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_古诗文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诗文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发布时间:2019-02-22 09:50:22

分类:古诗文发布者:最暖话
杏花飛簾散餘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花間置酒清香發,争挽長條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洞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栖殘紅。作者簡介

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賞析

  這首詩的題目爲“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所以除了寫人還要寫月、寫花、寫酒,既把四者揉爲一體,又穿插寫來,于完美統一中見錯落之緻。

  詩的開頭兩句“杏花飛簾散餘春,明月入戶尋幽人”,開門見山,托出花與月。首句寫花,花落春歸,點明了時令。次句寫月,月色入戶,交代了具體時間和地點。兩句大意是說,

,在一個暮春之夜,随風飄落的杏花,飛落在竹簾之上,它的飄落,似乎把春天的景色都給驅散了。而此時,寂寞的月,透過花間,照進庭院,來尋覓幽閑雅靜之人。“尋幽人”的“尋”字很有意趣。李白有詩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人是主,明月是客,說明詩人意興極濃,情不自禁地邀月對飲。而在此詩中,明月是主,詩人是客,明月那麽多情,入戶來尋幽人。那麽,被邀之人就不能不爲月的盛情所感,從而高興地與月賞花對飲。

  接下來“褰衣步月踏花影,炯虹流水涵青蘋”二句,是說詩人應明月之邀,攬衣舉足,沿階而下,踱步月光花影之中,欣賞這空明涵漾、似水涵青蘋的神秘月色。這兩句空靈婉媚,妙趣橫生。詩的上下兩句都是先寫月光,後寫月影。“步月”是月光,“踏花”是月影;“炯如流水”是月光,“涵青蘋”是月影。“炯如流水”,是說月光清澈如水,“炯”字寫月光的明亮,如杜甫《法鏡寺》:“朱甍半光炯,戶牖粲可數。”“涵青蘋”是對月影的形象描繪,似水的月光穿過杏花之後,便投下斑斑光影,宛如流水中蕩漾着青蘋一般。流動的月光與搖曳的青蘋,使沉靜的夜色有了動感,知月惜花的詩人,沐浴在花與月的清流之中,正好可以一洗塵慮,一滌心胸。這兩句詩勾畫了一

個清虛、明靜、空靈而缥缈的超凡境界。

  “花間置酒清香發,争挽長條落香雪”兩句寫花與酒。杜甫《遣興》詩中有“狂風挽斷最長條”之句,白居易《晚春》詩中則說:“百花落如雪。”“花間置酒”兩句化用了杜甫、白居易詩意,寫出了賞花與飲酒的強烈興緻。美酒置于花間,酒香更顯濃郁;香花,趁着酒興觀賞,則賞花興緻也就更高。花與酒互相映發。詩人此時的情懷,與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的意趣迥然不同,不是寂寞孤獨,而是興緻勃勃。

  “山城”以下四句,前兩句寫借月待客,突出“愛月”之心。山城偏僻,難得好酒,可是借月待客,則補酒薄之不足。“勸君且吸杯中月”一句,是從白居易《寓龍潭寺》詩“雲随飛燕月随杯”中化出,表明詩人對月之愛遠遠超出了對酒之愛。後兩句情緒漸轉低沉,見詩人“惜月”之情。随着時間的推移,月光的流轉,悠揚的箫聲漸漸停息,月下花間的幾案之上,杯盤已空,詩人憂從中來。此時詩人最憂慮的不是别的,而是月落。這裏含着十分複雜的情感,被排擠出朝廷的詩人,雖然此時處境略有好轉,但去國之情總會帶來凄清之感,在此山城,唯有明月與詩人長相陪伴。月落西山,詩人情無以堪。

  詩的最後兩句轉寫花,不過不是月下

之花,而是想象中凋零之花。月落杯空,夜将盡矣,于是對月的哀愁轉爲對花的憐惜。月下之花如此動人,第二天一陣惡風刮起,便會落英遍地,而滿樹杏花也就隻剩下點點殘紅。詩中寄寓了人生命運的感慨。

  這首詩韻味淳厚,聲調流美,在表現手法上很有特色。首先是物與人的映襯,情與景的融入。人因物而情遷,物因人而生色。首句“杏花飛簾散餘春”,是一派晚春景色,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麗之中略帶凄清之感。接着“明月入戶尋幽人”一句,達到了物我相忘的境界。詩人因情設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出神入化。

  構思的錯落有緻,變化自如,使全待情緻顯得更濃。開篇兩句既寫花又寫月。三、四句重點寫月,其中也有寫花之筆。五、六句寫花、寫酒,但重在寫花。七、八句寫愛月之深。九、十句寫惜月之情。最後兩句是虛筆,借花的凋零寫惜春之情,并寄有身世之感,寓意更深一層。通觀全篇,詩人緊扣詩題,不斷變換筆墨,圍繞花、月、酒三者,妙趣橫生。

