还行。所以说广东人会吃,敢吃,这话一点都不过。--- 要说煮妇最难的还是煲汤,那个【外来媳妇本地郎】不是唱什么,最怕日日煲靓汤吗。广东人吃的讲究,煲汤更是讲究中的讲究,都说广东湿气重,所以每个季节煲时令的汤汤水显得尤为重视。记得刚来广东那会,不懂这边的饮食,在河南对汤没有那么讲究,几乎不做汤,也不奇怪。可是一段时间下来,身体出现不适,热气逼的脸上生痘痘,嘴里长口疮,那个惨啊。后来医院医生一句话,得多喝汤。可不是随便煮锅汤就行,得放料就去,湿气的要放什么,热气了放什么都有讲究,如果不理随随便便放进去,可能适得其反。都说入乡随俗,不随不行的,这些年,我也慢慢尝试煲汤,去市场询问每种料的药用价值,煲什么汤该放什什料,啥季节该煲什么汤。反正变学边试,口味也渐渐地从河南的咸香的重口味逐渐转变到广东这边的清甜爽口的淡口味。总之一句话,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在广东生活了二十年的我,虽然还是对家乡饭菜念念不忘,但是已经逐渐学会适应这边的饮食习惯。为了家人的健康饮食我一直在努力着。我想做一个幸福的主妇,围着他们的幸福而幸福着,我更想努力 做一个快乐的煮妇,为他们的快乐饮食而快乐着。

善建者行

善建者行 “善”需要耐心与毅力,“建”需要勇气和眼光,然后收获“行”。这恰恰是调研组的这几天日程的生动体现。我是一个社会型的人,每个人都面对着弗罗斯特...[全文阅读]

温情岁月,煮字为念

  一笺红尘小字,抹去藏于心底的忧伤,如水般澄澈的岁月里,文字成了唯一的诉说,唯一的陪伴,折纸为安,煮字为念。一字一句,句句深情,一行一段,段段牵念。    ——题记 ...[全文阅读]

南冥有鱼,北城有雪

  这个城市的雪,我等了两年,就像等一个情深的爱人,等一个迟迟不肯赴约的故人。爱人来了又去,故人聚了又散。    在恬淡无忧的早晨里,雪终于把所有的荒芜都掩埋身...[全文阅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今年夏天,我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风向标”实践队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如今已是下乡活动的第六天。经过这几天的历练,我感触良多。来下乡...[全文阅读]

以文字激扬青春

迎着晨曦,拖着行李,带着充满期待的心,“暖阳”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廉江市石颈镇中心小学的“三下乡”之旅。前往之前,我满怀信心,踌躇满志,申请担任新闻组组长。经过一...[全文阅读]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一路走来,路过了风风雨雨,沐浴了彩虹之光。不变的是日出日落,善变的是沧桑的岁月。无论红尘深几丈,首先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么你还有...[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家庭煮妇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225635.html

上一篇:祖母●纺车●织布机

下一篇:风中的故事

闲逸日记相关文章
更多闲逸日记文章

精选闲逸日记

经典日记分类阅读

闲逸日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