  詩人筆下的月,不僅是含情脈脈,而且帶着一股仙氣與詩清。這種仙氣與詩情,是詩人超脫飄逸風格的體現,也是詩人熱愛自然的心情的流露。

創作背景

  此詩于元豐二年(1079)。據宋人王十朋注解:“按先生《詩話》雲

:‘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館于官舍。蜀人張師厚來過,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飲酒杏花下。’”可知作于徐州任上。又宋人施元之注解:“真迹草書,在武甯宰吳節夫家,今刻于黃州。”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为“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所以除了写人还要写月、写花、写酒,既把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完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诗的开头两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开门见山,托出花与月。首句写花,花落春归,点明了时令。次句写月,月色入户,交代了具体时间和地点。两句大意是说,

,在一个暮春之夜,随风飘落的杏花,飞落在竹帘之上,它的飘落,似乎把春天的景色都给驱散了。而此时,寂寞的月,透过花间,照进庭院,来寻觅幽闲雅静之人。“寻幽人”的“寻”字很有意趣。李白有诗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是主,明月是客,说明诗人意兴极浓,情不自禁地邀月对饮。而在此诗中,明月是主,诗人是客,明月那么多情,入户来寻幽人。那么,被邀之人就不能不为月的盛情所感,从而高兴地与月赏花对饮。

  接下来“褰衣步月踏花影,炯虹流水涵青苹”二句,是说诗人应明月之邀,揽衣举足,沿阶而下,踱步月光花影之中,欣赏这空明涵漾、似水涵青苹的神秘月色。这两句空灵婉媚,妙趣横生。诗的上下两句都是先写月光,后写月影。“步月”是月光,“踏花”是月影;“炯如流水”是月光,“涵青苹”是月影。“炯如流水”,是说月光清澈如水,“炯”字写月光的明亮,如杜甫《法镜寺》:“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涵青苹”是对月影的形象描绘,似水的月光穿过杏花之后,便投下斑斑光影,宛如流水中荡漾着青苹一般。流动的月光与摇曳的青苹,使沉静的夜色有了动感,知月惜花的诗人,沐浴在花与月的清流之中,正好可以一洗尘虑,一涤心胸。这两句诗勾画了一

个清虚、明静、空灵而缥缈的超凡境界。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两句写花与酒。杜甫《遣兴》诗中有“狂风挽断最长条”之句,白居易《晚春》诗中则说:“百花落如雪。”“花间置酒”两句化用了杜甫、白居易诗意,写出了赏花与饮酒的强烈兴致。美酒置于花间,酒香更显浓郁;香花,趁着酒兴观赏,则赏花兴致也就更高。花与酒互相映发。诗人此时的情怀,与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意趣迥然不同,不是寂寞孤独,而是兴致勃勃。

  “山城”以下四句,前两句写借月待客,突出“爱月”之心。山城偏僻,难得好酒,可是借月待客,则补酒薄之不足。“劝君且吸杯中月”一句,是从白居易《寓龙潭寺》诗“云随飞燕月随杯”中化出,表明诗人对月之爱远远超出了对酒之爱。后两句情绪渐转低沉,见诗人“惜月”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光的流转,悠扬的箫声渐渐停息,月下花间的几案之上,杯盘已空,诗人忧从中来。此时诗人最忧虑的不是别的,而是月落。这里含着十分复杂的情感,被排挤出朝廷的诗人,虽然此时处境略有好转,但去国之情总会带来凄清之感,在此山城,唯有明月与诗人长相陪伴。月落西山,诗人情无以堪。

  诗的最后两句转写花,不过不是月下

之花,而是想象中凋零之花。月落杯空,夜将尽矣,于是对月的哀愁转为对花的怜惜。月下之花如此动人,第二天一阵恶风刮起,便会落英遍地,而满树杏花也就只剩下点点残红。诗中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韵味淳厚,声调流美,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首先是物与人的映衬,情与景的融入。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首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是一派晚春景色,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接着“明月入户寻幽人”一句,达到了物我相忘的境界。诗人因情设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出神入化。

  构思的错落有致,变化自如,使全待情致显得更浓。开篇两句既写花又写月。三、四句重点写月,其中也有写花之笔。五、六句写花、写酒,但重在写花。七、八句写爱月之深。九、十句写惜月之情。最后两句是虚笔,借花的凋零写惜春之情,并寄有身世之感,寓意更深一层。通观全篇,诗人紧扣诗题,不断变换笔墨,围绕花、月、酒三者,妙趣横生。

  诗人笔下的月,不仅是含情脉脉,而且带着一股仙气与诗清。这种仙气与诗情,是诗人超脱飘逸风格的体现,也是诗人热爱自然的心情的流露。

创作背景

  此诗于元丰二年(1079)。据宋人王十朋注解:“按先生《诗话》云

:‘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馆于官舍。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可知作于徐州任上。又宋人施元之注解:“真迹草书,在武宁宰吴节夫家,今刻于黄州。”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全文阅读]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作者简介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全文阅读]

登二妃庙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全文阅读]

《观刈麦》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全文阅读]

《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全文阅读]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202611.html

上一篇:瑞龙吟 陪六禾、霞公、慈博诸丈小集莲苑用清真原韵

下一篇:丙申冬游黄山

古诗文相关文章
更多古诗文文章

精选古诗文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诗文热点